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2-26 16:41:23

福清市志1988版:卷二十二 政党 / 第二章 国民党福清组织

第二章 国民党福清组织
第一节 组织
一、县党部

民国15年(1926年)前,福清虽有少数人参加国民党,但还没有建立组织。是年冬,国民革命军(北伐军)入闽,组织国民党省党部筹备处。民国16年1月,省党部筹备处派王怀晋、郑昱华等5人为福清县党部筹备员,成立筹备处。嗣因王怀晋他就,郑昱华等亦相继辞职。3月,又改派何成璋、魏进怵等5人为筹备员。4月,因何成璋等与地方各界意见不合,省方改派吴启炘、端木志为筹备员。11月,改派林紫贵为福清县党务特派员。12月,派林紫贵、俞肇兴等5人为筹备员。

民国17年,福清国民党组织奉令停止活动,内部仅留1人负责。12月,省党务指导委员会派林朝安、林良桐、李联云3人为福清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办理党员总登记。

民国18年3月,县党务指导委员会撤销,成立福清县独立区分部,吴启炘、林良桐、李联云3人当选为执行委员。

民国19年,福清县独立区分部奉令改为福建省福清县直属区分部。10月,因选举发生纠纷,省指导委员会派吴仲琳为福清县党部特派员,筹备改选。

民国20年2月13日,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改选,林紫贵奉省指导委员会之命前来监选,选出吴仲琳、吴启炘、林朝玑3人为省直属福清区分部执行委员,陈昌炽、郑仲琛为候补执行委员。“九·一八”事变后,福清留日华侨纷纷回国,他们多系国民党党员,因而福清县党员人数激增。省党务指导委员会决定将直属福清区分部改为福清县党务指导委员会,派吴启炘、俞肇兴、林朝玑等5人为福清县党务指导委员。林朝玑为福清县党务指导员。

民国28年8月,改为书记长制,仍派林朝玑为福清县执行委员会书记长。

民国31年10月,县党部召开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出林朝玑、苏景昌、吴启炘、林其桐、戴圣昌等5人为第一届执行委员,王朝滋、林启祥为候补执行委员,江修元、郭树标、陈梦鲤等3人为监察委员。执行委员会设秘书、总务、组训、宣传、社会、助理干事、录事、战地工作总队、救护队、党网(中统),并在镇乡成立区分部。

民国32年1月,省党部指定林朝玑兼任福清县执行委员会书记长,并由监察委员互推郭树标为常务监委。至此县党部正式成立。

民国34年7月,林朝玑辞职,省党部改派苏景昌兼任书记长。

民国35年6月17日,县党部召开县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苏景昌、林其桐、陈天行、王朝滋当选为第二届执行委员,吴启炘、陈梦鲤、江修元当选为监察委员,苏景昌兼任书记长。

民国36年10月,国民党与三青团合并,是时,福清县党部执行委员是苏景昌(兼书记长)、林家和(兼副书记长)、陈邦英、俞谨、翁鸿献、陈鸿钓、杨德恩、黄以鑫、郑国清、陈德桐、林启鑫、林其桐、陈梦鲤、戴圣昌、陈天行、林勋等15人,监察委员是吴启炘(兼常委)、王朝滋、江修元、俞建英、陈则坚,候补委员是吴承铭和谢锡奎。

民国38年3月,因内部斗争,苏景昌被暗杀。8月16日,福清解放,国民党福清县党部崩溃。

二、基层组织

民国29年后,一般每保设一个区分部,各乡(镇)设一个区党部,其组织遍及全县各个乡、保。民国34年,全县建立25个区党部,8个直属区分部,171个区分部,党员总数4064人。民国36年,福清县党部辖14个区党部,8个直属区分部,208个区分部,党员总数1.2万人。区党部、区分部内设书记1人,组训和宣传委员各1人,候补委员2人。

三、附属组织

战地工作队 成立于民国28年5月,设队长1人,总干事1人,干事若干人,属县抗敌后援会领导。

民国32年,在省保安团少将许国钧的支持下,三青团组织战地服务队,势力庞大。县党部亦采取措施发展战地工作队。是时扩大为一个县总队,总队长1人,副总队长1人,总队副4人。设秘书室、军法室、情报室、总务室。各区成立支队,支队下设区队,区队下设分队。全县为12个支队,40个区队,120个分队,每个分队至少3个小队,每小队有队员7人以上,全县6000多人。党、团双方各自加强武器装备,扩大实力,竞选乡镇民代表时,县党部与三青团干事会凭藉各自操纵的武装力量,互相火并。此后,党团械斗屡见不鲜。

