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6:12:50

第七章 社会发展

第七章 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后,音西开始逐渐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社会各方面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面貌起了根本的变化,出现了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城市化的新景象。

第一节 居住
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过去村民们居住的全是土墙瓦屋顶房屋,墙体都用泥土混合碎瓦片(或小石子)筑成,地面大多是泥地。如遇狂风暴雨,屋顶常被掀翻或漏水,甚至墙体倒塌。由于四周没有窗门,房屋矮小,通风及光线都极差。暑天时节,屋内非常炎热,因此白天劳累了一天的农民们,要想晚上睡个好觉,就只好把床铺移到屋外的空地上,举家在外面露宿。由于大多数人家都这样,所以露宿的床铺往往连成一片,犹如市场上的货摊。那时由于环境卫生很差,夜晚蚊虫很多,人们只好用谷糠、干杂草等在床前烧起了一堆堆火堆,借烟驱蚊,黑夜里,到处火光闪闪,烟雾弥漫。烟雾熏蚊子,也呛人,一般都要折腾到半夜才能入睡。有时半夜下起雨来,那就够让人慌张的了。那时普遍是“家无长物”,所以大多“夜不闭户”,可以安心在外面睡觉,也不怕小偷人室行窃。

过去,人口不多,房子更少,一个自然村最多只有一二十座“四扇厝”或“六扇厝”。往往一座屋子一般要住上五六户人家,亲族群体聚居为多,极少单门独户,那种房屋都只有一层,每户最多只有两三间,少则一间,十多平方米,往往是卧室兼厨房,房子矮小又不通风,煮饭的炊烟把屋子熏得乌黑,暑天时更是闷热难受。卧室里一般摆了两张床。不管一家几口人,女的睡一张床,男的睡一张床。一般在结婚时,都要订制一个漆着红漆较为规格的木板床,叫“眠床”,三面围着床堵,床的后堵上方架着一个长式的衣柜(叫“床橱”),床前地上放一个踏脚的“踏板”,便于小孩上下床。床头都留有一个人进出的空间,外面挂一条布帘,里面就放上女人大小便的马桶。最简单的一种床就是用两条板凳架着七块床板,这是男人的卧铺。铺前地上放一个泥土烧制的“夜壶”,供男人小便。过去没有一家设有卫生间。家家户户在屋外的房屋的周边都挖了一个或两个茅坑(又叫“粪池”)作为贮藏粪便和大小便之用。

过去农家饲养的禽畜,与人住在一处,极少有人在屋外建造专用的鸡鸭舍和猪牛栏。晚上,鸡鸭用竹篾做成的圆形鸡笼装着,就放在自家的房前。鸡鸭是放养,跟猪一样到处走动。过去居住环境基本上是人畜混杂,到处是禽畜粪便。

新中国成立后,居住条件有了逐步的改善。音西也是一个著名的侨乡,海外华侨关爱家乡亲人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为家乡的亲人建造房屋。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有一些海外侨胞极力筹资在祖居地建造在当时属于“豪华型”的民房,对促进住房建设起了很大作用。这些新建的房屋也多是土木结构“四扇”两层的土瓦房。那时一般只花六七千元就可建一座一厅两房的土瓦房。但这在当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时杉木不容易买到,许多人只好用松木代替。过去村里有砖瓦厂,需要的砖瓦可以从那里购买。农村善于发挥互助协作精神,一家建房,四邻帮忙,有人建房时,就会有许多人自带工具不计报酬地到达场地帮工直至完工。

由于过去那种“人”字型的瓦屋顶建筑模式,十分有利于燕子、麻雀、蜘蛛、黄蜂、蝙蝠等野生小动物在屋梁下筑巢造窝,与人“共处”,每逢春天到来之际,燕子翩翩而至,忙碌地在屋檐低下进进出出,衔泥做窝,繁殖后代,也给人带来了吉祥和生机。但有妨碍的是蜘蛛、黄蜂、蝙蝠等在屋檐下结网做巢,严重地脏化了人的居住环境。更可憎的是老鼠,常在墙根下的泥地边上挖洞作窝,晚上出来偷吃粮食、啃啮家具和衣物。所以人们不得不养猫加以惩治或用“老鼠当”(老鼠夹)捕杀。

