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3-4 15:57:01

福清市志1988版:卷三十二 文物名胜 / 第二章 古建筑

第二章 古建筑
福清现存古建筑有古塔、古桥、寺庙、祠堂、牌坊等。塔多建于宋、明两代。至清代古桥保存60座,其中有年代可考的有宋桥17座、明桥12座、清桥2座。寺庙建造年代久远,南北朝时就开始兴建。清末全县有80多座寺庙,民国38年(1949年)全县还有寺院庵堂42座。

第一节 古塔
一、瑞云塔

位于融城镇龙首桥(又称利桥)北岸,又称利桥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冬,竣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秋,费时10年。由明内阁首辅叶向高之子、符丞叶成学同知县凌汉翀募捐鸠工而建,名匠李邦达设计施工。传说卜基之日,五色云从太保山而来覆其上,烂漫辉映,故名“瑞云塔”。

塔高34.6米,用雕琢精致的花岗石砌成,外形为仿木构楼阁式,七层八角,底基为生灵须弥座,圆周长24米。第一层北面开门,门匾上镌刻“凌霄玉柱”,其余七面设佛龛。第二至第七层两面开门,六面设佛龛。塔内作八角空心室,各层转角倚柱成海棠式,并有曲尺形石阶,供人登顶;柱顶斗拱二层,叠涩出檐。塔上每层细部的浮雕为武士、比丘、罗汉、花卉、飞禽走兽和佛教故事图案。全塔大小浮雕菩萨、力士、佛像等共400多幅,最大的高1.5米,小的只有0.2米,千姿百态,神态逼真。每层进出口各有两尊守门神,共26尊。更为别致的是每层八角檐端都坐镇一尊镇塔将军,共56尊。

1961年5月,瑞云塔列为福建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进行整修,建造了围墙、塔盘等,并在小山丘进行绿化美化。

二、五龙塔

位于城头镇五龙村。建于宋治平四年(1067年)。为七层八角实心石塔。高6.7米,最上层镌刻“治平四年建造”字样,底层雕刻佛像。复莲状须弥座,葫芦塔刹。1987年11月23日,列为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龙山祝圣宝塔

位于县城南门外音西镇水南村,又名水南塔。始建于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宋建炎三年(1129年),塔遭大风破坏,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修复。明代曾进行重修。于是,这座造型古朴、小巧玲珑的古塔便有了两种格调。塔周长14.8米,高22米,座径约5.4米。用花岗石垒砌而成,仿楼阁式,七层八角。塔腹系直筒式,一至三层,石级呈螺旋状,盘旋而上,古朴庄重,属北宋建筑风格;四至七层,双向开方形门,塔内曲尺形石阶直达塔顶,属明代建筑风格。现在龙首昂、塔檐、佛像等石刻大部分已损坏。1981年2月25日,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舍利塔

位于石竹山游览区。宋代建造。为七层八角实心石塔。高3米,每面刻佛像,塔顶葫芦状。现花岗石已风化。

五、迎潮塔

座落于三山镇泽岐村海滩上,又叫泽岐塔,以高度倾斜不倒而著名。明嘉靖二年(1523年)建,明崇祯七年(1634年)重修。花岗石结构,仿楼阁式。高18米,塔围11.2米。七层八面,采用层层垒砌、塔心条石交叠、卵石塞缝的建筑方法,是福建省最高的实心塔。二层塔壁上刻“柱石凌云”阴文。塔壁设有佛龛,内雕数尊佛像,形态各异,神态逼真。塔在海水冲击、大风吹刮下逐渐朝东南倾斜15度左右,仿佛摇摇欲倒,却又坚如磐石。1981年2月,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万安祝圣宝塔

位于东瀚乡万安村。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由所官刘侠同寿官郭元昆募缘而建。仿楼阁式,花岗石结构。高18米,七层八角,空心,塔内有曲尺形石阶可盘登而上。座须弥式,周围有莲花、狮子戏球等浮雕图案。底层塔门两尊塔神,虎视耽耽,第二层挂一面石匾,凿刻“万安祝圣宝塔”字样。从第二层开始,各层第一面都镶有浮雕罗汉一尊,神态各异。塔顶葫芦式。塔旁立一石碑高2米,碑上依稀可见阴刻篆文:“明刘侯建塔碑记”。1981年2月25日,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鳌江宝塔

