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3-5 14:31:45

福清市志1988版:卷三十三 医药卫生 / 第二章 防疫

第二章 防疫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党中央制定的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计划地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使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不断下降。鼠疫和天花,于1952年下半年起就已灭绝。其余传染病虽有反复,但80年代后都大大地下降了。

自1965~1988年,全县各种传染病发病总数70272例,发病率60年代为118.9/万、70年代为26.44/万、80年代(1980~1988年)为16.12/万。

1988年传染病发病率,白喉0.087/万、小儿麻痹症0.019/万、麻疹0.36/万、百日咳0.52/万、流脑0.46/万、乙型脑炎0.12/万。比1976年,分别下降90.3%、50%、89.7%、38.4%、70.1%、80%。

一、鼠疫

鼠疫俗称“卜核”,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由莆田传入。先后在龙田镇上薛村和三山乡后郑村蔓延。此后波及全县,先后发生60次疫病,流行的村庄占全县总村数的75%以上,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在福清县历史上,鼠疫大流行有5次。第一次是清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1898~1902年),死亡10422人;第二次是清光绪三十四年至民国4年(1908~1915年),死亡5004人;第三次是民国5年,死亡789人;第四次是民国26年,死亡513人;第五次是民国35年,死亡1044人。据不完全统计,自1892~1952年的60年间,鼠疫患者达32329人,死亡30748人。有的竟全村灭绝,龙田积库村死绝13户,树下村有一家,一天内抬出7部棺材,人们谈鼠色变。

共和国成立后,消灭鼠疫列为防疫保健的首要任务。1951年,华东区福建省第五鼠防队进驻福清,结合县防治人员共同组织联合治疗组,就地收容隔离治疗病人,有的病人就在家庭隔离治疗,送医送药上门,免费服务;对疫户彻底地进行灭鼠、灭蚤和消毒,对所有鼠洞用药物熏杀鼠蚤并逐个堵塞,从而控制传染源,防止扩散,并降低了死亡率。灭蚤户数占全县的98%,全县80%以上的人都得到免费注射。

1952年上半年,还发现鼠疫病人12例,抢救了10人,死亡2人。自此之后,鼠疫再也没有发生了。1957年,苏联专家费特等3人和卫生部领导也来到福清,指导开展鼠疫疫源调查工作,巩固已取得的成绩。

1988年,进行一次鼠疫监测,共测鼠类1183只,蚤2288匹、经819份鼠血清间接血凝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二、天花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龙田镇天花大流行,10岁以下儿童,几乎无一幸免。仅龙田中街,一个晚上就死了14人。民国4年、21年、27年流行面积都很广,为害甚烈。龙田的后面村、上和洋村只有20多户人家,得病者就40多人。

1950年,人民政府免费普种牛痘40万人。此后,每年春季,在1、6、12、18周岁的4个年龄组中施种牛痘。从1950~1959年,共种痘97.55万人次。

自1951年之后,没有再发现天花病例。

三、其它传染病

发病及死亡情况见下表:


第二节 寄生虫病防治
一、血丝虫病

1957年,福清县组织20多名医护人员深入血丝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山区——一都乡,进行防治工作试点。在查血4681人中,发现病人326人,属马来丝虫病的高度流行区。

1958年9月,组织医务人员236人,分赴6个公社,完成35.03万人的普查工作,占当时应检人数的90.1%,发现微丝蚴阳性者15221人,感染率达4.3%,治疗12993人。

1960年,推广闽侯县医院用针灸尤其疤痕灸治疗象皮腿,取得一定的近期效果。

1978年,试用海群生药化食盐防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984年12月中旬,全县五镇(海口、龙田、高山、渔溪、东张)应检数185459人,已检150422人,其中阳性2064人,阳性率1.35%,已治愈1542人。

到1986年,全县433个村,平均感染率下降到2.5%左右,其中感染率1%以下的有141个村,感染率1~2%的有184个村,感染率2~6.2%的有108个村,没有发现象皮腿病例。

自1958~1987年,共进行6次查治,计普查3957305人次,检出阳性175951人,治疗患者143587人。尤其1987年,全民服用海群生药化食盐,防治血丝虫病,完成13个乡镇114个行政村4.83万户22.32万人的治疗及4个乡镇48个行政村初发病人1194人的防治任务,成效显著。全县微丝蚴感染率至1987年下降至1%以下。经省、市、县联合考查验收,确定福清县1987年实现基本消灭血丝虫病的目标。

