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人 发表于 2019-2-27 14:50:59

福清市志1989-2005:第三十三篇新闻/第一章广播电视

第三十三篇 新 闻
1989 年, 福清人民广播站播出信号以有线广播信号传输, 每天早、 中、 晚 3 次播出 7 小时, 自办节目以福清方言播出。 福清电视转播台接收中央电视台 1 套、 福建电视台 1 套和福州电视台 1 套节目, 向全县转播, 并开始尝试制作节目。 是年 6 月, 建立有线电视网, 传输中央电视台、 福建电视台和福州电视台节目 11 套, 自办频道 1 个。
1991 年 12 月, 广播站撤站建台, 成立福清人民广播电台, 改有线广播为调频广播。 1992 年 4 月 30 日,成立福清有线电视站。 1994 年 1 月 21 日, 中共福清市委创办 《福清时报》, 面向全体市民公开发行。 是年,福清电视转播台试办 “福清新闻”, 7 月 1 日开播, 每周 2 期, 每期 10 分钟~20 分钟, 以有、 无线两种途径播出; 12 月 30 日, 福清有线电视站建台, 名称为 “福清有线广播电视台” (简称 “福清有线电视台”)。
1995 年 1 月, 有线广播电视台实现与福建有线电视台影视频道、 经济频道、 体育频道、 综艺频道微波联网;是年, 电视转播台改只有晚上转播为全天候播出, 与有线电视台联手现场直播 “建市 5 周年文艺晚会”。
1998 年 3 月, 福清有线电视台与福清人民广播电台、 福清电视转播台合并为 “福清市广播电视台”(史称 “三台合一”), 更新完善自办节目设备, 《福清新闻》 从每周 2 期增至 3 期, 采制的打击非法传销活动报道于 4 月 23-25 日分别在中央电视台 “新闻 30 分” 和 “新闻联播” 播出。
2003 年 12 月 31 日, 《福清时报》 停刊, 2004 年 1 月起接办 《玉融乡音》。
2005 年 10 月 18 日, 福清开办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 播出时称 “福清市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 广播电视和报纸成为福清两大主要新闻媒体。

第一章 广播电视
第一节 广 播一、 信号传播
1989 年, 县有线广播站播出信号以有线广播信号传输, 线路为县广播站———镇乡广播站———村———用户喇叭, 覆盖城区和全县大部分镇村; 但还有 83 个地处偏远的山区海岛村落接收不到广播信号, 成为广播空白村。 为完成福州市要求 3 年 (1989-1991 年) 实现村村通广播任务, 全市共筹集资金 1025359 元, 县广播站机房购置 GK86 一 1 广播控制桌 1 台、 LY551 录音机 4 台、 LY637 录音机 2 台, 提高节目制作、 传输质量和播出水平; 是年开通 42 个村有线广播。
1990 年, 又开通 20 个村有线广播; 尚有 21 个村因地处偏远山区海岛, 无法架设广播专线。 1991 年,购置 1 台 100 瓦调频发射机, 在 21 个镇乡广播电视站安装调频接收机收转信号, 覆盖全部广播空白村。 是年, 共有广播专线 992.57 公里, 村建广播室 389 个, 总功率达 66.28 千瓦时; 有广播小喇叭 51714 只, 高音喇叭 2306 只。
1991 年 12 月, 经省广播电视厅批准撤站建台, 福清人民广播电台成立, 设编播组、 技术组、 财务组和外线组, 改有线广播为调频广播。 在城南五马山顶建立调频发射机房, 购置安装 1 台 TF-300W 调频发射机, 购置 1 台 TF-10W 调频发射机安装在城关中心机房, 以调频 98 兆赫向五马山机房与城关地区发射广播