座落于上迳镇上迳村鳌峰之巅。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塔系花岗石结构,仿楼阁式,七层八角。高25.3米,塔座须弥式。塔门两尊石雕镇塔将军,守卫左右。每层塔门旁均镌刻“愿四海宁谧,愿五谷丰登”、“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之类的联句,道出古人渴望安居乐业的美好意愿。每层都有看台平座和腰檐,每面都贮入各种浮雕、镂雕,特别是“狮子戏珠”、“水云”、“佛像”等,形像逼真,雕工细腻。1981年2月25日,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紫云宝塔

座落于东张水库鲤尾山上。建于明代。仿楼阁式,花岗石结构,七层八角。高24米,塔廊宽0.65米。塔座呈工字形,雕有鲤鱼、麒麟、荷花等图案。门口有两尊石雕武士守卫左右,威严肃穆。塔内每层均安放石雕观音佛像。第七层塔壁上凿刻“梵天清吹”四字。塔的周围有石柱、石狮等。1981年2月25日,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白豸塔

位于东张水库。建于清康熙年间。为七层六面实心石塔。高15米,每层设龛雕佛像。现淹没在东张水库内,仅露出塔顶一小部分,被人们称作“湖中塔”。

第二节 古桥
一、龙江桥

座落在海口镇,又称海口桥。横跨龙江下游,是福清最长的一座古代石梁桥。它与龙海江东桥、泉州洛阳桥、晋江安平桥合称福建省古代四大桥梁,是省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宋代石梁桥。

宋政和三年(1113年),太平寺僧人惠鄙、守恩等倡议造桥,后乡人林迁、林霸、陈侈、僧人妙觉等继续募缘建造,于宋宣和六年(1124年)建成。初名螺江桥。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少卿林栗根据“江南沙合接龙首”的古谶语,更名为“龙江桥”。

龙江桥是座梁式结构的石桥,上至石栏和独具匠心的横铺石板,下至填基架梁,均以石为材。现龙江桥有40孔,孔径9~13米,桥宽4.2~5.2米,全长476米。桥墩高6米,成舟形,两分水尖间长为10米,墩宽3.3~4.2米。6条石梁并排铺设在墩顶帽石上。石梁宽60~75厘米,厚60~90厘米,每条石梁约重15吨。在石梁之上再横铺石桥板。这在古代石桥中并不多见。大桥加上小桥总长700多米,气势雄伟壮观。桥南还建造镇桥塔2座,分列左右,塔七级六角。

龙江桥历史久远,由于洪水、飓风、海潮的频频袭击,自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至民国的400年间,累代修葺,可考的有10数次,平均每二、三十年大修一次。当地绅衿、耆民为表其功绩,立碑纪念,石碑现仍立在桥头。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拨款维修,先后把第六、七、二十六孔的木桥面改修为石桥面,石梁断折亦随毁随修。1961年5月,列为福建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利桥

古称龙首桥。原址在县城南门外,横跨龙江两岸,建于宋天圣五年(1027年),元至治二年(1322年)重修。明万历初年,县令许梦熊又主持修茸。因桥与南门相直,面对县衙,为堪舆所忌。叶向高之子成学与县父老诸生向县令凌汉种建议,移桥、于小孤山,即现桥址,又于桥边建瑞云塔。移桥建塔始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冬,竣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秋,历时10年,由李邦达设计建造。桥长183.3米,宽5米,共19门。为石砌墩台的石板桥,石板宽0.32~0.7米,厚0.33~0.4米。石板搁在帽石上,帽石为双层,每层两端各悬出0.35米,每墩每层平排铺砌石板13块。桥墩宽2米,长5.2米,两端设分水尖。桥跨径6.5~11.5米,地基为木桩潜伐基础。移桥后,于清康熙、雍正年间虽有修葺,但终因年代长久,南端8门圮毁。

