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人 发表于 2019-2-28 15:44:06

福清市志1989-2005:第三十四篇卫生/第四章医疗

第四章 医 疗
第一节 医疗机构福清市医院 1989 年称县医院, 1991 年 5 月改称市医院。 设临床、 医技科室 26 个, 行政科室 6 个;工作人员 490 人, 其中医护人员 378 人, 行政后勤人员 112 人; 设病床 450 张, 年门诊病人 25.08 万人(次), 年接纳住院病人 1.73 万人 (次)。
1991 年 12 月, 侨胞林绍良、 林文镜捐建元洪门诊大楼。
1993 年 10 月, 成立信息科, 设病案室、 统计室、 图书室; 1994 年, 成立血液内科; 1995 年, 成立医学影像中心, 配备双层螺旋 CT 和 MR; 1996 年, 成立康复科、 特诊科 (高级病房)。 1998 年, 被省卫生厅评定为二级甲等医院。
1999 年, 福清市 “120” 急救中心正式启动, 设入院前急救, 配急救车 2 辆, 全天候待命出诊。
2005 年, 医院占地面积 3.17 万平方米, 绿化面积 1.19 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4.33 万平方米, 业务用房面积 2.54 万平方米; 设床位 500 张, 临床科室 17 个, 医技科室 15 个, 专科 18 个; 在册医务人员 570 人,其中: 高级职称 35 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3 人, 中级职称 149 人; 年门诊 30 余万人 (次), 住院 2 万多人 (次), 全面开设电脑网络系统服务。
市第二医院 1989 年, 称龙田医院, 设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五官科、 中医科、 传染科、 麻醉科、 手术室、 药剂科、 检验科、 放射科、 供应室、 心电图室、 病案室、 图书室、 门诊部、 胃镜室等; 工作人员 174 人, 其中: 卫生技术人员 144 人, 高级职称 3 人, 中级职称 13 人; 设病床 150 张, 年门诊病人6.7 万人次, 住院 1.6 万床位。
1990 年, 建立 B 超室。
1993 年 8 月, 更名福清市第二医院, 建立脑电图室, 设病床 200 张; 1996 年, 设急诊科; 1998 年成立ICU; 2000 年成立病理科。
2001 年, 定为 “二级乙等” 医院。
2004 年, 实行 IC 卡就诊, 采取租赁方式引进美国 GE 公司生产的 CT、 彩超、 电子胃镜。
2005 年, 医院占地面积 2 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2.16 万平方米, 其中业务用房面积 1 万平方米; 医务人员 176 人, 其中: 卫生技术人员 155 人, 高级职称 9 人, 中级职称 36 人; 设病床 200 张, 年门诊病人11.25 万人 (次), 住院 2.59 万床位。
市妇幼保健院 1989 年, 称县妇幼保健所, 坐落于融城东门路, 面积 815 平方米, 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内设妇科、 妇保科、 儿科、 儿保科、 医学检验科、 药房、 行政办公室、 财务科等; 在编人员 17 人,其中技术人员 13 人, 行政人员 4 人。
1991 年 5 月, 开展病房服务; 1992 年 4 月, 设置社区保健科; 1995 年, 增设产科, 设病床 30 张, 其中: 妇产科 20 张, 儿科 10 张。
1996 年, 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世界卫生组织授予 “爱婴医院” 称号; 1997 年, 更名为市妇幼保健院, 编制 55 人; 1998 年, 设新生儿科, 对外服务, 评为 “一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2003 年 10 月, 搬迁至福塘路 7 层综合大楼, 占地面积 3506.68 平方米, 建筑面积 9680 平方米; 设病床 150 张。
2005 年, 医院拥有飞利浦彩超、 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电脑胎儿监护仪、 阴道镜、 微量元素测定仪、 听力筛查仪等中高档设备 60 多件 (台), 配有中心供氧、 中心吸引、 电脑网络系统; 设社区保健科、 妇产科、 妇保科、 儿科、 儿保科、 新生儿科、 医学检验科、 B 超室、 宫颈诊断科、 药剂科、 供应室、 病案室、 图书室、 心电图室、 行政办公室、 财务科、 人事科、 总务科等; 在编人员 71 人, 其中: 卫生技术人员 58 人, 大专以上学历26 人, 中高级职称 12 人; 年创利润 614 万元, 年门诊病人 11.34 万人次, 年住院 7445 人 (次)。
