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4:54:05

第四章 文化

第四 章文化第一节 古遗址及古建筑
一、古遗址
罗永桥 罗永桥是一座石板桥,位于龟山脚下的山沟之上,始建年月不详,桥长3.5米,宽2.5米,桥面用8块石板铺设成,因为石板薄且长,人从上面走过,石板频频颤动,因此被神化为罗永呓语所成的,故称“罗永桥”。1958年在龟山下修公路时,罗永桥被拆除。

东张路 过去从东张到福清县城没有公路,因此一都、东张等地乡民贩运山货到县城时,过了石门村,要先经过堰头村后、园中村后、霞盛的桥店墩、圣帝园、西云村的石碑龟等地,然后进入县城西门,这一段路途古称“东张路”。县城及西门外人们到一都、东张购买木料、木炭、柴火等也是往返于这条古道。在这一段东张路上,园中村后和圣帝园几棵榕树下都有人摆设茶水、水果、糕点、小吃等摊位,在霞盛的轿店墩还开设脚夫店,备有凉轿,为过往人们雇用,“轿店墩”因此得名。民国22年(1933年)后有了宏路到县城的公路,东张路上客量锐减,车马渐稀,最后失去交通要道的作用。

牌坊群 牌坊群遗址在霞盛自然村圣帝园东张路路边,因历代人们看好车水马龙的东张路而选址于此。牌坊群从圣帝园一直排列到西云村的单边弄,有十多座牌坊,高低不等,但都在4米以上,大多是为“节孝”者而立,也有的是为当地重大历史事件或对当地有功绩的历史人物而立坊纪念。牌坊为门楼式构造,青石嵌构,有的是两柱独门,有的是四柱三门,结构对称,精雕细刻,镂空的人物或花鸟形象栩栩如生,阴刻或浮雕的楷书遒劲有力。在高级社期间,所有的牌坊都被拆除,坊石用于修建水坝。

灰店 灰店遗址在霞盛自然村圣帝园,据说有3座灰窑,始建于清末。过去灰店老板在圣帝园设店烧壳灰,就凭这里的两大地理优势:一是这里濒临龙江,从海口运输贝壳进来的船只可以到达灰窑。二是东张路从这里经过,人流量大,壳灰销路畅通。后来从天宝陂至茶亭这一江段年年被海潮和洪水带来的泥沙沉积,江底逐年升高,久而久之,载重货船不能到达这里,20世纪40年代末,灰店因此倒闭。时过六七十年,现在灰店遗址还残留无数当年散落的蛎、蛤、蛏、螺等贝壳。

圣桥 圣桥是一座石板桥,横跨于龙江之上,东起五马山的北尾山麓,西边接霞盛圣帝园东端。包括引桥长95米,宽2米。桥体设4个石墩,离水面高约4.5米,当年从海口到霞盛灰店的木船可从桥下通过。该桥始建的年代不详,毁于20世纪60年代末。

“万人坑”“万人坑”遗址位于音埔自然村东头安利园。明嘉靖年间倭寇进犯福清时,驻扎在县城的倭寇趁深夜出动两支兵力,分别埋伏在音埔自然村东头与该村西头相距200多米的林中自然村松树林里。村东伏兵点火焚烧稻草并大声呐喊,惊慌失措的村民涌向村西,挤上一条小路往林中自然村逃命。在空阔的田野上,男女老少几百人遭倭寇伏兵前后攻击,全被疯狂杀戮。劫难过后,四邻乡村民众自发在音埔村东挖一口大坑,把几百具尸体裹上草席后集中掩埋,由于埋葬的死人多,后人就把这无碑墓穴叫做“万人坑”。农业合作化期间,“万人坑”遗址拓荒为梨树园,后来盖上几幢房屋。

二、古建筑
(一)寺

应天寺原址位于林中自然村村北,始建于明朝(年份不详)。据说过去寺内常年有住持及僧众达10人。原寺于1958年被拆除。1995年,由林中自然村李明春先生捐资人民币70万元、社会各界人士捐资人民币16万元,在村西重建应天寺。新建的应天寺为砖木结构,三进厅,建筑占地面积410平方米,寺园占地面积3463平方米。

(二)庙

福兴境大王庙位于霞盛自然村村东,始建于明朝(年份不详),土木结构,两厢无前墙,建筑面积195平方米。1958年,福兴境大王庙被拆除。1988年3月,霞盛自然村信士捐资人民币8万元在原址上重建。新建庙宇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与始建相等,四周修筑围墙,占地面积5328平方米。1998年,霞盛自然村及周边镇、村信士捐资人民币40万元,在大王庙东边兴建一座容纳800个座位的大戏院,建筑面积688平方米。2006年,霞盛自然村及周边镇、村信士又捐资80万元扩建大王庙,主要是升高空间约2米,重建神龛,庙内重新装修,并在庙前建设钢筋水泥的佛事亭,便于进行重要的佛事活动,建筑占地面积与大王庙相等。

福安境大王庙 位于广林自然村村南,建筑面积103平方米。庙宇年久失修,濒临坍塌,1988年,广林自然村信士捐资修缮。

溪前境大王庙 原址在溪前自然村张厝之南,始建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筑面积53平方米。1997年建设清荣大道时,大王庙被拆除。1999年,在千秋宫左边重建,为砖混结构,庙宇右墙与千秋宫左墙共墙,建筑面积与旧庙相等。

振兴境大王庙 位于桔围自然村北边,桔围吴氏祖先从闽南迁入时始建,为土木结构,建筑面积36平方米。由于年久失修,屋顶坍塌。1988年,桔围自然村信士捐资修缮。

合兴境大王庙 原址位于音埔自然村南边。1958年被拆除。1990年,音埔自然村信士捐资在村东南边重建,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80平方米。

应安境大王庙 原址在林中自然村东北边,始建年份不详,土木结构,建筑面积65平方米。1997年建设清荣大道时,大王庙被拆除。1999年,林中自然村信士捐资在村南边重建,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与旧庙相等。2003年,由林中自然村信士捐资人民币38多万元在大王庙右前方建设可容纳800人座位的大戏院。大戏院为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675平方米。

东桥境大王庙 位于东桥自然村村东,始建于明朝(年份不详),为土木结构,由于年久失修倒塌。1979年,东桥自然村信士捐资重建,建筑面积50平方米。

龙泉境大王庙 位于园中自然村村东南,始建于明朝(年份不详),为土木结构,由于年久失修倒塌。1985年,园中自然村信士捐资重建,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福兴境土地庙 福兴境内有两座土地庙,始建于明朝初年,为土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均为10平方米,分别坐落于霞盛自然村村头坝仔兜和村尾的圣帝园。两座土地庙由于年久失修,在解放初期就倒塌。1988年,在原址重建,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与旧庙相等。

溪前境土地庙 原址在溪前自然村圹底,为土木结构,建筑面积53平方米,由于年久失修倒塌。2003年,在原址重建,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与旧庙相等。

二伯公庙 原址在林中自然村北边,始建年份不详,为土木结构,建筑面积25平方米。1999年,林中自然村信士捐资在应安境大王庙右边重建,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与旧庙相等。

(三)堂

观音堂 位于福兴境大王庙北边,于2003年由霞盛自然村和周边镇、村信士捐资建设。观音堂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90平方米,堂前建两座凉亭、放生池和一座石拱桥,包括圣帝宫在内总投资人民币80万元。观音堂落成后,原设在大王庙内的观音佛祖神龛迁移堂内安放。

锡福堂 又叫三官宫,位于音埔自然村东北边,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2年),为土木结构,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是由林氏祖先十五世公从同安县岭尾村迁入后建没的,距今260多年。1958年,音西大队把锡福堂改为粮食加工厂。

1994年,音西村把锡福堂归还林氏宗亲使用,音埔自然村信士捐资修缮并恢复神位。

(四)宫

千秋宫 原址位于溪前自然村蔡厝北边,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为土木结构,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宫内的主神为托塔李天王,由王氏祖先从闽南请到溪前自然村供奉,香火旺盛。后来由于年久失修,于1959年倒塌。

1986年,由溪前、桔围和山埔等自然村信士自发捐资,千秋宫迁址重建于箭墩之南,建筑面积与旧宫相等,为土木结构,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1988年,在千秋宫东边建筑一座可容纳800座位的戏院,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

圣帝宫 位于福兴境大王庙东边,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94平方米。圣帝宫落成后,原来设在大王庙内的圣帝公神龛迁移宫内安放。

