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姐 发表于 2019-3-7 10:28:19

福清科技志:第十一章 / 4-1 医学卫生-预防医学

第四节 医学卫生
福清民间向来以中草药治病疗伤。传统中医多为自学或家传。民国6年(1917年),福清曾有神州医药支会,每月召开学术会议一次,交流中医治病经验。民国22年(1933年),俞介阉发起创办<现代医药>月刊,宣传中医现代化。民国24年(1935年),福清国医公会成立,民国35年(1946年)改为中医师公会,从事中医药经验交流等工作。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基督教传教士传入西医,在龙田镇办起龙田妇幼医院,成为全县第一所西医院。民国22年(1933年),福清成立西医公会,开展一些简单的医术交流活动。
至民国38年(1949年)8月,县内仅有4家小医院和十几家私人开业的中医诊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因医疗条件差,设备落后,缺医少药,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和血吸虫病在全县泛滥,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至民国38年(1949年),全县死于鼠疫3万多人。民国时期近百个村庄遭血吸虫病摧残,死绝1000余户人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人民疾苦,重视发展医疗卫生科技事业,逐步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培养了一支卫生技术队伍。检测诊断医疗保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看福清FQLOOK.CN)各种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或逐步得到消灭。1953年消灭了霍乱、鼠疫、天花等烈性传染病。1986年消灭了血吸虫病。1987年基本消灭血丝虫病;基本控制了疟疾、副霍乱、麻风病、脊髓灰质炎等疾病的流行。到1998年止,新生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至0.9%和0.0039%.
一、预防医学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预防医学
民国25年(1936年),上海雷斯德医学研究院吴光在福清一只豹的肺内发现肺吸虫,首次证实了福建肺吸虫有天然感染存在。同年1月,福州协和医院外籍医师甘氏解剖一例福清县埔尾村人洪阿松因肝硬化死亡的尸体后,将内脏送往上海雷斯德医学研究院,经该院病理科主任罗伯逊和高麟祥医师检查,在肝组织中查及大量血吸虫卵。此为福清发现的首例血吸虫病人。随后。罗伯逊来闽,会同福建科学馆唐仲璋同来福清作实地调查,在福清北郊部分村民大便中检出血吸虫卵。
同年2月20日,唐仲璋来福清对血吸虫病作进一步调查,在埔尾村发现大量血吸虫病人和感染者,卢院、坝头等村也发现不少病人,从而确定福清县为血吸虫病区。他还捕获大量钉螺带回福州检查,发现钉螺体内含有血吸虫幼虫,证实该钉螺为福清地区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唐仲璋对福清发现钉螺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做了一些观察,并寄往美国,请世界有名专家白氏鉴定,认为是新种,被命名为唐氏(Katayamatangi)钉螺。
民国26年(1937年),省卫生试验所根据福清惠乐生医院龚震东医师的报告,(看福清FQLOOK.CN)于同年1月派出技师陈国忠来福清调查,首次发现牛、狗、猫等动物感染血吸虫病。
民国27年(1938年),林梁城主持的省卫生试验所派出防治队,进驻埔尾村,开展以管理粪便为防治重点的试验工作。由于当时农民患血吸虫病可免抽壮丁,多拒绝就医。防治工作未及一年,因日军入侵、福清沦陷而作罢。
民国28年(1939年),唐仲璋在福清解剖湖北钉螺福建亚种中发现,此螺可充当肺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
民国33年(1944年),省卫生实验所陈国忠发现福清淡水螺有肺吸虫寄生。
民国36年(1947年),唐仲璋著文阐述疟疾之所以成为福清的地方病,其故在于村舍傍山,溪涧迂回村舍之旁,周围有稻田,为多种疟蚊的良好孳生环境所致。
新中国成立前,除了以上疾病外,其他疾病的防治研究及成果未见文献和档案记载。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预防医学
1.防治天花、鼠疫、血丝虫病、疟疾、血吸虫病,成效卓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清县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始终把疾病预防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广大医药卫生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疾病防治工作。
1950年,人民政府免费为福清群众普种牛痘,自1951年之后,再没发现天花病例。
1951年,华东区福建省第五鼠防队进驻福清,配合福清县防治人员共同开展鼠疫的防治工作。1957年,苏联专家费特等3人和卫生部领导一同来到福清,指导开展鼠疫疫源调查,研究新的防治技术。通过一系列防治措施后,全县自1957年以来,再也没有鼠疫病例发生。
1957年,福清县组织20多名医护人员深入血丝虫病流行最严重的一都山区,进行防治工作,(看福清FQLOOK.CN)并查明该地区为马来丝虫病的高度流行区。1960年,全县推广闽侯县医院用针灸技术治疗“象皮腿”(丝虫病)取得一定的近期效果。1978年,试用海群生药化食盐防治,收到较好的效果。至1987年,经省、市、县联合考查验收,确定福清县实现基本消灭血丝虫病的目标。
1958年,爱国卫生运动蓬勃开展,有效地降低了蚊虫密度,且在疟疾流行季节扩大预防服药面;在疟疾流行严重的地区开展灭蚊工作,使疫情得到了初步控制。1965年后,推广用氯化喹啉1.5克和伯氨喹啉120毫克4日疗法的系统治疗方案,以及乙胺嘧啶50毫克和伯氨喹啉30毫克,每隔10——15天服用一次的预防方案,取得较好效果。至1967年后,疟疾得到有效的 ,治疗和控制。
