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3-5 15:14:34

福清市志1988版:卷三十六 宗教 / 第二章 天主教

第二章 天主教
第一节 传入发展
福清天主教正式传入,始于明代的意大利耶稣会士艾儒略。明天启四年(1624年)内阁首辅叶向高致仕归福建,道经杭州,邀请艾儒略赴闽传教。翌年艾儒略抵达福州,四个月后便往福清等地传教,在县城水陆街(现西大街)建立福清第一座天主教堂。时福清入教者不多,叶向高的2个孙子、1个曾孙和1个孙媳皆入教。

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清政府下令禁止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福清第一座天主教堂改为兴庠书院(今为民房)。

18世纪中叶,天主教又从福建福安县传入福清。时江镜乡文房村有一陈姓,因家庭贫穷,偕江阴乡洋边村一严姓同往福安县为有钱人抬竹轿谋生。陈某与当地信奉天主教的一寡妇结婚后,携妻儿返回文房村定居。他们回乡后坚持信仰天主教,不仅代代相传,而且也拉乡亲入教。严某返乡后,也代代信仰天主教,且文房的陈姓与洋边的严姓严守天主教规,互相通婚,不与教外婚配。现在文房村信仰天主教者还是占了大部分,且有修女、修生。洋边天主教堂约建于清雍正二十四年(1746年),是福清第二座天主教堂。

与此同时,天主教还从沿海传入福清。有一外籍天主教士乘坐的帆船在东瀚乡莲峰村附近海面触礁沉没,该教士获救后,即在莲峰一带传教。此后该地及其附近地方陆续兴建莲峰、文山、大坵3个公所(其中莲峰公所民国时期倒塌)。此时还有高山竹秀村陈某,携带三代眷属38人回乡,陈某在福州曾受洗入教,还从福州带回一修女,在高山一带传教。此后天主教便在高山地区逐步传播开来。陈某7个孙女中,有4个当了修女。

至清末,福清县城、龙田、高山、海口、渔溪、江阴等地都有规模较大的天主教堂,许多地方还建立了天主教公所。

民国24年(1935年)有天主教徒774人,其中男478人,女296人。

民国38年,福清天主教有一总铎区,下分城关、龙田、高山、渔溪、海口、江阴6个铎区,有城关瑞亭、龙田、高山、海口登俊、渔溪和江阴洋边等6个天主教堂,19个公所,即龙田镇的上薛、东营、东欧,海口镇的牛宅,东张镇的东张(1958年建造东张水库时淹没),江阴乡的门口、前林,城头乡的城头、后俸、梁厝(现已倒塌)、田挡,江镜乡的田元下、东宵、占桂,港头乡的东光,东瀚乡的文山、莲峰(已倒塌)、大坵,沙埔乡的八一等公所。全县有教徒7000多人。

1953年,城关、龙田、高山、海口4个教堂所管辖的公所有:城关瑞亭堂管辖东张公所,教徒1232人;龙田堂管辖东欧、港头、东营、上薛、东宵、田元下等公所,教徒1193人;高山堂管辖坑边、东郭、瑟江、后地、江厦、大坵、文山、峰东等公所,教徒1135人;海口堂管辖牛宅、田挡、城头、后俸、梁厝等公所,教徒1566人;渔溪堂及其所辖公所,教徒247人;江阴洋边堂及其所辖公所教徒284人。

1958年“大跃进”期间,福清6座天主教堂和19个公所除星期日教徒可照常作礼拜外,其它时间都被当地机构征占作为各类厂场的生产场所。神职人员除星期日和重要宗教节日过宗教生活外,其余时间都离开教堂,参加烧木炭、炼钢铁等活动。1959年神职人员继续集中参加劳动生产。1960年全县教堂、公所共20个,教徒约5500人。

1961年初,开始纠正对宗教界的“左”的政策,退还被占用的教堂、公所和被平调的教会财产,取消了神职人员集中参加劳动的作法,使宗教活动趋向正常化。至1962年,有10个天主教堂和公所恢复正常宗教活动。1966年全县天主教徒1929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所有的天主教堂、教屋和各公所都被集体或个人占用,有的被拆毁或改建它用,教会财产、宗教书籍、图像、塑像、宗教用品等被查抄或烧毁,神父、修女、传道员被作为“牛鬼蛇神”进行游斗和批判。教徒正常的宗教生活被禁止,部分教徒转入地下秘密活动。

