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3-4 09:53:32

福清市志1988版:卷二十九 教育 / 第四章 普通中学教育

第四章 普通中学教育
第一节 发展概况

民国时期,福清创办的中学有公办中学一所,教会办中学3所,侨办中学两所,私立中学两所。至民国38年(1949年)7月,全县高中1所,初中5所(公立1所,教会办的2所,侨办1所,私立1所),计43个班,学生1479人,教职员工132人,历届毕业生计129人。

1949年9月,闽侯专署派联络员到福清县立中学和私立文光中学,组织校务委员会,加强民主管理。

1949年9月至1956年,人民政府对私立中学(包括教会办和侨办),采取“维持、整顿、改革”的方针。到1957年,全县普通中学发展到7所(其中完中4所、初中3所);在校学生5070人(高中1178人、初中3892人),比1949年增长了2.4倍;教职员工321人,增长1.43倍;毕业生1394人,增长9.8倍。

1957~1965年,福清中学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65年全县有中学16所(完中4所、初中12所)。

1968~1976年,盲目发展中学,特别是高级中学,有数量无质量,耽误了一代新人。1976年,全县有中学23所(完中20所、初中3所)。

1980年,开始对20所完中逐步进行调整,到1983年按地区保留10所完中,69所小学附设初中班,共200个教学班。经调整,到1987年,缩减为15所小学附设97个独立班,并在3所职业中学内附设43个初中教学班,在东阁、江镜两个农场办13个初中教学班。

1987年,全县有完中10所,初中31所,计880个教学班(其中初中761班、高中119班),加上职业中学、农场学校、部分小学附设的157个初中教学班,共有教学班1037班,在校学生44550人(其中初中38824人、高中5726人),教职员工2530人(其中专任教师2304人)。与1949年共和国成立前夕相比,完中增加9所,初中增加27所,班级数增加19.5倍,在校学生数增加了29.7倍,教职员工增加18.2倍。1988年,全县普通中学有42所(其中完中10所、初中32所),85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788人(其中高中4605人、初中38183人),教职工2862人,其中专任教师2291人。


第二节 学校设置
一、公办

民国14年(1925年),创办县立中学,校址在高巷陈氏宗祠。民国16年3月迁到明德书院,改名福清县立初级中学。翌年迁至贫儿院。民国20年附设乡村师范一班。民国23年改办为福清县立初级农业商业职业学校,民国26年复名福清县立初级中学。民国26~33年间,日军侵华,时局动荡,学校一度流离转徙于东张灵石寺、渔溪黄檗寺、县城西郊溪前村以及南山村。

1949年9月至1956年,人民政府逐步接办私立中学(包括教会办和侨办)。1950年闽海初中并入县立初级中学。1951年4月7日,县立中学和文光中学合并称福建省福清中学。1952年11月,闽侯专署接办教会办的私立明义毓贞联合初级中学和私立融美初级中学,分别改名为福清第一初级中学和福清第二初级中学。1953年11月,接办私立虞阳初级中学,改名为福清第三初级中学。1955年7月11日,闽侯专署将福清中学改为福清第一中学;福清第一、第二、第三初级中学分别改为福清第二中学、福清第三中学、福清第四中学。1956年在高山创办福清第五中学。到1957年,全县普通中学发展到7所(其中完中4所,初中3所)。

1959年8月,在海口、东张创办福清第六、第七中学。是年,福清第一中学定为省重点中学之一。1960年9月,在阳下北亭、城头、江镜、三山海瑶分别创办第八(1962年8月改名阳下中学)、第九、第十、第十一中学。1961年在东瀚、江阴高厝创办福清第十二(后停办)、第十三(1962年10月改名第八中学)中学。1964年全县有11所公办中学。1965年创办上迳农业中学(1970年改名上迳初级中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除福清一中外,各中学下放给公社管理,校名以公社名称命名。1969年创办一都初级中学。是年,“五七”中学改为普通完中(1988年调整为农业技术职业学校)。1970年复办东瀚初级中学,是年4所侨办中学改为公办,并创办镜洋初级中学。1971年创办三山初级中学,在江阴公社所在地分设江阴中学分校。同年,城关中学、高山中学、海口中学、东张中学、新厝中学增设高中部。1973年创办宏路中学。1974年1月,城关中学复名为福清第二中学。1975年创办阳下北亭初级中学。港头、三山、宏路、东瀚、江镜、江阴、上迳、镜洋、阳下、城头、一都等初级中学,根据师资条件,分别招收高中一年级1~3班。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的初级中学,一律改为完全中学,全县完全中学达20所。