1988年,重点抓补治和监测工作,对于15个乡镇中阳性率在0.5~0.8%的村和1987年用海群生药化食盐防治阳性户的11个村,计共45个村,总人口95364人,进行全民防治,计服药91403人,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同年下半年,组织8人对海口等7个乡镇9个村抽样监测,共检查9637人,发现微丝蚴血症16例,微丝蚴率为0.17%。

二、疟疾

民国29年(1940年),据福建省卫生试验所陈国忠统计各县卫生院诊察的疟疾病例,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均流行于福清。民国36年,唐仲璋著文阐述了疟疾之所以成为地方病,其故在于村舍傍山座落,溪涧迂回村舍之旁,周围有稻田,为多种疟蚊如微小、中华、日月潭桉蚊的良好孳生环境。

1950年,福清县发现疟疾患者813人,由于治疗及时,无一死亡。

1954年,福清县疟疾大流行,全县发病4404人,为福清有史以来最高的一年。死亡3人。

1958年,爱国卫生运动蓬勃开展,有效地降低了蚊虫密度,且扩大流行季节预防的服药面,在疟疾流行严重的地区开展灭蚊工作,使疫情得到了控制。1959年,全县发病49人,全部治愈。

1965年后,推广用氯化喹啉1.5克和伯氨喹啉120毫克4日疗法的现症病人系统治疗方案,以及乙胺嘧淀50毫克和伯氨喹啉30毫克,每隔10~15天服用一次的预防方案。至1967年,全县疟疾发病仅1例,且及时治愈。

1971年,县内疟疾又一度流行,发病增至1989人,发病率为28.5/万。1973年,流行以间日疟为主,恶性疟亦散在发生,全年发病936人,发病率为12.62/万。此后,认真执行消灭传染源和消灭蚊媒并重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做了大量工作,控制了疟疾流行,发病率逐年下降,至1977年降至12例,发病率0.147/万。

1984年,开展“四热病人”(即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上感和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的疟原虫检查工作,共检查血片468张,查出疟原虫阳性一张。此后,县内疟疾防治工作,进一步深入发展,至1986年,全县无一例发生,1987年发生1例,1988年发生2例,均无死亡。

三、肺吸虫病

民国25年,上海雷斯德医学研究院吴光在福清的一只豹的肺内发现肺吸虫,首次证实了福建肺吸虫有天然感染。民国28年,福建科学馆唐仲璋在福清解剖湖北钉螺福建亚种,发现此螺可充当肺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民国33年,福建卫生实验所陈国忠发现福清淡水螺有肺吸虫寄生。

1962年,唐仲璋、唐崇惕父女发现22年前曾被误为怡乐村并殖吸虫而报告的福清鼠体肺吸虫,为科学上未经报告的新种,就此而命名为福清肺吸虫。

本病的研究工作正在深入开展,但尚未进行普查普治。对该病的发现、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是人类古老的病种之一,福清历史上尚未见过有关此病的记载。1959年,国务院制定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明确地提出要积极防治地甲病。

福清县开展大规模的地甲病调查、防治工作始于1975年,至1984年已基本摸清病情。

1984年,福清县卫生防疫站对县纺织厂进行全面调查,共查115人,调查率为76.67%,发现生理性甲状腺肿大19人、一度甲肿6人,计25人,肿大率为21.73%,患病率为5.22%。此外,疑地甲病2人。

1985年,调查高山塑料厂职工40人,发现一度以上甲状腺肿大5人、生理性肿大8人,肿大率32.5%,患病率为12.5%。同年,连续两次调查三山乡北道安村,第一次调查村民60人,发现一度以上肿大13人、生理性肿大26人,肿大率为65%,患病率为21.67%;第二次复查该村226人,发现一度以上甲肿44人、生理性肿大61人,肿大率为46.46%,患病率为19.47%。两次测定人群尿碘49份(其中肿大组21份、正常组28份),其中最高尿碘含量为每升8593毫克,最低为每升129毫克。

1986年,对江镜陈厝村、东瀚大丘村、三山道安村,共调查375人,发现生理性肿大114人、1~2度肿大42人,肿大率为14.6%,患病率为11.2%。

福清地甲病的主要病因,与其他县市不同,不是缺碘,而是与高碘有关,因此,在治疗中没有采用加碘食盐。

二、地方性氟中毒

共和国成立后,福清县虽也发现有氟斑牙的病人,但病因不清。1980年,据莆田地区氟病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果,首先报告高氟水是引起地方性氟中毒病(简称“地氟病”)的原因。