1958年在原石板上架设木梁木桥面,并在原10号桥墩基础上改造成八字形桥台,压缩了8孔,成为现在的10孔桥。1980年又在原台上加建钢筋混凝土台帽,原桥墩上设计悬挑式钢筋混凝土墩帽,上部结构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全长90.8米,桥面净宽7米,两侧各有0.5米安全带。1987年11月23日,列为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五龙桥

位于城头镇五龙村。建于宋治平四年(1067年),在桥面石板上镌刻“治平四年建造”字样。桥长22.3米,宽2.92米,2墩3孔,桥墩呈单面舟型,用石板平铺为梁,最大石板长5.64米,宽0.3米,厚约0.5米。现仍然保存完好。1987年11月23日,列为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蹑云桥

位于上迳镇上迳村,横跨兴化湾西港上游的迳江上端,又名上迳桥。宋元丰四年(1081年),由翠林寺僧守惠、乡人李诚募缘兴建。原长100米,宽4米,梁15根,为石板桥。宋淳熙年间,福清一都人状元黄定立石,兴化守潘畴书写碑文,并把仙游陈伟书写的“亨龙桥”三字刻在石上。清顺治年间重修,采用板式结构,用大石板平铺为梁,跨孔径为6.8~8米,每孔平铺5~6块花岗石石板。石板宽0.44~0.7米,厚0.4~0.44米,重3~5吨,搁在倒置的梯形帽石上。帽石上缘宽2.3米,下缘宽1.6米(与墩同),高0.55米,厚0.44米,每个桥墩顶平排砌10块帽石,共4米(与墩同)。桥墩用条石砌筑,并在上下游设分水尖。最大墩高为4.8米。由于年久失修,桥梁被泥沙埋没3孔。民国初年北端圮毁1孔,民国27年(1938年)桥北又被日本飞机炸毁两孔。现尚存9孔,长71米。1981年2月25日,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桥尾桥

位于新厝镇桥尾村。是福清与莆田分界的桥梁,曾名上洋桥,又称兴化江口桥。建于宋元祐五年(1090年),用花岗石平铺为梁,桥墩呈舟型。明、清曾修缮过。民国时期,损坏严重。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拨款修缮,1962年在原桥墩上铺设钢筋混凝土桥面,改为公路桥,成为福(清)莆(田)两地交通要道。桥长97米,宽4.8米,9墩,10孔,条栏式桥护栏。1987年11月23日,列为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波澜桥

位于镜洋乡波澜村,横跨波澜溪。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建,清乾隆元年(1736年)重修。是一座单孔的石拱桥,净跨6.6米,宽2.15米,拱高3.3米,拱矢比为1/2,拱圈厚0.37米。桥面中间最高点比桥的两端路面高,因此,站在桥的一端看不见桥的另一端。1987年11月23日,列为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节 寺祠
一、万福禅寺

黄檗山万福禅寺(亦称黄檗寺或黄柏寺),是福清历史上最大、最有影响的寺庙。位于渔溪镇联华村西北的黄檗山麓。座落在一起一伏、断而复连如绛节状的黄檗山主峰——绛节峰上。禅寺创建于唐贞元五年(789年),福建省莆田县人、禅宗六祖曹溪慧能的法嗣弟子正干和尚为开山祖师。寺院初名般若堂,八年后在寺东大辟堂宇,唐德宗赐额建福禅寺,寺院在闽中开始出名。明万历年间,明神宗敕额万福禅寺,并赐藏经678函,从此寺院驰名海内外,这个寺名一直沿袭至今。

