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3-2 16:01:01

福清市志1988版:卷二十八 军事 / 第一章 机构设施

卷二十八 军事
明、清时期,福清均专设主管军事、防务的官员或机构,有固定的地方武装编制。为防倭患,还于明洪武至嘉靖年间,先后修筑镇东卫城,福清城和海口民城等。

福清人民具有抵御外来侵略和反暴斗争的优良传统。明朝嘉靖年间(1545~1564年),倭寇侵犯福清,寇锋所到不是杀人放火,就是奸淫掳掠。不堪忍受蹂躏的福清人民纷纷起来组织义军,配合官军与倭寇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祸害福清20年的倭寇,终被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平定。

民国20年(1931年)10月初,由莆(田)仙(游)林靖土匪民团改编的省防军混成旅第二支队进驻福清。林部在福清横征暴敛,无恶不作,龙高地区受害最烈。在共产党和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影响下,发生了“龙高民变”。12月26日晚,成千上万的农民袭击龙田、高山两镇林靖营部,经过3天激战,歼灭林靖两个营700多名官兵。余部慑于群众反暴的威力,不得不撤出福清,退回仙游。

民国23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北上抗日后,共产党福清地下组织继续领导红军游击队在罗汉里根据地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最为出色的一仗是:民国25年2月24日,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在福厦公路线上的河村桥伏击国民党福建省银行的解款汽车。这一仗,不仅缴获一批金银、钞票,还俘获了国民党省银行副总经理韩疆士、大田县长萨桓等7名官员,给国民党福建省政府沉重地打击。省政府主席陈仪亲自从闽侯、福清、莆田、永泰等地调动宪兵、保安队和自卫队3000多人,对罗汉里根据地大举“清剿”。第一支队在丛山峻岭中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周旋近两个月,于5月向莆(田)、永(泰)边界地方转移。

民国30年4月20日,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践踏福清。福清军民在“战则存,不战则亡”的爱国主义思想驱使下,不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游击战场,都给侵略者以有力地打击。5月1日至8月25日,国民党福建省保安纵队组织三次大规模反攻福清县城的战斗,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与人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游击队也在各地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不断袭击日本侵略军。日军受到福清军民数次致命打击,丧胆气馁,于9月2日,在飞机掩护下,从海口方向撤出。

民国时期,人民群众视国民党军队如洪水猛兽,因而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之说。民国16年,国民政府实行征兵制,被征集的壮丁绝大多数是穷苦百姓,入伍后备受虐待,逃兵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不愿当兵,因而“拉丁”、“抓丁”经常发生。

民国34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福建当局积极部署内战,在闽中设立“绥靖区”,对各县实行严密“清剿”。共产党福清地方组织,根据上一级党组织的部署,针锋相对,深入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边界地区,发动群众,发展武装,建立隐蔽的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民国37年,在全县范围内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反霸、反“三征”(征兵、征粮、征税)斗争。翌年,全国革命形势迅猛发展,为加速摇摇欲坠的国民党政权的灭亡,共产党领导的福清游击队于3~6月广泛出击国民党基层政权:出师闽侯,围歼青圃乡一保安分队;攻下渔溪、三山,破仓分粮,救济贫苦农民;智取龙田,收缴龙田镇国民党武装的全部武器;截获国民党军队运输车20多辆;拦截、袭击到龙高“清剿”、“扫荡”的国民党军队九十六军。7月下旬,福清游击队积极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侦察敌情,做好解放福清的准备工作。8月15日,配人民解放军○○一九部队,解放福清县城。

共和国成立初期,采取志愿兵役制。1955年,国家颁布《兵役法》,实行义务兵役制。人民军队为保家卫国建树功勋,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盛誉。福清历年都能如数完成上级下达的兵员征集任务。1955年征兵980名。1978年征兵2224名,为最多的一年。与此同时,县还广泛组织民兵,实行劳武结合。平时从事生产劳动,协助维护社会治安,遇有战事参加战斗。基干民兵则作为正规部队的预备兵员。

第一章 机构设施
第一节 明代机构设施
明初,立民兵万户府,辅以卫所。福清没有镇东卫、万安所及牛头巡检司、泽朗巡检司、壁头巡检司。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修筑镇东卫城、万安所城。为防倭患,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修筑福清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修筑海口民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修筑岐阳城(又名化南民城)。