此外,由于当时的居住环境都十分不卫生,通风不好,因此孳生了大量的苍蝇、蚊子、蟑螂、虱子和跳蚤,困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到了农业合作化、集体化时期,居住环境有了逐步的改善。散落在村前屋后的茅坑被全部铲除,集体兴建了公共男女厕所(每个自然村都有一至二个),个体农户饲养的禽畜,也由屋内移至屋外进行圈养,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后,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目前为止,全村90%以上的村民建了混凝土结构现代化新式楼房,装修也十分豪华别致,有的还住上了小别墅。各个自然村都修建了水泥路和柏油路。全村规范化的公共厕所5座。过去那些简陋矮小传统模式的土瓦房,全掩没在现代化的楼群里,昔日那崎岖的泥泞小路也完全不见。今日的音西再也看不到往日的旧模样。

现在全村已建单体式住宅楼1500多栋。全村还有245亩可建住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的住宅用地,建设手续正在审批中。这个建设项目完成后,基本满足村民的居住需求。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6:15:13

第二节 基本生活状况
其一,过去音两人基本上是以番薯为主粮。为保存方便,鲜薯常加工成“番薯片”(番薯千)和“番薯米”(番薯丝)。农民虽然是粮食生产者,但在过去经常是“镰刀挂墙嘴挂壁”、“半年草菜半年粮”,一年吃不上几顿白米饭,甚至连粗粮也无法满足。一年中只有过年过节时才能吃上几顿好饭菜。因此那时人们要想吃点较好的东西,就只好待过年过节了。但是在现代人眼里,“过年”、“过节”已是那么的平常,因为过去人们认为很不简单的饭食,现在已成为了家常便饭。过去的农民日子最难过的是农历三月、五月、九月,因为这时节,庄稼处在青黄不接时期,农民劳动紧张,又没有足够粮食吃,肚子容易饿,所以日子难熬。那时候经常有人拿着米斗(装米的小木桶)到邻居家先借几管(量米用的小竹筒)来暂解燃眉之急。有的人则提着篮子到未能收成的稻田里,去找先熟的穗子捋下谷粒,然后放在锅里炒干(等不得晒干)再放在石臼里,用石锤舂出米来,熬粥充饥。

更有人实在没有办法,就去借“谷担”,比如这时借100斤谷子,到收成后还他150斤或200斤。因此每当在收成季节,农民们收的粮食,除了还租还债以外所剩无几,也因此才有上述“镰刀挂墙嘴挂壁”的现象。

过去,农民长年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寒酸日子,平日里能作为更口的“美食”(俗称“个样味”)一般只有“咸糜”、“鼎边糊”,再好一点的就是“咸饭”、米粉、面和“滑粉肉”。但这不能经常吃。过去甚至把麦皮和烂地瓜加工后做成的饭食,也当作“个样味”来享受。

以前,农村最经典的传统美食是“起家稞”、“芋稞‘’(用芋头和米捣成团,里面包上菜,蒸熟吃),”早米淋“、粽子、糍巴、”饺包“等,花样不少,不过以前没有馒头、肉包和饺子等面制品,有用面粉煎成面饼里面卷上豆芽或菜。那些东西也只有逢年过节时才有的。

过去,一般农民一生没上过馆子,有的农民因挑柴草或农产品到街上出售时,肚子实在很饿,才进到街边的点心店,花上几角钱,吃一碗鱼丸或扁肉,配上两块光饼,便感到了满足。再就是带几块光饼或两条咸带鱼回家,让孩子和家人也都得到”享受“。

现在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进城不再是粜粮食、卖柴草,而是购物或逛公园、逛超市。过去进城时背负肩挑的情景已难以再看到,取而代之的是骑摩托车、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更风光的是还有驾着自家的小汽车进城办事购物或兜风。村里一些较有”出息“的人,还不时光顾酒楼、歌厅,到那里去潇洒、取乐。把年节或喜庆的筵席办到酒家已成了平常的事。

如今,孩子们都由过去“馋食型”变成了“厌食型”。做父母的不像过去那样怕孩子吃,而是怕孩子不吃。绝大多数人都不再缺乏营养,因饮食不足、营养不良引起的胃病、贫血、水肿、神经衰弱等疾病已不再出现;而许多成年人却因为营养过足而染上了“富贵病”或“肥胖症”。