万福禅寺几经盛衰,唐宪宗年间(806~820年),希运禅师主持禅寺时,寺院发展成为福建大禅林。宋代寺院达鼎盛。元时衰微。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檀越周心鉴(莆田人)和住持大休禅师,重建法堂、大雄宝殿、天王殿、伽蓝祖师二堂、放生池、香积厨、转轮藏及十方寮舍,还修甬道长233米多,寺院建筑占地达百余亩。明嘉靖年间,福清遭倭寇侵犯,佛寺毁于兵灾。明隆庆元年(1567年),正圆和尚进寺建佛堂于大殿之址。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神宗皇帝敕赐藏经、赐书、黄金和紫衣,由太监王举护送来闽。王举抵闽后,由叶向高陪同到寺院。叶向高即为寺院题写了对联:“千古祥云临万福,九重紫气盖山门”。不久于法堂旧址上重建大雄宝殿,并重建藏经阁、择木堂、月台等。叶向高又为藏经阁题写了对联:“帝赐经文贝叶琅函长带丹霄新雨露,天开图画琳宫绀殿重兴黄柏旧山川。”寺院焕然一新,殿阁金碧辉煌。万福禅寺为纪念叶向高护法之功绩,塑造其像于寺内客堂上,并将叶向高题福州林阳寺对联:“安知往世君非佛,想是前身我亦僧”刻在叶向高塑像两旁。明崇祯十年(1637年)住持隐元禅师拆月台重建大雄宝殿于旧址上,旧殿仍为法堂,并重建斋堂、钟鼓楼、山门、云厨、库房和诸寮舍,使万福寺成为东南沿海的名刹,福建佛教文化的中心。

迨至清乾隆时期,寺院几乎全部倒塌,由黄檗山第四十四世兰圃清馥(姓陈,莆田县人)募缘重修。清道光年间,万福禅寺所属庵堂有狮子庵、翠竹庵、梅福庵、白马庵、水月庵、三官庵、绛节庵、紫微庵、弥勒庵、昆仑庵、塔庵、松隐堂等12处。

民国时期,政府不重视保护文物。有贪财之徒以为向高塑像内藏有宝物,竟冒充叶家后代将塑像抬走并捣毁。民国37年(1948年)底藏经、文物再次被毁。

共和国成立前夕,住持性瑛和尚不了解共产党的宗教政策,轻信谣言,自动解散僧众,佛寺无人看管,财物大部分损坏流失。1950年寺院又遭一场大火,文物、藏经全部烧毁,寺院仅存隐元重建的法堂1座。1957年莆田县梅峰寺和尚恩心和妙德、悟舟等进寺重振法场,得到省、县人民政府有关领导、佛教界人士以及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支持和援助,重新修建了唐代遗迹法堂、方丈寮,雕塑了观音、韦驮、伽蓝三佛像。“文化大革命”期间,佛像文物再度化为乌有。1978年后,重新修复了万福禅寺的法堂,又重塑了佛像。新塑的立体观音菩萨高达4米。法堂系歇山顶木构建筑,面阔5间,进深1间,宽21米,深11.7米。还在寺院内绘画了观音、文殊、普贤、开山祖师正干、传教日本隐元、护法叶向高、檀越周心鉴等画像。1985年建隐元纪念堂。

1979年恢复佛教活动后,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和香客,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高僧都曾到这里参拜。

万福禅寺不仅是黄檗宗的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国际佛教圣地之一,在日本佛教界也有很大的影响。今日本佛教的黄檗宗就是明末清初万福禅寺高僧隐元禅师传入日本的。1981年2月25日,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7月11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汉族地区142所重点佛教寺院之一,福建省14所对外开放寺院之一。

二、石竹寺

位于宏路镇石竹山状元峰下,座落在半山腰的悬崖峭壁上。从山下仰望,犹如空中楼阁。寺创建于唐大中元年(847年),由仙君楼、玉皇殿、文昌阁、土地庙、观音堂、伽蓝殿等组成。寺院初创时叫灵宝观,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为灵宝道观。宋乾道九年(1173年)丞相史浩重修。因寺院周围树林葱郁,奇石幽洞多,又盛产竹子,故改名为石竹寺。明万历年间,叶向高辞职返乡,登山时,“见仙楼颓敝,佛殿将倾,鸟道崎岖,登陟甚苦”,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与举人石映斗募建观音阁和僧房。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董大理重建九仙楼。

民国元年庠生邱式金重建仙君楼、天宝阁、土地堂、大雄宝殿等。现寺院建筑物乃民国初所建,系土木结构,由大雄宝殿、伽蓝殿、九仙楼、玉皇阁、土地堂等组成。大雄宝殿进深3间,面阔3间。寺院依山建造,青瓦红墙,画栋雕梁,虽规模不大,却十分壮观。