市中医院 1989 年, 称县中医院, 有病床 30 张; 医务人员 35 人, 其中: 中级职称人员 6 人, 初级职称人员 22 人; 日门诊约 5~10 人 (次)。
1994 年 4 月, 在后埔街临街租店面 100 多平方米做为门诊部, 日门诊约 20~30 人次。
1998 年 1 月, 与融城卫生院合并, 在融城卫生院旧址重建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 2000 年 11 月落成,总建筑面积 5539 平方米; 拥有 500 毫安遥控 X 光机、 全自动生化仪、 微波治疗仪、 电解质分析仪、 B 超仪、肛肠治疗仪、 电子阴道镜、 自动煎药机、 麻醉机、 呼吸机、 心电监护仪、 救护车等; 固定资产 1530 多万元。
2005 年, 设有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综合康复科、 针灸推拿科、 肛肠科、 药房、 妇幼保健科、计划免疫科、 放射科、 检验室、 B 超室、 心电图室、 办公室、 人事科、 财务科、 医务科、 护理部、 总务科、合作医疗科、 卫协分会等; 在编人员 66 人, 编外人员 20 多人, 退休人员 132 人, 其中: 在职高级职称 5人, 退休留用高级职称 2 人, 中级职称 13 人, 初级职称 41 人; 设病床 65 张, 门诊病人 5.55 万人次, 住院868 人次; 年业务收入 1000 余万元, 年创利润 390 多万元。
市皮肤病防治医院 坐落于城南苍霞村。 1989 年, 在职人员 20 人, 其中: 卫生技术人员 13 人 (中级职称 2 人); 日均门诊 60 人次; 固定资产总值 150 万元, 年创利润 40 万元。
2005 年, 医院占地面积 3670 平方米, 建筑面积 1600 平方米; 内设皮肤内科、 皮肤外科、 性病科、 麻风病防治科、 检验科、 理疗科等; 开展各种皮肤性病诊治, 进行白癜风表皮移植术、 疤痕整型术、 大汗腺清除术、 微晶磨削术、 疤痕畸形矫正术、 颜面切痂植皮术、 磨痂自体皮移植术等; 主要医疗器械设备有: 准自动血球计数仪、 尿分析仪、 微晶祛疤仪、 双极电凝器、 表皮移植白癜风治疗仪等; 人员 22 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7 人, 高级职称 1 人, 中级职称 4 人; 日均门诊 100 人次; 固定资产总值 282 万元, 年创利润 76 万元。
73301 部队医院 坐落于城区东皋山麓。 1989 年, 在职人员 60 人; 设有内科、 外科、 五官科、 口腔科、 放射科、 化验室、 B 超室、 心电图等科室; 设病床 80 张, 有 200MAX 光机、 心电图、 小型黑白 B 超机等简单医疗仪器设备; 颅脑外科、 骨科技术见长。
2005 年, 占地面积 2.81 万平方米, 业务用房建筑面积 7542 平方米; 设外科 (骨科、 普外科、 肝胆外科)、 内科 (心血管、 消化科)、 眼科、 耳鼻喉科、 口腔科、 妇产科、 碎石科及皮肤科等诊室, 辅助检查科室设有: 彩超、 黑白 B 超室、 CT 室、 放射科、 检验科、 心电图室、 脑电图室、 胃肠镜室, 住院部有外一科(普外、 肝胆、 烧伤)、 外二科 (骨科)、 内科、 手术室、 军人科; 引进 CT、 CR、 彩超、 中型黑白 B 超、 遥控 500MA X 光机、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 电子胃镜、 纤维肠镜、 红外乳腺检查仪、 脑电图仪、 C 型臂 X 光机、 多功能麻醉机、 病区呼叫系统、 中心吸氧、 门诊持卡就医系统等先进医疗设备和配备系统; 领先医疗项目有: 白内障微创摘除手术, 巨大肝癌切除术, 食道癌 (上、 中、 下各段) 根治术,脊柱骨折创伤椎弓钉棒系统固定, 人工全髋置换术, 股骨多段骨折交锁钉加钢上环扎内固定术等; 在职人员 151 人, 最多容纳病床位 150 张, 日均门诊病人 156 人次, 日均住院 78 人次; 年创利润 300 万元左右。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前身为县卫生防疫站。 1989 年在职人员 127 人。
1998 年, 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县级 “一等卫生防疫站” 称号。
2004 年 8 月, 由卫生防疫站、 健康教育所整合组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设办公室、 总务科、 健康教育科、 防疫科、 结防科、 血防科、 地病科、 门诊部、 食品卫生科、 卫生监测科、 检验科; 固定资产总值 425万元, 其中仪器设备总值 132 万元; 拥有 500mAX 光机 2 台、 气相色谱仪、 原子荧光光度计、 酶标仪、 紫外分光光度计、 电子天平、 噪声、 照度等卫生监测设备, 计划免疫专用车 2 辆、 卫生监测车 1 辆; 在职人员 89 人, 其中事业编制技术人员 71 人。