(五)宗 祠

霞盛李氏宗祠 霞盛李氏祖先于唐宋年间(年份不详)从河南固始迁到福清县后,居住地和宗祠原址在东桥山,后因故李氏家族从东桥山迁到霞盛自然村西南方居住,重建祠堂。祠堂系土木结构,内分为后廊、后龛、大厅、天井、下廊等部分,后龛、大厅和天井两旁各有厢房,建筑面积264平方米,包括前埕在内,占地面积344平方米。1951年,霞盛自然村在李氏宗祠始办初级小学,拆除后龛作为学校办公室。1960年霞盛小学迁建后,李氏宗祠内先后办过食堂、生产队仓库、米粉厂、青年俱乐部、民兵队部、草袋厂等。1980年,音西大队把李氏宗祠归还李氏宗亲使用,李氏宗亲先后三次捐资进行修缮,恢复神龛。

音埔林氏宗祠 位于音埔自然村北边,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2年),为土木结构,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系林氏祖先十五世公从同安县岭尾村迁入音埔自然村后建设的,距今260多年。1961年,音西大队把林氏宗祠改建为音西戏院,后改办制茶厂。1997年,音西大队把林氏宗祠归还林氏宗亲使用,林氏宗亲及海外侨胞捐资人民币25万元进行修缮,并恢复祖先神龛。

林中董氏宗祠 原址在林中自然村村北松柏林中,始建于明朝末年(年份不详)。祠堂坐西南朝东北,两进厅,为土木结构,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包括祠堂前大埕,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解放前,董氏宗祠一度为福清西区游击队联络点,解放初期为音西乡人民政府办公场所,人民公社期间办音西幸福院。2000年,祠堂因被房地产商征用拆除,目前重建工程正在筹备中。

(六)古 陂

天宝陂 唐天宝元年(742年)在太平乡境内龟山下的龙江上建坝拦江蓄水,工程取名天宝陂,于天宝十四年(756年)竣工。天宝陂大坝东头接音西村龟山,放水渠上建一座启闭水闸,西头接霞盛自然村坝头园,现存坝长约290米,高3米,其中东向约150米为唐、宋、明保留的旧坝,西向60多米是1950年重修的坝体,70多米是1963年砌成的副坝。整个坝体为台阶式结构,始建时用壳灰黄土浆砌条石。清咸丰三年(1860年)秋,大坝一段被洪水冲垮,不久得到修复。天宝陂大坝经过悠久岁月,高水压急流冲刷,坝体内黄土灰大量剥落,缝隙逐年扩大,蓄水量逐年下降。1970年夏,有关单位在坝体灌注大量水泥,大部分管涌得到堵塞。2001年1月20日,天宝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附《重修天宝陂记》:

重修天宝陂记[明] 叶向高
吾邑滨海,土田瘠薄,又鲜泉源灌溉之利,雨呖一不时,苗立槁矣。惟西南有陂名天宝,水自仙游而来,历清源、善福,达新丰、仁寿二里,沃田数千顷。宋元(祥)符间,郎公简修之,故又名元(祥)符陂。

其后屡圮屡筑。万历己丑,则耆民周大勋奉邑令欧阳侯之命,凳西陈石圳二百余丈,农民赖之,抵今将三十载。值今岁淫雨,复有颓坏,适王侯来莅邑,咨诹民瘼,知兹陂为邑大利病,询于众孰可任厥事,佥日:“故坝长大勋子文遴笃诚勤干,习于水利,令之董役,必能底绩。”侯忻然进而命之。文遴条上方略成当侯意,遂使鸠工。下令有湮圳、决防、梗法、便私、不输钱服役者,悉治以罪,人皆懔然。侯又修俸为资,役者竞劝。其最要害,如西陈、沟头、滨江海堪,尤所加意,水利悉复,岁不能灾。五洋二十五墩数万人咸被其泽,颂侯明德,无以为报。

余观自古循吏为民造命,莫不以导水兴利为第一义,而吾邑以频年无岁,租赋之不时,以为长吏忧,吾侪邦人其亦有余恧焉。今幸邀惠于侯,举数千顷之田,旱涝无虞。其亦相劝于唯正之供,俾侯以不催科见督,是乃所报侯也。而周君父子先后有劳于兹陂,亦可谓义修事者。

侯名命卿,粤番禺人,癸丑进士。

(七)祖先遗留下的古住宅基本建筑模式

追溯源流,音西村的居民都是在不同时期从不同地区迁徙而来的,都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因此各自然村都或多或少地遗留着古老的民居建筑。现在,原始的民居建筑物已越来越少,大部分已被拆除,剩下来的,也已淹没在现代化的楼群里,成了历史的见证。

这些古民居建筑尽管大小形状不一,但基本模式大致相同,大多是仿“宫殿”模式建筑,整座房屋大多分前后落,各落都是对称形结构,中间是公用大厅,两边各有一个或两个厢房,前后落相同,上大厅正后方有一个作为供奉祖先神位的神龛。大厅是逢年过节或祖宗忌辰时拜祭祖宗以及举行婚丧喜庆各种仪式和摆设筵席的场所,凡老人在弥留之际,家人都将其移到大厅上,即所谓“出厅”。这种房屋有两大类,一是“六扇”,中间是大厅,两边各有两个厢房,另一个是“四扇”,大厅两边各有一个厢房。无论“六扇”或“四扇”,前后落之间的正中都有一露天的空地,叫“天井”,是全屋最大的通风、采光和排污的地方。雨天时,全座屋一半以上的雨水要从这里通过阴沟向外排出。过去,环境卫生极差,“天井”往往成了公共堆放垃圾和倾倒污水的地方,因此也是苍蝇、蚊子孳生之地。这类建筑的屋顶最高处叫屋脊,屋脊两端造型状如鹊尾,因年代久远,现已为数不多,据了解,其中保存较完好的可算杨厝,全自然村原有五座(俗称“杨家底五块厝”),如今仍保存着四座半。这类房屋纯属土木建筑,墙体是用泥土与碎瓦片混合以人工筑成,如今有的墙体已明显倾斜,虽几经大风暴雨侵蚀,却不倒塌。音西这些古建筑,是世代村民休养生息之地,是音西文明历史的发源地,孕育过无数优秀人才,也是音西悠久历史的见证。

第二节 福清革命历史纪念碑
1999年1月,福清市政府在桔围自然村东北方、可洛溪畔建设了一座“福清市革命历史纪念碑”公园,占地25.5亩。石碑雄伟壮观,矗立于公园的中央,是福清解放50周年的纪念性设施。公园成为音西境内唯一的革命历史纪念建筑。公园位于清荣大道旁,于音西、奎岭、融西村等社区的交界处,因此又成了周边社区群众夏、秋季节夜晚消遣的场所。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5:01:07

第三节 民间传统习俗一、婚丧喜庆
(一)结 婚

在过去,男女婚姻大事听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由父母包办,男女双方均无自主权。

成婚的程序主要是相亲、合婚、看日子、结婚。新中国成立后多了照订婚相和办订婚酒。

旧时,女子出嫁要坐花轿,无论路途多远,新娘子都得由男家派人用花轿来抬。而且一路上鼓吹队跟在后面,吹吹打打。

女孩子在出嫁前几天,就要哭嫁,当时称为“啼参进”,表示“不愿意”出嫁,因为过去结婚确实不是两厢情愿。“啼参进”时,一般都是由亲属中的女性陪着“哭”,叫“陪参进”。“啼参进”不是痛苦的哭,而是借“哭”来表达对包办婚姻的反抗,“矛头”是指向父母或主权的其他长辈。形式多是“借景抒情”,“唱”公式化的顺口溜“诗歌”,因此实际上是以“哭”代“唱”,颇有“艺术”韵味。才情较好的女子,在“哭”的时候常会引来许多听众,其中也不乏前来“学艺”的待嫁女子。因为女孩子们在平时就要练就这一套“本领”。

音西地区内也十分讲究母系亲属的地位问题。在喜丧事中非常强调“母权”的体现。似乎与旧时的男尊女卑思想并不协调。男子结婚时,要在大堂上张贴由“妈表”和“舅表”出具的“堂联”(巨幅对联)。“妈表”和“舅表”分别为祖母娘家和母亲娘家的亲属。他们的“堂联”要按辈分依次贴在适宜的位置上。摆筵席时,也要把最主要的席位摆给“妈表”、“舅表”,而且要让他们先入席。如果这些规矩弄不清楚,将会引起不满和抗议,影响亲戚间的正常关系。

在婚姻大事上,还曾流行着若干属于婚姻体系的民俗文化。其_,大贴结婚对联,用“满堂红”来渲染欢乐气氛。其二,为成婚的男子题写“表字”。意思是男子在结婚时已算成人,族人要给他授以大名(俗称“表字”),用红纸“张榜”公布,并注明其在同辈中排行第几,亦即所谓“排行榜”。其三,在结婚仪式中,男女两家互送礼仪文书,完整成套,用一对“礼书盒”存放,用“礼盘”扛着,送到对方家中。这事通过由乡间富有经验并略有常识的长者去料理。但由于此事专业性较强,精通的人越来越少,故现在已逐渐流于形式或干脆免除。