节目信号, 五马山机房 TF-300W 调频发射机以 88 兆赫向全市各镇乡发射广播节目信号, 广播覆盖面达100%。 各乡镇广播站接收市广播电台发射的调频信号, 转播到各村各户, 听众亦可以用收音机直接收听。
1995 年, 广播电台购置 2 台 L55 录音机, 3 台索尼 711 型收录机, 1 台八路调音台及 1 台 CD 激光唱机, 进一步提高节目制作、 传输质量和播出水平。
1997 年 3 月 7 日, 原广播电台 2 部 300W 广播调频发射机和配套调频接收机, 搬至电视转播台发射机房, 实现广播、 电视发射机房合并, 值机人员从原来的 10 人减少到 6 人。 下半年, 开始在城区尝试广播电视共缆传输, 利用有线电视线路传输广播信号, 调频广播机房音频信号经技术处理调制成 94.3 兆赫 (MHz)调频信号送至 400 米远的有线电视机房前端设备, 与各频道的电视信号叠加在一起后再送到接收端。 全程开通 2.6 公里, 接收点 100 多个, 安装调频喇叭 108 个。
1998 年 3 月, 为提高广播信号传输质量, 播出设备全面更新: 城关中心机房控制桌改用 GY-2-20A 型8 路立体声调音台; 调频发射机采用 50W (10W 备用) 调频发射机, 音频输入由调音台通过 Tz-10 立体声调制器输入; 调频调制器采用 FMS-2000 型, 并以编码器开关讯号自动遥控外部音箱开关机; 录放机改用 1
台索尼 WR565 双卡机和索尼 1 台 MDS-TE500 机, 用于播放福清广播电视台自办节目; 文艺节目改用索尼CDY-715 型和索尼 H-B711 型 CD 机播放。
2005 年, 投入 7 万多元增加电脑、 可寻址控制软件、 编码器等广播机房设备, 广播信号覆盖全市城乡山区海岛。
二、 节目播出
1989 年, 县有线广播站每天早、 中、 晚 3 次播出共 7 小时, 设置栏目有 《本县新闻》 《报纸摘要》《卫生与健康》 《科技与生活》 和 《福清文艺》 等 5 个, 自办节目时间占 30%, 用福清方言播出。 其中 《本县新闻》 每天循环播出 4 次, 早、 晚天气预报节目以普通话播出后, 再以福清方言复播 1 次。 是年举办《改革开放》 《计划生育》 《生产力标准讨论》 等专题节目, 组稿 3000 余篇, 播出 2000 余篇, 配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展开宣传。
1990 年开始, 全国推广普通话, 广播逐步采用普通话播音。 《本县新闻》 每天首播后重播 3 次, 晚上增加 1 次福清方言播音; 早、 晚天气预报节目以普通话播出后, 再以福清方言复播 1 期。
1992 年后不再用方言重播。 是年, 与市防疫站健康教育所联办卫生讲座 35 期。 全年自采稿件 180 多篇, 向上级新闻单位发稿 110 篇; 各种题材来稿 4127 篇, 采用播出 3396 篇。
1993 年, 节目作较大调整, 新开办 《每周要闻》 《经济纵横》 《法制之窗》 《联办与专题》 《周末俱乐部》等专题, 内容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更加贴近群众、 贴近生活。 《周末俱乐部》 设有 《影视之窗》 《心灵之约》 《浪漫曲库》 《娱乐园》 《点歌台》 等栏目, 以节目主持人形式播出, 效果好, 受欢迎。 是年共组稿4703 篇, 播出 4027 篇, 自采 226 篇, 上送新闻单位 106 篇; 协助三山、 江阴广播电视站组稿参加省市优秀广播节目评比, 分获省三等奖和福州市二等奖。
1994 年, 录音新闻、 录音通讯、 现场报道等音响节目增多, 大型会议与活动或人物专访, 多以录音新闻形式报道播出。 《法制之窗》 播发有关案例, 起到普法、 教育群众作用; 与福清时报联合举办一期业余通讯员培训班。