2005 年, 占地面积 1.32 万平方米, 工作用房建筑面积 8007.7 平方米, 建有 P2 实验室, 可独立完成各种传染病、 寄生虫病、 地方病病原学、 血清学实验诊断, 各种产品、 场所卫生理化、 微生物和常见毒物项目检测。
融强医院 省道路交通事故伤员定点救治医院, 坐落于城南大真线西侧。 1996 年创建, 占地面积 10 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5 万多平方米, 固定资产 4000 多万元。
2005 年 6 月, 设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 是年, 设有 21 个临床、 医技科室, 其中临床科室有内科、 儿科、 普外科、 脑外科、 骨科、 妇产科 (计划生育、 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业)、 耳鼻咽喉科、 眼科、 口腔科、 皮肤科、 预防保健科等, 医技科室有药械科、 麻醉科、 手术室、 检验科、 病理科、 放射科、CT 室、 B 超室、 彩超室、 胃镜室、 心电图室、 高压氧治疗室等; 拥有螺旋 CT 扫描仪、 彩色 B 超仪、 C 臂X 光机、 高压氧舱、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500 毫安数字化 X 光机、 电子胃镜、 血气分析仪等大型精密医疗仪器设备, 其中高压氧治疗填补福清地区及周边数县 (市) 治疗空白; 实行微机化管理, 病房供氧、 吸引、监控中心化, 手术室可同时开展 6 台大中型手术; 在职员工 263 人, 日均门诊 100 人, 日均住院 10 人。
镇卫生院 1989 年, 全县有 20 所乡镇卫生院, 工作人员 729 人, 其中医务人员 566 人, 设病床 465张。 除危重、 疑难病例须转院外, 一般病人均可在当地卫生院治疗。 高山、 渔溪、 宏路、 海口、 东张等 5所为中心卫生院。
1996 年、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海口、 渔溪、 高山、 宏路中心卫生院先后被评为 “一级甲等”综合医院; 高山、 渔溪、 宏路、 海口、 东张等 5 所中心卫生院及上迳、 新厝、 沙埔、 阳下、 城头、 江阴、三山、 江镜等卫生院被卫生部授予 “爱婴医院”; 2005 年 9 月, 宏路镇中心卫生院经福州市红十字会批准冠名为福清市红十字医院。
2005 年, 20 个镇卫生院职工总数 931 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818 人 (副主任医师 8 人, 中级职称 129人); 可开放病床 905 张。
村卫生所 1989 年, 全县村卫生所 383 个, 从业人员 626 人。 其中: 乡村医生 433 人, 合格卫生员 193 人。
1994 年, 开展乡村医生系统化教育, 全市举办 4 期在岗乡村医生专业函授班、 1 期水平考试短期培训班、 2 期补课教育班, 739 名在岗乡村医生参加。
1999 年, 全市在岗乡村医生 835 人, 具备合格学历 50 人, 获得省中专水平证书 461 人, 获得补课教育合格证书 278 人。
2004 年 4 月, 对全市乡村医生资格进行重新认定, 至 2005 年, 全市村卫生所 449 个, 从业人员 926人, 其中市认定乡村医生资格 868 人, 已注册 843 人, 实现村卫生所覆盖率 100%, 达到卫生部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要求。
私营诊所 1989 年, 县卫生局下发 《福清县个体开业行医暂行管理规定》。 全市有个体开业医人员 109人, 大部分医生学历为中专, 个别为大专, 营业范围为一般医疗及预防保健。
1990—1992 年, 多次组织个体开业医师进行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考试, 按照优存劣汰原则, 取缔一批不合格个体行医人员。 至 1994 年, 全市有正式个体开业医 121 人。
1993 年—1994 年 7 月, 福州市卫生局核发福清市 《个体开业医执照》 人员 203 人。
2004 年 8 月, 全市医疗市场进一步放开, 2005 年新审批 70 家医疗机构, 其中: 一级综合医院 5 家,综合门诊部 10 家, 口腔门诊部 4 家, 个体诊所 51 家; 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允许筹建 118 家, 其中一级综合医院 5 家, 综合门诊部 15 家, 口腔门诊部 10 家, 个体诊所 72 家。 是年, 全市个体诊所 169 家, 其中中医 (骨伤科) 32 家, 西医 32 家, 牙医 39 家, 其余为综合诊所。

