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3-4 10:19:15

福清市志1988版:卷三十一 文化 / 第二章 电影电视

第二章 电影电视
第一节 电 影
一、电影公司、院队
电影发行公司 1959年,成立福清县电影管理站。1971年改称县电影工作站,管理电影发行放映工作。1981年4月1日,县电影工作站改为福清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下设放映管理、人秘宣传、技修、财会等4个股。

电影院 1954年10月,在县城兴建福清人民影剧院,可容纳观众1130个(1983年3月14日改称福清县人民电影院)。

1959年,借用福清旅社礼堂,增设放映点。1960年,县城有影院4座。至1970年龙田、高山、海口、渔溪和东张等5个镇,分别建有可容纳1000~1300个观众的影剧院。

1979年,侨胞林先生独资捐建溪头电影院,配备35毫米放映机1部;又一侨胞林先生捐赠给海口影剧院1部35毫米放映机。是年县属影剧院有35毫米放映机7部,16毫米放映机10部,工作人员75名。

1981年7月,由侨胞捐资在县城东大街建成福清华侨影剧院,有1730个座位,院内安装冷气空调设备。

1988年,全县有影剧院22座,其中2座在县城,20座在乡镇。县城和集镇7家影剧院中,有6家使用氙灯光源。

电影队 1954年,建立县第一个电影放映队。1958年,发展到3队。至1960年6个人民公社各建立一个电影放映队。

1978年,有电影放映队16队。1979年增至27队,其中县属14队,社属13队。社属放映队有8部16毫米放映机,2部8.5毫米放映机,工作人员39名。1988年电影放映单位:工矿部门俱乐部9个,农村放映队36队。

二、电影放映
清光绪年间(1895年左右)在县城大中前曾放映无声电影(俗称“影戏”)《脱衣不尽》。

民国10~20年(1921~1931年)间,在县城宦街尾的吴厝祠、后埔街的郭厝祠、玉斗园的长乐会馆,曾几次由电影爱好者租映无声电影,除科技、卫生、新闻纪录片外,还放映《济公传》、《白蛇传》、《三打祝家庄》等戏曲片。影片商为提高票房价值,招徕观众,经常手执教鞭在银幕前当讲解员。是时,放映机多为“手摇”型。

民国16~17年间,美国柯传教士观看融城龙灯赛会,将民间龙灯舞拍摄成纪录片,在教会办的福清明义中学放映。

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县城开始放映有声的黑白电影。民国35~38年在县城上映过故事片《一江春水向东流》。

1950年,省文化局派来电影放映队,放映的第一部影片是《翠岗红旗》。接着又有省编第八、六十九两支放映队,在龙田、高山、海口、渔溪、东张等5个镇巡回放映。

1954年,放映94场。1959年,放映5826场,观众353.95万人次。1965年放映5045场,观众357.3万人次。

1970~1976年,放映过《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样板戏电影,每部影片各单位都要组织群众看上几次。1970年放映1333场,观众120.14万人次。1976年放映7178场,观众762.23万人次。

1977年后,电影事业大发展。是年,县电影工作站将福清旅社礼堂,辟为大众电影院,920个座位。全县放映14142场,观众1667.05万人次。1979年,放映1798万场,观众1897.66万人次,收入70.44万元。1981年,放映211万场,观众2120.89万人次,放映收入100.67万元,发行收入44.18万元,与1980年相比,上述四项分别增长11%、10%、22%和23%,上缴利润26万多元,全县每人年平均可看电影27次。

1982年2月(农历正月),为满足节日期间城乡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举行“电影队普及放映百场赛,影剧院双优万元赛”,人民、海口、龙田、渔溪影院及第五、七放映队和新厝、江镜放映队名列前茅。

1986年放映298万场,观众达2462.03万人次,上交利润13.8万元,比1985年增24%。1988年放映288万场,观众2370万人次,放映收入252.4万元,其中发行收入80.6万元。