1980年后,天主教恢复活动。1982年全县天主教徒发展到1.5万多人,1987年达1.6万多人。1988年教徒约3万多人。

第二节 天主教活动
一、宗教活动仪式

天主教的宗教活动形式分为集体与私人两种。每逢星期日(教会叫主日),教徒按教规进教堂过集体宗教生活。集体宗教活动一般由神父主持,有时搞集体祈祷、读经、讲道或办“告解”(教徒把自己所犯的“罪”以秘密的方式向神父告明,并表示悔改,神父可代表天主赦免其罪)。有时由神父举行所谓圣祭,即做弥撒,此仪式由神父将一种无酵的面饼和葡萄酒祝圣后,把它们说成是耶稣的圣体和圣血,并把面饼分给教徒吃。教徒领食面饼,称为领圣体。

每逢重要宗教节日,如圣诞节(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天主教和基督教规定为每年的12月25日)、复活节(纪念所谓耶稣复活的节日,规定在每年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举行)、圣灵降临节(又称五旬节,纪念耶稣门徒领受圣灵的节日,规定每年复活节后第五十天为圣灵降临节),届时教徒都要进教堂举行宗教纪念活动(一般都放在星期日举行)。

天主教有所谓七种圣事仪式,除告解、圣祭外,还有领洗(教徒入教的仪式)、坚振(为坚定教徒信仰的仪式)、终傅(教徒病重垂危时,由神父傅圣油,并为之祝祷,其一生罪恶可得赦免)、神品(亦称圣品、圣秩,天主教的神品共七级,分为大品三级和小品四级。领受神品时须通过主教祝圣仪式,即按立仪式,使神职人员神圣化)、婚配(教徒在教堂内,由神父主礼,按教会规定之礼仪正式结为夫妻。神父并对结婚双方祝福)。

至于教徒私人宗教活动,由教徒自由进行,一般早晚和每餐饭前饭后做习惯的祈祷,有的家庭还搞全家祈祷,叫做通功。其它祈祷,教徒可随意进行。

二、设“慈善”机构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西班牙多明我会士万文都拉来到福清龙田,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和龙田天主教堂传教士,创办一所“仁慈堂”,收养女婴。该堂前后楼可容纳百余人。

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困苦,重男轻女,弃女婴陋俗风行,因此每年都有不少女婴送进“仁慈堂”,最多时曾收女婴100多人。女婴入堂时,家长要与“仁慈堂”订立卖身契约,与女儿断绝关系,听凭“仁慈堂”任意摆布,不得过问。进堂后的女婴,住的是暗室,与外界隔绝,大小便淤积床上,无人料理。冬天穿不暖,床上盖的是破旧棉絮。吃的经常是生虫、发霉的地瓜片。生病、死亡甚多。疾病流行时每天死亡达七八人。民国时期有一年收进女婴20多人,成活仅2人。“仁慈堂”设有专门掩埋死亡婴孩的坟坑,被人们称为“万人坑”。进“仁慈堂”的女婴能活下来长大成人的,或被出卖(女孩每名卖银洋45元,成人可以出嫁的,卖银洋百元);或强迫她们整天织布、绣花、洗衣服等劳动。因过度折磨,近视、瞎眼、聋哑、跛脚、驼背、胃病、白痴者甚多。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该堂尚存的44个婴孩有40人眼睛发炎,一半以上近视,绝大多数人心脏、肝脏都有毛病。

1952年9月,“仁慈堂”由县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幸福院。

三、办学校

民国6年(1917年),城关瑞亭天主教堂神父安斯定在教堂旁边建造男女校舍,创办圣心小学。民国37年正式立案为炳文小学。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由县人民政府接办,改为瑞亭小学。

民国37年,江阴洋边天主教堂神父徐子晖捐募建造第一校舍,创办一所小学,徐兼任校长。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徐又向本村侨胞筹募资金,并得到福州教区支援,加上徐本人捐献,建造小学第二校舍。