第二节 医疗队伍1989 年, 全县医护人员 1258 人, 文化程度以初高中和中专文化为主, 高级职称 32 人, 中级职称 254人, 初级职称 972 人; 药剂人员 103 人, 文化程度以初高中文化为主, 高级职称 1 人, 中级职称 16 人, 初级职称 86 人。
2005 年, 全市有医护人员 1454 人, 文化水平以大中专和本科文化为主, 高级职称 68 人, 中级职称315 人, 初级职称 1071 人; 药剂人员 142 人, 文化水平以大中专文化为主, 高级职称 1 人, 中级职称 21人, 初级职称 120 人。

第三节 医疗设备1989 年起, 市 (县) 直各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持续完善医疗设备。 2000—2005 年, 市直医院开始陆续添置的医疗设备, 主要有 CT 机、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磁共振成像装置、 中心供氧吸引系统、 X 光机、 B 超机、 彩超机、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电脑胎儿监护仪、 阴道镜、 心电监护仪、 尿十项分析仪、 电解质分析仪、 麻醉机、 心电图机等; 各乡镇卫生院也陆续添置、 更新医疗设备, 其中渔溪、 高山、 宏路、 海口、 东张 5 个中心卫生院设备添置较齐备, 渔溪中心卫生院和高山中心卫生院已购置 CT 机。



第四节 医疗技术一、 西医医术
1989 年, 西医技术在 B 超诊疗、 血液病研究、 婴幼儿病变及内科、 外科、 检验等方面均有突破; B 超导向穿刺抽吸治疗肾周围脓肿 15 例研究取得成效。
1993 年, 开展彩超诊断技术; 恶性组织细胞瘤的诊断研究、 B 超导向导丝诱导尿道扩张术课题研究取得成效。
1994 年, 应用 CT 成像技术; 成人 T 细胞白血病毒携带状态的临床研究取得成效。
1996 年, 引进全自动生化仪, 设立 ICU (重症监护室)。
1997 年, 引进血液透析疗法; 肢体大面积皮肤套脱伤与骨折并存的治疗、 新生儿肺炎 87 例临床 X 光线分析项目研究取得成效。
1998 年, 引进 MRI 成像技术, 开展断手与断足再植术、 双吻合应用于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治疗、 右肝叶切除术、 气管成形术、 脑室出血行脑室引流+尿激酶冲洗术和鼓室成形术等新技术; B 超诊疗开展超声引导自动活检在临床中的应用系列研究。
1999 年, 检验医学开展 M-TP (微蛋白测定)、 TIBC (总铁结合力)、 FE (血清铁)、 LAP (高氨酸氨基肽酶)、 ENA 自身抗体检测; 核医学开展降钙素、 骨钙素测定; 骨科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肿瘤科开展肝癌联合肝段切除和肝动脉插管化疗等。
2000 年, 引进电子纤维胃镜; 泌尿外科开展 “镍钛记忆合金尿道网状支架置入术” 治疗高危高龄前列腺增生症; 肿瘤科开展巨大肝癌切除术; 烧伤科改传统烧伤包扎疗法为湿润烧伤暴露法新技术; 检验科开展 ELISA 法 检 测 结 核 抗 体 、 伤 寒 抗 原 、 支 原 体 、 衣 原 体 等 新 项 目 ; 核 医 学 科 开 展 TPOAb、 FPSA、CYFRA21-1、 NSE、 TSGF 等新项目; “中国急性心肌梗塞治疗研究 CCS-2” 等课题研究取得成效。
2001 年, 开展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 膀胱结石, 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骨科开展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 髋动力螺钉 (AO 钢板) 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 窄蒂三角形皮瓣修复面部三角缺损等新技术; 病理科开展上皮性肿瘤、 间叶性肿瘤、 神经性肿瘤及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肿瘤科开展常见晚期恶性肿瘤化疗、 术后辅助治疗及阶梯止痛治疗; 特诊科与核医学科合作开展表皮生长因子测定等; 血液科开展羟基脲治疗各处骨髓增殖性疾病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H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及相关科研项目、 DA 等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2002 