以前村民们饭桌上常备的“当家菜”是自家酿制的豆豉、豉油以及自家腌制的萝卜(“菜头”)、咸菜,或市上买来的咸鲑(是用盐腌制的带水的小杂鱼)等。
较有钱的才能吃上虾米、蚵仔(腌制的小鱼干)或咸带鱼。要想吃点腥臊东西开荤,就得自个到池塘、圳沟、田边以及溪河里捉鱼摸虾。城里的小商贩,隔三差五会挑着虾米、鱼蚵仔以及光饼、蛎饼之类的东西下乡叫卖,但也不是想买就买。

有的人实在想买,但又没钱,就只好用十分有限的粮食去交换。在农业集体化时期,由集体单位开设的食杂店(当时又叫“供销社”),全自然村只有一家。卖的只有糖、油、烟、酒、虾油、盐、豉油以及糕、饼等日常食品,但大都是定量供应。并非可以随意购买,当时布、糖、油、烟、酒、鞋等日常主要生活必需品都由供销部门定量发证供应。

过去,农村家家户户都饲养鸡鸭猪羊等禽畜。那时农家吃的鸡鸭都是自己饲养的。许多人遇到要用钱时,常把家禽家畜拿到市上去卖,自己也舍不得吃。一般人每年只能吃一两次鸡鸭肉,那时都叫“吃补”,里面都要放进“补药”,都要等农闲或雨天才吃,不能“出汗”,也不能跟杂粮或蔬菜一起吃,为怕营养消失掉。过去“吃补”是男人的专利,没有女人和小孩的份(因为男人是家庭的主要负担者)。

由于村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粮食也由过去的不够吃、省着吃,到了放开吃、吃不完。过去怕小孩吃,现在只怕小孩不吃,哄小孩吃饭成为孩子母亲的负担。

在改革开放之前,整个大自然村只有一家由集体机构开设的“供销社”(小卖部),卖的也只是一些定额供应的小商品。如今每个自然村里都设有小型超市和各类商铺,而且还有农贸小市场。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初步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其二,早年,农民衣着也与现代有着天差地别。过去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穿衣只是为了遮体御寒,哪像现在这样摆阔气、讲时尚。

过去乡下人穿着的都是自家缝制的传统式样粗布汉服(即现在所谓的“唐装”),全是靠手缝,很少有人请裁缝师傅缝制,更无人购买成衣(当时也无服装店)。先前农家极少使用缝纫机。要是有,也是个别华侨从海外带回来的(在当时也只是手摇的),在改革开放之前,虽然也有国产缝纫机的出现,也是凭证供应,十分稀罕。

以前的制衣布料基本上都是凭布票购买。数量和品种都十分有限,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当时最普通的布料是“的确良”和“咔叽”等蓝、灰平布。以前孩子穿的大多是大人或哥姐们退下后加以修改的旧衣物。一般人衣服、鞋、袜破了都要反复修补,有的人一辈子没穿上几件新衣服和新鞋袜。过去补衣服、鞋袜成了农家妇女的业余劳作。每当农闲之际,妇女们便在自家的门前廊下做着针线活,修修补补。那时也有专门为人补衣服和鞋袜的工匠。 ·以前,农村人冬天主要御寒衣服是“夹袄”或“棉袄”。极少有人能穿上羊毛衣或呢衣服,在大冷天穿单衣裤的也不少。在冬天有太阳的日子里,人们常聚集在向阳屋檐下“曝日烧”(晒太阳),或叫小孩去拾干柴烧火堆“烘火”,常常是一边烤火,一边脱下破棉袄捉虱子。老年妇女喜欢提着“火笼”(里面放着木炭)放在衣襟底下取暖,有时晚上甚至把“火笼”放进了被窝里。

过去小孩都穿开裆裤,大冷天也一样,屁股冻得发紫似乎也不觉得冷,大人们却说“小孩屁股有三斗火”(不怕冷的意思),其实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已。有些人衣服湿掉或衣服洗过后赶不上换,就只好用火来烤或放在于锅上面烘。夏天,男人们经常光着上身,下地时则罩着一条蓝色粗布大“围巾”,俗称“大巾”,劳动时可以遮太阳和擦汗,下水洗澡时又可以当“浴巾”。小孩子爱在地里玩,容易弄脏衣服,大人为了省事和节省衣裤,干脆让孩子们光着身子,可以一夏天不穿衣服。

有些人衣服被雨淋湿了没衣服换,只好窝在床铺里,把衣服放在灶口前烘干后再穿。过去床上铺的都是草席,草席破了还再补。冬天就在草席下垫上稻草。有的人用稻草编成“草苫”铺着,如果草席破了,稻秆会扎背。

