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3-5 14:36:52

福清市志1988版:卷三十三 医药卫生 / 第三章 医疗

第三章 医疗
第一节 机构
一、县属医疗机构

(一)福清医院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基督教卫理公会美国传教士在龙田创办龙田妇幼医院,设有5间病房、1间产房、2间诊室、1间药房、1间太平间。共有5张病床,设备简陋。院长由美国人解师姑(女医生)担任,还有女医生2人。这时主要为龙田的毓贞女子中学、融美中学和教会中的人服务,也附带兼看群众中的妇幼病,但不给男人看病。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成1座2层计38间的新院舍。

民国元年(1912年),创办护士学校,培养护士。民国4~8年共有护士科毕业生13名。民国10年,医院和护士学校迁往福清县城,暂在凤山巷明义中学旧址设立临时妇幼医院,并着手在参将府废址(城内参府前)筹建新院,民国13年建成新院。为纪念美国儿童会书记惠乐生女士慷慨捐资,命名为福清私立惠乐生医院。院内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全院职工医护人员有30多人。民国36年院内的护士学校扩大为高级助产护士学校,培养护士和助产士,每年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女生。民国38年,设内、外、儿、妇4科。

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10月,惠乐生医院由闽侯专员公署接办,与原闽侯专区卫生院合并,改称为闽侯专区医院。

1956年6月,闽侯专署撤销,医院划归福清县管辖,改称福清医院,设病床170张。

1970年9月,福清医院、防保站和血防站合并成立福清县人民防治院。1972年4月,防治院又分成福清县医院和人民防疫站两个单位。

福清县医院历来深得旅外侨胞热心帮助。1980年,侨胞捐建外科、中医科和内科3座大楼。1988年,侨胞赠送先进医疗仪器20余台件。

县医院建筑面积3.71万平方米,设住院部和门诊部。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承担医疗、教学、实习、科研和防病等任务。设有临床、医技科室9个,行政科室6个。

临床科 内科,设132张床位,分3个病区,有心血管、消化、神经、呼吸、血液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等专业;外科,设110张床位,分3个病区,有神经外科、胸部外科、泌尿外科、普外、骨外及皮肤科;妇产科,设妇产病床68张,婴儿室床位40张,待产床位12张,产床位6张;小儿科,床位45张;传染科,床位35张;中医科,床位30张;五官科,床位26张以及痔瘘科、皮肤科和康复等病床。各科均设有华侨、港澳、台胞病床共30张。此外有营养治疗室、麻醉科和能同时进行10台手术的手术室。

医技科室 放射科,有日本东芝800mAX线机1台(带闭路电视)及国产500、400、200mA6台,能进行透视、摄片、特殊造影等检查;检验科,设血库,有美国制血气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钾钠分析仪及高级显微镜等设备;超声波室,有日本东芝扇形线阵式B超2台及A超、M超等设备;内窥镜室,有日本制纤维食道、胃及十二指肠镜、纤维结肠镜、纤维支气管镜及国产膀胱镜、子宫镜等设备;同位素室,有黑白扫描仪、肾图仪及放射免疫测定等设备;内科心血管专业,设有心脏监护、除颅、心脏电生理检查仪;呼吸专业,设有压力式呼吸机、肺功能机等设备;营养治疗室,有电子计算机测定食谱软件。

1988年,医院职工计490人,其中各类医务人员357人(内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7人),管理人员21人,工勤人员112人。

(二)龙田医院

基督教美以美会原在龙田镇创办的龙田妇幼医院,于民国10年迁入城关时,仅留3名护士负责龙田镇的日常门诊工作。民国19年,龙田部分士绅和工商界人士筹募款项,并由福清惠乐生医院津贴部分经费,建起和新田医院。民国20年,由基督教福建省卫理公会总会拨款津贴,该院又成为教会医院。

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11月14日,由县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福清县龙田医院。1980年有床位150张,工作人员12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7人,行政管理人员9人,工勤人员15人。1988年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设住院部和门诊部。有病床186张,病床使用率为82.7%。工作人员152人,其中各类医务人员125人(内有主治医师8人),行政管理人员7人,工勤人员20人。