1995 年, 加强节目创优工作, 上送参评分别有 2 篇作品获省三等奖, 2 篇作品获福州市二等奖。
1996 年, 广播自办节目有 《福清新闻》 《法制园地》 《环保之声》 《农村天地》 《工商之窗》 《保险之声》《卫生与健康》 《科技与生活》 等。 配合人大、 政协 “两会”, “严打” 斗争, “千人进百村抓计生” 活动开展宣传报道。 上送参评作品 4 篇分获省、 福州市一、 二、 三等奖。
1997 年, 开设 《争创一流业绩, 喜迎香港回归》 和 《建设 “鱼水” 工程》 专栏开展宣传报道, 继续与有关单位联办专题节目。 播出各类加强党群关系的 “鱼水” 工程建设活动的稿件 300 多篇次。 广播宣传突出一个 “新” 字, 狠抓一个 “广” 字, 增强一个 “优” 字, 上送参评作品 2 件分获省、 福州市二、 三等奖。
1998 年, 与市直有关单位联办 《国土之窗》 《工商园地》 《供销之声》 《价格法》 等 10 多个栏目, 增强宣传报道的广度与深度。 上送参评 4 件作品分获福州市二、 三等奖。
1999 年, 开辟 《辉煌 50 年》 《喜迎置县 1300 年特别报道》 《巾帼风采》 《共青团之歌》 等专栏开展宣传; 与市计划生育委员会、 环保局等单位联办 《计划生育专题》 《环保之窗》 等 10 多个专题栏目。 广播稿件 《福清建成全国最大的群马雕塑》 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播出, 得到省台奖励。 上送参评新闻 1 件获省三等奖, 播音作品 1 件获全国城市交流节目三等奖, 新闻 2 件、 播音作品 1 件分获福州市三等奖。
2000 年, 配合 “三讲教育” “庆祝建市 10 周年活动” “福清世界同乡会第三次代表大会” 和政协、 人大“两会” 等中心工作, 开辟有关栏目和专题报道宣传, 现场录音报道增多, 形式多样。 是年上送省、 福州市台稿件 98 篇。 上送参评 2 件新闻分获福州市二、 三等奖, 1 件文艺作品获福州市三等奖。
2001 年, 开辟 《辉煌的历程、 发展的福清》 栏目, 纪念建党 80 周年。 《本市新闻》 每周 5 期每期 10条, 播发 260 多期; 上送参评广播文艺节目 《乡情·乡言》 获福州市一等奖并上送省台参赛; 有 2 件新闻和1 件播音作品获省三等奖。
2002 年, 设立 《喜迎十六大、 再掀创业潮》 专栏。 是年播发 《本市新闻》 240 多期 2400 多条, 其中自采 310 条, 播发其他各类专题 144 期; 新辟 《缤纷天地》 《空中乐园》 等 5 个自办文艺节目。 全天自办节目播出量达 3 小时 45 分。 上送参评 1 件作品获省三等奖, 3 件作品获福州市三等奖。
2003 年 3 月, 节目又一次改版, 增加 《流金岁月》 《青春环绕》 《每周一歌》 《快乐进行时》 《流行节拍》《风铃叮当》 等时尚综艺音乐节目, 以及 《侨乡新貌》 《阅读时间》 等专题节目; 传统节目 《卫生与健康》《科技与生活》 《法制园地》 配乐播出; 开辟 《全面动员、 防范 “非典”》 专栏, 播出抗击 “非典” 新闻 138条。 上送参评新闻 《福耀诉加拿大反倾销案》 获省二等奖, 2 件新闻分获福州市二、 三等奖。
2004 年, 设立 《回顾与展望》 《关注江阴大开发》 等栏目, 集中报道宣传十大纳税、 民营和营销企业的事迹, 全方位、 多角度为推进江阴开发区建设提供舆论支持; 开辟 《推进思想大解放, 再掀 发展新热潮》专栏, 共播出 16 期节目。 上送参评播音作品 1 件获省三等奖, 3 件获福州市一、 二、 三等奖, 新闻 3 件获福州市三等奖。
