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姐 发表于 2019-3-2 15:40:06

福清科技志:第一章 / 2-23 福清市医疗保健科技服务机构

二十三、福清市医疗保健科技服务机构
(一)福清医院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基督教卫理公会美国传教士以办慈善事业为名,在龙田创办妇幼医院,成为福清县第一所西医医院。
民国10年(1921年),龙田妇幼医院迁至福清县城,在凤山巷明义中学旧址设立临时妇幼医院,并着手筹建新医院。
民国13年(1924年),由美国儿童会书记惠乐生女士慷慨捐资,建成福清私立惠乐生医院,内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全院职工和医务人员有30多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10月,惠乐生医院由闽侯专员公署接办,与原闽侯专区卫生院合并,成为闽侯专区医院。
1956年6月,闽侯专区医院改为福清医院,划归福清县管理。
1970年9月,福清医院、防疫保健站和血吸虫防治站合并,(看福清FQLOOK.CN)成立福清县人民防治院。1972年4月,防治院又分成福清县医院和人民防疫站两个单位。
经多年的不断充实和加强,福清医院已成为目前福清市医疗科技服务的中心,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和防病等任务。内部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中医科、五官科、传染病科和放射科、检验科、超声波室、内窥镜室、同位素室等,共设有520张床位。至1999年,全院在职职工人数达604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91人、初级职称371人。
(二)福清市第二医院
民国10年(1921年),龙田妇幼医院迁入县城时,仅留3名护士负责龙田的日常门诊工作。民国19年(1930年),龙田部分绅士和工商界人士筹募款项,并由福清惠乐生医院津贴部分经费,兴办和新田医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11月14日,由县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龙田医院。1993年又更名为福清市第二医院,设有内科、外科、4,J1.科、传染病科、妇产科、五官科、中医科等。1998年,有病床250张,工作人员178人,其中医务技术人员137人。
(三)福清市中医院
成立于1987年10月。内设中西医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中医骨伤科、针灸、推拿、西医眼科、牙科、五官科。现有工作人员88人,其中医务人员81人,备有病床100张。
(四)侨办医院
民国37年(1948年)10月,渔溪华侨联合地方人士捐资,租用民房办起福清华侨莆田圣路加合组医院。1950年改名为福清私立虞阳医院,设有病床95张,全院职工126人,其中医务技术人员95人。内设内科、外科、产科、儿科、中医科、检验科、放射科。1999年改为渔溪镇中心卫生院。
1954年。在高山华侨的支持下,成立高山医院。1999年1月改为高山镇中心卫生院,设有病床95张,全院职工130人,其中医务技术人员92人,内设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五官科、眼科、伤科等科室。
1957年5月,东张华侨捐资兴办东张医院,(看福清FQLOOK.CN)1999年1月,改为东张镇中心卫生院,内部设内科、外科、儿科、产科和检验室、放射室、制剂室、超声波室、心电图室等,共设病床85张。全院职工63人,其中医务技术人员39人。
1958年,海口卫生所改为海口医院。1960年,海口华侨捐资扩办海口医院,1999年1月改为海口镇中心卫生院,共设病床85张,有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中医科、牙科等,全院职工87人,其中医务技术人员75人。
(五)福清市卫生防疫站
1949年10月,福清县人民政府接办民国时期留下的县卫生院。
1951年,华东区福建省第五鼠疫防治队进驻福清。1956年,改名为福建省鼠疫防治所福清县鼠疫防治站,划归福清县管理。
1952年,福建省卫生厅在福清设立省血吸虫病防治所。1953年设立第一、第二两个站,第一站设在东张区波兰乡,后迁往闽侯;第二站设在渔溪区双墩乡。1954年,第二站改名为福清县血吸虫病防治站。
1956年,福清县成立县妇幼保健站。
1957年7月,县卫生院与县鼠防站、县妇幼保健站合并,成立福清县防疫保健站。