临床科室 设内科、外科、小儿科、传染病科、妇产科、五官科、中医科等。另设有麻醉室、理疗室、超声波(A、B)、心电图室。

医技科 设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供应室、中西药库等。

主要医疗设备 300毫安X光诊断机(双球管)、200毫安X光诊断机、B型超声波、高压消毒锅、蒸馏水氧蒸发器等。

(三)县卫生防疫站

福清县卫生防疫站是由县卫生院、鼠疫防治站、妇幼保健站和血吸虫病防治站合并而成的。

县卫生院、妇幼保健站 1949年10月,县人民政府接办民国时期留下的县政府卫生院。1953年,县卫生院设妇幼股,担负全具妇幼保健工作。1956年,县卫生院撤销妇幼股,另设立福清妇幼保健站。

县鼠防站 1951年,华东区福建省第五鼠防队进驻福清,1953年改名为华东区福建省福清县第五鼠防队,有工作人员26人。1956年,又更名为福建省鼠防所福清县鼠防站,人事、财政归县管理。站址设在城关高巷陈氏祠堂。

县血吸虫病防治站 1952年,省卫生厅在福清县设立省血吸虫病防治所。1953年分设第一、第二两个站,第一站设在东张区波兰乡,后迁往闽侯;第二站设在渔溪区双墩乡。1954年,省血吸虫病防治所第二站改名为福清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工作人员70人。站址亦设在城关高巷陈氏祠堂。

1957年7月,县卫生院与县鼠防站、县妇幼保健站合并,成立福清县防疫保健站,站址仍设城关高巷陈氏祠堂。

1959~1962年,福清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和福清县防疫保健站合署办公,1962年后又各自分开办公。

1970年,县医院、县防疫保健站和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合并成立福清县人民防治院。

1972年4月,又重新成立福清县人民防疫站,包括原县防疫保健站和县血吸虫病防治站。1978年改名福清县卫生防疫站。

1978年后,在城关玉屏山上建实验楼、办公楼、综合楼和职工宿舍等,总面积5016平方米。1988年有工作人员13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4人,管理人员8人,工勤人员14人。

防疫站主要职责是: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各项卫生防疫措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计划免疫、地方病与传染病防治和卫生监测等工作。是全县卫生防疫的中心。站内设备比较齐全,可开展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等方面的化学检验。设防疫科、血防科、卫生监测科、行政管理科和宣教科等5个科室。

(四)县妇幼保健所

基督教会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龙田镇建立的龙田妇幼医院,名为妇幼,实则是教会学校融美男校和毓贞女校的校医院,不是妇幼保健机构。

1953年,福清人民政府卫生院设妇幼股。1956年,以卫生院妇幼股为基础,正式成立福清县妇幼保健站。一年后,并入县防疫保健站,成立妇幼股。1984年,才重新成立福清县妇幼保健所,9月5日开始对外门诊。1986年全年门诊量为1.21万人次。

1988年,有职工23人,其中各类医务人员19人,行政干部4人。门诊量达1.57万人次。所内设:儿保组、妇保组和办公室,并设有理疗室、化验室、药房和注射室。

(五)县皮肤病防治院

皮肤病防治院的前身是麻风病院。清乾隆年间,福清县就有养济院(即麻风院),设在城关南门外的霞楼乡,群众称为“霞楼院”。强迫患者入院,与外界隔绝,没有医疗设备。

民国时期,麻风院内竟私设法庭,麻风头子(俗称孤老头)备有皮鞭、木棍等刑具,对病员动辄拷打,甚至折磨致死。孤老头还强迫病员四出向群众勒索,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日,麻风病员成群结队沿门求乞,遇喜庆之家,更高额敲诈,若不如愿,则赖在群众家里不走。麻风病员在院里得不到治疗,麻风院简直成为“集中营”。

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即按月发给病员每人白米17.5斤,后改为按月发给生活费11元。

1952年9月,正式成立福清县麻风病防治院,设床位45张。1953年建立门诊部。是年3月,县人民政府拨款9000多元,在东张镇甘厝村建立麻风康复村,建有病房1座,配备医师、护士和卫生员共7人。病员120人,其症状比较轻,手足畸残较少。有耕地100多亩,他们边劳动,边接受治疗。

至1958年,在霞楼共建病房3座60多间,扩建病房1座。有职工19人,其中医务人员12人。设麻风本科、内外科、针灸科、化验室等。各种设备基本上能满足防治工作的需要。