过去有一种专为婚礼仪式操作的专业人员叫“捧妈嫂”(女性)。因为那时新郎、新娘原本互不相识,新娘来到新郎家是人生地不熟。因此完婚时,自始至终由这个“专业人员”陪伴新娘,引领新郎、新娘去完成礼仪形式中的各个环节。

过去的一套结婚仪式相当复杂,地方习俗很多,有“进轿”、“出轿”、“踩米筛”、“圈火炉”、“拜堂”、“会亲”、“添花”、“进洞房”、“揭盖头”、“闹洞房”以及次日的“落灶前”(新娘下厨、学习厨事)等。“捧妈嫂”是由男家出钱请来的。婚礼搞得热闹不热闹就全看她的。因此她必须具备一套专业技能,并且以此为业。过去音西也曾有这样的人才。

自从新《婚姻法》颁布之后,过去流行的一套风俗习惯基本上不再存在。

(二)丧 葬

在本地区曾有“丧事大于喜事”的观念,甚至有“红白喜事”的说法。所谓“白”即为丧事。把高龄老人的丧事当作“喜事”办,比如敲锣打鼓,奏乐吹号,甚至唱戏表演。由于过去人们平均寿命不高,人能活到50岁以上算是幸运。所以人到50岁叫“上寿”,“上寿”时,就有机会“衙喜寿”,即做一副棺材,把它染成红色,衙在后厅里,更有甚者,是在“风水宝地”处造一个“喜墓”,该老人有几个男儿,墓中就留几道穴位,叫“喜圹”,留着日后使用。

老人举丧时,儿孙们要为其披麻戴孝,进行服丧,在服丧期内(三年)儿女不得穿红衫,不能结婚办喜事,在一百El内儿子不得理发,叫“留百日”。正月初二,亲友们要给逝去的老人“跪新葬”;端午节,已婚的女儿要给亡故的父母送“白节”。

现在,这些习俗也已完全消失,但老人出殡仪式却比过去更为隆重,甚至比喜事更加排场。

(三)生 子

过去,重男轻女的思想极为严重,且有“多子多福”的观念。生活水平虽低,但生男孩不厌其多,一对夫妇的男孩多则六七个,一般也有一两个,极少独生子。有的人虽有男儿多个,但若生了一个女孩也不能容忍,要将其送给别人为“螟蛉”,或作童养媳。有的人甚至当女孩出世时干脆将其溺死,过去,“溺婴”现象较为常见。过去生男孩叫“弄璋”,生女孩叫“弄瓦”,以玉石与泥瓦来表示男女之别。生男孩“皆大欢喜”,要办“满月酒”庆贺一番,但生女孩的产妇要受到冷遇;女孩子更受到不公平对待,过去女孩子极少有受教育机会。

(四)寿 诞

这里的人过生El叫“寿诞”,又叫“做十”,主要是对高龄老人的生日而言,是已婚的女儿为父母做的,由她们送给父母用面粉做的“龟桃”(象征“长生不老”),再分给各家各户,“共享其荣”。这种习俗传到现在亦有所改革。现代却更重视为未成年的小孩过生日,儿童要比一般老年人更受重视。

二、岁时节令
(一)春 节

春节俗称“做年”,是民间最隆重的节El。由于是介于年终和岁首之间,所以自古人们都极为重视过好这个节日,力求做到吃好、穿好、玩好。最讲究的就是大年三十的“年夜饭”,这在过去都要准备好几天,因此过去曾流行过一句话说“暝盼日盼,只盼三十暝晡一顿”,的确,过去的农民,平日里要想吃上“年夜饭”
这样的饭食并不容易。

自古以来,过年不仅要讲究“吃喝穿戴”,还要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使过年时心情更加舒畅。

旧时候,临近过年时家中都进行一年一度的大扫除,叫“筅孬” (或“筅堂”)。以前农村居住的都是土墙、泥地、瓦屋顶的瓦房,那时所谓的“筅孬”,只是用稻草等扎成的“孬筅”把屋顶下面的蜘蛛网、灰尘等脏东西拂扫干净而已,不像现代楼房可以上上下下洗刷一番。

“爆竹一声辞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这在当地已成为备受关注的传统,如今又是另一番景象。贴春联可使节日的气氛更加浓烈。过去贴的春联都是信手书写的书法艺术作品,现在的春联则大多是绚丽多彩的印刷品,可谓富丽堂皇。

过去,过年过节和办喜庆事时都要放鞭炮,但放的只是一小串状如蜈蚣的“百子炮”,在室内也可以鸣放,而现在的烟花爆竹越来越大,必须在广阔的空间里燃放,方能施展其风采。

如今过年时,各种多姿多彩作为广告载体的挂历,登堂人室百姓家,而过去只有一纸印有农事活动“二十四节气”的“春牛图”或基督教的“礼拜单”。

旧时过春节,在物质享受方面与现代是无法相比的,但在节日的气氛上,则是现代所无法比拟的。

那时过年,人们为了抒发内心的激情,常喜欢聚集一起,搬出“鼓板”在门前敲打起来,打得有板有调、有情有趣。锣鼓喧天,为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气氛。小孩们则穿着“好衫”,三五成群地在村头村尾嬉戏取乐,到处呈现一派欢乐的节日气氛。

在农业合作化时期,很重视群众性业余文化娱乐活动。春节期间,经常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或放映电影。

改革开放之后,春节的情趣逐渐平常化、形式化,人们过春节似乎只是为了继承一个传统习俗,缺乏过去那种浓郁的节日气氛;有些传统习俗正逐渐消失。

以往过年,要用竹子削成钉子(叫竹钉),钉头用红纸封上,钉在墙壁上(过去都是泥墙)、门上或楼棚底下的楼杆上,谓之“添丁”,即“人丁兴旺”之意。

大年夜,所有房间里通宵达旦,灯火通明,以不眠之夜去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正月初二,当地也流行着给亡灵“拜年”的习俗,俗称“跪新葬”,这一天,为避忌讳,互相间停止往来。

正月初三,谓之“开假”,意即春节已过去了,又开始了正常的生产和工作,但此后的几天里(如初五、初七、初九等)还有一些有名无实的小节13,直到正月十五日,才是继春节之后又一较大的传统节日,叫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一天,一些年轻女子,相邀到地里摘麦苗插在头上,叫“拉青”,同时有话说:“拉青拉青,拉了青翠平安!”接着又相携到“利桥塔”下的利桥上去“过桥”。头上插青,脚下踩着桥过江,都是为了寻求好运,而且“利桥”更含有吉利之意。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煎糖棵(年糕)吃。

有些村庄还流行着“做上元”习俗。在“上元”节时,请来“道徕”(道士)做“道场”,然后“道辣”离开现场在前面跑,执事者操着家伙在后面追,叫“逐羊牯”。这个习俗现已不再流行。

正月二十九日和二月初二日,在本地区是两个相连的节日,叫“后九、二月二”,这两个相连的节日,主要都是煮“后九糜”(就是糖粥),年龄逢“九”者,这天要“过九”,其亲友要给他送蛋面和糖粥,年龄为“九”的倍数的叫“暗九”,也一样要“过九”。过了这个节,正月也就结束了。

过去,农民过了年后日子就不好过了,这里曾流行的民谚是最好的写照:“正月快过(好日子不长),二月难当,三月日子袅袅长,四月老鼠啃缸(没粮食吃)。”过去生活十分贫困的农民,都把“年关”看成难关,过年对他们来说成了负担。

(二)清明佳节

清明是个美好的季节。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田埂上野花盛开,一种开着金黄色小花的小草叫做“鼠菊草”(学名棉菊),这种草,花叶柔嫩,富含纤维,每当清明节来临之际,当地农妇摘其嫩叶和花朵,做成“鼠菊棵”。这在当时是最受欢迎的美食,常常被作为送人的礼品。

“清明祭扫”也是本地的传统习俗。过去坟墓多建在荒野,那里常聚集着许多放牛娃。因此祭墓时,主人都要带着光饼在坟场上分给前来“凑热闹”的乡邻孩子(大多是放牛娃),他们中有的是凑巧遇上,有的却是特地赶来。若没给他们“分饼”,常会招致对方一顿坏话,人们都不愿去破这个例。虽然只有区区的一两块小光饼,以往对农村的穷孩子却具有不少的诱惑力。现在当然没有人会去“凑”这种“热闹”了。清明节“分饼”这个习俗也早已消失了。

(三)端午节

端午节,当地俗称“五日节”,从五月初一至初五,五天都是节日。按俗例,初一,人们把菖蒲和艾草钉在门框上,叫“挡门”,挡住邪恶之意。接着几天都可以包粽子或煎“面饼”,过去这两种食品也是农家较普遍的美食。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的正日。家家户户都要煮“午时面”和“午时蛋”吃。小孩和年轻妇女胸前都挂着用丝线结成的“香袋”、“辟邪丸袋”、“太平蛋袋”,小孩们都把煮熟的鸡蛋染成红色,装在蛋袋里挂在胸前。把普普通通的一颗鸡蛋当成宝贝,舍不得吃,要待到“午时”(中午12点)才吃。