福清县防疫站于1983年上半年组织地氟病调查工作小组,用两个月的时间,调查了27所中小学和31个自然村。调查结果:在27所中小学中,共调查学生15732人,发现患氟斑牙71人,患病率为0.45%。这71名患者,分布于全县10个公社、31个自然村。由于面广、时间紧,未能全面普查,只做追踪抽查同居住地点的人群1149人,发现患氟斑牙109人,患病率为9.49%。

同时,对31个自然村,抽水样62份,经检验发现仕边大队抽水样8份,其中2份水含氟量分别为每升1.1与1.3毫克;墩头大队面朝北村,抽水样3份,其中1份水含氟量为每升1.1毫克。其余29个自然村,抽水样51份,水含氟量均在每升0~0.8毫克之间。未超过国家标准每升1毫克。接着对面朝北村饮水含氟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2个自然村进行地氟病普查,共调查529人,其中患氟斑牙241人,患病率为46.39%。

1988年5月,又一次进行地氟病调查,调查了音西乡音埔村、阳下乡仕边村、镜洋乡墩头村面朝北自然村,以及其他29个自然村和分布各个乡镇的27所中小学,总人口数为76228人,调查18660人,调查率为24.48%,发现患氟斑牙1262人,患病率为6.76%。同年,音埔村进行改水降氟工作,受益人口达1558人。县内历次调查,尚未发现氟骨症患者。

第四节 慢性病防治
麻风病,俗称“病腿”、“孤老”。共和国成立前,麻风病人根本得不到治疗。溯自清乾隆年间至民国38年(1949年)8月,近200年的时间里,没有治好一个麻风病人。

1952年,建立福清县麻风病防治院,派医务人员下乡检查,陆续收容病人。1958年5月,全县开展一次大检查,历时20天,发现麻风患者37人。同年10月,又组织各公社卫生员400多人,在全县近50万人口中,开展全民性麻风普查工作,又发现患者57人。自1949~1984年,全县共发现麻风病人1114例,其中包括最早(1920年)出现的病例。

1952~1959年,计陆续收容病员491人,其中男413人、女78人。1960年以后,对于新发现的病人,都及时给予收容治疗。1983年,对社会上162例病人进行防治;对历年未治愈的154例患者进行体检,防止复发。是年,皮肤科门诊1.67万人次,发现麻风病15人,其中4例属传染性病人。

在治疗方面,贯彻中西医结合、土洋并举的方针,西药采用氨苯酚、雷米丰、西本酚,中药采用扫风丸、苦参丸和草药鸟不宿等治疗,疗效显著。在1957~1986年的30年间,计治愈出院788人。

1986年,全县尚有现症病人118人,其中当年新发现25人。1988年,全县有现症病人106人,其中当年新发现13人。

第五节 血吸虫病防治
一、流行

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脾气病”。何时在福清县流行,尚无从考证。

民国25年(1936年)1月,福州协和医院外籍医师甘氏(Compbell)解剖一例福清县埔尾村人洪阿松因肝硬化死亡的尸体后,将内脏送往上海雷斯德医学研究院,经该院病理科主任罗伯逊和高麟祥医师检查,在肝、脾、心、肾等器官中均查及血吸虫卵。此为福清发现的首例血吸虫病人。随后,罗伯逊来闽,会同福建科学馆唐仲璋同来福清作实地调查,在福清北郊部分村民大便中检出血吸虫卵。

同年2月20日,唐仲璋来福清进行血吸虫病的进一步调查,在埔尾村,检查493人,发现42人脾肿大,在32人份粪便中,有8份发现血吸虫卵。又调查29个村庄,解剖钉螺1115个,发现血吸虫尾坳感染者143个。此外还发现卢院、坝头等村庄均有血吸虫病人,从而确定福清县为血吸虫病区。

唐仲璋对福清发现的钉螺,其大小和生活习性做了一些观察,并寄往美国,请世界有名专家白氏鉴定,认为是新种,被命名为唐氏钉螺。

民国26年,省卫生试验所根据福清惠乐生医院龚震东医师的报告,于同年1月派出技师陈国忠来福清调查,共调查55个乡村、44名患者粪便标本中有25人查到血吸虫卵,阳性率为56%。同时检查35处钉螺共1000只,经解剖阳性率高达5.2%。另外,还首次发现牛、狗、猫等动物感染血吸虫病:牛的感染率为72%,狗的感染率为33%,猫的感染率为25%,猪检查18头,未发现血吸虫卵。此外,在黄塘、马山、圭垄浦等自然村,也发现大批血吸虫病晚期病人。