1949~1959年的10年间,国家在福清防治麻风病方面,开支28万多元。

1966年改名为福清县东风疗养院,1980年10月25日,又改名为福清县皮肤病防治院,担负麻风病和头癣、疥疮等皮肤病的防治任务。是年日均门诊100多人次。1988年,设病床75张,工作人员34人,其中医务人员23人、行政干部3人、工勤8人。年门诊3.78万人次。

(六)县精神病人疗养院

1961年4月,在海口瑞岩寺创办精神病人疗养院。有9名工作人员,设床位70张,负责收治福清、永泰、平潭3县的精神病人。

1975年,迁至城关附近龙山寺新建的院舍,工作人员增至20人,床位增至130张。

1978年后,普查全县患有各种精神异常病人4900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1‰。根据收治工作的需要,1988年病床增至180张,工作人员增至82人,其中医务人员50人、管理人员11人、工勤人员21人。院内设门诊室、精神科、神经科、中西药房、化验室等。

二、侨办医疗机构

(一)渔溪医院

民国37年10月,华侨杨奇源等人联合地方人士筹募干谷2.5吨,在渔溪镇租用民房办起福清华侨莆田圣路加合组医院,由莆田圣路加医院负责技术指导,聘医师(兼院长)、护士、药剂师和工友各1人,设病床6张、产床10张。

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改名为福清私立虞阳医院。同年,华侨汇500美元,补充一些医疗设备。1953年,由华侨捐建1幢800平方米新楼,全院职工13人。1959年,内科、儿科病房建成。1960年,新加坡华侨郭先生三兄弟,捐建1幢1200平方米的大楼,捐助大批药品。

1964年,全院职工自力更生建起1间150平方米的食堂,命名为勤工膳厅。

至1987年初,华侨捐资建房计人民币120余万元,另赠送医疗设备及药品价值人民币50万元。

1988年,设病床100张,全院职工123人,大中专毕业生约占半数,卫生技术人员96人、管理人员5人、工勤人员22人。设有外科、产科、内科、儿科、中医科、化验科、X光科。主要医疗设备有:500毫安X光机2台、救护车2辆、心脏起搏器1台、心电图机3台以及纤维胃镜、分析天平等。

(二)高山医院

1954年冬,高山镇旅外华侨筹建福清县高山医院,占地面积719平方米,设病床15张,全院职工20人。

1988年,建筑面积达7267平方米。设病床120张,职工10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5人(主治医师1人、医师12人)。设有内、外、儿、妇、中医、骨伤、牙、眼、五官等科。主要医疗设备有:500毫安X光机1台、200毫安X光机1台、超声波机及心电图机各1台。

(三)东张医院

1957年5月1日,华侨周、倪、汤、陈等诸先生捐资港币30万元,筹建东张医院。至1958年8月1日,建成新院舍838平方米,设病床30张,工作人员35人。同年12月1日,东张保健站并入东张侨办医院。1961~1962年,华侨陈先生兄弟捐资人民币4万元,建门诊部432平方米。1958~1966年,每年由华侨资助人民币2万元,维持日常开支。

1970年县人民政府改侨办医院为侨办公助,按集体事业单位给予差额补助。1975年,县财政拨款2万元,建房屋460平方米。1977年,工作人员增至72人,设病床65张。

1980年,华侨赠送丰田牌救护车1辆、发电机1部。1981年,陈先生兄弟又捐资人民币16万元,建宿舍楼1座1900平方米,赠送18时彩电3台、三菱牌落地电风扇4台。1984年,华侨柳先生又赠送丰田牌救护车1辆及部分药品。同年,华侨陈先生兄弟捐资美化医院环境,兴建杨梅公园和铭顺鱼池假山。1985年,在街道设第二门诊部。1986年华侨柳先生捐赠人民币4.2万元,扩建门诊楼250平方米。院门诊部和第二门诊部,全年门诊3.71万人次。

1988年,全院职工6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9人(内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7人)。年门诊量3.35万人次。院本部设:内、儿科,床位36张;外、产科,床位34张;分娩室,床位2张。医疗技术机构设有:检验室、放射室、制剂室、超声波室、心电图室、供应室。