午时,人们用中药“雄黄”调白酒(叫“雄黄酒”),用嘴巴含着喷洒,说是能驱虫辟邪。这典故据说是出自《白蛇传》,酒能驱除“蛇妖”之意。

每当端午节,福清城关的龙江上都举行龙舟竞渡活动,竞渡的龙船都从龙江南部利桥下驶进利桥港,然后直抵茶亭。竞赛双方一路各自敲锣打鼓,呐喊助威。沿江两岸站满了观看的人群。音西地处福清城郊,在看热闹的人群中,当然很多是音西人。因此“看扒龙船”是音西人在端午节中的最有趣味的活动。端午节包粽子、扒龙船,是由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演绎而成的民间传统习俗,音西人也不例外地继承着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

(四)“七夕”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节。“七夕”是神话中牛郎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这一天,人们都按传统习俗做“豆末糍”以及炒糖豆吃。有意思的是,在天晴月朗的“七夕”之夜,老人们常指着繁星熠熠的星空,教孩子们去辨认“七夕公”(牛郎)、“七夕妈”(织女)各在哪里,以及他们是如何越过“天河”(银河)进行相会的。“七夕”那天如下雨,人们便说是牛郎和织女相会时伤心落泪。

(五)中秋佳节

中秋与清明一样,也是一年中美好的季节。由于中秋的月亮比任何时候都大而圆,许多神话传说和幻想也随之产生。那时农村人也不懂得什么“嫦娥奔月”、“玉兔蟾宫”之类的传说,说月中的阴影是“猴子摘葡萄”,还说更深夜静的时候,月亮里会掉下“月华”来,谁要是捡到“月华”得偷偷藏起来,会获得永无穷尽的“财富”,于是总有人,特别是天真无邪的孩童萌发“等月华”的幻想,在夜空下翘首企盼。


(六)冬 至

冬至又称“冬节”。人们在冬至前一天,晚饭后全家人聚在一起“搓丸”,也叫“搓圆”。搓的是用糯米浆做的糍粑。“搓丸”也有一定的“仪式”,桌上要点着一对大红烛,中间插一枝比巴掌大一点的“搓丸花”(人工制作,专供“搓丸”摆设的“道具”),搓好的糍粑摆在桌上,还要放上几个橘子。冬至El早饭时,就要把这些糍粑煮着吃。许多人还把熟糍粑到处贴。

总之,大多数民间习俗的产生与存在,都有其相应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又往往会自然地消失。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5:07:24

第四节 民间文化艺术一、流传在音西境内的民间故事
(一)地里为什么会长杂草
在音西,流传着地里为什么会长杂草的神话故事。

传说,大地的山头和天边连接在一起,有一条山路直通天宫,人们进出天门十分自由。那时土地里尽长庄稼,没有杂草,播种后只管灌水、施肥,等着收成,不用担心地里庄稼荒芜。人们在农闲时间里虽然可以顺着山路到天宫玩耍,但是穷人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兴致到仙界览胜。于是,他们为了养家糊口,有的到处找工,有的提篮小卖,有的在家里搞些手艺活。但是,也有一些富家子弟整天无所事事,他们或提着鸟笼,或牵着小狗,到处溜达,溜着溜着,就顺着那条山路溜上天宫。他们在天堂里大开眼界,看到金碧辉煌的天宫,万紫千红的花园,舒袖舞蹈的仙女;听到百鸟争鸣,宫乐悠扬,歌声悦耳……于是得意忘形,到处乱闯,嬉戏打闹,高声喧哗。他们所过之处,枝折花落,盆翻罐倒,打破了天宫里的宁谧。起初,天神们视这些来自凡间的子弟如宠物,既十分好奇又觉得他们活泼可爱,就逗着他们玩一会儿,也让他们折腾一会儿,然后连哄带骗地把他们劝回了人间。此后,那些游手好闲的浪荡子们天天趁天门打开之时闯进天宫,照样肆无忌惮地胡闹。久而久之,天神们烦了,也生气了。有个天神就问那些凡夫俗子:“你们为什么不在人间地里好好干活,整天到天宫里东游西荡?”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富家子弟竞说:“地里的庄稼该收的收了,该种的种了,没事干啦!“天神听了,恍然大悟,他思索片刻,冷笑一声,说:”哦,难怪你们都闲着没事,从明天开始就有干不完的农活!“说罢,那个天神来到天门口,向人间大地大把大把地撒下草种,又把天边与山头远远地分开,隔断了人们进入天门的道路。

从此,漫山遍野百草丛生,庄稼地里杂草无穷无尽,年年繁衍。农民们从此便长年累月地在地里一遍一遍地锄草,没完没了。

(二)”西埔埕“的传说
在音西村霞盛自然村村头的元洪路西边,有一处叫”西埔埕“的地方。过去没有公路,从福州府到福清县城,有一条小路从这里经过。

明朝天启年间,内阁首辅叶向高因魏忠贤越来越专横跋扈,朝廷一片乌烟瘴气,眼看”大厦将倾,一木难支“,所以向皇上上疏请求辞职,终于获准告老回乡。叶向高回乡后,足迹遍及邑中诸胜境。有一天,他坐着轿子从霞盛村村头经过,突然发觉此地紫气升腾,地下隐隐作响,就急忙叫轿夫:”细步走,细步走!“轿夫们立马放慢脚步,缓缓前行。叶向高探出轿门细细观察,意识到此地风水不凡,今后该地村庄必出大官。于是他叫轿夫们住步放轿,自己下轿后在这里不停地来回踱步,他时而放眼四望,时而眉头紧锁,苦苦思索。他想,叶某我48岁被推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朝为臣,”独相“十多载,官当得够大了。可是,时下官场险恶,竟然屡遭奸党排斥、陷害,我后代邑人不能再受官场之苦啊!叶向高想到这里,又发现这条小路两边田园因缺水灌溉,地皮龟裂,庄稼枯黄。于是,他拜会了当地长老,请求长老召集村民到村头议事。村民们很快聚集一起,叶向高以兴修水利为名,号召大家从远处的水源挖一条大水渠,横穿他经过村头的这条小路,使小路两边的田园都能得到灌溉。村民们听叶老说的话有道理,个个摩拳擦掌,立即动手,不几天时间就挖通了水渠。水渠挖成了,奇怪的是在挖断道路之处,渠底冒出一股滚滚的黄色泉水。这黄水不停地流着,一直流了七七四十九个日夜才断绝。人们都说,这是挖断了地下一条黄龙血脉,黄龙流尽最后一滴血死了,从此这里风水也就破败了。然而,这片耕地因为有水灌溉,年年丰收。大家更理解叶向高另一番的良苦用心。后来,这里的村民在小路挖断之处用石头砌成涵洞,小路恢复了交通,也把这个地方叫做”细步走“。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人们渐渐地把福清话”细步走‘’说成与福清话近音的“西埔埕”。霞盛自然村村头“西埔埕”地名沿袭至今。

(三)罗永的故事
人们从宏路到福清融城,沿元洪路经过霞盛自然村地段时向南眺望,可以看到蜿蜒起伏的五马山。在五马山中段,有一处形状酷似乌龟上山的山体,那就是远近闻名的龟山。

相传在元朝末年,龟山下有一户姓罗的人家,夫妻俩男耕女织,艰难度日。

不久,妻子有喜了,好不容易经过了十月怀胎,在临盆之夜,龟山上空戌时月朗星稀,山麓万籁俱寂,到了亥时却狂风大作,乌云密布,雷电闪闪,雷声轰鸣,大雨倾盆,突然一道电闪光划破黑暗长空,照得五马山如同白昼,接着霹雳一声,地动山摇,雷声过后,罗家屋子里传出婴儿哭声,一个小生命终于诞生了。到了子时,风停雨住,又见皓月当空,星辰依稀。

罗家妻子生的是个大胖小子,取名罗永。这孩子四方脸,五宫端正,眉清目秀,两眼炯炯有神。他在襁褓中就能发出朗朗的笑声,不满周岁就甩开大人学步,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牙牙学语时就能记住所有家具、农具、家禽、鸟兽、庄稼、花草、树木等的名称,还能分辨东西南北方向和上下左右方位。他到了成年时长得身材魁梧,仪表堂堂,气宇不凡,举手投足既干练又稳重。这期间,他出口无一戏言,十分灵验。比如说老天久旱不雨,他说今晚会下雨,果然夜里大雨倾盆;淫雨数日不停,他说明天是好天气,果然翌日阳光灿烂。他体魄健壮,胆大慰人,不怕妖魔鬼怪和虎豹蛇蝎,经常在夜间独自一人躺在龟山下一座石板桥上睡觉。因为石板太硬了,他信口说道:“这石板能软一点就好了。”果然,那石板就上下抖动,过往人们从上面走过都觉得石板不停地颤动,于是就把这桥叫做“罗永桥”。因此,四里八乡的人们悄悄地传开了:龟山下出了个皇帝子。