民国27年,林樑城主持的福建省卫生试验所派出防治队,进驻埔尾村,开展以管理粪便为重点防治内容的试验工作。由于当时农民患血吸虫病可免抽壮丁,多拒绝就医,防治工作未及一年,因日军入侵,福清沦陷而作罢。据不完全统计,共和国成立之前,福清受血吸虫病严重摧残的村庄有99个,死绝1000多户,死于晚期者3520人,荒芜田地2537亩。200多人的埔尾岭格村成为无人村,40户的三角井村只剩下一户。漈头溪边村,全村138人,因血吸虫病而死的就有65人,这个21户的小村,竟有13户因此绝嗣,其他8户逃亡他村。“漈头不出头,溪边苦泪流,十人八九病,田荒倒房楼”。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断墙残壁至今尚在。

共和国成立后,对全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进行多次调查。1957年全县7个区70个乡、镇,发现血吸虫病流行的有7个区、33个乡、镇。1958年以后,调查18个公社,417个大队,5487个生产队,1681个自然村,有血吸虫病流行的有16个公社,139个大队,1个农场,1个苗圃,共计1411个生产队,573个自然村;病人54098人,其中晚期病人1799人。1958年粪检平均阳性率为24.1%。上张大队的双挡村、侨丰大队的洋下村、梧岗大队的杨厝村,其感染率分别高达76.57%、76.52%、82.8%。

二、防治

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热烈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掀起了“送瘟神”的群众运动。经历了调查准备,全面防治,反复斗争和巩固提高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2~1957年,成立专业机构,一面开展钉螺和病人的调查摸底,澄清病情,编造病人名册,绘制钉螺分布图,制定消灭血吸虫病作战规划,一面进行防治工作,消灭钉螺面积237.23万平方米,治疗病人1.1万多人;第二阶段从1958~1959年,全县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送瘟神”群众运动,一举歼灭钉螺面积1020万平方米,治疗病人2.8万多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第三阶段从1960~1975年,坚持反复斗争,巩固发展血防成果,于1974年1月14日向省委报告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75年10月3日省委宣布全省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第四阶段从1975~1986年,为巩固提高,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的阶段。现分述如下:

1952年,福清县成立血防专业机构,采取查灭螺、查治病和粪水管理等综合措施。1956年国务院指示要加强对防治血吸虫病的领导。县委于1956年4月成立防治血吸虫病五人领导小组,副县长席宜庭兼任县血吸虫病防治站站长。

1958年,省委书记魏金水于2月26日在福清主持召开第三次全省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会议,委派金涛任福清县副县长,专管血防工作,并组织300多人的血防工作队深入疫区,开展消灭血吸虫病工作。同年,茶亭、东张、渔溪、海口、龙田、高山等疫区投入1.2万多个民工,仅3天消灭钉螺面积100多万平方米。但由于灭螺规格不一致,工程粗糙,约有80%面积不合格。同年3月20日,县委在渔溪区上张乡召开灭螺现场会议,参观联华西山溪的灭螺现场,统一了灭螺规格,制订了山区各种不同环境综合性灭螺措施和规格要求。接着以高山、东张2个区为主,组织4万多民工,仅2天消灭钉螺面积150万平方米。6月上旬,全县发动3万多民工在10天内消灭钉螺面积500万平方米。经过三次灭螺,消灭钉螺总面积1021.08万平方米的99.7%。同时,还组织120多人的粪检突击队,组成30多个小组,共检查40万多人次,发现20837个新病人,检查16519头耕牛,发现阳性5563头次。先后组织43个治疗小组,收治病人25151人,病牛5302头次,并开展粪管、水管工作。

1959年下半年至1961年的困难时期,由于财力、物力的困难,血防人员减少,领导松懈,疫情有所回升。1960年钉螺面积为33.69万平方米,1963年回升到55.22万平方米。是时出动劳力13.25万工日,消灭钉螺面积105.57万平方米,治疗早期病人12132人,外科脾切除术131人,使疫情逐步下降。