1978年后,石竹寺面貌大为改观。1983年福清爱国华侨捐款建造新山门、凉亭,铺山道和修复寺院,并在寺的东边新建一座招待所和食堂。

石竹寺不仅是福清名刹,而且是久负盛名的文化胜地。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到此畅游,明丞相叶向高不仅在此搞过祈梦、求签活动,还在此攻读经书,得到功名后,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重游石竹寺时,在洗耳泉、牛脚洞二处的绝壁上分别题刻二诗,至今尚清晰可见。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到石竹山探胜,在《徐霞客游记》中详细记述了他畅游石竹山的经过。清道光年间的刑部尚书陈若霖、清末太子太师陈宝琛都曾到此游览并留下题匾。国民党元老、福建省政协副主席萨镇冰于民国12年写了一幅“扫除名利”的题匾,至今尚留存寺中。历代名宦、文人在山崖绝壁上刻石留词或题匾,尚有20余处。石竹寺是一座佛道共处的寺院。1981年2月25日,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灵石寺

位于东张镇的灵石山麓。座落于磅礴百余里、其势插天、峰峦九叠的灵石山主山芙蓉峰下。它创建于唐大中元年(847年)。初由林、赵二姓舍地,由常诵“七俱胝咒”的元修和尚修建为庵。唐大中四年(850年)始创建名为翠石院的精舍,唐懿宗敕赐“灵石俱胝院”,有庵堂36个。宋代寺庙兴盛,入明后渐衰。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性麟募缘,寺院有所修复。是时叶向高过访寺庙并赠诗《灵石访同我禅师》。清康熙二年(1663年),道霈禅师募建天王殿,重修大雄宝殿,保留至今,而唐代建筑仅存6根柱础。民国时期寺院曾有所修缮。

“文化大革命”期间,佛像、法器均被捣毁。1979年后,逐步归还寺产。1984年4月,请回妙贤法师重振道场,县人民政府拨款,整修大雄宝殿。各种佛像由侨僧、法师、信士捐资雕塑。1986年建起一座新山门。1987年殿宇整修一新,塑造的释迦牟尼、地藏菩萨、伽蓝菩萨、十八罗汉等佛像也告竣工。

寺以山门、大雄宝殿为中轴线,左右侧为宽敞的回廊,两廊旁有法堂、钟鼓楼、禅房、斋堂、客房等,构成了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物。其中大雄宝殿非常壮观,系重檐歇山顶土木结构建筑,进深3间11米,面阔3间,每间5.2米,朝南偏东40度,柱础为唐代莲花础,直径1.08米,井盆式的木构架梁,藻井彩绘龙凤、飞天、宝盖莲花、牡丹等图案,壮丽美观。寺内有不同年代制作的钟、鼓、磬、淘米石器和灵石全景图的木刻板,还有极其珍贵的丫型铁树1株。1981年2月25日,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龙卧禅寺

位于城头镇五龙山下约一华里处。创建于唐咸通五年(864年)。初名伽蓝寺,位于今寺西北约三四华里之伽蓝山,规模不甚敞,现寺废址存。后因伽蓝寺经常遭受匪患而废弃,僧众仍于今之龙卧禅寺后面结庵而居,称为博山禅院,即现在所说的旧寺,遗址尚在。现存的龙卧禅寺建于宋乾道三年(1167年),由檀越捐助和广募众缘,修建了佛刹、藏殿、法堂、门庑、寝室。元至正七年(1347年),住持志哲、志贤暨其徒曾修茸一次。又历经127载,藏殿、仓舍荒毁日甚。至明成化九年(1473年)寺僧盛中重修后佛庵,未竣工而逝。适有慧深大师偕徒海月上人,继主是山,他们矢志经营,遂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冬建法堂于佛庵之左。越二年建五帝堂于佛庵之右,而僧房、厨、厕皆整修一新。翌年,东庑钟楼、仓舍亦落成。又历八年,先后建成大殿、石甃佛座、庭除和北林庄屋。再越三五载,西庑从屋及垣墙都已建成。至此,龙卧寺殿、寝、廊庑、仓、库、厨、寮、方丈,样样俱备,达到鼎盛时期。明嘉靖年间,福清倭患最烈之时,中进遭毁。此后历任住持都未能加以修复,龙卧禅寺由盛转衰。