主要医疗设备有:天津200毫安X光机、广西梧州显微镜、上海心电图机、A型超声波、103型麻醉机、CS16型牙科医疗机、万能手术台、739型九孔无影灯、735型五孔手术灯、Wz-2A微量振荡器等。

(四)海口医院

1958年,在海口卫生所的基础上,创办福清县海口医院。

1960年,华侨陈、林等6位先生各捐资港币5万元,计30万元,建成1幢新院舍。

1963年3月25日,改为侨办医院。1966年,全院职工53人,其中医务人员40人。

1980年建X光室,有200毫安X光机1台,医技科还设有超声波、心电图室。

1981年设立岑兜分院,新建分院门诊部和病房楼共670平方米,设病床15张。

1986年,设病床140张。日均门诊115人次。1988年,全院职工9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6人(内主治医师1人)。临床科设: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中医科、牙科等。医技科设检验室、中药房、西药房等。

三、乡镇医疗机构

民国期间,福清县除龙田镇和渔溪镇外,其他所有乡镇都没有医疗卫生机构。

1951年,在高山、江镜、江阴、三山创办4个卫生所。1952年又创办东瀚、港头、城关、东山、福山5个卫生所,并组织中医和中西医联合诊所14所,基本上做到区区有卫生所或联合诊所。

1959年,全县各公社和部分大队共办起卫生所和保健站101个,接生站704个,设简易病床336张。

至1979年公社卫生院有18个:城关、宏路、阳下、海口、城头、龙田、江镜、港头、高山、三山、东瀚、渔溪、上迳、新厝、江阴、东张、镜洋、一都。床位565张,工作人员821人。其中卫生人员653人、行政人员119人、工勤人员49人。1982年设南岭卫生院、音西卫生院。1985年设沙埔卫生院。1986年高山卫生院并入高山医院。

1988年,全县有20所乡镇卫生院,计有工作人员729人,其中医务人员566人,设病床465张。除危重、疑难病例须转院外,一般病人均可在当地卫生院治疗,既方便了群众,又减轻县以上医院的负担。

各乡镇卫生院不仅担负所在乡镇范围内的医疗、卫生防疫、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多项工作,还协助乡镇的卫生行政管理,培训农村医生,是全乡镇医疗卫生指导中心。医务人员一部分由原联合诊所医生充任,一部分是医学院校的毕业生,还有一部分是招工补员的。每所卫生院均有中医、西医、护士、助产士、药剂员、防疫员等。大部分卫生院设有病房,有些卫生院还分别设有放射科、检验科、骨科、针灸科、肛肠科和牙科等。

四、部门医疗机构

企事业医疗单位 1953年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厂场,设置卫生室。1958年工业及其他部门设有医务室16个。1965年发展到28个。1979年机关企事业有医务室30个,其中工交系统12个、文教系统13个、农林牧渔场4个。有工作人员56人,其中卫生人员54人。1986年部门办医疗单位38个,设病床233张,工作人员21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7人、管理人员14人、工勤人员31人。1988年,工业及其他部门办的卫生室(所)共有51个,其中农林系统9个、工交系统15个、教育系统23个、其他4个。工作人员141人,其中医护人员计有129人。设病床38张。

部队医院 195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军区第十六预备医院二分院迁来福清县城关瑞亭村。1960年改编为福州军区第十六野战医院二分院,1962年扩编为第七二二野战医院,1983年11月整编为九十三医院,1986年12月改为师医院。

医院设备较完善,不仅为部队指战员服务,还热忱地为群众治病,其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深受群众称赞。据不完全统计,1958~1986年,共收治地方群众病人3万多人次,为群众门诊20多万人次,为地方培训农村医生700多名,做绝育手术8000多例;派出医疗队56次,深入福清、平潭、长乐等边远山区、海岛,为近17万群众防病治病。

五、村医疗点

1970年6月,农村大队开办合作医疗站。1980年后,允许个体开业。至1983年,实行合作医疗的大队208个,占生产大队48.04%,有农村医务人员877人。1984年个体开业医疗点60个,实行合作医疗村数发展到240个,占总村数55.05%。1988年村设置的(含个体)医疗点654个。设有西医内、外、儿科,中医内、外科,骨伤、针灸、痔瘘、青草和牙科等。