的确,自从罗永出世后,许多奇怪的自然现象发生了。每当五马山山头云蒸霞蔚,旭日冉冉上升时,远处人们似乎就能看见龟山向五马山山峰挪动。因为五马山山峰对面有一道起伏不平的山脊,杂草长得特别茂盛、翠绿,犹如一条大青蛇扑面而来。人们说这是乌龟和青蛇即将相会,有朝一日龟和蛇相会了,罗永就能成为皇帝,坐上金銮殿,那整座龟山就能变泥土为金银。还有,无论寒冬酷暑,罗永都爱在天宝陂里搏击风浪,也许真命天子身气感染了天宝陂之水,那时在淫雨连绵数天之后,半径五六里之内村庄的人们在晚上若能听到天宝陂发出的轰鸣,明天天空必定放晴,如果久旱无雨,晚上听到天宝陂发出的轰鸣声,不过十二小时必定下雨。

龟山下即将出皇帝的消息不胫而走,一直传到正在举旗造反的黄巢耳里。黄巢想,我揭竿而起,南征北伐,为的是灭昏君庸臣,杀贪官污吏,推翻这万恶君主,岂容再出个皇帝欺压百姓。因此,他人闽后特带一批人马直奔福清而来。黄巢到了福清县城,经人指引,策马出了南城门,沿着五马山下崎岖不平的小道疾驰,片刻工夫就来到天宝陂坝头。他勒马住步,只见天宝陂风平浪静,坝头坐着一个年轻人,正在悠然垂钓。黄巢立刻下马,手提大刀,大步来到垂钓者身边,问道:“小弟,可知罗永现在何处?”罗永早就预感有人要来找麻烦,今天终于来了。此时,他正全神贯注着钓竿动静,忽然听到有异地口音的人查问到自己,知道来者不善,所以头也不抬,慢条斯理地回答:“要问罗永爹,面前一把兜(一根竹竿前头安上捞鱼的网兜,福清话的‘爹’与捞鱼的‘兜’(网兜)发音相同)。”

黄巢听罢,心中已经明白几分,又问:“这么说你就是罗永?”这时罗永还是不抬头应答:”要问罗永叔,面前一竿竹(钓竿)“。这时,黄巢断定此人就是罗永,二话不说,挥起大刀,只听得”咔嚓“一声,罗永人头落地,但奇怪的是罗永的脖子上霎时又长出一个头来。黄巢大吃一惊,立即挥刀再砍,罗永又长出头来。这样,黄巢一口气砍了九刀,罗永连续长出九个头来。黄巢第十次挥起大刀,边挥刀边感叹道:”我黄巢杀人千百万,未见罗永出九头!“福清话”九头“与”狗头“近音,罗永听错了,以为自己连续九次长出的头颅都是狗头,不敢再长了,便倒地气绝身亡。

罗永死了,龟山依然存在,但不再往上挪动,”鬼蛇相会“的愿望彻底破灭A山上泥土也停止了变化,人们只能在山洪冲刷过的山沟里看见一些晶莹剔透的沙粒。罗永桥依然存在,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从上面走过,还能感觉石板在微微颤动。这罗永桥直到1958年五马山下修筑公路时才被拆除。

(四)冬节日粘贴糍粑习俗的由来(一)
在音西村冬节。家家户户都有吃糯米糍粑过节和到处粘贴糍粑的习俗。

传说,过去有一户人家,妻子因丈夫久病卧床不起,儿子年纪幼小,全家生活担子全撂在自己肩上。她白天下地劳动,晚上在家里伺候丈夫、喂养孩子,洗洗刷刷、缝缝补补,累死累活地挨过一年又一年。不久,丈夫因医治无效撒手人寰,留下了少妻幼子。一个妇道人家失去丈夫,又要拉扯年幼无知的孩子,生活度日如年。因此她经常双目发呆,絮絮叨叨。就这样,冬去春来,花落花开,好不容易熬到孩子长大成人。这时,老妇人年逾花甲,白发苍苍,本该娶了儿媳妇后就能享受天伦之乐,可是因为她年轻时劳力又劳神,到老时精神失常了。儿子看到母亲大半辈子受苦受累,积劳成疾,精神失常后整天疯疯癫癫,哭笑无常,心中无比难受。他除了悉心照顾母亲外,还到处问医求药,为母亲治病,可是老人家病情每况愈下,甚至到处乱跑。这年冬至前夕,天空乌云密布,寒风怒号。

儿子趁母亲睡觉之时,赶紧到县城抓药,待他风风火火赶回家里,发现母亲不见了。他问遍左邻右舍,都说没有看见,这时他心急如焚,和亲人们一起冒着严寒分头各处寻找。他们找遍山野、河沟、丛林,都不见人影,一直到夜深更阑才回到家里。这天晚上,儿子彻夜未眠,独对孤灯潸然泪下,他担心母亲挨饿受冻,于是连夜用糯米粉作了许多糍杷,待天亮煮熟后,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的墙壁、门框、窗框以及邻居放养的猪背、牛角上粘贴糍粑,他多么希望母亲在肚子饥饿难耐时,看到到处粘贴的糍粑,就把它撮下吃了,一直吃到自己家里。乡亲们十分同情这家人的苦难,更为这小伙子孝顺母亲的美德所感动,家家户户纷纷仿效他的做法,也帮忙到处粘贴糍粑。时间过了一天又一天,儿子没有找到母亲,也始终不见母亲回来。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冬节日又到了。儿子及乡亲们照样到处粘贴糍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母亲平安回来。

后来,人们年年在冬节日里到处粘贴糍粑,这习俗一直沿袭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

(五)冬节日粘贴糍粑习俗的由来(二)
在音西地区流行着于冬节日家家户户在门上和牲畜背上粘贴糍粑的习俗。关于这个习俗,民间曾另有这样的传说。

过去有一位勤劳贤惠的寡妇,抚养了一个聪明懂事的儿子。一日,这个与她相依为命的儿子负笈外出,远离家门,去求取功名。可是离家数年,杳无音讯,慈母在家思儿心切,望眼欲穿。

可是待到儿子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时,却见不到慈爱的母亲。原来,他的母亲因过度地思念自己的儿子,导致精神错乱,此时已离家出走。儿子见不到母亲,心里自然万分痛苦。为报母恩,他一定要找到母亲,但天地之大,何处寻找?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做了很多糍粑,到处粘贴,甚至粘贴到荒山野岭的树林里,希望有一天他母亲会因为肚子饿去剥糍粑吃,而凭着糍粑循路回家。就因孝子之心感动了世人,才形成了上述的民间习俗。

(六)“神主牌”的来由
过去,音西还流行在厅堂或宗祠的神龛上安放“神主牌”的习俗。

传说有一个农民,生性粗野暴戾,非常不孝,时常打骂母亲。他母亲守寡半生,只有一个儿子,别无指望,也只好无奈地忍受着。一日,儿子在地里犁田。

附近地里这时有一只母羊在生羊羔,他亲眼看到了母羊生小羊时的情景,深受那母爱的感动,从而意识到自己那样对待生他养他的母亲实在不应该。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人。于是他下决心要痛改前非,好好地孝敬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好给他送饭来,他一见母亲来,立刻放下犁和牛,也顾不上放下手上赶牛的鞭子,直冲着母亲“气势汹汹”地跑过去,心想今天要上前迎接,以表一片“孝子”之心。可是谁知当母亲看到儿子这种举动时,却以为他拿着鞭子跑过来又要打自己,母亲这时再也无法忍受,便下了狠心把心一横,就往身边的一口池塘里跳下去,以了结这痛苦的人生。儿子见状也纵身跳进了水里,要把母亲救上来。但是无论他怎么找,也找不到母亲的踪迹,费了好大劲只摸到了一块木头,于是他把这块木头当作母亲的化身,把它带回去摆在厅堂上,每年这个日子和逢年过节时,都备了饭菜,进行拜祭。后来流传的“神主牌”习俗,就是由此演绎而成的。

(七)田螺精——关于天宝陂的传说
传说从前在五马山下住着一个老实勤劳的单身农民,靠种地和打鱼为生。一天,他在天宝陂的堤下捡到了一颗闪亮美丽的大田螺。他怀着珍惜之情把它带了回去,放在了水缸里。时间一晃过了三年,由于他忙于劳动,在三年中,水缸里那颗田螺究竟怎么样,他并不在意。可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天,当他从地里收工回到家里时,正想揭开锅盖煮饭吃,却发现锅里放着热乎乎的饭菜等着他。他单身独户,既无远亲,也无近邻,究竞是谁替他煮饭,他百思不解,觉得此事来得十分蹊跷。于是,他决心要探明其中的奥秘。