第二节 清代机构设施
清有督、抚、提、镇编制。康熙十七年(1678年),开设营制,营有中、左、右、前、后,兵有马、步、战、守。福清设有福清营。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与长乐营合并,改为长福营,设游击驻福清,分左、右营,左营置守备,福清属左营,长乐属右营。雍正八年(1730年),改设参将,隶兴化协管辖。乾隆二年(1737年),改为专城,不隶兴化协管辖。

巡防汛地有:福清县城汛、镇东卫城、万安所城、牛田汛、上迳汛,还有渔溪寨塘、蒜岭寨塘等。

第三节 民国时期机构设施
一、机构
民国18年(1929年)10月,县政府内设军法书记员1人。民国22年,县长兼行营军法官。民国32年,县政府增设军事科。翌年改称军法室。第三年复称军事科,各级国民兵团归并军事科。

二、设施
民国25年,福清有碉楼123座,堡垒4座,计有碉堡127座。

民国28~30年,日机经常对城关、龙田、渔溪、海口等地狂轰滥炸。县政府设立防空监视哨,用无线电、有线电话和递步哨来观察、监视、报告日机动态。但无有效的防空措施和牢固的防空工事,无法抵挡日机轰炸,福清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民国28年5月至民国30年6月,日机投弹炸死福清居民80多人,炸伤130多人,470多户人家无家可归。

第四节 共和国成立后机构设施
一、机构
1950年8月,组建县人民武装部,负责兵役、军训工作。1951年3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第四军分区福清县人民武装部,下辖8个区(镇)人武部。1954年10月,增设兵役局,与县人武部合署办公,由闽侯军分区和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兵役局内设征集、民兵、军事、兵役、动员和预备军官等科,下辖9个区(镇)人武部。1956年5月,划归晋江军分区领导。1958年9月,辖6个公社人武部,1961年7月增至18个公社人武部。1959年6月复归闽侯军分区领导。1960年1月,县兵役局撤销,县人民武装部设立军事科和政工科。1971年7月,闽侯军分区撤销,划归莆田军分区领导。1983年7月,划归福州军分区领导。1986年6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有关规定,改为地方建制,成为地方党委的军事部门,同级地方政府的兵役机关,仍受县委、县政府和福州军分区的双重领导,下辖26个乡(镇)、农场人武部。

二、设施
福清地处海防前线,共和国成立初期,县成立人民防空领导小组,组织消防、救护、抢修设施和维护治安的队伍,对群众进行战备和防空常识教育。

1955年3月,作为防空要地的福清,建造龙田机场,6月竣工,并建立龙田场站,进驻空军航空兵、空军雷达、陆军情报、高射炮兵等部队。7月,空军雷达部队进驻院后、京山、后林3处,担负着对空监视、保卫机场安全等任务。

1958年5月,龙田机场军事设施成绩显著,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誉为“无形的铁丝网”的光荣称号。8月,首批航空兵部队进驻龙田机场,担负对空作战、训练任务。10月10日,台湾当局派飞机进大陆骚扰,人民航空兵起飞战机在龙田上空与之英勇作战,击落台湾飞机两架,活捉台湾空军飞行员张乃军。人民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在这次战斗中壮烈牺牲。

1060年开始三年备战,全县掀起挖防空壕、防空洞、地下室的热潮,筑起防空工事。

1963年6月1日,台湾空军上尉飞行员徐廷泽驾机回归大陆,在龙田机场安全降落。

1965年6月4日,县成立防空委员会,加强城镇防空备战工作,开展防空消防、民兵对空射击等防范训练。

1967年3月,福州军区高射炮兵七十二师进驻墩头、龙田、宏路等地,担负对空安全、防敌“心战”和保护龙田机场等任务。

1969年10月1日,响应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县成立防空办公室,加强全县防空工作的组织领导。

1972年4月,福清、莆田、永泰3县制定后车山、瑞云山地区反空降联防方案,设立3县反空降联合指挥部。此后每年召开一次联防会议。是年,建立各种防空专业队66个,1830人。全县有永久性防空坑道1条,90米,能容纳180人;地道605条,7490米,能容纳14980人;防空壕503条,10452米,能容纳10452人;防空洞4743个,能容纳28008人;地下室79间,能容纳2194人;坚固建筑物3座,能容纳102人。还有大中型自然山洞79个,4782立方米;能容纳9670人。并在县华侨旅行社楼顶安装了防空报警器。

1978年后,除对永久性防空坑道进行检查维修外,绝大多数防空地道、地下室都已倒塌报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志1988版:卷二十八 军事 / 第一章 机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