过去人们只讲习惯,不讲奢华。当时有句话说“金铺银铺,不如自己的草铺”,因为稻草也会保暖,在那穷El子里,也觉得自在自得。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样很简陋但又觉得习惯的环境中度过了一代又一代。

在炎热的夏天中午和傍晚,总会有人手摇扇子(蒲扇、纸扇、麦秆扇)聚在村头巷尾或树下乘凉休息,甚至把饭桌也搬到那里去。因为过去没有电扇、空调等设备。

过去农民上山下地挑东西脚上穿的是草鞋。所谓草鞋,是用小麻绳、稻草扎成的,有的人草鞋穿破了还再补。

以前的拖鞋也有用草编的,叫“草履鞭”,也有一种用木头做的,叫“柴屐”

(一块鞋底形的木板,前头横钉一条胶带),这两种“拖鞋”一般是自己制作,也有人是从街上买来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有了胶底布鞋以及塑料鞋,于是过去那些传统的手工制作的鞋就不再见到了。

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生活资料逐渐丰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逐渐更新。原来的一套生活方式也已被取代。有一个时期,人们都把“针车”(缝纫机)视为宝贵之物,把针车、脚踏车、收音机称作“家庭三宝”。后来由于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针车在家庭里也已成了多余之物,与收音机(“三用机”)一样,已无人问津。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6:16:19

第三节 物质文明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日常生活的进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到。

其一,电的应用。音西的用电始于东张水库的建成,当时音西是农业先进单位,所以也率先用上了电。

早先人们夜间用的都是各种油灯,有植物油与煤油两种。以前学生晚上读书做作业都在昏暗的油灯下进行。由于煤油灯烟大,熏得鼻孔里满是油烟。为了省油,家长还不让孩子晚上搞得太迟,剩下的作业要留在第二天早晨在室外完成。

自从有了电以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灯,整个村庄大放“光明”,从此结束了点油灯的时代。

其二,过去人们对寒暑气候造成的威胁无法抵御。大热天时,一家人挤在闷热的小房间里,靠手里的一把扇子入睡,但醒来时往往是浑身是汗;大冷天时,则在被窝里缩成了一团。现在房子通风设备好,并且有了电扇和空调,可以不受酷热的煎熬;冷天有各种御寒设备,床上一般都有足够的保暖用品,使人拥有较舒适的睡眠环境。

' 其三,社会的发展,村民们在生活用水方面也起了根本变化。过去人们用水总是离不开水井、水缸和水桶、“拔桶”。每天得用人力从老远的水井挑水回去供日常生活使用。挑水时要用“拔桶”从一丈多深的井底下把水拔上来,这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完成。每担水约100斤重,须往返两三趟才能盛满一水缸。这频繁的日常生活性的重体力劳动都是由家庭妇女来进行的,体力不好的妇女是十分吃力的。在农忙时,这些事都得放在早晨或晚上来干,尤其是水井都是公用的,常因怕挑不到水,都争取赶在别人之前去挑水。在旱天时节,井里的水实在不够用时,竞要到池塘里挑水用,那水脏得满是污泥虫子,也顾不得。

过去人们洗衣服都到池塘、圳沟,那里的水非常脏,尤其池塘都是死水。女人洗马桶也在那里,水质常年呈黑绿色,长满了无数藻类和生物幼虫。家里没洗澡房,要洗澡就得跑到溪河里,但冬天不行。

过去家家户户煮饭用的都是设有前后两个铁鼎的原始式大土灶,前面的大鼎煮饭,后面的小鼎烧水。前面的饭熟了,后面的水也热了。冬天时,人们就用后鼎的热水洗脸、洗澡。水量不多,家里人多了,就几个人合用一盆洗脸水,甚至全家人共用一条洗脸布(过去很少人用毛巾),在那种情况下无法讲究什么卫生。

以前那大灶烧的都是庄稼的稿秆或山上砍回的柴草、树枝。有劳动力的家庭,他们砍回的柴草供自家使用以外,还要挑到街上出卖,当作一项家庭的主要收入。

劳动力差的人只好让小孩子到野地里耙草根、拾树叶、捡枯枝或干牛粪来烧。有的人在灶膛旁安了个手拉风箱助燃。到了用电时,则改成了电动鼓风机,打开时便会发出呼呼的响声。由于烧柴火的大灶烟灰大,日子长了,家家的厨房(俗称“灶前”)都被烟灰熏得乌黑。经常是灶里冒出来的浓烟,把烧饭的人呛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正如常言说的在过去农民是流着眼泪和汗水吃口饭。

