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姐 发表于 2019-3-7 09:59:27

福清科技志:第十一章 / 第二节 文化

第二节 文化
一、电影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县城大中前首次放映无声电影(俗称影戏、电戏)<脱衣不尽>.
民国10——20年(1921——1931年)间,在县城宦街尾的吴厝祠、后埔街的郭厝祠和玉斗园的长乐会馆。曾几次由电影爱好者租映无声电影。除科技、卫生、新闻纪录片外,还放映<济公传>、<白蛇传>、<三打祝家庄>等戏曲片。当时,放映机多为手摇型。
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县城开始放映有声的黑白电影。民国35——38年(1946——1949年)在县城上映过故事片<一江春水向东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省文化局派来电影放映队,放映的第一部影片是<翠岗红旗>.接着又有省编第八、六十九两支放映队,在龙田、高山、海口、渔溪、东张等5个镇巡回放映。
1954年10月,在县城后埔街兴建福清人民影剧院,可容纳观众1130人,使用35毫米放映机,同时,建立县第一个电影放映队,使用16毫米放映机。光源均为白炽灯。
1959年,借用福清旅社礼堂,增设放映点。
1960年,龙田、高山、海口、渔溪、东张等镇,相继建成电影院,使用35毫米放映机,光源为白炽灯。同时,城关和5镇6个人民公社建立6个16毫米的电影放映队,分片巡回放映。福清人民影剧院放映机光源改用放映效果较好的炭精机。(看福清FQLOOK.CN)各放映队为适应农村未普及普通话的实际情况,试用福清方言配音,很受观众欢迎。
60年代,开始放映彩色影片,如<早春二月>、<舞台姐妹>、<不夜城》等。“文化大革命”期间。放映<红灯记>、<沙家浜>等8个样板戏彩色影片。
1978年后,电影事业大发展,放映35毫米的影院有7个,电影放映队增至27队,其中2队使用8.5毫米放映机,其他队均为16毫米放映机。
1981年7月,由侨胞捐资在县城东门建成福清华侨影剧院,有1730个座位,院内安装冷气空调设备。
1988年,全县有影剧院22座,其中2座在县城,20座在乡镇,其中有6家电影院使用氤灯光源。电影放映队有45个,其中工矿俱乐部9队,农村36队。
1990年后,所有放映单位均使用氙灯光源,同时把光电管改为光电池,使声音更逼真,更准确。
1993年,华侨影剧院建立一个容纳130人的豪华放映厅,安装立体声设备。
1998年底,全市有电影院38个,电影放映队98个,全部使用氙灯光源。同时,小型的录像厅、豪华电影厅遍布市区和各集镇。
二、图书管理
1950年6月,县文化馆着手建立图书阅览室。图书不及百册,未设专人管理。
1959年藏书达3120册,配备一个专人负责登记借阅。因图书数量少,图书分类也很简单,类目不细,主要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和其他四大类。
“文化大革命”中,被所谓“破四旧”毁掉图书近千册。(看福清FQLOOK.CN)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逐步增添图书,至1982年,藏书增至2万余册。馆内流通图书1万余册,设有4个农村图书流动点,流通图书200余册。
1985年,阅览厅内订有报纸37种、刊物257种2714册,设有150个座位。
1988年5月,旅外侨胞捐款在融城环北路兴建华侨图书馆。1991年,图书馆迁到新址。
1997年,为改变8万余册图书的分类、著录、编目的不合理情况,从搞自动化管理入手,依靠3个懂电脑的图书专业技术人员,妥善地解决了历史积压下来的成堆的业务问题。同时在市委书记宋克宁的支持和省图书馆自动化部的技术援助下,图书馆投资15万元。一次性购进了采购、编目、流通3个ILAS系统和两台联想主机,6台仿真终端以及1台多媒体电脑,在图书馆3个部室内设网内联,并成立自动化部,专司图书自动化管理工作及筹办入因特网进行信息检索。自1998年1月23日起,图书馆采编和外借流通全部实现自动化管理,准确率达100%.外借厅实现自动化管理后。工作量减少1/2,读者办证及借阅图书时间比原来节省了90%,开架率达100%.此外,图书馆还投资2万多元,安装30千瓦互感增容电表。为图书自动化管理的安全用电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1998年,新购置标准钢制书架、报架1200多米,还有8个目录柜。
三、戏剧舞台
民国时期,闽剧班(俗称戏班)常在节日演社戏,为归侨演神戏,为结婚、祝寿演喜戏。为违禁者演罚戏。但这时戏剧舞台布置很简单,一般是一张桌子,围上红桌裙,两张靠背椅子,台上挂两盏煤油汽灯照明。
1951年9月,福清和平闽剧团成立。1952年10月,福清油厂安装120匹蒸汽机带60千瓦发电机组1台,12月投产供电。当时,闽剧团在城关演出,改用电灯照明,舞台上开始使用一块幕布画上门窗或山野景色,挂在舞台后方中间。
1956年,和平闽剧团从福州聘请幕师,开始将天幕画成适应各场剧情的景物,并配画硬幕片,如树木、岩石或门窗、城墙等。(看福清FQLOOK.CN)1959年,东张水库水电站开始供电。和平闽剧团在舞台顶部、台前放置扩音话筒。剧团到5个集镇演出,也开始用电灯照明。闽剧团还自制聚光灯。这时,舞台美术、灯光开始成为戏剧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60年,和平剧团改称福清闽剧团,县歌舞团改为福清闽剧二团。遇重大节El就分组三个团下乡巡回演出。在舞台上根据剧情需要,开始使用机关幕景或以长布条绞转,造成水波纹。1965年,舞台上使用投影灯,将背景画在幻灯片上,通过投影灯映在天幕上,比画的布幕更逼真,更好看。剧团向福州购置四速转盘,安装电动打水机、打云机、鱼游机,更增强戏剧演出效果,很受观众欢迎。
