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姐 发表于 2019-3-18 14:35:35

福清教育志:第一章 县学、书院、社学、私塾 / 第二节 书院

第二节 书院
福清历代书院有材料查考的有22所,最早的一所是“三峰书院”,宋政和年间(1111——1117年)建置,院址在高山楼厦村,到明朝被倭寇烧毁。其次是“龙江书院”,地址在海口龙山北麓。创立年代无考,宋宣和六年(1124年)重修,院额名“孔子庙”.院内有书堂、大成殿、明伦堂、三贤祠(纪念林光朝、林亦之、陈藻三位先生先后在这里讲学,故称三贤)等建筑东西两边庑廊祀72贤。前仪门、五间门的右边是“敬斋”,祭器酒庖设备俱全。明初废书院。专供庙祀,让官员绅士初一、十五行香。嘉靖年间被倭寇焚毁,后又重建,匾仍按宋额名“文庙”.到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看福清FQLOOK.CN)许多士子认为在一县内不能有两庙的制度,纷纷上呈要求改革。遂取消“孔子庙”3字,改名为“龙江书院”,但春秋祭祀仍如前,到清初院废,只留下院址。后分别设有朱子祠和文昌祠。福清宋代还有1所书院是石塘书院,院址在县东文兴里(现音西玉塘)。是宋寒斋林公遇讲学的地方。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建,后废。
明朝书院有两所:一所是“鳌江书院”,明永乐年间(1414--1423年)建。院址在渔溪迳江村;另一所是“闻读书院”,在福唐里(现龙田闻读村),建立年代无考。宣德五年(1430年)重修。因系唐水部郎中陈灿读书处,故立。后废清代书院有11所:
“瑞峰书院”清初建,院址在东张洋尾村。
“明德书院”院址在县城北隅万寿寺东边,祀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处。朱熹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被诋为伪学,侨寓福清多年,在南日里黄伯玉家题有“读书”二字;寓东张灵石寺题有“苍霞亭”三字;在光贤里题写的“绵亭碑”.清源里的“溪山第一”匾,墨迹犹存。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知县潘树楠详述理由请求抚宪长山李公于下堂寺旧宇修建以祀,书匾:“正学重光”,春秋载入祀典。(看福清FQLOOK.CN)光绪四年(1778年)起兼作童生县试考场。民国32年(1943年)拆毁。
“双旌书院‘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将旧阮公祠改建,匾书:”群英濯翮“.乾隆四年(1739年)太史周正思作记,勒石祠中,该祠于民国时期曾一度作为县立西城小学的校舍。
兴庠书院”在县西文兴里(即水陆街旧天主堂处),清雍正元年。(1723年)奉文改设,祀南宋理学家程颐、程灏处。登科甲的人,各竖匾其中。
“正音书院”清雍正七年(1729年)建,院址在县城东隅明伦堂左边,已废。
“豸山书院”清乾隆间建,院址在东张镇,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为高初两等小学堂。
“梯云书院”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院址在高山镇,原为朱子祠,地方人士公建。
“德馨书院”清同治八年(1869年)建,院址在东张黄仑。
“凤岗书院”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邱瑞芳募缘建,院址在高山西埔堂。
“龙源书院”清光绪二年(1876年)建,院址在渔溪北溪。
“梅魁书院”清光绪间建。院址在东张香山。
此外尚有朝代不明的书院6所:“龙文书院”,院址在东张南窗山上;“辽天书院”,院址在东张石竹山狮子岩;“鳌峰书院”.院址在东张涧下村扎“崇品书院”,院址在县城十五落;“见龙书院”,院址在龙田镇(即龙田中心小学前身);“渔阳书院”,院址在渔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教育志:第一章 县学、书院、社学、私塾 / 第二节 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