1979年5月,福清红卫中学和福清新厝中学,复名为福清华侨中学和福清江兜华侨中学。

1980年12月,福清第一中学定为全省首批办好的17所重点中学之一。到1983年按地区保留10所完全中学,即:一中、侨中、二中、龙田中学、渔溪中学、高山中学、海口中学、东张中学、三山中学和江兜侨中。同年,在上迳创办梧岗初级中学,在新厝创办蒜岭初级中学。

1984年5月4日,渔溪中学复名为福清虞阳中学。9月创办里美、五龙、上苍、沙埔等4所初级中学。1985年,梧瑞初中班从梧瑞学校分出,创办梧瑞初级中学。1986年5月21日,龙田中学复名福清第三中学,9月在龙田增办龙田初级中学,在江镜创办南宵、临江2所初级中学,江阴中学分设高厝初级中学。

1987年增设音西、南岭2所初级中学,15所小学附设97个初中独立班,并在3所职业中学(福清农业技术学校、江镜职业中学、高山职业中学)内附设43个初中教学班,在东阁、江镜两个农场学校办13个初中教学班。1988年全县有完全中学10所,初级中学32所。

二、教会办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基督教卫理公会在县城创办福清培元书院,相当于中等学校。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教会又在龙田设分院。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县院合并于龙田分院,名为龙田培元书院。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为融美中学堂(民国13年改名福清私立融美初级中学)。

民国6年,龙田毓贞女子小学高级部(清光绪十七年由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迁到县城后埔街。民国12年春,定名福清私立毓贞女子中学。民国15年卫理公会在县城创办福清私立明义初级中学。民国31年秋,毓贞、明义两所初中合并为私立明义毓贞联合初级中学。至民国38年7月,全县教会办的中学有两所。

三、私人(士绅)办

民国32年,在县城玉屏山麓万寿寺(三官堂),创办私立文光中学。设农、商两科。民国36年改为普通中学,是福清民国时期唯一的普通完全中学。民国33年,在县城城隍庙,创办私立闽海中学,后因经费难以维持,于民国38年夏停办。

四、侨办

民国29年,在茶亭区西涧寺,创办私立融侨中学。翌年春,日军侵犯福清县城,遂告停办。民国35年9月,侨胞在渔溪上郑村创办福清私立虞阳初级中学。是民国时期福清规模最大的一所侨办中学。

1955年11月,为适应侨区需要,在县城凤凰山麓创办华侨子女补习学校。1956年9月,命名为福清县私立华侨中学。1957年,在新厝江兜村创办福清江兜华侨中学;翌年,在县城创办昌檀中学。1961年9月,城关初级中学并入福清华侨中学,并在占阳村创办占阳华侨初级中学。

1968年8月,福清华侨中学更名红卫中学。至1970年9月,全县有4所侨办中学:红卫中学、江兜侨中、占阳侨中、昌檀中学。10月,全部转为公办。

1979年5月,红卫中学复名福清华侨中学,1983年8月,定为省属7所重点华侨中学之一。1985年,蒜岭初级中学改名蒜岭侨兴中学。

1987年为适应侨区的特点,鼓励侨胞回国捐资办学,还创办民乐初级中学和龙华中学。并将镜洋初级中学改名为良镇初级中学,阳下中学改为洪宽中学。

五、民办

1958年在县城创办城关初级中学,1961年9月并入侨中。1963年在县城创办城关补习学校,1964年改名城关中学,1970年后停办。

第三节 学制
民国时期,县内各中学均执行民国11年(1922年)国民政府公布的“壬戌学制”和民国17年修订的“戊辰学制”。初、高中各三年,入学年龄为初中13~15岁,高中16~18岁。