1959年,福清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和福清县防疫保健站合署办公。1962年又分开办公。
1970年,县防疫站与县医院、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合并成立福清县人民防治院。
1972年4月,又重新成立福清县人民防疫站。1978年,改名为福清县卫生防疫站。
1998年,福清市卫生防疫站拥有工作人员106人,其中医务人员83人。(看福清FQLOOK.CN)内设防疫科、血防科、卫生监测科、计划免疫科、行政管理科和宣教科等科室。其主要职责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各项卫生防疫措施,计划免疫,地方病和传染病防治以及卫生监测,食品、饮水的卫生检验等工作。
(六)福清市妇幼保健院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基督教会在龙田建立龙田妇幼医院。
1953年,福清县卫生院设妇幼股。
1956年,正式成立福清县妇幼保健站。1年后,并入县防疫保健站,成立妇幼股。1984年,重新成立福清县妇幼保健所。
1998年10月,改为福清市妇幼保健院。其主要职责是:开展妇幼医疗保健工作,内设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生殖健康、婚姻保健以及妇产科、儿科等。共有干部职工35人,其中医务人员31人,设有病床51张。
(七)福清市皮肤病防治院
清乾隆年间,福清县就有养济院(麻风院),设在城关南门外的霞楼乡,强迫病人入院,与外界隔绝。直至民国时期,院内仍然没有医疗设备,病人在院内得不到及时治疗,甚至折磨至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9月,正式成立福清县麻风病防治院。1953年3月,在东张镇甘厝村建立麻风病康复村,配备医生护士,拥有耕地100多亩,病人在这里边劳动,边接受治疗。
1966年,福清麻风病防治院改名为福清县东风疗养院。1980年10月,又改名为福清县皮肤病防治院,承担麻风病、头癣、疥疮等皮肤病的防治任务。目前,设有病床50张,工作人员31人,其中医务人员21人。
(八)福清市药品检验所
成立于1988年,是对药品质量实施技术监督检验的机构。(看福清FQLOOK.CN)现有工作人员5人,其中中级技术人员2人,初级技术人员3人。内设化验室、中药检验室、业务技术室、仪器室等。
(九)福清市健康教育所
成立于1985年,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3个县(市)级卫生科技宣传教育的机构之一。现有人员7人,其中中级技术人员2人,初级技术人员5人。内设组织指导、文编资料和美工电教3个组。
(十)福清市精神病人疗养院
1961年4月,在海口瑞岩寺建立精神病人疗养院。1975年迁至城关东门东皋山新建的院舍。目前有工作人员69人,其中技术人员44人,设病床200张。负责收治福清、永泰、平潭的精神病人。
(十一)融强医院
成立于1996年10月,院址设在音西镇下楼村,是福清市首家规模较大的私立医院。设有内科、外科、五官科、妇产科,并备有B超、心电图、胃镜、CT、放射等检测设备,从省内外引进退休医学专家担任医生,能开展全身创伤和颅脑、胸部、腹部、脊柱等重大疑难手术。共有工作人员171人,其中医务人员117人,规划设病床300张。
(十二)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
民国期间,除龙田镇和渔溪镇外,其他乡镇都没有医疗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1年开始,各乡镇、村陆续成立卫生院、卫生所(保健站)。
至1998年,高山、海口、渔溪、东张、宏路5个镇设中心卫生院(原5个镇医院改称中心卫生院);(看福清FQLOOK.CN)音西、阳下、城头、南岭、龙田、江镜、港头、三山、沙埔、东瀚、上迳、江阴、新厝、镜洋、一都等15个镇设立镇卫生院。全市中心卫生院、卫生院计22所,有工作人员936人,其中医务人员612人,拥有病床800多张。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担负所在乡镇范围内的医疗、卫生防疫、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工作。
全市村级卫生所有428所,乡村医生943人,个体开业医生178人。此外还有企事业单位卫生室(院、所)55个,医务人员151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科技志:第一章 / 2-23 福清市医疗保健科技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