战地工作队系地方自发性质的组织,未经省党部正式批准,民国33年解散。

社会服务处 成立于民国28年10月,设主任1人,干事若干人,分文化、救济、宣传、总务4个组,五镇设有分处。业务范围:以民教为中心开展工作,设立国民学校,开设书报阅览室;还设“代笔”(给民众写信)、“询问”(给民众解答问题)、“诊所”(给民众看病)。后来看到三青团的“青年服务社”掌握全县“鱼牙”(即当时的水产交易所),收入可观,社会服务处亦包办全县的肉屠,把猪肉商操纵在自己的手里,任意抽捐征税,鱼肉人民。

第二节 活动
一、抗日救亡

民国26年(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至民国34年8月,国民党福清组织,两度(1941、1944年)领导福清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还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以县党部为主成立福建省抗敌后援会福清分会、县宣传委员会及宣工团等抗日组织;组织救亡剧社及电影队,深入城镇乡村演出抗日救亡节目;出版《抗敌》、《融报》等抗日刊物,主办抗日画展;推行义卖运动,发动人民群众及华侨捐献,筹集抗日经费、物资支援前线,慰劳“征人”家属;组织救护队、换药站和绷带所,担负救护伤病员任务;成立仇货查缉团,拒买日本货物;举行国民月会,进行抗日宣传。

二、摧残革命

20世纪30年代初,共产党福清组织一成立,国民党福清县党部就秉承蒋介石的意旨,疯狂摧残共产党福清组织。民国23年8月,苏景昌、倪立业、叶培馨等人率县党部“剿赤”宣传队在海口街涂写“剿赤”标语。民国25年2月底,国民党当局调遣各种武装3000多人,对罗汉里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

民国30年,中统特务在福清县建立党部情报站,在城郊、龙田、渔溪设立3个分站,发展特务800余人,其中特别小组11人,行动小组432人,党网44人,农工通讯员2人,邮电检查员3人,直属党员监察网48人,监察员449人,党员个别通信员7人。同年6月,共产党领导的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八中队,积极开展抗日活动,国民党福清县长吕思义和警察局长念友三纠集地方武装200多人,“围剿”第八中队。

民国34年,“防奸通讯网”、“戡乱组织”等,伙同军政部门的特务,搜集共产党活动情报,检举进步人士,监视学生革命活动,审查学校的图书、刊物及壁报等,县党政军团首领每周举行一次秘密会议(即“党政秘密会议”、“党政军团汇报会”),交换情报,商讨对策。

民国35年下半年,国民党特务配合福清、莆田、永泰等地方武装,对革命根据地进行摧残。

民国36年,县党部配合省保安团团长胡季宽进行“清乡”,各乡、镇成立清乡委员会,清查流动户口,登记民枪,搜捕闽中游击队员。同年3月,县党部伙同保安队、警察局调动1000多人武装“清剿”江镜、谢塘及高山牛头尾,游击队员21人被俘,其中13人被杀害。

民国38年7月20日,国民党纠集福清、莆田、仙游3县的杂牌军,配合交通警察,分兵4路向闽中游击支队司令部所在地大洋进攻,30日占领大洋,大肆焚掠,游击队及革命群众被活埋18人。

三、其他

国民党福清组织自建立至崩溃还进行下列活动:

吸收、组训和考核党员;督导基层党务活动;组织剧社,创办报刊,出版《民报》、《闽江日报》等;举办纪念周,宣讲“三民主义”、“总理遗训”;设立“中山堂”,陈列书报、杂志;控制华侨协会、教育会、总工会、县农会、法律公会、县商会、修志会、油业公会、救火会、医师公会及融声印刷局等群团的活动。

配合县政府推行政令。催征田赋及其它苛捐杂税。

策划竞选乡镇民代表和国大代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志1988版:卷二十二 政党 / 第二章 国民党福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