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3-4 10:39:36

福清市志1988版:卷三十一 文化 / 第六章 新闻

第六章 新闻
第一节 广播
一、广播站、室

县广播站 1949年9月至1951年,县委和县政府机关内只有1台90伏的直流电收音机,专供收听中央、省人民广播电台要闻和天气预报。

1952年,县成立收音站,内有1台30瓦扩大机,站址设在县府前,配备干部1人。文化馆门口装一只高音喇叭。

1953年,收音站改名为收音广播站,有50瓦和250瓦扩音机、五灯干电机、八灯交流电收音机、电唱机各1部,唱片41片,并于县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装4只喇叭。1954年,增加300瓦和200瓦广播机各1台,分装于县城和龙田两处。

1955年2月,收音广播站改为福清县有线广播站。1958年县有线广播站改名县广播站,设编播、财务、机修、外线4个小组。

1967年3月“文化大革命”期间,县人民武装部对广播站实行军事管制,广播站改名为福清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6年底,复名县人民广播站。1988年广播站职工27人,有1千瓦扩音机2部。

乡、镇广播站 1955年2月,在渔溪设放大站。1958年又在城关、龙田、高山设3个放大站。1959年在海口、东张再设两个放大站,全县有7个放大站,拥有100瓦扩大机3部,250瓦扩大机6部。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全县增设14个放大站:钢铁工地1个、工矿企业6个、学校7个,计有21个放大站。14个站1961年撤销。1962年又建放大交流站14个,干电站20个,电力达2900瓦。1970年,18个人民公社都建立放大站,每站配备2~3人。1984年沙埔、南岭公社成立放大站。1987年全县21个乡镇都有广播站。1988年,全县乡镇广播站有扩音机44台,13350瓦。

村广播室 1955年10月,全县建立3个无线电收音站,分别设在龙田东壁乡朝阳渔业社,东瀚大坵乡龙前渔业社和新厝乡金星农业社。1959年音西大队亦建立放大站。

1970年,实现“载波化”后,各大队都建广播室。至1979年,建立大队一级的广播室70个,占全县417个大队的16%。1984年,广播室增至236个,拥有扩音机3877瓦。1986年给广播规格网内的每个村,配100瓦扩大机1台。1988年村广播室有324个,占443个行政村的73%。

二、304电台

304电台发射台座落在城关瑞亭后山顶,收讯台座落在城关北尾山东北面。1975年5月动工兴建,1976年12月竣工,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发射台安装中波广播发射机卫东4.1~2型6台,收讯台安装广播接收机W5430—Ⅱ6台。发射台铁塔3座,每座高56米,收讯天线杆3座,每座高22米。

三、广播线路

广播站成立初期,县内没有架设广播专用线路,乃通过电话线或电灯线播音。

1954年,由热心广播事业的副县长高至荣(归侨)赞助架设城关至渔溪专线,沿途装上喇叭97只。1955年2月,由县邮电局协助架设一对县城至渔溪线路,长27公里。全县安装喇叭216只,其中农村占61%,城镇占39%。1959年,架设的线路从1958年的520公里增至708公里,其中利用电话线391公里,自架线路317公里;全县有喇叭1806只,其中沿海170只,山区385只;有184个大队,745个生产队通广播,初步形成有线广播网。1965年,城关至阳下、石井、玉峰、瑶峰、龙东、融北等大队架设专线,长51公里。

1969年,实现县城至各公社广播、通讯“两网合一”的“载波化”,公社至大队广播专线长500多公里,村户线1000多公里。1970年10月,18个公社,391个大队,3900多个生产队,实现广播、电信线路“载波化”,建成以县站为中心,以公社站为基础,以广播专线为主的农村广播网。