三、影评
影评工作始于1979年。1984年后,福清影评员不仅在福州地区蝉联得奖,而且在北京、东北、四川、山东、广州等地的影评奖中都获得奖杯。在第三届茉莉花奖中,福清影评员几乎获得所有一等奖。1989年与《中国电影报》联合举办的《玉融杯》全国影评大奖赛中,福清影评员在16名获奖者中占6名。1990年2月,县影评学会副会长吴兴,在他创作的几百篇作品中,遴选出在全国及省内外发表的文章62篇汇集成一册《银海行》,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是福建省第一本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影评专著。至1992年,福清影评学会拥有会员124名,其中国家级1名,省级7名,地市级48名。有25个影评小组。1979~1992年共创作影评文章3000篇以上,为《融城银幕》提供稿件。刊在《融城银幕》的影评稿被全国及各省市报刊采用、转载的达200篇以上。《电影艺术》、《电影文学》、《电影之友》、《中国电影报》、《福州晚报》等报刊经常发表融人影评文章。有50多篇作品,获得50个影评奖。其中吴兴影评1992年荣获《人民日报》举办的全国影评征文一等奖。
第二节 电视

一、电视差转台

1975~1982年,福清城乡人民看电视,只能收看福建电视台二频道发射的第一套节目,且每年4~8月因干扰严重,无法收看。1983年,由县侨务办公室资助并依靠304电台技术力量,在县城南郊北尾山建50瓦电视差转台,4月初动工,10月1日正式转播,城关地区15公里范围内,不用天线能清晰接收省电视台一套电视节目。50瓦电视差转台因功率小,复盖面小,不能满足全县人民要求。1984年5月,县人民政府又集资在县城南面海拔345.6米的五马山上,建一座300瓦电视转播台,8月5日动工,至1985年6月15日建成:苍下至五马山顶长5.52公里的公路;从宏路镇小南洋村至五马山顶的高压电路长1680米;由山顶到水井机房的低压线路长670米;完成自来水供水工程。1986年初,命名为福清县300瓦电视转播台,2月26日,更名为福清县华侨电视转播台。是时,由县第一建筑公司资助购买10瓦电视差转机1台,安装在北尾山304电台乙台处。以8频道转播福州市电视台节目,每周一、三、五日向城关地区发射。5月安装完成300瓦彩色差转机1台,并建成57.5米发射铁塔1座。5月1日试播,9月1日正式转播,运行正常。

1987年初,县侨务办公室两次捐资购置6米板状后馈天线1副,在五马山顶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5月竣工交付使用,解决了中央一套、二套节目的接收及教育节目的信号源问题。

1988年11月11日,位于宏路镇的县造纸厂,第一家安装架设电视公用天线。电视连接线路长300米。12月,在城关东门建立县华侨电视转播台服务部,经营公用天线的设计、安装及摄象、家电修配、零配件销售等业务。

二、电视片

由县侨乡建设委员会与省电视台联合录制的《福清侨乡行》电视片一、二集,于1983年10月8日和22日晚上,在省电视台锦锈八闽节目中播放。

1986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到新厝乡蒜岭村拍摄《蒜岭新貌》,后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

长龙影视公司于1987年1月31日至2月12日,在新厝乡拍摄《难忘家乡社火红》电视片,展现侨乡人民庆升平、闹元宵的美好情景。4月17日,省电视台到龙田镇后面村塑料厂拍摄专题新闻片——后面塑料厂利用废旧服务农业。9月15日,大型电视专题片《今日福清》由省电视台开拍。第一集于1988年6月由省电视台播出,同年全部摄制完成,传入世界各国及台湾等地。

三、电视机

1975年始,县内一些机关单位开始购买国产黑白电视机,海外华侨也陆续带回少量的彩色电视机。1982年,全县城乡黑白、彩色电视机达2万多台。1984年,达5万多台。1988年增到12万多台,其中彩色电视机1万多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志1988版:卷三十一 文化 / 第二章 电影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