第二节 队伍
一、西医人员

1949年,全县西医人员26人(包括医生、护士、助产士、检验员)。1949年10月以后,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西医人员大量增加。一方面,高、中等医学院校毕业生源源不断输入;另一方面,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提高在职人员的医护水平。

1980~1985年,共开办医士培训班3个班计142人、护士5个班222人、心电图3个班80人、放射科1个班29人、皮肤病理1个班23人、化验1个班40人。1980年,有西医师38人、医士63人、护士46人、助产士8人、护理员109人、检验员14人。1985年,有西医师189人、医士220人、护士317人、助产士29人、护理员224人、检验员33人。至1988年末,西医人员发展到1375人,其中西医师222人(内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7名)、医士236人、助产士42人、护理人员611人(其中护师20人)、检验人员71人(其中检验师5人)、药剂人员193人。

二、中医人员

清代、民国时期,福清中医都是个人行医,或开设诊所、或坐堂行医、或居家诊病、或走方乡间。他们在救死扶伤方面曾起过一定作用。清朝末年以来,出现过一些岐黄名家,内科有林长贵、林克通、蒋国庠、俞介庵、唐瑞圃、杨克容(以上为城关人)、翁在华(渔溪镇)、黄廷初(东张);外科有蒋万俊(龙田镇积库村)、林干甫(海口镇东阁村);内外科有林云樵(渔溪镇苏田村)、俞嘉猷(海口镇里美村)、林友金、林毓宾(城关)、王谷候(音西镇瑶峰村);眼科有林紫敦;骨科有海口镇梧屿俞子升等人,在群众中均有声誉。

民国18年(1929年)3月17日,国民政府曾明令废止中医,受到全国人民的反对,被迫中止执行。由于中医有实际的疗效,受到群众的信赖,且那时西医人数甚少,收费昂贵,非一般群众所能问津。因此,中医人员是防治疾病的一支重要力量。

民国35年11月,全国性中医考试在福建省举行,全国有362名及格,其中福清有俞慎初1名。

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的卫生工作方针是: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1951年2月,成立福清县中医学会。翌年,人民政府吸收翁充辉、林宝瑜、翁贤通等10多名中医师,分别安排在县卫生院和五镇卫生所工作。

1951年,首次选送俞慎初、林紫宸2名中医到北京进修。1955年,福清县医院聘请中医师为特约会诊医师。此后,其他医院和卫生院也吸收中医参加工作。各医院陆续增设中医科和针灸科。1958年,全县有中医人员34人,中药人员84人。1965年后,国家陆续分配福建中医学院和福建医科大学的中医系毕业生以及福建卫生学校等毕业的中药剂士,中医药队伍不断壮大。

1978年,举办西医学习中医班。1980年,全县有中医人员101人,中药人员69人。1981年,全县有中医师42人、中药师2人。1988年,在各种医疗机构任职的中医有5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5人。

三、其他医务人员

个体开业医务人员 个体开业行医,古时只有中医。自西医传入后,也有个体西医开业应诊。

共和国成立后,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开业医生必须持有执照。1986年,福清获得开业医生许可证的个体医生有267名。1988年获得开业医生许可证的全县有304人,遍布各乡镇。

乡村医务人员 1970年6月,农村大队开办合作医疗站,从而产生赤脚医生。1970~1983年,举办9期“赤脚医生”培训班,共培训“赤脚医生”360人。1983年,“赤脚医生”877名,通过考核,取得乡村医生证书的有305人,此后这些人就不再使用“赤脚医生”的名称。1983~1984年,曾两次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计2个班48人。1986年又举办为期2年的培训乡村医生的中专班,43人参加学习。1988年,全县有乡村医生347名、卫生员550人。他们大都能运用中医或西医的方法治疗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女乡村医生、女卫生员兼做接生工作。


第三节 医术
一、西医医术

(一)内科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福清始有西医,至1951年,内科只能处理些常见病、多发病和某些传染病。

1952~1966年,内科能诊疗:腰穿、腹穿、人工气胸、气腹、气管内注射、乙状结肠镜检查、十二指肠引流、肝穿、心包穿刺、淋巴结穿刺、骨髓活检、胸膜活检、三腔二囊管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自发性气胸的排气引流、各种普罗卡因封闭疗法、组织疗法、自血疗法。