年, 特诊科开展老年脑血管病人血清老年性痴呆蛋白研究、 爱若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干燥综合症唇腺组织 EGF 表达; 普外科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003 年, 骨科开展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特诊科与检验科、 核医学科开展唾液 GGT、 微球蛋白测定诊断 SS、 EGF 在 SLE 的应用; 妇产科开展无痛人流术; 新生儿科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
2004 年, 眼科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泌尿外科开展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 颅脑外科开展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 骨科开展颈椎、 胸椎内固定术, 骨盆骨折内固定术; 外科开展经食道裂孔颈胸段食管癌切除术; 检验科 PCR 项目 (填补本市空白), 通过卫生部验收; 病理科开展胃肠道间质瘤确诊检测项目、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确诊并分型检测项目; 妇产科开展利用阴道镜检查进行宫颈疾病诊断; 新生儿科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
2005 年, 外科开展电视胸腔镜诊疗技术; 颅脑外科开展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 妇产科开展新生儿抚触、 沐泳等项目研究; CT 室开展 CT 三维成像技术, 放射科引进 CR 成像技术; 外科手术项目范围扩大,开展阑尾切除术、 疝气切除术、 大隐静脉结扎术和胃、 脾、 肾切除术, 肝脾、 肠破裂修补术, 胆囊造漏术,甲状腺手术, 乳腺癌根治手术, 大肠癌、 肾癌根治术, 肠造瘘术, 肺切除术, 肝胆管结石手术, 手术甲级率 95.5%; 施行胰腺手术, 胃大部分切除术、 子宫切除术, 输卵管切除术; 抢救产后大出血、 胎盘早剥、心梗、 有机磷农药中毒、 消化道出血、 心衰、 支气管哮喘病人抢救成功率 94%以上。 全市危难病症抢救成功率门诊病人 99%, 住院病人 90%。
至 2005 年, 各医疗机构, 尤其是市直医疗机构建立起各自主打医疗品牌。 市医院在骨科、 泌尿外科、肿瘤科、 颅脑外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免疫风湿专业、 CT 诊断、 MRI 诊断、 介入超声诊断与治疗、CR 成像技术、 核医学科 (甲状腺疾病治疗)、 血液透析技术等方面具有全市领先优势; 市妇幼保健院在妇产科及产科并发症救治具有全市领先水平。
二、 中医医术
2000 年, 市中医院增加 500 毫安的 X 光机、 B 超、 12 导全自动心电图、 生化检验设备, 建起设备完整的手术室, 实现具有内儿科、 外产科门诊病房的县级中医医院规模, 担负起全市人民中医医疗保健任务;福清医院中医科、 市中医院引进中药煎药机, 方便病患者。
2001 年起, 发展中医特色性诊疗项目, 康复门诊开展三伏灸疗法, 运用牵引、 推拿、 电针、 拔罐治疗患者。
2002 年, 引进肛肠综合治疗仪, 开展常规痔疮手术, 综合中医疗法。
2005 年, 引进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取浓缩的中药配方免煎颗粒, 解决中药熬药费时、 服用量大、 携带和保存不便缺点。 中医院开展中医针灸、 推拿为重点的康复治疗, 广泛运用穴位注射、 中药外敷、 刮痧、火罐、 药棒疗法、 火针等技术; 治疗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种以及其他疼痛性疾病, 如肩周炎、 网球肘、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筋膜炎、 肌肉劳损、 难治性踝关节扭伤等; 对治疗疑难病, 如顽固性失眠、 顽固性头痛、 习惯性便秘、 各种胃肠病、 面瘫、 面肌痉挛、 中风偏瘫、 各种神经损伤、 慢性盆腔炎、 卵巢囊肿等亦有疗效。 各医院还重点加强骨伤科、 肛肠科等项目建设, 推广使用针灸、 推拿、 拔罐、 中药蒸、 理疗等中医技术。 新厝卫生院中医治疗妇科病、 不孕不育症, 阳下卫生院中医治疗痔疮, 高山、 渔溪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开展癌症中医康复治疗, 市区中医诊所广泛开展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 针灸科、 伤科、 青草科、痔疮科诊治。