载波化,由于广播、通讯两网合一,两者互相串音,彼此干扰。1972年逐步实行两网分开。是年,除江阴公社小麦屿和城头公社吉钓岛单独建小片广播网外,全县有413个大队和96%的生产队通广播,院户喇叭达42593只,平均每4户有1个喇叭。1974年,架设线路500多公里,县城至大队双线长144公里,4000个生产队有村户线。架通青屿、可门、柯屿3个岛屿广播线路,载波尚存338个大队。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杆被拨去4500多根,广播线被盗被剪40多吨,一度造成137个大队广播不通,大部分喇叭不响。

1978年,修复县城至东瀚专线,改木杆为水泥杆,长58公里。海口、龙田、港头、三山、高山、东瀚、音西、城关等8个公社及东阁农场、盐场实现广播专线化。县城至江阴公社,江阴公社至各大队的专线也架设起来,计67条。全县416个大队,通广播达360个,占86.5%,其中架设专线的大队248个,长556公里。1979年,19个公社放大站拥有10000瓦,单线长269公里,双线长357公里。有375个大队,4111个生产队通广播,用户喇叭68212只,高音喇叭511只。

1984年,全县废除广播载波,喇叭发展到73626只,高音喇叭877只;乡镇至大队单线524.44公里,县城至乡镇双线长170.78公里,乡镇至大队双线路长499.52公里;有专线的大队322个。1988年,县乡专线达177.07杆公里,拥有水泥杆3591根;村专线1346.4杆公里,其中双线624.55公里,单线721.82公里,水泥杆2617根;装小喇叭的49438户,装高音喇叭1243只。

四、编辑、播音

采编与通联工作始于1953年,以转播省广播电台节目为主,隔日用方言以对话形式向农村播送农业知识、卫生知识、农技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自办的文化节目,请业余剧团和宣传队,现场直播群众喜听的闽剧、评话、京戏等。

1957年广播站开始自办文字节目,从农业局、农技推广站、生产办公室、城关保健站等单位聘请业余编播员,在广播里播讲自己采写的广播稿,以指导生产。全县有通讯员120名,一年共播出各类稿件735篇,用稿率70.8%。同时,广播成为各级党政领导有力的宣传工具,中共福清县委开始利用有线广播召开大会部署全县生产、工作。一年举办广播大会、经验交流会等6场,收听人数达10.5万多人次。

1958年广播节目转为自办为主,转播为辅,自办节目每天播送100分钟,转播节目每天播送50分钟。自办节目有“本地新闻”、“时事讲话”、“农村综合节目”、“农业常识”、“气象节目”、“听众服务节目”、“文艺节目”等。同时还与各单位协作办广播节目,由各有关单位组稿,交广播站播出。1958~1960年“大跃进”期间,广播“上山”、“下田”、“下海”,为“大跃进”中刮“共产风”、浮夸风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1964年,着重提高自办文字节目的思想性和战斗性。文艺节目每晚安排30分钟现代戏和10分钟革命歌曲节目。全年共播出稿件678篇。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录音讲话21人次,先进人物讲话16人次。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县站每天3次播音6.5小时,转播中央台、省台节目2小时。自办文字节目有全县联播、简明新闻等。简明新闻节目,把当日《福建日报》登载的国际时事和国内主要新闻摘要以方言播出。文艺节目则以革命样板戏和革命歌曲、毛主席语录歌为主。

1977年后,整顿、建立、健全通讯网,并恢复稿费制度,调动通讯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写稿积极性,一年来稿1000多篇,采用800多篇,平均每天用稿2篇多。1979年,根据改革、开放、搞活的形势和群众的需求,增加《科学与文化》、《卫生与健康》等节目。《科学与文化》根据农时季节介绍农技和科学文化知识;《卫生与健康》节目围绕本地常见病、多发病,介绍卫生常识,防治办法和计划生育知识。是年骨干通讯员54人,全年来稿2068篇,选用827篇。1981年,根据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情况,加强农技知识的介绍和生产经验的宣传,并增加实况报道(录音新闻、实况录音、录音讲话等)。