社会发展了,农村也开始烧煤炭。这时许多家庭在火灶以外又加上一个煤炭炉,兼用煤炭煮饭烧水。这在当时实在是一大进步。但上街买煤炭,制造煤饼、煤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后来印制煤块不需自己动手,可以直接购买现成煤块。

再后来就有人下乡专门出售现成的煤饼。20世纪末,许多家庭已不满足于烧煤炭了,开始用电、用煤气(液化气)煮饭烧菜。于是液化气灶、电饭煲、电火锅、微波炉以至电磁炉等现代化炊具相继进入了普通农民的家,农民们的厨房里也出现了一次“大革命”。那些古老的大柴灶基本上被弃置,煤炭炉、煤油炉等也被撵出厨房。许多新建的楼房,已完全不再造那种古典式的大土灶,已全盘地展示了一套现代化格局和设备。旧农村、旧时代的生活模式已基本消失,现代的生活方式成为时尚。

从另一个角度看,过去农民处于食不果腹和衣不蔽体的时代,农民的碗橱里放的只是几只碗和几双筷子,以及一些油、盐、酱、醋。衣橱里放的只是几件日常穿用的破旧衣物,那些家具当今都成了“破烂”,已无藏身之处。如今由于物质生活的丰盛,电冰箱、冷藏柜等保鲜贮藏的电器也已进入了许多农民家庭。屋子里也出现了现代模式的大型床铺、沙发和衣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的又一表现是彻底铲除了村前村后星罗棋布的粪坑、厕所和垃圾场。不仅改善了卫生的大环境状况,而且展示出新农村的良好风貌。绝大多数住房都配有规范的家庭卫生间,妥善地解决了个人和环境的卫生问题,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也都由专人进行了及时和妥善的处理,生活环境不断地优化和美化。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6:19:32

第四节精神文明建设
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音西村在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教育事业的发展非常引人注目。学校的建设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土到洋。儿童的入学率达到了100%。从幼儿园到初中可以不出村入学,完全实现了九年教育。

过去是,小学生寥寥无几;如今是,大学生比比皆是。有的一家竞有好几个大学生。至于博士生、研究生,以及教授、高级记者等高级人才也都人才荟萃。而且还出现了全省“高考状元”和国家女子排球队的运动员。体现了教育事业的重大成果。

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但彻底改变了过去愚昧落后的精神面貌,也大大地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

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向更高层次发展

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提高,直接体现了精神文明的发展。音西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几乎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精神生活十分贫乏枯燥,有的只是在农闲时间偶尔看些戏班的闽剧演出,还要自己搬椅带凳子。有条件的村民,在烦得无奈时,会搬出锣鼓等板乐来敲打一番,或操起二胡等乐器来弹奏些小曲调,以舒展心怀,孩子们就只好聚在一起追逐奔跑或搞些游戏。

新中国成立后,在民主社会里,人民的精神也得到了释放。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开始活跃起来。在民主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大时代里,为了配合各项社会运动和“中心任务”,以共青团、民兵和知识青年为主体,大力开展以政治宣传为目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反霸斗争”、“革命斗争”、“阶级斗争”、宣传新婚姻法和支援前线等为主要内容,以短小精悍的小演唱、民间歌谣、民间曲艺等为主要形式的演出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社会发展了,后来村里有了有线广播和露天电影,村民的文化生活又有了发展,人们为能在“广播机”里和银幕上听到优美音乐,看到文艺节目感到新鲜。

20世纪50年代末,音西村建了戏院,当时又叫“俱乐部”,村民们能在那里看到电影和各种文艺演出。此后各自然村也都陆续分别建起了分片“俱乐部”,作为各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地方,从而促进了群众文化生活的向前发展。