2005 年, 自办节目设 《本市新闻》 《侨乡新貌》 《科技与生活》 《卫生与健康》 《法制园地》 《流金岁月》《青春环绕》 《风铃叮当》 《天气预报》 等栏目; 与市直单位联办的节目有 《金土地》 《人口与计生》 《物价园地》 《医保之窗》 等; 还自办 《名曲欣赏》 《快乐进行曲》 《流行节拍》 《每周一歌》 等文艺节目, 广播自办节目达 5 小时 10 分钟。 是年上送省与福州市台广播稿件 112 篇, 被采用播出 90 篇; 上送参评广播文艺节目《飞旋舞台--红豆情》 获省二等奖, 2 件播音作品分获省二、 三等奖, 9 件新闻、 社教和文艺作品获福州市一、二、 三等奖; 抗击 “海棠” 台风 2 篇广播新闻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厦门广播电台采用。


第二节 电 视
一、 信号传播
1989 年, 由设在五马山的 300W 电视转播台收转中央电视台 1 套、 福建电视台 1 套和福州电视台 1 套节目; 各乡镇、 村建立 50W 小型电视差转台 18 个, 转播福建电视台节目。 无线电视覆盖范围: 六频道为全县除一都、 镜洋乡部分偏远村落外 90%人口居住区; 八、 十频道为全县 75%人口居住区。 由于空中频道拥挤, 互相干扰严重, 不到两年, 各乡镇、 村建立的 50W 小型电视差转台全部停播。 是年 6 月, 由福清县人民广播站、 福清县电视转播台和福清县华侨影剧院三家合股投资 12 万元建立城区有线电视网, 前端机房设在华侨影剧院地下室, 前端信号处理系统在华侨影剧院架设抛物状卫星天线 2 副 (其中 6.5 米 1 副, 4.5米 1 副)、 卫星接收机 5 台, 首期开通机房至东门路、 机房至后埔街 2 条干线 2.5 公里电视线路; 11 月, 工程竣工试播, 传输 12 套电视节目, 其中自办频道 1 个 (主要是晚间播出有线电视专用电视剧), 用户达400 多户。
1991 年 5 月 6 日, 利用六频道发射设备, 把华侨影剧院建市文艺晚会实况信号发送到五马山发射机房播出 (现场前期制作由福建电视台完成), 第一次尝试实况转播成功; 10 月 1 日, 技术人员因陋就简, 利用非广播级设备, 连续攻下切换器、 监视器无线发射与接收设备、 视频与控制信号接口与连线等技术关,现场直播国庆晚会。
1992 年 4 月 30 日, 福清有线电视工程经省广播电视厅验收合格, 成立福清市有线电视站。 是年, 电视转播台与有线电视台技术人员配合, 现场直播 “闽江调水誓师大会”。
1993 年, 有线电视站前端升级, 采用 G13 调制器, 播出节目 18 套, 包括以 L 波段微波传送福建电视台和福州电视台节目, 增加 3.5 米卫星天线 1 副和卫星接收机 C4 两台, 改为微波传送信号。
1994 年 12 月 30 日, 福清有线电视站经国家广电部批准建台, 名称为 “福清有线广播电视台” (简称 “有线电视台”)。 是年, 运行近十年的无线电视设备老化, 发射功率衰退, 聘请浙江大学功率器件研究所把六频道ZW 中功率推动级改造为全固态 50W 推动级, 推动原 300W 发射机末级发出 1000W 功率, 提高信号场强。1995 年 1 月, 有线广播电视台实现与福建有线电视台 “影视频道” “经济频道” “体育频道” “综艺频道” 微波联网。 是年, 新架设主干线 8121 米, 支干线 37085 米, 城区有线电视线路达 589746 米, 新装用户 2574 户, 城区用户达 1.20 多万户, 用户端输出口电平达到 60-80dBuV; 电视转播台添置 2 台 200W 全固态发射机, 改只有晚上转播为全天候播出, 与有线电视台联手现场直播 “建市 5 周年文艺晚会”。
1996 年, 全市乡镇和部分村实行有线电视微波大联网, 并先后建成五马山枢纽站和东京山、 金山中继站; 电视节目信号传送良好, 收视图像清晰, 色彩鲜明, 没有明显的失真和干扰。 是年, 全市镇、 村自建有线电视转播站 83 家。