现存龙卧禅寺为三进中轴式建筑。前进有弥勒佛厅和僧房,大门上有“龙卧禅寺”4个字的巨匾。中进系大殿,明时已毁。钟楼和鼓楼原建在大殿前面的石埕两边,现已毁坏不存。后进有法堂、父母堂、祖师厅、帝爷厅、西厨房等。这些厅、堂后面均有僧房。正屋东边有监斋厅、东厨房、土地堂及僧房,都是四扇平屋结构;正屋西边有方丈室、上下客厅及僧房,也都是四扇平屋结构。此外,寺内还有仓屋、柴间、碓间、厕所等杂屋及宋、明两代重修龙卧禅寺的碑刻和寺界石刻两面。上述建筑物除正屋东边从屋现已倒塌外,其它建筑虽损坏严重,但均尚存。1987年11月23日,列为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瑞岩寺

座落于海口镇牛宅村瑞岩山的前岩。由于石刻弥勒佛而著名,故时人又叫瑞岩山为弥勒岩。瑞岩寺创建于宋宣和四年(1122年)。毁于南宋嘉定末年。元至正九年(1349年)县盐司长孛罗天章与沙门以德、居士李福淦在团栾庵旧址上重建寿圣殿。明洪武初年,又加以重修。明泰昌元年(1620年)叶向高募缘重建。寺依山势而筑,系悬山顶建筑形式,由山门、左右钟鼓楼、大雄宝殿、仙君楼等组成,殿阁齐全,布局合理。但由于年久失修,至明末寺内的梵行堂、法界堂、华岩藏、八虚室、休休庐等建筑皆废。1981年2月25日,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显济庙

原名“安宫”,后称“协济庙”,因音相近,故又叫“显济庙”。座落于一都乡一都村赤鲤河东岩。创建于宋乾道八年(1172年)。现存的建筑物为清代所修。庙系歇山顶土木结构建筑,其布局前为戏台,中为亭,后为殿,两侧为回廊。戏台藻井为圆型,以小斗拱旋叠而成,顶为太极图案。中亭藻井为八角型,顶为牡丹木雕。面阔3间,进深3间。由于年久失修,破损严重。1981年2月25日,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福庐寺

在龙田镇西南约五华里的福庐山上。北宋时福庐山就有寺庙,后几度兴衰。明万历年间山上还有旧寺院,而现在残存的福庐寺,则是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大学士叶向高主持创建的。

福庐寺,自清末开始衰败。民国初年,由于军阀混战,对名胜古迹保护不力,僻处景物渐有被破坏,寺庙常被盗。民国17年世盛和尚在龙田镇和近村信士的赞助下,募缘重修寺庙,并树碑表彰捐助者,现石碑尚存。“文化大革命”期间,佛寺的门窗、椽、柱、砖瓦被人窃走,铜佛、钢仙、铜钟被砸盗卖。残存树木全数被砍。现寺院濒临倒塌。

八、戚公祠

位于融城镇西门路。明嘉靖年间,倭寇扰乱福清,时戚继光奉命率师清剿倭寇,全面告捷,功绩卓著。福清人民为了纪念戚继光丰功伟绩,建祠纪念。祠内有戚继光将军塑像,四壁绘有戚将军的功绩图。祠的大门顶竖挂一匾,系双龙拱圣旨金字“戚公祠”字样。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建筑物由前殿、后殿、左右走廊、厢房等组成。大殿面阔3间,进深1间,系硬山顶土木结构。历数百年,戚公祠春秋两季均奉祭,至民国后才停止。1951年,祠列为公房。1987年11月23日,列为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叶向高祖祠

座落于港头镇后叶村。建于明万历年间。祠南向四进,东西宽30米,南北深43.85米。占地350平方米。外墙为砖石结构,内为木质结构的宫式斗拱建筑。由戏台、天井、大殿等组成。大殿面阔3间,进深5间。共四重门,雕刻、彩绘人物、花兽等图案。内原有数十面匾额和数十副楹联,除万历帝御赐的“天恩存问”竖匾外,其余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毁殆尽,祠堂也被破坏得面目全非。1985年,叶氏后裔、旅外华侨出资进行修缮,恢复原貌,现祠内有各种匾额、楹联,还有不少十分精致的浮雕和镂雕。1987年11月23日,列为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武当别院