一天,他故意早早收工,回到家里,躲在一个隐秘的地方观察。这时只见一个赤裸身子的美丽姑娘从水缸里出来,往灶台边走动,至此他已完全明白过去发生的一切。于是急速冲上前去,情不自禁地把那姑娘搂住。姑娘此刻也无回归的可能,只好“以身相许”。她道出自己的奥秘之后,要他答应两点要求:一是要保留好她的原生外壳;二是三年后要把它送回原生地,让其返回仙界。善良厚道的农民都一一承诺。三年时间又很快地过去了。快乐的夫妻生活虽然使他留恋,但为了信守诺言,他只好依依不舍地把“田螺”送回原处。但这毕竟是“自觉”而不自愿。因此当他将“田螺”送入深潭时,也纵身跳入潭中,以身殉情。此时只见潭中飞出一只洁白的白鹭鸶,在上空盘旋了一阵后,才又依依不舍地飞去。

此后,每当久旱将雨或久雨将晴的时节,白鹭会飞临天宝陂的湖面,而“田螺精”也会从湖底发出类似洪水决堤般的轰鸣声来到水面“相会”。这声音在方圆十余里之内均能听见。于是这里附近的人们都曾把“天宝边叫”作为“好天”或“下雨”的信号。

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变,这种声音也不再听到了。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5:17:47

二、民歌、民谚、童谣及民间曲艺
音西的乡土文化中的民歌、童谣、民谚较为丰富,都是用福清的方言和闽南话(通行于音西的方言中有闽南语系的)口头流传于民间的,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因此记录较为困难。

在过去物质文明和文化生活都十分贫乏的年代里,人们常把唱民歌、童谣和欣赏民间曲艺作为一种乐趣。重大的民间节日(如春节、元宵、中秋等)里,唱民歌(谓之“诗”)的形式大都是把唱“诗”的人分为甲乙两方,进行对唱,叫“盘诗”。双方一启一应,当一方无以应对时就算输,这时赢的一方就会以言语向对方加以攻击,以从中取乐。一般在逢年过节时,或风清月朗的夜晚,孩子们总喜欢集聚做游戏,在做游戏的同时,也常伴随着动作吟诵起诗歌。

现在,电影、电视、电脑及各种电子玩艺,已进人人们的业余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阵地,旧时的娱乐方式已渐渐淡出。

若干民间歌谣选摘:
唱诗要唱“连江叉”
唱诗要唱“连江叉”,连江厝里一头马,一个马头两只耳,一条马尾四只脚。唱诗要唱“连江叉”,连江厝里二头马,二个马头四只耳,二条马尾八只脚。(可以照此一直念下去,要说出准确数字)
树上什么叫
哥哥,树上什么叫?树上阿蛴叫。阿蛴为何又会叫?伊是有厣脐,故此才会叫。毛蟹也是有厣脐,为何不会叫?伊是在土里,故此不会叫。水蛙也是在土里,为何又会叫?伊是嘴阔阔,腹大大,故此才会叫。畚箕嘴更阔,为何不会叫?伊是竹做的,故此不会叫。横箫也是竹做的,为何又会叫?伊是用嘴吹,故此才会叫。“火管”也是用嘴吹,为何不会叫?伊是烧火用,故此不会叫。(自问自应的连锁式童谣)
鸡扭扭
鸡扭扭,鸡啄树,鸡角去犁田,鸡母去送饭,送到日头罩,厝里没煮罩,有人踏我鸡仔脚,阿公阿妈大冤家(吵架),打哟,打哟。(配合动作的童谣)
天乌乌
天乌乌,呗落浩(下雨),阿公扛锄头巡水路,看见一阵鱼仔呗娶“嬷”(娶妻)。鳗吹箫,鳖打鼓,阿娓(蛤蟆)扛轿嘴土土,蚱蜢举旗满天舞。田蚤做媒人,泥鳅做“查嬷”(新娘子),嫁哪里?嫁给一尾泥鳅牯。(用闽南语吟诵)
韵律性民谣
1.“一‘’之壹字像扁担,刘备上山请先生,三请茅庐诸葛亮,来帮刘备打江山。
2.”十“之壹字加拉叉,李靖养仔名哪吒,杀死龙王三太子,抽筋拔骨转回家。
3.一把白扇画牡丹,康熙坐朝六十三(载),养你雍正不孝子,害死你爸心才甘。(借诗伤人)
4.油菜开花滴滴金,刘备过江去招亲,也招孙权伊阿妹,原来弄假却成真。(用福清方言吟诵)
月光光

月光光,照厅中(厅堂)。
公食(吃)饭(早饭),妈(奶奶)抱孙。
池人(谁)诸娘仔(女孩子)?
三叔诸娘孙(孙女)。
亲(亲事)做未?
亲做了。
做(嫁)倒佬(哪里)?
做(嫁)本村。
没办酒席没请客,
没掏(不用)礼盘其扛扛(抬来抬去)。
俱乐部,凑闹热(热闹),
青年邀到一大帮。
有的勒(正在)褙房,
有的扫厅中(厅堂)。
新人石邀转(迎回家),
人克(拥挤)都鞋(会)蒙(晕)。
各人(众人)看新人,
新人看新郎。
行个革命礼,
蒲(又)新(潇洒)蒲(又)大方。

卡(拾)猪屎

卡(拾)猪屎,
卡过沟,
卡到集体粪池兜。
必停卟咚倒粪池,
栽起五谷鞋(会)大兜(长得好)。
卡(拾)猪屎,
卡过村,
卡转集体大粪缸。
必停卟咚倒粪池,
栽起五谷臭变香。

砻砻厝(谷)

砻砻厝,厝砻砻,
糠养猪,米养人。
养猪肥托托,
养人鞋(会)健康。

三、民间谚语
1.农事类
△三十盲埔(晚上)满天星,花生黄豆粒粒金。
△拗九南风三过种。(天气不好,要下几次种子)
△拗九,食了打滚操。(要开始春耕大忙)
△拗九二月二,纸鹞见土地。(同上意思)
△二月清明食了种,三月清明种了食。(种花生、豆)△一日秧,三日稻。(一抵三,说明育苗的重要)
△粗麦幼豆,大由番薯。(指栽种这三种作物时土壤的粗、细)△芒种节,栽番薯不用扼。(容易成活)
△番薯三过白,烩(不会)富也透脚。(打畦、锄草、培土土壤都得晒白)△花生、豆乃食锄头肥。(松土后有利根部发达,如追肥)△六月初一祸(雨),没草搓瑕缚(草绳)。(这一天下雨,早稻收成不好)△河溪畦,到宏路,毛(无)番薯,也有莴(芋头)。(夏夜银河的南头转移到宏路方向,地里的番薯或芋头就长得可以食用)
△雷卡秋,光溜溜。(立秋这一天响雷预兆庄稼绝收)△秋前三日你莫赶,秋后三日你莫懒。(说农事要抓紧季节)△人食牛脚饭。(过去耕田主要靠牛力)
△黄尖不食霜降水。(霜降节气到了,晚稻不需要灌水)△黄尖熟到屈,工钱有人出。(晚稻要熟到稿秆弯曲程度才能收成)△田园常常去,亲戚淡淡走。
2.天气类
△上午雷,下午雨;下午雷,三日雨。(“三日雨”是要下三天雨的意思)△月生毛,水落河;月生晕,水路远。(“水路远”意为不下雨)△鸡母曝实(扇翅膀),不过三日。(要下雨)
△二十弹弹,月上半暝(半夜)。
△东边摄(闪电),掼戽斗(干旱);天中摄,抱仔走(要下大雨)。
△一日南风,三日关门。(要下三天雨)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

△漏夏,没水洗枷耙。(立夏时下雨,要大旱)

△六月汤,七月火。(七月的天气要比六月更热)

△六月热山,七月热厝。(七月野外有风,家里要比外面更热)△六月一雷压九台(没有台风),七月一雷九台来(有多次台风)。

△六月祸(雨),不过路。(六月的雷雨局部性很强,范围极小,常常是路的这一边有雨而另一边有阳光)

△阿蛴(蝉)叫,荔枝红。甲甲(绿蛙)叫,掼火笼(天气开始冷了)。

△雷先惊蛰,四十九日。(惊蛰前打雷,会下久雨)△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冬至是月头,霜雪乍乍流(天气寒冷);冬至是月中,没寒没雪又没霜;冬至是月尾,没柴炊糖棵(要下久雨)。

△春看山头,冬看海口(本市海口的上空)。(春、冬两季节分别观察这两处是否有乌云,可以预知是否会下雨)

△春看初一、十五,冬看初十、廿五。(春、冬两季久晴久雨,就分别指望上述四个不同的日子)

△不怕七月半鬼,只怕七月半水。(七月中旬经常暴雨成灾)△南北相挨,大水流溪。(天空南北云块相向推动,必下大雨)△乌云遮日,不过三日。(定要下雨)