1997 年 1 月 28 日, 有线、 无线电视播出设备合并。 原设置在市政府大院内科技楼的电视转播台自制节目及播出设备, 搬至有线电视台机房进行合并。 由于播出系统线路复杂, 设备较多, 经过有机组合, 所有节目传送系统合并到有线电视播出机房, 取消原 1.5G 微波, 改用 10G 微波传送播出信号, 有效抵制雷达杂
波干扰。 3 月, 市政府拨出专款 15 万元维修五马山电视转播台发射塔, 由国家广电部东南大修队承担维修任务, 至 6 月底完工。 6 月, 市政府拨款 10 万元, 东张和一都镇各出资 3 万元, 镜洋镇出资 1 万元, 广电局拨款 3 万元, 筹建东张南湖顶 100W 电视差转台, 从五马山以微波传送信号至南湖顶, 转播 12 频道福建电视台节目, 解决东张西部和一都、 镜洋部分偏僻村落收看电视难问题。 是年, 购买 4 层隅极子天线取代蝙蝠翼天线, 提高接收与转播信号质量; 转播台采用三功器把六、 八、 十 3 个频道信号合成后用 1 副天线发射, 取消八、 十频道十字天线馈线, 减轻发射铁塔负荷; 六频道信号场强提高 5 分贝, 八、 十频道各提高 3 分贝和 4 分贝。 福建电视台节目覆盖福清市 90%以上人口居住区。 现场直播 “融侨开发区 10 周年庆典晚会” 等大型活动和晚会。 福清有线电视台拨出 30 万元专款进行网络改造和前端升级, 购买进口 GI.C6MC38 前端调制器 20 套, 彻底更换前端, 同时添置 C5 卫星接收机 3 台, 飞利浦数字接收机 8 台; 成立 3 个调试小组, 分片包干, 逐级调试, 完成前端改造和网络调试任务。 6 月 28 日, 省广播电视厅和福州市广播电视局来融检测, 各项指标全部合格。
1998 年 1 月, 自办节目编辑制作机房合并。 原设在有线电视台机房 (田墘路 6 号楼) 编辑机房和原设在市政府大院内科技楼六楼编辑制作机房编辑制作设备, 全部搬到新办公楼 (原检察院) 五层, 装配 5 套编辑系统, 其中: 2 套为 S.VHS (大 1 / 2), 2 套为 DV 数字编辑系统, 1 套为 U·matte-s (3 / 4) 编辑系统,配有 4 套字幕机、 4 套特技机, 装置各种格式转换录放机, 还装修新闻 (简易) 演播室, 配置冷光源灯光。
是年, 福清有线广播电视台经国家广电部审核, 重新登记后更名为 “福清广播电视台”。 5 月, 福州———福清光缆接续点闽侯时洋———福清市城关的光缆联网杆路开始勘察、 设计、 改造; 时洋———宏路杆路原为国防通讯报废线路, 由省广电厅协议购买后改造成传输光波信号杆路; 改动福州农校 (在镜洋镇境内) 至宏路西面线路 (电杆 270 根, 杆路 13.3 公里) 的拉线和钢绞线以及不合理线路, 沿途预留 7 个光节点; 宏路———福清城关 (沿清荣大道) 新架设线路 7.3 公里, 立杆 156 根, 线路中有福州———福清联网信号 12 芯光缆和福清———西部 9 个镇光缆各 1 条 (市———镇 4 芯, 镇———村 2 芯) 共架设光缆 30 公里, 采取统一设计、 分级传输、 做好预留、 分期到位办法, 避免重复投资。 10 月, 全市镇 (乡)、 村有线电视网络全面收归广电系统管理; 11 月, 省广播电视厅组织有关专家在福清召开 “11GHZ 宽带电视微波射频传送设备研制” 技术成果鉴定会, 与会专家认为: 该成果具有新颖性、 先进性和实用价值, 投资省、 建设快, 便于维护,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该项研究成果获福建省广播电视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12 月 4 日, 城关———福清市西部 9 个镇以及沿途各村光纤网开始动工。 