位于新厝镇蒜岭村。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是福清较大的道教寺院,曾多次修缮过。由大雄宝殿、玄天上帝殿、关帝殿等组成。结构为重檐歇山顶建筑。1980年以来,当地村民和华侨依照原样进行大规模修葺。修复后的寺院,原明代进士周如磬题写的“武当别院”4个遒劲大字,仍镶嵌在寺院的大门顶。寺门墙上,六幅山水动物壁画鲜艳夺目。寺内,古戏台、玄天上帝殿和大雄宝殿前后蝉联,古朴别致。戏台为重檐歇山顶,由4根磨光润滑的石柱支撑,台外石栏围护,造型精美。玄天上帝殿为庑殿顶建筑,四柱3间,进深2间,用帷幕间隔,使殿内显得庄严肃穆;殿顶两端为腾龙翘檐,脊中宝塔坐镇。大雄宝殿则重梁迭栋,殿内饰以各种彩绘或木雕的鸟兽、人物图案,形态逼真,朴实生动。1987年11月23日,列为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一、灵溪宫

位于新厝镇凤迹村。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系歇山顶木构建筑,座北朝南,前、后殿的上梁、斗拱、构架均为镂空的龙凤、牡丹等装饰木刻。宫门前两厢石壁上浮雕的“空城计”和“文王求贤”故事,刻工精细,人物形象逼真。前后殿的两对盘龙石柱,刻得栩栩如生:整条巨龙盘柱环旋,只有小部分附在柱上,大部分龙体镂空离柱,似乎即将腾空而去;龙口里还含着一颗可以转动的石珠;龙的下方,雕刻着海水衬托的一条跃跃欲试的鲤鱼。面阔3间,进深2间。整个建筑群小巧玲珑,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1981年2月25日,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节 教堂
一、福华堂

位于融城镇后埔街,系基督教聚会场所。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美籍传教士柯志仁和魏其兰(华人)等筹资兴建。民国19年(1930年),美籍传教士富品德和曾文基等人再次筹资扩建成石木结构。钢木屋架的两层建筑。中间为大厅,二层三面均为廊楼,总面积566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人聚会。大厅设有圣堂,供奉耶稣,布置得庄严肃穆。1980年后,经人民政府拨款修缮,面貌一新。

二、道源堂

位于融城镇产塘街东侧,坐东朝西,系基督教圣公会教徒聚会场所。民国12年,由陈质文牧师等人筹款兴建的砖木结构两层楼房,面积287.6平方米。楼上设圣台,楼下为起居室。

三、天主堂

位于融城镇瑞亭村,坐东朝西,占地4000平方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由西班牙籍江弼臣神甫奉旨修建。砖木结构,长30.6米、宽18.2米。墙高6.7米,总面积557平方米,可容纳1200个教徒聚会。教堂正面砌成阶形,高逾9米。内墙上有一石刻匾额,镌有“圣旨”及“天主堂”字样。左右两边各设钟楼一座。厅内设有圣堂,庄严肃穆。1987年,经国家拨款,依原样修葺一新。

第五节 庄园村寨
一、豆区园

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叶向高的花园兼书院。座落在融城镇官驿巷内。全园面积近200平方米,故名“豆区”。园内有书院、亭阁、假山、鱼池、拱桥等,种有佳树名花,景物错落有致。有假山、池壁景物。如鱼蛇相会、百猴柱、观音送子、鲤鱼出龙门等,多为各种奇异的石头构成。其中百猴白石柱高达3米多,立于池畔,是钟乳石天然造型的珍品。还有形同八仙圆桌的扁石垒于水面,上竖一大理石,状如垂钓老翁,人称此石为“姜太公钓鱼”。假山上有一凉亭,亭下有假山洞,名“眠云”。亭旁一古榕,径数围,已有300余年历史。“文化大革命”期间,豆区园遭受一场浩劫,破坏严重,现只剩下部分假山、拱桥和“姜太公钓鱼”等景观。书院改为民主党派办公场所。1981年2月25日,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东关寨

