大姐姐 发表于 2019-3-19 10:23:58

福清教育志:第三章 小学教育 / 2-2 教学-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
废科举前的旧教育。教学主要采用个别讲授,让学生熟读背诵。兴学堂后。改为分班集体讲授,一般教员采用先生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法。
民国时期教学有一定计划。按课程表上课,有些教师曾在课堂上试探启发式、问答式、自学辅导、直观教学的教学方法。但一般仍习惯于注入式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接收旧学校后,强调在教学方法上要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应有机地结合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等社会实际。引导师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由于教师社会活动多,中心任务重,时间紧。学校规章制度未建立,学校工作普遍存在忙乱现象。
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暂行规定>(草案)和省教厅<关于纠正学校工作中的忙乱现象>的指示,学校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教学上来。教师开始认真备课,编写教学提纲,努力上好基础文化课。
1953年起,县文教科组织教师学习苏联的教学理论和经验,在教学中推行“五项原则”(组织教学,检查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和“五级记分法”(用5、4、3、2、1五个等级表明学生成绩的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劣等)。
1955年,在小学中推广苏联专家普希金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总结的<红领巾>教学法(谈话法)。
1956年暑假,县举办小学教师语音培训班,逐步在教学中推行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
1957年,全县教师学习<十大教授法),开始贯彻启发式和少而精的教学方法。
1958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的方针。(看福清FQLOOK.CN)大兴教学改革,加强直观教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但在“大跃进”的浪潮中,劳动冲击教学。同时不切实际地在教学中提出消灭2分、3分,实现“满堂红”(5分)的口号,违反教学规律,打乱教学秩序,不久即得到纠正。
1960——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学生支农劳动增加,课程略作调整,课时有时缩减,教学方法相应改变,不留或少留课外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1962年,县实验小学传达贯彻省重点小学校长会议精神。要求教师做到课堂教学。讲解透彻、善于启发、反复巩固、检查补缺;要求学生做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同年,县各小学继续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稳定教学秩序,突出教学中心。
1963年,贯彻<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各校对语文、算术两科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积极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1964年,课堂教学强调精讲多练,普遍实行启发式的教授法,做到学以致用。各校举办”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同学生的主动性正确地结合起来“的讲座,达到教师讲得灵活,学生学得主动的目的。
1965年,县文教科对教改工作强调调查研究和蹲点试验方面以实小作为教改试点;另一方面组织工作组到渔溪、城关、龙田等学区总结教学经验,并通过<福建教育>和<教育工作简报>的介绍,借以推动各校教改工作。
”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教学秩序混乱。教材内容多变,教学质量下降。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的两年中,学校继续实行开门办学,大小课堂结合,批判资产阶级。同时,以教学为主。发展智力开始得到重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秩序逐步正常。同时,县组织小学领导和教师,深入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克服”左“的影响,树立敢抓教学观念,(看福清FQLOOK.CN)教师开始认真钻研教材,明确”gg基“任务,改进教学方法。实小还试行”年段教学任务过关“的教学岗位责任制,教师的教学责任心普遍增强。
1980年后,全县小学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继续加强”双基“教学,开辟”第二课堂“.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各校遵照县教育局通知::按教学规律办事。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认真学习教育部新编的小学语文、数学两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执行各科教学进度,不任意增加考试次数,克服教学上的随意性。
1982年,县教育局为了改变以往集中力量抓毕业班,忽视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工作。把教育工作的侧重点转移到抓小学,试行普及小学教育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中央<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看福清FQLOOK.CN)1983年,县各校重视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倡教师学习教学理论,钻研教学方法,做到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结构。严格确定每堂课教学质量,力求上、中、下三种学生都有收获、有提高。1982年初考与考人数16496人,语、数总分120分以上人数全县共7897人,占与考人数47.8%;1983年初考人数14558人,总分120‘分以上人数9148人。占与考人数62.8%,比1982年提高15%.同年,县实验小学和学区中心小学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注意发挥示范作用,实行开放听课制度。
1984年全县小学领导干部和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示,冲破旧教育观念的束缚,促使注入型教学逐步向开发型教学转变,不少学校在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方面作出新的摸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少、精、活矿谅则。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为教师所接受。
1985年,县教育局组织小学领导和教师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要求领会<决定>中提出”彻底改变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僵化的教学方法“的深刻意义,深入研讨课堂教学的结构改革。
1986年,在小学教师中开展评选优质课,优秀教案,教坛新秀活动,在”单元过关“的基础上。推广布鲁姆的尝试学习法,进行整体性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1988年,全县农村小学认真贯彻执行省教委制定的《农村小学教学常规要求》中有关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与批改,差生辅导,教学研究,教学质量管理等的具体规定。
1990年开始,福清实验小学和城关小学有三个班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试验;教学科进行”1990年部编教材“试验,语文科总结出关于”阅读整体性教学“、”大量阅读,提前读写“等经验向普通班推广。(看福清FQLOOK.CN)同时,实小、城小、硋灶小学、瑞亭中心小学、城头中心小学等校都设有电化室,有电化仪器配套设备,逐步开始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进行电化教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教育志:第三章 小学教育 / 2-2 教学-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