宏路———新厝利用国防通讯报废杆路 28 公里改造修复后, 重新上抱箍, 拉钢绞线, 挂光缆, 新架杆路江阴线 25 公里、 一都线 22 公里, 与第一期福州———福清联网干线形成福清西北至西南主干网, 由主干网再分支给乡、 镇、 村, 由城关分配 4 芯到每个镇所在地, 再由镇分配二芯到各个行政村, 使福清行政区域内形成完整的两级星型网; 第二期工程设杆路 139.188 公里, 沿途行政村预留光节点 40 个; 前端采用 ATX Jarelin1550nm 外调制光发射机和 ATX Jarelin 饵钇共掺光放大器(5TRNV-200), 输出光功率 200mw, 30 套由光纤网传输到 18 个镇 (除城关、 南岭外) 的光接收机。
1999 年 1 月 28 日, 全市广播电视光缆联网首期工程竣工。 福州市 13 套联网节目由 1550nm 光波长信号送至福清有线机房, 和原有 17 套节目一起顺利播出。 前端采用 713-TX 光发射机 2 部, 波长 1310nm, 每部光功率 10MW, 福清城区有线电视用户可以收看到 30 套电视节目。 2 月 10 日, 东张镇区开通 2 个光节点, 接收信号图像清晰, 指标符合标准; 4 月 7 日, 宏路镇光纤网开通; 4 月 13 日, 阳下镇光纤信号开通;至 4 月 30 日, 新厝、 渔溪、 上迳、 江阴、 镜洋各镇光纤信号相继开通。 东部 9 个镇以及沿途行政村杆路建设 1 月开始, 从有线中心机房设 2 条主干线: 1 条长 29 公里, 经海口到城区, 沿途行政村预留 26 个光节点; 另 1 条龙高线, 光缆长 170 公里, 预留行政村光节点 100 个; 8 月 13 日, 东部工程通过验收。 是年,城区至各镇光纤联网工程主干线建设告竣。
2000 年, 完成全市系统外和私人有线电视网络收归; 投入 6000 多万元建设有线电视光纤专用网, 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共缆传输。
2001 年, 建成覆盖全市乡镇、 行政村 (居) 的专用光纤网络和分配网络, 全市有线电视传送节目 30套, 并开通有线电视股票信息服务; 新增光缆联网村 402 个, 占全市行政村总数 87%以上。
2002 年, 投入近 500 万元为东张、 东瀚、 镜洋、 一都、 阳下、 龙田 (东壁岛) 等镇的 51 个村实行联网和新网建设; 总建杆路 102 公里, 敷设光缆 156 公里, 整网总户数近万户; 投入 18 万元为龙田、 上迳等 5个镇 6 个居住点的 “三峽移民” 无偿安装公司有线电视。 全市 98%行政村实现有线电视光缆联网, 高山、宏路、 音西等 8 个镇所有自然村实现光缆联网。 转播有线电视节目 32 套, 实现 24 小时连续播出。 是年被评为福州市联网工作先进单位。
2003 年, 完成有线电视线路与电力、 邮电线路 “三线交越” 的线路整改, 对放大器级数达 6 级以上超长线路改造进行路由勘察及工程预算并拟定较为完整的整改计划。
2004 年, 完成高山镇、 渔溪镇、 海口镇东埔村、 镜洋镇西潘村的网络整改工作, 全市超长线路改造任务完成 96%; 投入 600 多万元为龙田镇东壁岛、 城头镇吉兆岛及一都、 江阴、 东张、 阳下、 上迳等老少边远地区有线电视联网。

2003-2005 年, 投入 532 万元, 建成安民———东瀚、 广电大楼———玉融大桥、 福业路、 中环路、 清宏路、 福融路、 拱北路、 清泽路、 清盛大道等地下管道, 总长 44.3 沟公里, 折合 191.50 孔公里; 开通 20 个光节点, 投资 160 万元, 完成三山镇南卓、 北卓自然村、 沙埔镇西山村、 新厝镇凤迹村、 城头镇南田、 南冲村和上迳镇树林村光缆联网建设任务。