从1986年起,广播宣传开展横向联系,与福州市五区八县进行协作交流,每星期播出两次福州各地新闻联播节目。广播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重要地位,每晚本地新闻除方言外还用普通话播音。1988年,举办改革开放、计划生育、生产力标准讨论等专题节目。围绕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开展“刹三风,治三乱”宣传。

第二节 报刊
一、民国时期报刊

《新融》月刊 民国16年(1927年),由国民党福清党务特派员办事处创办发行。内容宣传党务种种措施,出版三期,即告停刊。

《福清民报》 创办于民国21年5月5日,由县学术研究会承办。作为国民党县党部机关报,由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发行。社址设在县党部内,印刷所在县城启源居印书局。该报为三日刊,四开四版。每期发行量500份左右。分送全省各县县党部及县内各乡镇、保办事处。

《福清周报》 创刊于民国21年6月1日,由国民党县党部主办。每周一期,后因经费不足,自11月起改为十日一期,发行量500份。其间曾一度停办,至民国23年复刊,发至国内外各埠。每期在刊名之后,便是孙中山总理遗嘱。其政治倾向性明显,反对共产党,拥护蒋介石,也刊些抗日报道。

《新福清》报 创办于民国25年6月,报名为陈仪所书,系县政府主办的三日刊。四开四版,间或八版。发行于省内及海外华侨间,县内乡、镇、保、甲均有订阅。至民国26年10月10日,因《融报》创办而停刊。该报副刊小栏目办得颇有特色,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有国际讲话、政治解说、大众科学、名人传略、本地风光、民间诗歌、小言、长篇小说连载等。

《融报》 由国民党县党部主办,创刊于民国26年10月10日,历时7年多,于民国33年停刊。《融报》不仅在福州十县拥有众多读者,而且还发行到海外,仅印尼一地就设有万隆、泗水、三宝垄、梭罗、日惹、孟加刹等10个推销处。社址设在城关学前街,后迁桃园里227号。其主要人员多由国民党县党部成员兼任。有社长、总编辑、编辑(记者)、发行人员及职员等20余人。设编辑室、印刷所、电务室(主要接收中央电讯稿)以及经理部(包括发行室)等。每期发行近千份。《融报》原为四开四版三日刊,民国29年3月5日改为二开二版日报。每逢周一则成为四开二版,头版系国际要闻,二版系国内新闻。《融报》尚能针砭时弊,反映抗日救国内容较为突出。

《抗战日报》 创办于民国27年12月5日。社址设在县府前47号,编辑部在西门外溪前乡。该报系周报,每逢星期一出版,四开四版。

《原野》刊 创刊于民国27年,由福清原野读书会发行。对当时国民党福清地方组织和县政府的苛政暴行,有所揭发和讥讽。发行颇广,每期达千份以上。还发行到国外印尼各地,出版将近一年,被县政府勒令停刊。

《海岸线》月刊 民国31年春,由福清青年学术研究会创办。内容标榜学术综合研究,但立论嘈杂,且成为国民党、三青团宣传工具,出版四期后,改为报纸发行。

《闽江日报》 于民国31年发行,系四开四版。曾一度停刊,民国38年6月复刊,8月又停刊。社址在城内一拂路,自设印刷部印发。通讯员、采访员遍及全县。该报反共言论甚嚣张。

《青年报》 创办于民国32年3月11日,为八开四版,系县三青团主办。社址在城内一拂路。其文艺副刊,辟有青锋、珊瑚等专栏,由珊瑚文艺研究社主编。每逢星期一发稿一次。该报除转载国内外消息外,偏重于报道本县三青团的活动,针对青年特点发表有关言论、知识。

《融岚通讯》 民国32年创刊。由福州英华中学融岚同学会出版,30名福清、平潭青年会员,提出以文会友,沟通友谊,消除隔膜,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志而创办该刊。辟有论文、会员花絮、文艺专版、杂谈、曲线新闻等栏目。尤其是杂谈中,刊有一些引人深思、回味无穷的“丝语”。