△天晾罩(中午),雨就到。(连续下雨突然中午停住,不一会儿还会下雨)△雷卡罩,雨就到。(中午响雷,大雨就来)

△春天孩子面(脸),孩子快变面。(春天天气易变)

3.生活类

△镰刀挂墙嘴挂壁。(解放前农民生活之苦)

△鼎仔(小铁锅)系草鞋鼻。(形容没有牵挂的人,说走就走)△三年水流东,三年水流西。(世事沧桑多变)

△命载八败,肯做也毛代(没事);命载金银库,不做也不富。(不要迷信命运)△好男莫得上祖乇(财产),好女莫得奶嫁妆。

△养仔没读书,不如一只猪。(说明读书的重要)

△容子不孝,容犬上灶。(说明纵容儿女的害处)

△像司全,功夫半。(像司即用具,起重要作用)

△大石也要细石垫。(不要忽视“小”的作用)

△千富万烂,不如家庭平san。(平安喜乐胜过财产千万)

4.民间曲艺

在林中、音埔等自然村,曾有过民间的“促唱”乐队“鼓吹班”。主要乐器有锣、鼓、钹、板等打击乐,以及大号(喇叭)、唢呐、笛子和二胡等管弦乐器。有一班专业人员,在举行旧式的婚、丧礼仪时,受聘为人吹奏捧场。遇节日或闲暇时节,则可自发设局摆场,吹打弹唱,自娱自乐。那时锣鼓板乐各村都有,是最简便的娱乐器材。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5:22:36

五、民间手工工艺
在旧社会落后的小农经济背景下,音西的农村社会也处于半原始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因而,农民们为生存而需要的一些手工工艺也应运而生。

1.服装

过去男女老少的衣服都是自家手工缝制的,用的工具只是一把剪刀和一根缝衣针。服装式样单一,男性为一式唐装汉服,对面开扣,叫“对面扣”,女式一律为“大襟”,纽扣缝在左腋下。裤子也是一式的折叠式裤腰,另缝上一个白“裤头”,缝制简单,穿着方便。无论男女腰间都系定一根“裤头带”,作为穿裤之用,从不解掉。小孩全是穿“开裆裤”,大小便不用脱裤,十分方便;但冬天里,小孩屁股都冻得发紫。当时家家女人一般都会针线工艺,可以自缝衣裤,没人去商店购买成衣,其实当时本地市面上也没有现成衣裤出售。

2.土布制衣一条龙生产的手工工艺

杨厝自然村过去曾有一位没有文化的农妇,从栽种棉花、苎麻到抽纤、纺纱、牵线、织布、染布、缝衣等都样样精通。她用自制木质土机械完成各道工序的操作,甚至能用手工缝制“洋学堂”里学生穿的“制服”(如“童子军”服和中山装)。她不但能织棉布,还能用苎麻织夏布,甚至能用植物的叶子做原料染布。从栽种、纺织、染色到成衣穿在身上,不用花钱,全靠自己手工完成,具有地地道道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特点。

3.织围裙和带子

过去农民衣着艰难,家庭主妇怕干活时弄脏衣服,所以经常在腰间系一条围裙,叫“围身裙”。这围身裙也有一定的式样,即由黑白两色方格交织而成,中间用一块一尺见方的红布做帷,两边各缝上一条自织的带黑白花纹的宽带子,以便从左右把围裙系在腰间。这种东西,在音西有人能够自己织,有的也作为礼物相送。
音西妇女也会自织各种带子,因为那时带子的用途很大。女孩大了,父母都要令她们学织带子,女孩出嫁时,娘家都要以此陪嫁,不但这带子管用,还有“带(孩)子到婆家”的意思。

织土布、围裙、带子都是传统的手工工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4.做兜肚

兜肚也叫“肚仔”,也是用手工制作的挂在胸前保护胸部和腹部的一种红布褂子。过去因为穿的衣服不多,人们只好用这来保护身体的要害部位。兜肚的底部有一个半圆大口袋,可以放东西。夏天时,小孩经常光着身体,但一定要挂一个红兜肚保护肚子,这种现象现在不再见到,但“压肚仔”的习俗至今还保留着(过去女孩子出嫁时,长辈们要包上一个红包放在女孩的兜肚里作为送行的礼物)。

5.打毛线衣

过去市面上很难买到毛线织物,农民们也买不起。因此要想穿毛线衣,只好自己动手去织。这种手艺解决了不少农家衣着服饰问题,有从内衣到外套,无论衣裤、背心、帽子、袜子,样样齐全,人们花一点业余时间(劳动之余)就能弥补衣着上的不足,因而这种手工工艺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6.麦秆工艺

利用收成后的麦秆子编成各种扇子、草帽和篮子,属于实用工艺品。

以前农村没有空调和电扇,农民们乘凉和祛暑,就靠手上的一把扇子。这扇子除了市面流通的蒲扇之外,农民还可以利用麦秆编成色彩斑斓的麦秆扇子,暑天人手一把,几乎随处可见。还可以将麦秆子加工后编成草帽子,出门或下地时可以戴上,遮阳避雨。还可以做成手提篮子上街时用。

7.扎线和丝绣工艺

扎线和丝绣过去在音西农村也很普遍。

每当“端午”时节,家家户户都用各色丝线扎成“香囊”、“辟邪丸(樟脑丸)袋”、“蛋袋”,女人们挂在腋下的衣扣上,孩子们挂在胸前的纽扣上,成了一道节日的风景线。

不少女人还精通绣花艺术。过去农民穿的鞋子都是自家制作的。精通丝绣的人,常在女人的鞋子上和孩子戴的帽子上绣上花纹,有的也在枕套绣上花卉,叫“绣花鞋”、“绣花枕”,女孩出嫁或生孩子时,娘家少不了要送上这些东西。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5:34:02

六、玩耍杂艺
在旧农村时代,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远远地落后于现代。生活中根本体验不到现代文明带来的各种乐趣和精神享受。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孩子们,他们也竭力在寒酸的生活环境中去寻求乐趣。那时孩子们玩乐的基本方式是以大自然为舞台,以群体互动为主要形式,自造自玩,自娱自乐。他们凭借农村有利的自然条件,发挥自己的才智,创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玩乐形式,以及浓郁的乡土文化色彩。据了解,曾经流行的杂耍玩艺不下三十种,现择要记述如下:

(一)自造自玩

那时买不起市面上的商品玩具,孩童为了满足好动心、好奇心,他们学会了利用身边的自然物或家中的废旧物品,如小竹子、麦秆、树叶、黏土、石子、果子核、废纸、鸡鸭毛、小木棒,以及碎瓦片、肥皂等制作玩具,这些东西既不要用钱买,又随手可得,孩子们只要用小刀或剪刀等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制作出自己所喜爱的玩具来。

用小竹子或麦秆子可以造出笛子类的响器。在麦子收成的时节,几乎到处都可听到孩子们用麦秆做成的“笛子”的响声。用荔枝或观音草的叶子可卷成“小喇叭”,吹吹就可以发出清脆的声音。孩子们欢快的玩乐往往会给大人们紧张的劳动带来轻松的气氛。

用小纸张可以玩折纸游戏,把小纸片折出“飞机”、“小船”、“帽子”、“衣服”以及“青蛙”、“小鸟”等。孩子们用自制的“飞机”、“小船”、“青蛙”等进行“较量”,比赛各自的“能力”而论输赢。

用鸡毛、鸭毛配合铜钱可做成毽子。踢毽子是女孩子最喜欢的一种玩艺,既可较技艺,又能炼身体。

平时,孩子们常会捡几枚精心选择或加工好的小石子放在身上。每当几个人凑在一起时,他们就会从身上掏出石子(叫“魁子”)随意蹲在地上,或放在桌上,玩起“拾魁”的玩艺来。也是以“技艺”高低论输赢。

当男孩子凑在一起时,往往会从身边捡起几个小石子在地上画一个“棋盘”,下起“棋”来,主要有“六子塔”、“三角棋”等,比起“象棋”、“军棋”,既简单又土俗,却也是一种较有趣味的玩艺,很适合农村青少年。

用铜钱装在竹子做成的轴芯上,或把荔枝核插上一根小竹签,都可以做成小旋子(陀螺),放在桌子上,借手动进行旋转。

运用物理学原理,用火柴盒外壳玩“打电话”游戏,把火柴盒一端用薄纸封上,两方各拿一个火柴盒,中间用一条长线,在薄纸处把两方火柴盒连起来、然后朝着火柴盒,一说一听,打起“电话”,通过薄纸震动发声的原理,在短距离内会听到微弱的沙沙响声。这个带科学性和幻想性的玩艺,会促进孩子的学习意识和提高思维能力。

孩子最喜欢玩的是“泥塑”,这种玩法很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农村,黏土可以随意取得,孩子们取到黏土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塑造各种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做自己玩。