2005 年 10 月 18 日, 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福清市广播电视台开办 1 套电视频道, 播出时称 “福清市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 其广播业务的节目设置不变, 播出时称 “福清市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是年, 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市 21 个镇 (街), 469 个行政村 (居) 中 98%实现光缆联网, 拥有用户 20 万户, 居全省各县(市) 之首; 广播电视空中信号覆盖率实现两个 100%; 启动广播电视制播系统数字化、 网络化改造工程,完善 600 平米演播厅设施建设, 按数字化、 网络化的标准对采编播系统进行改造。 全市建设光缆杆路 1200多公里, 敷设光缆干线 1400 多公里, 开通光接点 570 个, 完成所有超长光缆线路改造。
二、 电视节目
1989 年, 电视转播台使用港头镇后叶村侨胞叶永源向县委宣传部赠送的日立 E20005 摄像机 1 部, 开始尝试制作节目; 这是福清第一台摄像设备, 专门用作配合县委、 县政府重大事件的宣传和发布重要通知摄制节目。
1990 年, 电视转播台自购乐声 M7 家用摄像机 1 台, 开始尝试制作节目。
1991 年 5 月, 福清举行撤县建市庆典, 市政府拨款购买索尼 DXC.3000P 专业摄像机和 VO.8800 便携式录像机各 1 部用于采编制作; 是年因陋就简制作 《福清人民奋起抗击十八号台风纪实》 《侨乡新市———福清撤县建市庆典纪实》 2 部电视专题片。
1992 年, 华侨林氏集团赠送 1 套价值 6 万美元的摄编播设备, 包括索尼 AC-537P 摄像机 1 台, VO.8800 便携录像机 1 部, VO.9850 编辑录像机 2 台, VO.9000 编辑放像机 1 台, RM450 编辑控制器 1 台,DME450 特技机 1 台, BVT810P 时基校正机 1 台; 至此, 福清电视转播台已初具自制新闻、 广告及专题节目能力。
至 1993 年, 电视转播台共购置 M7 摄像机 2 部、 松下 8800 摄像机 1 部、 松下 9000 摄像机 2 部、 录像机 7 部, 乐声 L15 作为编辑机使用自制节目播出; 是年制作 《春风化雨--福清市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纪实》 电视专题片。
1994 年, 添置 JVC.KY-275 摄像机 1 台, 使用国产 ZM-12、 ZM-30 字幕机, 引进新疆石河子电视台采编播人才, 试办 《福清新闻》 节目, 7 月 1 日开播, 每周 2 期, 每期 10 分钟~20 分钟。 是年制作 《千年疑梦终有释--南少林遗址挖掘纪实》 电视专题片。
1995 年, 购置 JVC.GX-ZBS.VHS 摄像机 2 部, 加强采编力量, 为建台作准备; 制作 《为了子孙后代--福清闽江调水工程纪实》 电视专题片。
1997 年, 开办天气预报节目; 《福清新闻》 播出 106 期, 其中 79 条消息被省台、 福州台采用, 上送参评 3 件作品分获福州市一、 二、 三等奖。
1997-1998 年, 先后购置编辑机 11 台, 其中松下 AJ.D200WCPRD 2 台, 索尼 DCR.VX900 DV 2 台, 松下 AJ.D650、 AJ.D640 各 1 台, 索尼 UVW 1400API 台, 松下 AFO7650 2 台, 索尼 VO.9800U 2 台, DHR.1000 2 台, 字幕机 2 台, 大洋 DT20S 和大洋 DT30S 各 1 台, 还有松下 VT.AVE55 特技机 1 台, 满足新闻、专题和广播节目制作需要。