1962年,唐仲璋、唐崇惕等发现22年前(1940年)曾被误为广东怡乐村并殖吸虫而报告的福清鼠体肺吸虫,为科学上未经报告的新种,就此而命名为福建并殖吸虫。本病的研究工作尚在深入开展,但尚未进行普查普治。对该病的发现、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福清县血吸虫防治工作从1952年开始,经历了调查准备(1952——1957年),全面防治(1958——1959年),反复斗争(1960——1975年)和巩固提高(1976——1986年)4个阶段。科技工作与防治工作紧密结合,加强科学研究,指导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于1986年取得消灭血吸虫病的巨大成果。此后,转入巩固监测。
福清县血防科技人员在防治工作初期,开展了“血吸虫病流行情况的调查”、“丘陵疫区钉螺孳生环境的观察与分析”、“疫区1960年人群粪便普查总结及血吸虫皮内试验”、“家畜血吸虫病调查与治疗”、“彻底消灭钉螺的综合措施”、“亚磷酸钙、六六六、茶子饼、五氯酚钠、(看福清FQLOOK.CN)火焰器灭螺等各种灭螺效果观察”、“锑剂三日疗法治疗血吸虫病临床观察”,以及“中药瓦楞子丸等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等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当时的血防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1974年上半年,在8个公社44个大队开展钉螺调查,通过调查证明福清县血防工作效果显著。但仍有钉螺遗漏,必须狠抓查螺灭螺。防止残存钉螺回升。在灭螺方法上,采取改变钉螺孳生环境,使钉螺既不能存在,又不再产生。同时,在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的宏路公社宏路大队,用粪检、体检(肝脾)、直肠活检、虫卵染色、环卵沉淀、皮试等6种方法,检查315人,发现皮试与直检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9.7%与78.7%),粪检最低(0.6%),因此,提出在基本消灭钉螺地区用粪检诊断血吸虫病方法已不适用,采用皮试过筛。再用直检方法较好。这一调查结果。在全国血防科研会议上获得好评。
福建省耕牛解剖协作组于1975年在福清、长乐二县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2年以上的大队。对粪检转阴而用直肠活检查出虫卵的17头病牛进行解剖观察。发现还有11头病牛仍有血吸虫成虫存在。对虫体已消失的病牛,其组织中的虫卵仍可继续保存,肝脏、直肠组织中的虫卵,绝大部分为死亡变性卵。因此,在粪检检出率愈来愈低,其他方法又不能确诊的情况下,直检可作为首次调查的基础诊断方法。
在使用血吸虫病治疗药物方面,防治初期以1%酒石酸锑钾20天疗法为主,1958年采用锑钾3天、2天疗法;1966年应用20%血防846油剂治疗;1970年至1971年用血防846片剂治疗;1972——1975年应用锑273和锑273合并血防846(五、五疗法)治疗,该疗法副反应轻,使用方便,可节省人力、物力,适合农村普治,有利于加速消灭血吸虫病进程。
1980年,从上海引进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新方法,在福清县宏路卫生院收治96例血吸虫病人,经实践,该药有疗程短(2天)、疗效高(90%以上)、副反应轻和给药方便等优点,为农村设点治疗提供了比较理想的药物,(看福清FQLOOK.CN)可扩大治疗对锑剂等疗法有禁忌症的患者,使血防工作大大向前推进。同年,血防科技人员,在渔溪公社上张大队调查结果:该大队于1975年已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各项指标,经过10年观察和考核,防治效果十分稳定,说明山丘型地区环境虽然复杂,但采用了改造钉螺孳生环境的办法,可以巩固血防成果,防止钉螺回升。
1986年5——6月,中共福建省委血防领导小组,带领省市县血吸虫病考核验收组,对福清县血吸虫病疫区螺情、病情和历史资料等进行考核检查,结果表明福清县已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指标,并宣布福清县自1986年6月起,为消灭血吸虫病县(市),同时获得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消灭血吸虫病奖杯。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福清市血防科技人员先后开展了“血吸虫病消灭监测”、“消灭血吸虫病与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闽江调水工程如何防止血吸虫病扩散”、“10年来残存钉螺分析”等研究工作,对指导血防巩固监测和防止血吸虫病重新发生蔓延起到了一定作用。
1992年6月,福清引进溴乙酰胺灭螺新技术取得显著效果。该药杀螺剂量仅为五氯酚钠的1/10,对鱼类毒性极低,广泛应用于各种钉螺孳生环境灭螺,取得满意的效果。而且对鱼类及农作物不造成危害。
2.防治甲状腺病、氯中毒、麻风病等病疗效明显
1975年,福清县开展大规模的地方性甲状腺病调查、防治工作,至1984年,已基本摸清病情和查清地方性甲状腺病的主要病因不是缺碘,因此在治疗中相应采取了措施。目前,这一地方性甲状腺肿已得到有效控制。
1983年上半年和1988年5月,福清防疫站先后组织地方性氟中毒调查,抽取水样检查,发现镜洋镇面朝北村、音西镇音埔等村是高氟地区,随即进行了改水降氟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麻风病人根本得不到治疗。虽然于雍正十二年(1743年)就建有福清养济院,收容麻风病人。但自清乾隆年间至民国38年(1949年)近200年的时间里,没有治好一个麻风病人。1952年,建立福清县麻风病防治院(现为福清皮肤病防治院),开始收治麻风病人。(看福清FQLOOK.CN)1958年5月和10月,全县组织了麻风病大普查,发现病人分别依情况进行治疗。在治疗技术方面,贯彻中西医结合、土洋并举的方针;西药采用氨苯酚、雷米封、西苯酚,中药采用归凤丸、苦参丸和草药乌不宿等,疗效显著。进入80年代,市皮肤病院按照WHO麻风控制规划化疗研究组1981年推荐的MDT方案,并加服氟嗪酸3个月,治疗麻风病人效果显著,加快了麻风病防治步伐。在1957——1998年的42年间,计治愈出院麻风病人1036人,治愈率达77.6%.至1999年,全市已基本消灭麻风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科技志:第十一章 / 4-1 医学卫生-预防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