1951~1965年,福清各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高、初两级各三年。1958年开始,福清一中,先后在高一或初一部分班级试行五年一贯制(初中三年、高中二年)。

1972年福清一中、龙田、渔溪、高山等中学开始招收二年制高中。1975年全县各中学普遍试行“二、二制”,即初、高中各修业二年。

1978年秋季,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学按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分段。

1981年4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规定中学学制为六年。同年秋,福清一中即开始试行。1982年,福清华侨中学、福清二中、龙田中学、渔溪中学等4所完中也开始推行。到1985年,全县10所完中均从五年制过渡到六年制,全县初中亦改为三年制。到1988年,全县各中学初、高中学制均沿用“三、三制”。

第四节 课程
民国14年(1925年),福清初级中学开设的课程有:国文、英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博物、公民、体育、音乐、图画、劳作等13科。

民国25年,福清县初级中学按教育部修订的中学课程规定,初一年设:公民、童子军及体育、国文、英文、算术、生理卫生、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植物、动物;初二年设:公民、童子军及体育、国文、英文、代数、物理、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初三年设:公民、童子军及体育、国文、英文、几何、三角、·化学、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

民国29年下半年至38年8月,县内初级中学均按民国29年2月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中学规程》规定的课程开课。各年级共同必修科目有:公民、国语、英语、数学、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劳作、图画、童子军等。初一年另设博物,初二年设化学、生理卫生,初三年设物理、生理卫生。并规定各年级作文每周用国语课两节,英语作文从初二年第一学期起,每两周占两节英语课;童子军每周一节课堂、一节操场。每周星期一第一课为“纪念周”。

民国时期教会办的初中,除按普通初中课程授课外,各校还另设宗教课程。规定圣经、英文为必修科,不及格就要留级。融美初中还自编所谓“创世纪的故事”和“教训约翰福音的研读”两册,为初一年学生上、下学期必修科;“旧约人物”和“新约人物”为初二、三年学生修读。

民国35年福清私立文光农商职业中学的课程除农商专业课外,普通学科有:军训、国文、英文、数学、史地、体育、音乐等8门。

1952~1965年,各中学按教育部规定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生产常识)等14门课程。在实行过程中,遵照教育部要求对个别课程设置作了调整:1953~1958年高二、三年设有制图课,每周一课时,1959年以后停开;1957年生理卫生课停开;1961~1962年初中外语改为选修,各校利用外语课增加珠算教学,同时历史、地理课程初中开设,高中不开设;1963年生理卫生与生物合在一起,不单独设课。

1972年,初中课程设:政治、语文、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文体、音乐、美术等8门;高中课程设:政治、语文、数学、化学、物理、农业基础知识、军体等7门。初、高中取消外语、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等科,同时号召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

1978年秋季初中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等13门;高中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等10门。

1981年后,增设劳动技术课,增加自修、文体活动、校会、团队及班级活动等项目。高中二年级起,增设选修课,高中三年级上学期开设人口教育讲座。到1988年,全县各中学均按此规定实行。

第五节 教学研究
1953年,各中学成立各科教研组。教研工作一般限于学习苏联教学经验,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备课,听课,观摩教学,评议会等形式,总结探讨教学规律。

1958年,以县各科联组和各中学教研组为主,开展协作和校际间集体备课与教学研究活动。

1959~1962年,主要是探讨以勤工俭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中心的教育革命内容。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劳动过多,课堂和教师主导作用被忽视,教研成绩不甚显著。

1963~1965年,教研活动是加强对“双基”教学的探讨。特别是几所老“完中”(包括重点中学),还进行学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等内容的试探。

1978年,县教师进修学校设中学组。之后,中学教研活动渐趋活跃,每学年都召开有初、高中毕业班教师参加的“中考”、“高考”升学考试研讨会,研究教材,探索考试规律,找薄弱学科和薄弱环节。县教师进修学校还根据教育部编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编印初中升学考试复习资料,帮助毕业班复习迎考。