70年代,舞台布景材料开始多样化,根据剧情需要,或用有色塑料布,或用尼龙纱网。或用“特里灵”(半透明的布)。80年代,剧团使用升降机为剧情服务,如使角色升高,好似飞上天空。有条件的剧团配备4个、6个或8个不等的无线话筒,主要演员将小话筒别在胸前,舞台上不用麦克风。
1990年,全县除了专业的福清闽剧团外,各乡镇还有14个民间职业剧团。至1996年,民间职业剧团发展到36个。专业闽剧团舞台美术开始运用立体造型,注重表现剧本内涵,不拘泥于表现生活真实空间。如<流民图>,在舞台两侧放置两个竖式条框,随着每场剧情的需要,在条框上装上不同的画面。如表现街道时,条框上出现破窗户、几张布告等;表现郑侠居室时,条框上出现了一副郑侠书写的对联“卷随更漏尽,春逐酒瓶开”;表现金銮殿时,就用几根龙柱的局部来体现。
1998年,全市3个专业闽剧团,4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主要演员普遍佩挂无线话筒。普遍使用回光灯或追光灯,有绘画各种景色的天幕,也有制成各种景物的硬幕片。
四、文物管理
福清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居住。至宋、明两代,经济、文化已达鼎盛,且境内山水秀丽,因此,名胜古迹众多。主要分布于融城、海口、东张、渔溪、上迳、新厝、东瀚、一都等沿海、山区乡镇。东张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福建省20世纪50年代所发现的古文化遗址中保存较好的一个;唐代兴修水利工程天宝陂,现还继续造福人民;唐代兴建的黄檗山万福禅寺,(看福清FQLOOK.CN)不仅是佛教黄檗宗的祖庭,也是国际佛教圣地之一;宋代修建的龙江桥,是福建省古代四大桥梁之一;东张宋窑遗址。为福建省南宋时4个生产窑之一;元代凿雕的弥勒造像,为全省最大的佛教石雕像;明代建造的迎潮塔,朝东南倾斜约15度,仿佛摇摇欲倒,但又稳如泰山;明时建造的瑞云塔、黄阁重纶石坊,其精湛建造艺术名闻遐迩。石竹山,于1987年2月6日被列为首批10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由于有山海之胜,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境内现还保存名人欧阳修、朱熹、叶向高、戚继光等题刻170余处。位于东张镇的南少林寺遗址,在1993年被发现,并经国家考古专家现场考证确认,1996年10月21日动工重建南少林寺。
明、清至民国时期,福清无专门管理文物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重视文物管理工作,由县文化馆派专人管理。1961年,瑞云塔、龙江桥被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列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2年,瑞云塔七层东南角被雷电击毁一角,龙江桥一条石板断裂。经福清县文教局向国家文化部报告,文化部特派专家莅融视察,并拨款2万元维修。龙江桥断裂石板,长10米左右,没有起重设备难以铺上新石板。工人们利用水涨船高的原理,将石板放在船上,涨潮时,待船与桥成平面时,将石板从船上移到桥墩上,终于以这个土办法修好了龙江桥。
1980年、1987年,地(市)、县文化部门两次组织人员对境内文物进行普查。第一次着重普查地上文物,第二次着重普查地下文物。普查后除确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或拨款修缮,或划定保护区范围,或禁止大型车辆通过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1998年,被省、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43个。(看福清FQLOOK.CN)是年,将两次普查的文物图表照片、测量数字以及文字纪录归类整理存档;把重要的摩崖题刻拓片,编号存档;文物藏品附照片或素描图片和等级鉴定卡等填表建档。经福州市文物鉴定组鉴定,福清的出土文物中,列为国家级三级文物的有46件。
1990年,对于文物藏品库,采用三铁管理,即铁门、铁柜、铁窗,并与“110”联网,安装警报器。
1991年始,对地面文物,采取“四有”的管理办法:一有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二有做出标志说明;三有建立科学记录档案;四有设置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管理。
1995年7月20日后,对于发掘出的文物,都拍摄录像保存。
1997年,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豆区园进行重修,基本恢复原貌。
1998年。对坐落在海口镇岑兜村的林则徐祖居进行重修,重修后的林则徐祖居焕然一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是年,坐落在东张镇少林村的南少林寺遗址经专家考证确认后,进行重建。
至目前止,全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瑞岩山弥勒造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5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科技志:第十一章 / 第二节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