1966~1976年,对血液病和一些肿瘤化疗进行研究与实践。1975年,开展弥漫性血管内溢血(DIC)的筛选试验,组织化学染色、溶酶测定等。1981年,开展M超声声动检查和纤维胃镜检查。1982年,开展电除颤术和131I吸收率、同位素甲状腺扫描、T3T4的测定等。1984年,开展脑超声检查、脑血管造影、脑脊髓腔同位素扫描。1988年,对成人T细胞白血病素(HTCU)传染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确认福建省沿海存在HTCU小流行区,这在全国是首例。

(二)外科

民国15年(1926年),惠乐生医院设割症室,偶有手术。手术者兼操麻醉。

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进行第一例阑尾手术,后逐渐进行胃穿孔修补及胃肠吻合等腹部手术。1957年,能进行胆囊切除。1958年,能进行胃大部分切除。1959年,开展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能进行脾切除、胃冠状静脉结扎及胆道手术等。1960年,能作胃全切除及肾切除手术。1963年,开展脾肾静脉吻合术、胰头癌根治术。1964年,开展直肠癌腹会阴切口根治术。1965年,能作肺叶切除术,开始进行呼吸系统外科治疗。1966年,作甲状腺手术。

1973年,能作甲状腺癌颈根治术,食道下段癌切除。1975年,开展四肢骨折、大关节疾病的手术治疗和椎板减压术等。1979年,能进行膀胱镜检查、肾盂造影、前列腺摘除术、膀胱全切除等。1981年,开展颅脑骨折、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头皮大血管瘤摘除、脑脓肿清除等手术。1983年始,进行肝叶切除术治疗小肝癌。1984年,作第一例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皮质肿瘤和第一例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985年,能作上段食道癌根治手术,进行第一例主动脉未闭结扎术和第一例二尖瓣狭窄分离术。1987年,开展脊柱侧弯矫形手术,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手术等。1988年,开展直肠代膀胱的尿流改道手术。

(三)妇产科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妇产科开始新法接生。不过只开展中、低位产钳、胎头吸引、臀助产、臀牵引等。

1953年始,能作古典式的剖产术、卵巢切除、子宫次全切除等手术。1958年,开展子宫脱垂、腹式、阴道式子宫全切除。50年代后期,进行计划生育四种手术。1963~1965年,对绒癌进行化疗。

1981年,能作尿漏修补术。1984年始绘画产程图。1985年,开展腹膜外剖产术。

(四)其它科

小儿科 1952年前,技术操作只作皮下输液。1953年偶作腰穿,后能作胸穿、骨穿、腹穿。1962年,小儿输液采用胫骨滴入法,部分仍沿用皮下或胃管滴入,后逐渐推广皮静脉补液。60年代初,应用阿托品于重型流脑患者的抢救。

口腔科 1958年,能作先天性唇裂、颚裂修复手术,腮腺浅叶和全叶切除,颅骨骨折内固定,各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等中小手术。

医技科 50年代初,开展胸、腹及四肢透视。50年代后期,开展胃肠钡餐透视、钡剂灌肠瘘道造影。60年代,开展胆囊造影、腮腺造影、副鼻窦及颅骨正、侧位摄片。70年代,开展胸部断层摄影。80年代,能作胃气钡双重造影、泌尿道逆行造影、脑血管造影。

传染科 50年代末,能进行人工气胸、气腹。60年代推广气管内给药。1964年始,开展喷雾疗法,能掌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静脉切开等手术。80年代末,进行乙脑血清学的探讨观察茵白冲剂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

眼科 1963年手术范围:眼睑手术(眼睑成形、矫形、下垂矫正等),眼肌、眼球(包括眼球内容剜除、眼球摘除)、角膜、虹膜、白内障手术、青光眼、视网膜脱离、泪囊手术等。