三、 中西医结合医术
1989—2005 年, 中西医结合治病主要在诊断上的病症会诊, 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 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 月经不调、 更年期综合症、 男科疾病、 不孕不育、 肛肠病、 骨折、 皮肤病、 风湿性疾病、 糖尿病等常见病、 多发病、 难治病。 市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 肾病、 妇科病, 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 妇科月经病、 更年期综合症、 卵巢囊肿、 男科前列腺炎、 皮肤病、 性病、乙型肝炎等。
2002 年, 市中医院引进肛肠综合治疗仪, 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 运用传统针灸技术与西医理论,以头皮针、 耳针、 激光针、 穴位注射、 穴位艾灸、 贴服、 推拿牵引等方法, 治疗颈椎病、 腰椎盘突出、 脑血管疾病后遗症、 肩周炎。
2005 年, 运用三伏灸、 三九灸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 慢性胃炎等。

附 录:
医学科研成果1988 年, 福清医院发现遗传性出血性毛细管扩张症和首例成人 T 细胞白血病 (HTCU), 和上海市血液中心、 福建医学院、 福建省血液研究所合作, 对该患者家庭成员及福清县人群的成人 T 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率进行调查研究, 并联合发表质量论文多篇, 使福清县成人 T 细胞白血病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跃居全国前列; 福清医院对成人 T 细胞白血病传染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 确认福建省沿海存在 HTCU 小流行区。
该项研究于 1989 年获福建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1992 年, 福清医院开展双侧阴沟皮瓣法阴道再造术 6 例均获成功, 填补福建省空白, 该项技术的论文作者被邀参加 1999 年在韩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
21 世纪初, 福清医院成功施行经食道裂孔颈胸段食管癌切除术、 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 白内障新手术、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诊治等新疗法。 2004 年, 福清医院承担的福清市科技发展基金资助课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 被列为 2004 年福建省卫生厅第一批 B 类科研项目。
至 2005 年, 市医学会会员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 1400 余篇; 共开展新技术、 新疗法 300 多项; 在《健康报》 《福建卫生报》 《福清科技》 等报刊发表科普文章、 新闻稿 1000 余篇。 市医院特诊科主任林星出席第八届国际红斑狼疮 (SLP) 学术大会, 论文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 及瘦素研究》在会上交流, 论文英文摘要被收入权威期刊 《LUPUS》 增刊; 市中医学会共收到论文近 400 篇, 学术交流大会宣读 150 篇, 并编辑成册, 出版有: 《俞介庵临证经验集》 《常用中药炮制与常识》 《中医妇科临证备药》 《傅青主女科放歌方解》 《俞慎初医疗医论集 * 二辑》 《福清县民间中草药单验方续编》 《名老中医翁充辉临床经验集锦》 《陈祥呈医疗经验集》 《名医林作建医案全集》 《陈啸山妇科经验》。 全市共发表医学科学类论文近千篇, 其中获福建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1 篇, 福州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1 篇, 福清市科技成果奖 151 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志1989-2005:第三十四篇卫生/第四章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