到了改革开放大发展年代,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那时收音机、“三用机”等音响的配套设备,以及黑白电视等相继在村里出现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拥有。那时结婚时女家都要买这些东西作为嫁妆。较富裕的家庭都以在新居的客厅里配置一套这样的设备为时尚,不少人以身上携带一款微型的收录机感到潇洒。随着黑白电视风行以后,彩色电视机和录像机等器材也陆续进人了普通农民家庭。当时还出现了以营利为目的用彩色电视机放映录像节目的流动性服务行业,但随着彩色电视机的逐渐普及,这个“行业”也随即消失。至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彩电、录像已显得很平凡,不再那么引人注目。原先曾一度引为时髦的放录音等音响配套设备,已基本被淘汰,被从客厅的显眼位置搬到了房间的一个角落,不再有人购买,极少有人去“欣赏”单纯的音乐节目,除非个别具有较高音乐欣赏水平的人。随着彩电的拥有量迅速增加,许多家庭都拥有多台不同型号彩电,而大堂上多有一个大型彩电或所谓“家庭影院”,使居所显得更加现代化。尤其是一些较为富有的家庭,更以钢琴为新时尚,在大厅的显眼位置上摆上一架大钢琴。当然,钢琴的拥有者们未必都是钢琴的使用者,不少只是摆设,显示自己的“文化气质”和经济地位而已。

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发展到了“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价值观念和保障意识也逐渐突显出来,于是“老年文化”也随之形成。以中老年人为核心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也逐渐占领了文化娱乐阵地。活动的性质也由过去的带有政治性的宣传活动变为现在的以保健养生为目的的纯娱乐性活动。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6:21:57

第五节 现代卫生保健新理念
随着物质生活Et趋丰富和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村民的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卫生保健新理念也逐渐形成。

过去由于经济落后,物质匮乏,人们经常是吃不饱肚子,更谈不上营养,因此过去的疾患大多是营养不良引起的衰弱症以及因环境卫生恶劣引起的虫病和传染病,绝大多数人都属于瘦弱型的,没有一个人需要“减肥”。那时人普遍保健意识是进“补品”,如有身体不适,则往往希望打一点“补针”、吃点“补药”。过去大多数人都“缺吃”,要是有点小病,常常要煮点好吃的,有的小孩为了想吃东西,就故意装起“病”来。所以那时大家都认为“人是铁,饭是钢”,意思是人只要能吃饱饭身体就没事。

现在人们已不再强调食物和“补品”,而转为注意节制饮食和运动,防止发胖,竭力避免因营养过剩引起的“富贵病”,注重吃“保健品”和“绿色食品”,不再把鸡、鸭、鱼、肉看为最好的营养品,逐渐注意到蔬菜的养生价值。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了科学的养生方法,不再以食物为满足,不少人积极开展各种科学健身运动,如登山、散步、跳舞、打太极拳、练气功等。每当晴好的夜晚,每个自然村都可见到一群群中老年妇女在村子里的开阔空地上自发聚集在一起,伴随着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6:24:09

第六节 先进交通设施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的应用
一、先进的交通设施
以前,村里没有水泥通道,土路弯曲狭小,崎岖不平。民众的交通工具只有少量的手拉木板车和自行车。如今交通状况也起了巨大变化,村村修起了水泥村道,并形成了道路网络。公交车已进入各个自然村,摩托车、电动车己成为人们日常的交通工具。小轿车从无到有,拥有量不断增加,比过去的自行车还多。

二、现代通讯设备的广泛应用
以前,全村只有大队部装有电话,村民们要打电话、打电报必须到福清城里的邮电局,非常不容易,而且费用很贵。改革开放后,村里装了一台程控电话交换机,为村民中的电话用户接转进出电话。那时村民中安装电话的也仅有少数人。

后来村里的电话交换机撤销,电话用户全部纳入了邮电部门统一管理的现代自动网络。但是当时的初装费比较昂贵,开始时也只有少数人装得起。至于当时号称“大哥大”的手提无线电话更是稀罕。

现在,现代通讯的终端设施十分普及。全村已有90%以上村民家庭安装了固定电话,约有50%以上的村民拥有了手机、“小灵通”等移动电话,有的人竞把它当为玩物,无足轻重。大多数家庭都拥有电脑设备,而且不少人“上网”成瘾,把它作为生活的情趣。

第七节 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音西的社会福利事业几年来有很大发展,特别是老年人的福利事业。原党委书记陈德清同志曾说过:“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每个年轻人的明天”。基于这种尊重人生,关心老人的理念,音西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备受关注和重视。

首先是为60岁以上老年人设立了养老基金,并不断增加。养老金从20世纪80年代每人每月5元,逐步增至目前的每月3,50元,退休的村干部提高到650元。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后,就不用愁吃愁穿,可以无忧无虑地去享受人生。许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已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中退了下来,在家享清福。他们或在老人活动中心里玩乐,或参与老体协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和文体活动。