耳鼻咽喉科 60~70年代,开展扁桃腺手术(扁周脓肿切引、咽后肿切引),耳鼻咽喉及气管异物取出术,鼻息肉摘除,鼻前庭、鼻腔肿瘤(良性)摘除,气管切开,上颌窦根治术,筛窦刮除术,上额窦、额窦及筛窦良性肿瘤切除(包括鼻侧切开),乳突根治术,鼻中隔矫形和部分切除术,喉直达镜及间接喉镜下切除会厌囊肿、声带息肉等大、小手术。80年代,开始耳源性硬膜外脓肿、横窦周围脓肿、栓塞的外科治疗,部分听力重建的乳突根治术,加鼓宝形成耳型、鼓宝膜修补、颈部外伤修补、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等。

二、中医医术

福清中医历史上以个体行医为主。1956年6月,福清医院才开始设中医门诊,并实行中医会诊。1957年,逐渐开展针灸业务,且有电针疗法。

中医以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为主要目标,在对晚期血吸虫病及急性肝炎等治疗方面,也都取得显著疗效。

具有独特疗效的中医草药,在临床上得到确认。如绵茵陈、白毛藤治疗黄疸型肝炎,野麻黄、鸦胆子治疗阿米巴痢疾,万年青治疗白喉等。运用针灸诊治,亦疗效显著。1958年,翁充辉以针灸配合中药在崇安县治疗血丝虫病象皮腿取得疗效,受到好评。1964年,翁充辉以针灸治愈永泰县长庆公社一男孩因脑炎后遗症而失语5个月的病例,更备受赞扬。

陈祥呈以民间单方“百部”炖鸡,治疗肺结核病,取得显著疗效。通过不断实践,于1956年6月,精选“百部”品种,改用“百部”合鸡肉,自创特制百部丸。至1958年3月,共治疗肺结核病153例,其中临床症状消失和好转139例,有效率达90.8%。因而,求药者接踵而来。福建省有37个县、市,省外有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江苏、河北、上海、天津等20多个省市索取此药。治疗经验先后在《福建中医药》、《上海中医药》和《北京中医杂志》上刊登,《北京医学会结核科杂志》也作了转载。《福建日报》、《南方日报》和印尼《生活报》、泰国《曼谷报》以及香港报刊亦刊登过“百部丸”的疗效。来函索购的有印尼、马来西亚森美兰医药公司、香港德信行和泰国保生堂、联华行等。

40年来,中医的理论水平和基本技术都不断提高。1988年,设立中医院。各地段医院及12个乡镇卫生院均设有中医门诊部。一般常见病、多发病都可以用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处理。较疑难病症也可用中医药诊治,提高疗效。

三、中西医结合

1958年,福清县掀起西医学习中医药、针灸的热潮。大部分医护人员都能掌握5~30个针灸穴位和5~10个中草药简易处方。县卫生局曾聘请省中医研究所专家来县讲课,组织西医药人员系统学习《中医学概论》、《针灸学》、《中药学概论》等书。

1959年,福清县医院曾组织部分中医人员集中研究常见病和传染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问题。经研究和实践,证实效果较好的有万年青醋浸液治疗白喉,单味大青叶治疗轻型流脑,辩证治疗重型乙脑,黄连合剂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红色痔特灵治疗痔核脱落。1959年后对传染病都用中医药配合治疗,对晚期腹水采用中药逐水、补阴、溢气杀虫,对消化性溃疡采用海蛸、甘草、元胡、乳香、川连、乌药治疗,对肺脓疡采用三叉虎、土红参治疗,对便秘采用猪胆汁、高渗盐水灌肠等,皆有良好效果。

1962~1974年,先后派出5位西医师到福建中医学院和福建医科大学中医系学习中医。

1964年后,福清医院每年都派若干名西医师、护理人员进修中医或离职学习中医。60年代,新针疗法、耳针、穴位针疗,不仅西医师学,护士也能掌握,从而应用于各种疼痛症状、腹泻、呕吐、呃逆、哮喘、尿潴瘤及防治输液反应等。

1975年后,以三参合剂为主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胆蛔汤治疗胆道蛔虫,茵白合剂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等,效果亦良好。此外,血液病、菌痢、慢性宫颈炎、肝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外孕、小儿腹泻、小儿蛔虫、急性胃穿孔、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肠梗阻等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都取得比单纯以西医药治疗更好的疗效。

1977年,县内举办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抽调西医师30人离职学习中医,为时8个月。上述措施,促进了临床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不断发展。1988年8月,福清医院设中西医结合科,有病床45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志1988版:卷三十三 医药卫生 / 第三章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