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姐 发表于 2019-2-26 17:29:12

福清交通志:第一章 道路 / 第一节 古道

第一章 道路第一节 古道
一、驿道我县驿道始自南宋理宗景定五年(公元1260年)。当时设驿站二处,叫渔溪驿,太平驿。到了元朝改驿为铺,我县设五铺为石堘铺、太平铺、假面铺(卽金印铺)、渔溪铺、蒜岭铺。后驿,铺幷用,有的叫驿,有的叫铺。明清时代又增设一些驿铺。根据乾隆版《福清县志》记载:当时福清设有十五个铺,分两条路线:一条是从属省、府通向闽南的南驿道,北自闽县的大田驿(今闽侯县祥谦乡)入县境,经常思铺、磨石铺、太平铺、高车铺、宏路铺、金印铺、玻璃铺、渔溪铺、苏溪铺,蒜岭铺,(看福清FQLOOK.CN)南出莆田县的莆阳驿,为南北之通衢。另一条路线是把福清东、南海疆与县治、南驿道连接起来,从县前铺向西接宏路铺,向南经南门铺、锦屏铺,向东至海口铺,向南至三山铺(详见图一《福清县驿道分布图》和表2《驿铺名称,现在乡(镇)村名对照表》)。
这些驿道全是人工开拓,狭隘崎岖,宽的三尺多,窄的一尺余,绕山越岭,林密棘丛。部分路面铺砌有石台阶;部分为泥土路,如遇雨天,就遍地泥泞,行人极感困难。驿道每五里或十里设凉亭一座,供行旅暂避风雨、乘凉休息之用。
二、县际古道
清朝封建统治结束,驿铺跟着废弃。民国时期,在古驿道的基础上,福清有九条通往四邻的县际古道。福清北邻福州、闽侯、长乐,有四条路:第一条路,从融城经圣帝桥、楼锦、新人店、作坊,老虎店、石湖(虎)岭进入长乐草楼,蕉岭、观音亭、东渡,坑田,乘小火轮驶往福州,陆路25公里,为民国时期通往省城福州的主要道路。第二条路,由北门经县笼、埔尾进入闽侯台岭,东西台、油(木臭)、坊口、大义、青兰圃、枕峯、峡南,过乌龙江至福州,长35公里。 (达条交通大道明清两朝称为“闽融官道”,并在大北门外附近立有石碑为记。)第三条路,由西门经霞盛、上郑,宏路、太城、瑁口,越常思岭进入闽侯时洋、横屿、扈屿、傅竹、大义、青兰圃、枕峯、峡南,过乌龙江至福州,共65公里。(看福清FQLOOK.CN)第四条路,在东北,从海口、城头、梁厝,进入长乐松下、江田、古槐、北山,抵长乐县治,长32.5公里。福清东隔海与平潭相邻,从前有两条路:一是从海口乘船经屿头达平潭;一是从高山经北坑乘船达平潭。西与莆田接壤,从渔溪沿古驿道经蒜岭、桥尾,进入莆田境内的江口、涵江。西北与永泰毗邻,有两条路:一是从东张经一都进入永泰县境;一是从东张、岭下进入莆田的大洋,转抵永泰。这些道路都有穿行于丛山峻岭的地段,沿途人烟稀少,时有盗匪拦途截劫,商旅为之裹足,
三、县内古道
由融城通往五镇道路也都是砂砾路面的小道。其中融城至海口10公里,经龙山寺,东刘,里美、车头,后路;融城至渔溪20公里,有两条路:一经霞盛、上郑、宏路、金印、下曹、玻璃岭;一经利桥、霞楼、苍霞、岐阳(朝阳)、三条岭、油塘、上迳;融城至龙田15公里,经利桥、霞楼、安民、桂巷、岑兜、南厝、东阁、七里堘、闻读、上薛;融城至高山35公里,经龙田、羊仔墓、岭头、三山、薛港;融城至东张12.5公里,经霞盛、上郑、宏路、真武殿至东张(原东张因建水库已被淹浸,现东张镇在原址西北3公里的玉井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交通志:第一章 道路 / 第一节 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