建立“老年人学校”、“老人活动中心”和“老人活动场所”(门球场、地掷球场等),既是老年人福利事业的重要部分,也是老年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对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起了很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保障广大未成年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自2007年度起,凡属于音西籍的小学生及初中生,均实行免费入学。

此外,村民全面实行“合作医疗”制度。按规定每位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员每年应缴纳的10元钱,均由村财支出,做到了人人免费“入保”。音西村于2007年6月8日成立了“扶贫救困爱心基金会”。村委会拨款30多万元。此外吸纳社会各界的热心赞助。现将首批捐款的名单开列如下:

1.扶贫救困爱心基金会首批捐款名单表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6:24:36

第八节 创业意识的转变
音西人历来具有顽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他们的创业意识也表现出很强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音西人为了改变旧社会遗留下的贫穷落后的状态,在党的领导下,一心一意去走农业集体化道路,轰轰烈烈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科学种田。发挥艰苦奋斗的顽强精神,“战天斗地”,改造自然,获得了“斗天绣地音西人”的美好赞誉,陈德顺、陈德清等原音西一批干部群众曾先后被评为各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形成了“音西风格”和“音西精神”,全省各地掀起了“学音西、赶音西”的热潮。但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浩劫中,音西曾遭遇了一场沉重的挫折。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音西人开始走向新的发展之路,得到了繁荣兴旺的美好机遇。在改革经济体制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大环境里,音西人开始萌生了新的创业思路,跟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和有识之士,在市场经济大好形势的鼓舞下,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和机遇,发挥各自的才智和专长,走出家门,奔赴外地或外国去谋求出路、创业致富,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事业有成,为社会、为音西创造了令人注目的财富和业绩。他们的成功从客观上促进了音西宏观经济的发展,使音西的总体经济结构从过去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发展为城乡结合型、多形式、多层次的综合型经济格局,从而使音西从农业先进典型发展成为经济大村、经济强村、亿元村、明星村的新典型。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6:27:36

第九节 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改革开放以后,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发展,努力实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取得了很大成绩。
(1)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16300元,比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翻八番。
(2)红山果林场:林地1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5%,种植果树266亩。
(3)大山坡茶场:林地500亩,茶园240亩。
(4)五四果林场:林地800亩,森林覆盖率达95%,果树213亩。
(5)音西建材市场商场面积35000平方米,资产值7亿元。
(6)音西农贸市场一、二层商场面积15000平方米,资产值3亿元。
(7)2010年集体企业总产值达4568万元,财政收入达900万元。
(8)音西融冠游泳池,占地面积22亩。
(9)音西农械厂:厂房占地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
(10)音西蘑菇场:厂房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
(11)可洛溪柑橘场土地面积200亩,承包种植花圃。
(12)建材市场第三期用地面积110亩(已审批,筹建中)。
(13)音西集团公司用地面积9.3亩(已发证)。
(14)音西果蔬市场用地面积60亩(已在办理手续)。
(15)音西鸿业花园用地面积17亩(已审批)。
(16)音西村委会社区服务管理大楼用地面积13.25亩。
(17)音西农业服务中心大楼用地面积27.3亩(已审批)。
(18)音西花鸟批发专业市场用地面积50亩(已拟定)。
(19)征地返回10%土地计79.739亩,已交福清市政府代为公开拍卖,扣除相关税费后净收入可达人民币3.8亿元。
(20)资产达百万元的个体企业者有155家,修理、饮食、针织、商业、制品等行业有555家。
(21)亿元以上的个体、联合体企业、加油站有30多家,房地产公司、煤矿开发公司等有20多家。
(22)全村赴日本、英国、美国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劳务人员达916人。
(23)全村道路全部铺设水泥路,通了自来水,安装了路灯。
(24)90%以上村民建了现代化新楼房。其中有的是别墅式楼房。
(25)电话、手机、彩电已经普及。摩托车已很普遍,小轿车和家庭电脑不断增加,家用一般电器也普遍拥有。
(26)自来水已进入了千家万户。
(27)全村拥有4所完小和幼儿园。
(28)各自然村均有老人活动中心和活动室。
(29)有门球场lo个。
(30)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老年人,6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可享受退休金350元,村干部月退休金650元。
(31)音西籍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可免费入学。
(32)村民免费享受医疗保险。

附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七章 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