1982年,县组织一中、侨中、二中、龙田中学、渔溪中学等分管教学业务的校长和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到上海华东师大附中学习“发现法”教学经验。

1984年,建立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学处、教研片和学校学科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活动形式有:研究教材教法,召开教研年会,举行示范教学,上观摩课,邀请省内外专家、教授来县作有关学术专题讲座,举办各种学科竞赛,开展“青秀”(青年优秀教师)比武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等。

1985年,全县中学设8个教研片,并以渔溪、龙田两个教研片为重点,总结经验,推广全县。

1986~1987年,在一中、侨中、二中、三中等校实验推广武汉市教师黎世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1988年,中学教研活动分为县一级、教研片一级、校一级3个层次进行。把常规的教学研究与专题的教改实验结合起来,以常规教研为主。采用讲座、研讨、年会、观摩课、教改试点等形式开展教研工作,数学科进行“目标掌握”实验,物理科进行“阅读、实验、启导”教学法的试验。

第六节 政治思想教育

民国时期,中学高中部设有教官,对学生实行军事训练;初级中学设有童子军教官,对学生实行童子军训练。课程设置有“党义”(后改为“公民”),向学生灌输“三民主义”思想。30年代后,国民政府提倡所谓“新生活运动”,对学生推行“四维”、“八德”和十二字训(明礼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的教育。民国28年(1939年)后,以“礼义廉耻”为校训对学生进行封建、买办、法西斯的教育。教会办的中学设置宗教课程,规定“圣经”、唱赞美诗为必修课。每天朝会、晚会例行祷告,星期六是团契会,星期日各校都要学生参加礼拜。在课堂上灌输“亲美、崇美、恐美”的奴化思想。当时龙田融美中学80%学生信奉基督教。民国26~34年抗日战争时期,明毓联中散布“中华归主的教国”谬论。

1950~1952年,各中学德育主要内容是肃清封建、买办、法西斯思想对学生的影响,清除学生思想上的“亲美、崇美、恐美”余毒和地主靠劳动致富的糊涂观念。1950年下半年开始,各中学在学生中进行“反帝、反封建”教育的同时,逐步转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传教育,开展捐献飞机、大炮活动,发动学生写慰问信,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3年,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精神,在学生中开展爱祖国、爱劳动、守纪律教育。1954年起,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对待升学与生产劳动的思想教育,在毕业班举行“把一切献给党”、“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主题班会。至1957年仍继续对初、高中毕业生进行正确对待劳动生产的教育。是年,有高中毕业生49人,初中毕业生516人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同时对学生进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

1958年,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宣传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方针,加强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1959年,对学生进行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教育。城关各中学组织学生参加大炼钢铁,其他各中学亦组织学生参加春耕、四夏、五秋等生产劳动,以及灭螺、除“四害”等活动。1960~1962年,组织学生参加“开发万宝山”,开荒造林活动。这些活动,对培养学生劳动观点、艰苦奋斗精神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活动过多,影响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

1963~1965年,开展学雷锋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和阶级斗争教育。组织学生学习《毛泽东选集》,请“三老”讲“三史”,并开展“忆苦思甜”、“访贫问苦”活动,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高学生阶级觉悟。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校在“造反有理”、“反潮流英雄”等“左”的思想影响下,无政府主义思潮、极端民主化等错误思想泛滥成灾,毒害青年一代。

1976年秋,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肃清其流毒。1977年转为正面教育,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活动。1978年各中学进而整顿学校秩序,加强革命纪律教育。

1979~1980年,着重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继续整治乱班、乱校,严肃校纪、校风。

1981年,各校根据《中学生守则》,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的“五爱”教育。

1982年始,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各中学组织学生系统学习《法律常识》,司法干部巡回下校作“遵纪守法”报告。县城各中学开展“普法”宣传,对学生进行知法、守法、护法教育。

1983年秋季开始,各中学普遍建立升国旗制度和唱国歌议式,结合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校环境布置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985~1988年,各中学遵照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指示,对学生进行“四有”教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志1988版:卷二十九 教育 / 第四章 普通中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