1998 年, 福清市广播电视台成立, 更新完善自办节目设备, 在办好 《福清新闻》 基础上, 5 月开办《玉融大地》 和文艺类 《阳光舞台》 《金鹰时光》 专题节目, 每周各 1 期, 每期 15 分钟~18 分钟; 10 月 1 日开始, 《福清新闻》 从每周 2 期增至 3 期, 开设 《争创新业绩, 献礼党代会》 专栏; 采制的打击非法传销活动的报道于 4 月 23—25 日分别在中央电视台 “新闻 30 分” 和 “新闻联播” 里播发。 是年上送参评 3 件作品分获福州市一、 二、 三等奖; 《玉融大地》 开设 《回眸 20 年》 专栏。
1999 年, 新闻部开辟 《与祖国共辉煌》 《喜迎置县 1300 年》 《巾帼风采》 《共青团之歌》 《玉融风姿》 等专栏; 自采新闻 1030 条, 上送省台播出 40 多条, 福州市台播出 140 多条; 专题部制作 46 期 《玉融大地》专题节目、 10 期 《金鹰时光》 综合文艺节目、 8 期 《流行经典》 文艺节目。 上送参评 1 件专题获福州市三等奖, 1 件播音分获省、 福州市二等奖。
2000 年, 配合第五次人口普查、 中华环保世纪行、 质量月、 科技周等中心工作, 先后开辟 《抓三讲教育促全市工作》 《喜迎千禧年》 《旅游文化建设年》 《看成就, 思奋进》 等栏目和特别报道, 有专访、 特写、现场报道, 形式多样; 播出 《福清新闻》 168 期 1680 多条, 各类专题 53 期。 上送参评 2 件新闻分获福州市二、 三等奖, 1 件社教专题获福州市三等奖。
2001 年, 播出新闻 167 期 1595 条; 《玉融大地》 专题节目从 7 月 1 日起改版为 《农村天地》 专栏, 共播出 26 期, 25 条新闻在省台播出, 3 个专题在省台交流展播。 上送参评 3 件作品分获福州市二、 三等奖。
2002 年, 开辟 《喜迎十六大, 齐心创佳绩》 栏目, 播发新闻 160 期 1900 多条, 并在省台播出 20 多条,福州市台播出 70 多条; 与市农办联办 《农村天地》 53 期; 每周末新增一期 《媒体传真》 栏目, 播发与人们工作、 生活相关的信息; 与交警联办 《红绿灯》 栏目传播交通安全知识, 是年福清市顺利通过全国二级交通城市检评; 上送参评 3 件新闻获福州市三等奖, 2 件专题分获福州市二、 三等奖, 1 件播音节目获福州市三等奖。 联系上级台采访报道福清, 5 月招商月期间, 央视四套播出 《情系故园的福清华侨》; 《福建新闻联播》 播出 《福清: 真诚服务企业, 营造投资绿洲》 《福清: 全力构筑发展新格局》 等报道, 《福州新闻》播出 《福清今年招商凸现新亮点》; 配合中央电视台 “三个代表在基层” 摄制组采拍福清市 “三个代表” 学习教育的情况, 在中央电视台 《新闻联播》 节目播出。
2003 年, 《福清新闻》 从原来每周 3 期增加到 5 期, 宣传报道内容不断丰富。 上送参评新闻 《8·7 水灾第一天》 分获省三等奖、 福州市一等奖, 另 2 件获福州市二、 三等奖。
2004 年, 在 《推进思想大解放, 再掀发展新热潮》 栏目中共播出 50 多期相关报道, 在 《福清新闻》《社会广角》 栏目对母亲河龙江污染治理长期关注和监督取得实效, 得到市人大和社会好评。 上送参评作品2 件获福州市二等奖, 5 件获三等奖。
2005 年, 新闻和专题重新改版整合, 新闻从每周 5 期改为日播, 专题在 《农村天地》 基础上, 增加《关注》 《法纪之窗》 《今日生活》 三档新栏目。 上送参评节目中播音主持作品 1 件分获省三等奖、 福州市一等奖, 6 条新闻获福州市三等奖。



福清天下 发表于 2023-1-11 19:13:26

人民广播电台挺不错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志1989-2005:第三十三篇新闻/第一章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