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姐 发表于 2019-2-27 15:05:35

福清交通志:第二章 桥梁 / 第三节 侨胞捐建的桥梁

第三节 侨胞捐建的桥梁
一、可洛桥
可洛桥位于北门外奎岭村和外黄塘村之间的可洛溪上,建于民国丙子年(1 9 3 6年)仲冬。桥垒长5 8米,宽2.4 5米,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首尾两端建有桥门,门额载有戴祥滋捐资建造。两旁桥栏中心有水泥长方形横板,中问镌有可洛桥三大字,右上方载建桥的时间,左下方题吴廷伟书。
当年为了解决云中、龙溪、苍霞口、马山、黄塘等村农民进城,不受雨天溪洪暴涨威胁,云中村著名华侨裁祥滋先生慨然独资建桥,为民造福。桥建成之日,城内外群众往观者络绎于途,(看福清FQLOOK.CN)赞赏不己,真可谓有口皆碑,据传当时耗银五、六千元。
建国后不久,由于可洛溪改流,故该桥废而无用,行人改道通行。但该桥仍巍然屹立于可洛溪之畔(见图十),标志着我县华侨爱国爱乡、热心公益事业的优更传统和可贵精神。直至1 9 7 6年在原桥上游的北林至芦院公路上新建一座四孔净跨八米、全长三十六米的钢筋混凝土板桥后,可洛溪两岸才又真正变通途了。

二、凤迹桥(又叫龙门桥)
下盘溪纵贯凤迹村,使其分为东西二部份。公路终点、村委会、学校等均在溪东。溪西群众往返不便,尤其在学儿童。为此,该村华侨翁先生捐资人民币伍万元,于村中心下盘溪上建一座两孔跨径2 0米、宽5米、长55.9米石拱桥,如图十一。该桥已于1 9 8 5年底竣工。

三、后垄桥
阳下乡新局村海外侨胞较多,而且素有爱国爱乡光荣传统。该村后垄自然村原来是一个连板车都拉不进的村庄,为了彻底解决交通问题,该村旅外侨胞吴先生于1 9 8 0年捐资十一万元港币,(看福清FQLOOK.CN)在该村通往阳下的村道上,建造一座长4 5.4米、宽5米的四孔石拱桥。 (见图十二)。同时在桥的两端修筑约三百米长的公路,从此结束了该村历史以来未能通机动车的交通落后面貌,给该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深受乡亲们赞扬。

四、溪头桥
溪头村是我县著名侨乡,全村有三百六十多户,一千七百多人,旅外侨胞六十户,四百二十多人。1 9 7 5年以来,该村华侨林先生为了彻底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先后捐资二百多万元为家乡兴办各项公益事业和乡村企业。但溪头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首先就得解决交通达个“先行官”问题。溪头四面环溪,过去没有一座能够通汽车的桥梁,一下大雨那些简易便桥连行人都通不过。1 9 7 6年l 1月,林先生首先捐资三万三千多元,在该村东北面建造一座拱桥水闸,桥跨为两孔,全长2 0.6米、宽6米的石拱桥,桥闸两用。既能蓄水灌溉稻田,又能通行机动车辆。
1 9 7 8车,林先生又捐资一万元,在村东建一座单孔长1 5米、宽6米的石拱桥。达座桥是通往该村华侨医院、基金会、运输站的要道。
1 9 8 0年为了解决机砖厂的生产运输问题,(看福清FQLOOK.CN)林先生又捐资三万元,在村南约三百米处的机砖厂附近建造一座水泥混凝土板桥。该桥全长3 0米、宽6米,4孔。这座桥建成,为机砖厂创造年产值五十万元,利润十二万元,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条件。
1 9 8 5年初,林先生又再捐资五万元,确定在村南再建造一座通往机砖厂,而后连接圣帝桥至西亭公路的钢筋混凝土板桥。该桥设计全长4 0米,宽6米,5孔,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

五、陈 白 桥
陈白桥位于后郑至香城公路,横跨于后郑溪上,长2 2.8米、宽4.1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四个桥孔,于1 9 5 6年由侨丰村华侨林先生独资捐建。现汽车、拖拉机可直至香城水库,使侨丰十几个自然村三四千众受益,(看福清FQLOOK.CN)对修建香城水库也发挥应有作用。由侨丰西行约1.5公里处至山尾下坝溪,横跨其上另有一座石拱桥,长宽均为5米,为又一华侨林先生捐建。
再行至陈白,有水库桥一座,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长5米、宽4米,又是另一华侨林先生捐建。
达三座侨资建造的桥,都在后郑至香城公路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交通志:第二章 桥梁 / 第三节 侨胞捐建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