《融声》报 创办于民国35年11月,为八开四版,每月一刊。由泗水玉融公会发行。泗水青年印务馆承印,发行主要对象为同乡会员。玉融公会设学艺部,下有出版、财务等6个组。其办报要旨:联络同乡感情,促进社会福利。栏目有家乡消息、侨讯简报,后改为南洋要讯、会务报告、大众园地(文艺)。所编辑的时事、消息均录于南洋当地大报。要求会员阅后,按期寄给国内家属阅览,使家属有机会知悉南洋的一般情况。

《锐报》 创办于民国36年元旦。系四开四版,三日刊,每周一、四出版。由县参议会主办。同年停刊。

《学报》 创办于民国36年5月4日。由县教育会主办,社址设在城内奎光阁,福清东门学光出版社印刷。有三日刊、五日刊、周刊。原四版,后改为二版,每期发行千份左右,总发行168期,于民国38年7月31日停刊。该报在福清报界首次使用新闻照片。该报主要为教育界说话,时而刊有进步言论。

《晨报》 民国36年间,由县商会会长等人订立股约而创办。内容主要剪辑各大报新闻。民国37年11月停刊。

《正言报》 创办于民国37年11月12日,由县总工会主办。为八开四版,系隔日刊,至民国38年4月27日停刊,共发行34期。其特点:喜登社会新闻,尤以桃色事件为甚,以迎合小市民口味。偶尔也刊载些反映民意之言论。

《民铎报》 于民国38年4月5日创办,同年7月停刊。原为三日刊,后改为隔日刊。二开二版。社址设在城内桧亭巷20号。

《学声》刊 创刊于民国38年5月4日。为季刊(杂志),是由福州专科以上学校的福清学友办的通讯。每期赠送南洋各埠玉融公会30份。辟有文艺、译著、乡谈、专论4个栏目。多为学术论文、言论等。

二、共和国成立后的报刊

《福清人民》报 创办于1956年9月11日,由中共福清县委主办。社址在城关河后,自办印刷厂设在县府前久乐天饭店。该报四开四版,开头不定期,后改为五日报,每期发行二、三千份。发至各区、乡、村。1958年停刊。

《福清》报 1960年元旦创刊,系中共福清县委主办的三日刊。四开二版,有国内外要闻及本县消息。主要围绕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进行报道。每期发行二、三千份。发至各公社、大队、建立通讯网后由基层通讯员供稿。1961年2月28日停刊。

《宣传战线》报 由中共福清县委宣传部主办,创刊于1977年初。1981年上半年停刊,共发行160多期。为四开四版不定期报纸,每月三、四期,每期六、七百份。发行至大队及县直机关单位。由各公社办公室宣传干部及基层通讯员供稿。主要宣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辟新侨乡、福清各地等栏目,系列报道侨乡新貌,好人好事,经济建设成就等。还经常报道思想战线上的典型经验、工作方法,开辟博览报刊专栏,间或也有照片报道。一些报道被省报转载。

《融霞》刊 1979年春,由福清县文化馆创办。这是为业余作者开辟的文艺园地。主要刊登本县民间文学,介绍县内山川胜景、文物古迹、历史人物、地方掌故等。至1984年12月止,共刊出24期。

《玉融俱乐部》刊 1980年,由县文化馆油印,刊出13期,发行6800多份。内容有小演唱、评话序头、春联、谜语和科普知识等。

《玉融乡音》报 由县侨务办公室和县侨联会主办。创刊于1983年10月,为月报。1985年7月停刊。1986年1月继续出版。至1988年12月,该报已编辑出版57期,另有增刊一期。