位于一都乡东山村,座落在半山腰,依山势而筑。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是何氏家族为防匪盗联合筹资兴建的。寨房为土木结构,向南偏西70度,呈长方形三进建筑,长76米,宽约55米,中轴线对称布局。中厅面阔5间,进深1间,左右面阔3间,进深1间。中、左、右三部分之间有土筑隔火墙。围墙下方为花岗岩垒砌而成,上为土筑哨廊,宽2米多,可供跑马巡逻。哨廊外墙开有小窗,供了望射击之用。寨门为石框木板门,板门用重阳木制成,门顶有出水洞,以防火攻。寨内房屋分若干小单元,并用防火墙和火道隔离。寨墙以石头砌筑环护,高达10余米,坚固雄伟。寨分上下两层,共99间。今住有何氏后代23户。寨左开池塘,右辟花园。综观全寨建筑,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是研究清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1981年2月25日,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节 牌坊
一、黄阁重纶坊

耸立于融城镇利桥街东段,与瑞云塔遥遥相对。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系明内阁首辅叶向高之后人,为纪念叶两次入阁主政而建造。坊系青石结构,仿楼阁式重檐歇山顶建筑,高10米、宽11米、进深3米,建筑形式为四柱三间,进深三柱两间。上层正中嵌一竖式龙匾,阴刻“恩荣”两字。左右各盘绕一条飞龙,两旁各悬一根垂莲龙柱。中层为一大横式石匾,横向阴刻楷书“黄阁重纶”四字;低层又一横匾阴刻竖列楷书22行,每行6字,铭记叶向高及其祖四代的诰封官衔。匾缘飞龙花纹。匾下及两旁共11组镂空人物形象,或抚琴、或览卷、或骑射,集中表现叶向高的生平事迹。人物画雕的下方,是磨光的四方形石柱8根,浮雕完整,刻琢甚工。整座石坊结构匀称,间隔有致,精雕细镂,堂皇壮观。为福清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坊。1985年10月,列为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陈伯谅坊

位于阳下镇西亭村。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陈伯谅官至御史,为两京学政提督。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福清倭患,陈伯谅率家丁抵抗。此坊为纪念陈伯谅英勇抗倭功绩而建立。坊四柱三门,牌楼式,由优质花岗石精雕细琢构成。高4米、宽3.8米,正面阴刻楷书“两京文衡”,背面阴刻楷书“恩封豸史”。1987年11月23日,列为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里美节孝坊

建于明代,石质牌楼式节孝坊。歇山顶四柱三间,上嵌一石匾,阴刻隶书:“节孝”两字。高4米,中间宽3米,左右两间宽2米。

第七节 古陂古井
一、天宝陂

位于县城西南双旌山下。距县城2公里。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坝体为台阶式结构,系壳灰黄土浆砌条石滚水坝。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知县郎简主持重修。宋元符二年(1099年)知县庄柔正又主持重修,并改名元符陂,圳长(渠长)2333米多。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融人周大勖、周文遴父子鸠工修筑西陈石圳700多米,加固西陈沟头的滨江海堤坝,提高蓄水量。现存坝长289米,其中右岸150米为唐、宋、明保留的老坝;64米是1950年重修的坝体;75米是1963年砌的副坝。坝高3.5米。右岸建一座高2.3米、宽1.5米的引水闸。引水流量每秒1.5立方米,引水渠长23000米,灌溉面积19000多亩,并为福清糖厂、钢铁厂提供工业用水。

二、宋井

利桥宋井地处融城镇利桥街中段。建于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政和七年(1117年)重修。井栏系榫铆结构,用淡赭色花岗石砌筑。每边长1.1米、高0.7米、厚0.15米。井壁用石板叠砌,呈六角形,又称六角井。井径约1.3米,深10多米,每日出水量约5~8吨。井水清冽甘甜,周围群众仍喜欢饮用。此宋井为研究宋代福清县城规模与居民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1981年2月25日,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志1988版:卷三十二 文物名胜 / 第二章 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