1966~1976年的10年中,由于“文化大革命”,血防领导小组名存实亡,血防机构被撤并,血防专业人员被下放,器材资料被毁散,血防工作处于停停打打的状态。1969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指示要重新抓消灭血吸虫工作。全县共出动18.16万工日,消灭复查发现的钉螺面积120万平方米,改变钉螺孽生环境8个螺区共计52万平方米,治疗早期病人6200人,晚期脾切除术345人,还在疫区培训不脱产血防员1176人。至1975年,经考核,省委宣布福清基本消灭血吸虫病。

1976~1980年,全县各疫区开展10次复查灭螺情况的群众运动,复查面积达70319.24万平方米,发现钉螺面积计25.04万平方米,投入劳力10.64万工日,及时加以消灭。同时,对高山、新厝、东张、龙田4个公社50个非疫区大队进行1~2次的查螺,没有新的发现。对26023人的原粪检阴性者进行了以直肠镜检查为主的综合查病,发现病人5276人,设立86个治疗组,组织医务人员268人次,深入疫区治疗病人5201人。新建三级化粪卫生厕所120座,新建改建水井416口。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改变钉螺孳生环境26个螺区,总共出动劳力86万工日,彻底改变钉螺孳生环境68.86万平方米,造田面积达877亩。

1980年后采用由外省引进,经过改良,设置假螺点,实行在回收假螺的同时,进行查螺的方法。此法在镜洋公社上店大队试验,该队已连续12年没有发现钉螺,通过设置假螺点,在回收假螺时检得钉螺10只。至1980年,全县共开展80次查灭钉螺,累计查螺面积27746.29万平方米,灭螺面积4233.79万平方米,投入查灭螺劳力317.23万工日,灭螺药物在300吨以上。

80年代,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灭螺工作也改变以往雇工、派工的灭螺方法,代之以下放给社、队或血防干部与专业队承包的办法,“老大难”的水系钉螺,迅速被消灭。

在治病方面,1980年,我国自制吡喹酮问世,1982年大量生产,福清即开始使用,因系口服,反应轻微,最受群众欢迎,剩下的“老大难”病人,全都得到了治疗。

对于晚期巨脾型患者,则采用外科切除手术。福清县医院在1959~1980年期间,共进行近1000例的脾切除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据该院在重点地区489例的随访结果,患者10年生存率达85.29%,劳力改善达86.27%,腹水消失达87.31%,术后再出血率为15.68%。

1986年,经省、地、县三级血防专业人员考核验收,福清县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1987年10月11日,省政府隆重召开福建省消灭血吸虫病表彰大会。正式宣告福建全省消灭了血吸虫病。自1986年6月通过检查验收之后,即全面转入监测,以巩固30多年来取得的防治成果。

1988年,先后组织25名血防干部、80名血防员,对56个有螺的重点水系开展监测性查螺,面积达238.41万平方米,发现螺点9处,计1360平方米,分布于4个乡镇、7个村。对新发现的钉螺面积及时组织力量消灭。花劳力5601工日,先后共灭螺面积1.23万平方米。

关于病情监测,同年组织12个调查组对45个村的外来传染源调查摸底,共查210名。对重点玉塘村全面调查136例,发现16例病人(其中新发现13例),已全部治疗。此后,坚持每月2次的血防门诊检查,还对埔尾等5个重点村的7所小学、539人及耕牛137头,进行新感染监测,均为阴性。

三、效果

随着血吸虫病的消灭,疫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埔尾村粮食亩产从原来75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以上。最近20多年来,新建住房78座、300多间,猪栏牛栏还未计算在内。唐仲璋教授1978年10月再度来到埔尾村,时隔40年,看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欣然赋诗3首,其中一首是:村居门巷各熙攘,佳侣婴童遍一方,破甑尘封今不见,当年曾是寡鳏乡。埔尾村有个晚期病人何爱珠,原肝脾肿大,腹水如鼓,经县医院外科手术,放出腹水10多公斤,并取出巨脾,杀虫治疗后,身体迅速得到恢复,体重从38公斤增加到60公斤,还能挑65公斤的重担,婚后生了两个孩子,成为大队有名的翻身户。朝阳大队何金梅、何金珠两兄弟,其父母因患血吸虫病而亡故,兄弟两人孤苦零丁,也患了血吸虫病,虽年已弱冠,一二十公斤的担子也挑不动。共和国成立后,治好血吸虫病,能挑75公斤,两人都结了婚,生了孩子,盖了新房,过着幸福的生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志1988版:卷三十三 医药卫生 / 第二章 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