该报编辑方针是:立足福清,面向海外,宣传侨务政策,反映玉融沧桑巨变和海外赤子深情,慰藉游子思乡,弘扬乡土文化,联络海内外乡情侨谊,促进玉融侨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为四开四版,一、二版为新闻版,反映福清政治、经济、侨务、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诸领域新人、新事、新风貌;第三版为乡土文化版,介绍福清历史、文物、名胜、民间掌故、土特产、风俗节令等;第四版为文艺副刊《瑞云》,刊登有乡土特色的各类文艺作品。主要栏目有:侨乡新貌、经济花絮、玉融儿女、炎黄子孙、历史人物、掌故逸闻、风光名胜、土特产、风味小吃、地方志、地灵人杰、寻亲觅友等。

主要读者为旅外福清乡亲。每月印发三四千份,寄送香港、澳门、日本、美国、加拿大、西德、丹麦、瑞典、挪威、比利时、澳大利亚、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约2000多份。同时也分发给县内各有关部门及省内外融籍知名人士。

《玉融乡音》深受旅外乡亲欢迎,日本东京《华侨报》曾转载该报三篇文章;香港一家报纸也发表文章予以赞扬。侨胞还捐资赠物,支持办报。

第三节 通讯报道
1949年10月至1968年,福清只有《闽侯报》、《福建日报》通讯员,未设置新闻机构。1968年后,于县革命委员会政治组中,设报道组。1977年,报道组隶属中共福清县委宣传部。1985县委宣传部设新闻科。1987年改为县委报道组。此外,县武装部、对台办公室也成立民兵宣传和对台报道机构。

50~60年代,由《福建日报》、 《闽侯报》直接发展通讯员。70年代,报道组成立通讯网,每个公社有1~2名通讯员,重点大队也有通讯员,形成县、社、队通讯网络。80年代通讯网发展到各单位,通讯员近百人。每年向报社、电台、广播站等新闻单位供稿1500~2000篇,年均有百余篇稿件被省、市报纸、电台采用,有的通讯员稿件还刊登在《人民日报》、《华声报》等全国性报刊上。下面分三阶段记述:

一、1950~1965年

福清生产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以自力更生的精神,兴建了蓄水量1.85亿立方米的大型东张水库,初步改变了福清十年九旱的面貌;开展声势浩大的血防运动,使那些“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重点疫区人丁兴旺,生产发展;培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的音西大队,闻名全国,还有余大干培植万斤薯经验等。当时《福建日报》社派记者采写,对这些成就,做了充分的报道。代表性文章有10多篇,有8篇列入《福建日报》大事记。

二、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建日报》曾围绕音西所谓走资本主义道路黑样板,连篇累牍地采写大批判文章;70年代初,刚组建的县报道组,对南门桥、建新水库、江阴海堤、太城引水工程、11万伏高压输变电线路、合成氨厂以及高山地区东张水库高干渠等7大工程的建设成就及东瀚公社抗旱等,做了比较充分的报道。《福建日报》刊登福清的通讯报道有20多篇。

三、1977~1988年

县报道组发动通讯员共同写稿,发挥了较大的舆论宣传作用,12年间,计有5000余篇通讯、报告文学、言论、照片等,被全国30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采用。其中刊在《人民日报》、《福建日报》及海外刊物上的,多达百余篇。

1977~1980年,围绕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这一中心,为音西大队、烈士陈寿图等平反昭雪,《福建日报》刊登有关报道4篇,《人民日报》刊登1篇。

80年代围绕改革开放、侨乡建设等方面进行大量报道,《福建日报》刊登福清消息,代表性文章10多篇;《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华声报》亦进行报道。

民兵工作报道,自1952~1988年,被省、市以上报刊、电台采用的稿件达1900多篇。

对外、对台宣传报道,1978~1988年被中央、省市等新闻单位采用的稿件达588篇。其中2篇在全国获奖,9篇在省、市获奖,还有数十篇报道被海外(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报刊采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志1988版:卷三十一 文化 / 第六章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