此外,渔溪天主教堂也曾创办过一所私塾。

第三节 天主教堂
一、瑞亭天主堂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福州教区主教苏马素(西班牙人)派中国籍神父江弼臣来福清县城传教,租一平房暂作礼拜、祈祷之所,同时购地建教堂。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城关瑞亭天主教堂在江弼臣神父主持下建成。教堂有正堂、神父楼、修女室等建筑。

1964年“四清”运动时,教堂内的塑像、摆设圣台上的铜、锡金属制品(即所谓圣物)被取走。

“文化大革命”期间,神父、修女、传道员被驱逐。正堂被占用做厂场、作坊,修女屋被瑞亭小学占用后于1972年拆掉。修女屋遗址亦于1974年被瑞云街居民委员会征建新房。神父楼被当地生产大队占用。附厝亦被瑞亭小学和生产大队占用。1978年后,逐步归还教堂正堂、神父楼和一间平房。归还的教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于1987年底全面翻修竣工。

二、龙田天主堂

建成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亦由中国籍神父江弼臣主持修建。正堂面积约480平方米,教屋两座约810平方米,宅基地约170平方米,并建有“仁慈堂”一座,收养被遗弃的女婴。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被占用作为厂场生产场所,教屋被龙田公社房产管理部门接管,租给居民或农民居住,宅基地亦被占用盖新楼。1978年后,归还了部分教屋。归还后的教堂进行了翻修,于1987年11月翻修完毕。

三、高山天主堂

建于19世纪末叶,由中国籍神父江弼臣主持修建。至民国26年(1937年),经苏神父主持扩建教堂。教堂内有男斋、女斋、神父楼、修女屋等建筑,四周筑有围墙,与外界隔离,围墙内空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空地上种植花果树木,并凿一口养鱼池。

1964年“四清”运动和1966年“破旧立新”期间,教堂塑像、教徒念珠、《圣经》、画像被抄走烧毁。“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被集体或个人占用。1982年归还教堂和部分房屋,并恢复正常宗教活动。

四、海口天主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2月,江弼臣神父来海口登俊地方,购买一座旧式六扇平屋改为教堂,即现存的海口登俊天主教堂。堂正厅作礼拜场所。两厢的房间为宿舍。安斯定神父任内,把天井盖顶合并正厅扩大为教徒集体祈祷场所,屋前右厢房改为神父楼,左厢房贮放柴草杂物,建筑总面积561.42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教屋被海口公社房产管理部门接管,以低租金分配给居民居住。至1988年,教堂及教屋尚未归还。

五、渔溪天主堂

清光绪末年由外籍传教士购买一当铺旧屋,改修而成为教堂,初为公所。“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被渔溪粮站占用,改为粮食加工厂。至1988年,教堂尚未归还。

六、江阴洋边天主堂

创建于清雍正二十四年(1746年)。该堂因年久失修,加上“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破坏,破漏不堪。1984年堂管人员严昌礼等向教徒及旅居新加坡华侨劝募修堂资金,又向福州教区求援,得到支持。1986年改建、整修竣工。

第四节 爱国运动
1951~1954年,福清天主教会开展反帝爱国教育运动。结合本县的具体情况,清除天主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割断与罗马教廷的联系,贯彻推行“自治、自传、自养”的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1952年9月21~30日,由县委统战部主持召开基督教和天主教传教人员、教徒代表共75人参加的学习会。会议揭露帝国主义利用宗教进行种种阴谋活动的真相。通过学习,传教人员和教徒代表清算亲美、崇美、恐美的错误思想,树立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消除对党的宗教政策的怀疑和敌对情绪,明确了宗教信仰自由必须建立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在反帝爱国教育运动期间,全县各区都召开大型或小型的集会。控诉和揭发天主教会内的帝国主义分子和反革命分子的罪行。由于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侵略中国的罪行的愤怒,对龙田天主教的“仁慈堂”迫害女婴的问题,召开大会进行揭发控诉。

在1955年的肃清反革命分子的运动中,揭露和打击披着宗教外衣、隐藏在天主教会内的反革命分子。

福清县天主教爱国会首届代表会议于1985年4月3~5日举行。参加会议的神职人员和教徒代表共80多人。会议重新确认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是唯一正确办教会道路。会议选举福清天主教爱国委员会首届委员,这为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志1988版:卷三十六 宗教 / 第二章 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