最便捷容易的玩耍是吹肥皂泡。年纪较小的孩子,常凑在一起吹肥皂泡,他们都非常认真地在玩中掌握正确的吹气方法,会为自己把肥皂泡吹得又大、飞得又高感到莫大的乐趣。

放风筝(俗称“纸鸢”)是一项局限性较大的游戏,受着技术、环境、天气的严格限制,所以玩者不多,当地也不很流行。每当风筝以袅娜的身姿拖着长长的尾巴在蓝天下飘浮摇曳时,都会把放眼观看的人带进自由开阔的理想境界。

(二)村俗游戏

为了适应农村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环境,村俗游戏在旧农村里是十分盛行的,但现在再也看不到以前流行的那些村俗性游戏了。过去的那些杂耍玩艺,已被现代科技和电子游戏所取代。

由于过去民居的建筑模式大都是群落式“开放型”的,各户之间联系密切,加以过去农村经济落后、单一,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很一体化,生活水平低,教育落后,造成过去农村“闲散”的未成年人也相对多。他们为要消闲遣兴,要常常聚在一块玩耍做游戏,便形成了一套流行于乡间的乡俗游戏,成为当地“民间文化”和“民间习俗”的一部分。比较常见的几种游戏有“抢城”、“敲寸”、“踢毽”、“跳绳”、“捉迷藏”(俗称“掩某某”)、“摸鲤鱼”、“牵猴”、“骑马”、“坐轿”、“趴擒”等,大多是跑、跳、踢等基本动作。村俗游戏具有农村生活特点,容易被农村少年儿童所接受,也是他们主要的文化生活。

(三)生态玩物

那时农村自然界可供玩赏的小生物很多,如小鸟(鸽子、斑鸠、八哥)、蝉(俗称“阿唧”)、蟋蟀、蝴蝶、蜻蜓、萤火虫、金壳虫(俗称“金龟”),以及蛤蟆、乌龟、黄种蟹、彩纹鱼、龙虾等水生或两栖类小动物,都是孩子们的玩物。

只要孩子们想要,他们都会想办法弄到。

掏鸟窝也是农村孩子喜欢干的事。聪明的孩子还用铁线做成了“鸟墩”,放在刚收成的花生地里,就会逮到贪吃的大斑鸠,然后用竹做的鸟笼把它养起来玩耍。能发出声响的昆虫如蝉和蟋蟀等也最受欢迎的。夏天,蝉最爱在乔木林里放声鸣叫。当地有句谚语叫“阿唧叫,荔枝红”。这是农村最富有生气的时节,荔枝红了(熟了),天也热了。孩子们想要树上的“阿唧”,便用当地一种野生爬藤植物叫“桕包腻”的黏液做成的“阿唧腻”,把“阿唧”给粘住,关进麦秆做成的笼子里,不时斗斗它,让其呜叫,玩腻了,就放到火里烤了吃,肉香得很,成了一种“野味”。秋天天气凉了,蟋蟀会在天气晴好的夜间或清晨呜叫,孩子们便循声在溪滩上石隙中捉到它,用竹筒镂成的“蟋蟀笼”养着,也照样会发出清脆的呜叫声。要是把两只蟋蟀放在一块就会斗起来。孩子们也经常“斗蟋蟀”玩,有时也把蟋蟀拿到街上去卖。

这里还有形体比较美观、有色有光的昆虫如金壳虫、蜻蜓、萤火虫、蝴蝶等也很让孩子们喜好。金壳虫(俗称“金龟”)翅膀硬、有绿色亮光、有力气,孩子用竹片做成一个小旋子,把两只“金龟”分别拴在两端,然后让它们同时朝着一个方向飞,就会飞出一个金色的小“飞轮”来,并且伴随着嗡嗡的响声,十分好玩。夏天,村前村后的灌木丛和花丛中,到处是蜻蜓和蝴蝶。孩子们用一截小篾条圈成椭圆形,插在小竹竿上,再缠满蜘蛛网丝,就成了“捕虫网”,就可以捕捉蜻蜓或蝴蝶了。捉住蜻蜓时在它的长尾巴上插上一根细篾签,做上“标记”,再将其放飞。蝴蝶的生命最脆弱。有的把捉到的蝴蝶夹在书本里,做成了美丽的标本。萤火虫是会发光的昆虫,当地俗称“南尾星”,夏天晴好的夜晚,到处飞蹿,孩子们只要用扇子就可以拍下它。放在空蛋壳里,透出“光”来,像一粒电灯泡。孩子们为了消闲遣兴,还时常到溪河,水塘、沟壑里摸鱼捉虾,或找贝类、捉蛤蟆玩。蛤蟆这小动物善于蹦跳,不能拿在手里玩,孩子们也想着一个办法来玩它,用小麦秆编成一个蛤蟆笼,把蛤蟆关在里面,让它在里面蹦跳着。

自然界里可玩的东西确实很多,就连树叶也可以做成“喇叭”和“风车”,有些路边的野草、野花、野果也可顺手摘下来当玩具。

此外,游水(游泳)、爬树、玩泥、弄沙、摘野果、掏蜂窝、赶野猫,也对孩童充满吸引力。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5:34:26

七、民间说教文化
音西群众性业余生活中也曾流行过,如非营利性的“讲书”、“讲故事”、“讲评话”等娱乐活动,其内容大多是宣传传统道德思想,具有说服教育的积极作用,在形式上也颇具哲理性和文艺性,也就是传统的“民间说教文化”。

(一)劝人行善的“打油诗”

“为善不昌,祖宗必有余殃,殃尽乃昌;为恶不灭,祖宗必有余业,业尽乃灭。”传说古代有位举人衣锦还乡时,乡人见其贵为有识之士,便向其提出“为善者不昌”和“为恶者不灭”的不平事。他巧妙地从“人道”与“天理”两者的互相配合,道出“行善”与“作恶”者终究必得报应的“天机”。这则“劝世文”很有积极意义。

(二)儆戒心胸险恶的寓言

话说有两个歹徒,一日合伙劫得一笔钱财,来到一座破庙里要进行分赃。两人各怀鬼胎,都想寻机把对方毒死,独得其财,于是分头去准备酒和菜,由于两人都想借吃喝来实现阴谋,所以分别都在背地里下了毒药,最终都中毒倒地身亡。

这时屋梁上一只小鸟见了,以为“机会”到了,便飞下大吃一番,也被毒死。三者同归于尽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人贪财必死,鸟贪食必亡。”这个寓言警告贪财害人者,或贪图不义之财者,必遭恶报,劝诫人要避恶行善。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5:39:05

第五节美食文化
一、节日美食
(一)年糕

本地方言又叫“糖棵”,将糯米磨成浆,加入红糖、花生、红枣等配料蒸制而成。

(二)五日节粽

糯米和食用碱、花生等原料混合,用粽叶包成三角或四角形,再用麻绳扎牢煮熟。多在端午节时才做,故叫“五日节粽”。

(三)中秋糍

人们把糯米磨成浆,滤干后,搓成丸状,煮熟后,滚上白豆炒制的粉末,故也叫“豆丸糍”。多在中秋节时做,故叫“中秋糍”。农村建屋“上梁”完工时也要做这种美食,以示吉祥。

(四)拗九粥

用糯米配以花生、红枣等煮成的糖稀饭。因为是在正月二十九日煮的,所以叫“拗九粥”。都煮得很多,要吃上两三天。本地一般到了“二月二”(二月初二)又再煮。

(五)冬节丸

用糯米磨成浆后滤干做成的,可调糖吃,也可以煮成咸的,个比“豆末糍”小,故叫“丸”。冬节(冬至)前一夜都要做这种美食,叫“搓丸”,在冬节早晨才煮着当饭吃。

(六)清明“鼠菊粿”

一种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食品,时令性很强,只限于清明节期间。每当清明春暖花开时节,田埂上都生长着一种草本小黄花,俗称“鼠菊草”。采摘后,将其与糯米粉混合在一起做成棵皮,再包上甜米饭、红豆等馅料,印成“龟桃”块状,蒸熟。平时,人们也可以用纯糯米做成类似的“龟桃”,但口感与“鼠菊棵”完全不同。

(七)起家粿

大米磨成浆,掺入熟地瓜,调入适量红糖(或白糖),经发酵后蒸熟,各个节日均有人制作。因其经发酵后膨胀变大,所以叫“起家棵”,有发家致富的寓意。
农民家酿和腌制技术。

二、农民家酿和腌制技术
(一)豉油、豆豉

过去农民餐桌上常年食用的饭配(下饭小菜)90%以上是自家制作的豉油、豆豉和“菜仔”(腌萝I-干)、“辣菜”,以及“咸蜞”、“虾米”和“蚵仔”等。但“虾米”和“蚵仔”过去一般农民也难得经常吃的。至于鱼、虾、肉之类的桌上珍品,在当时只能偶尔品尝,只有豉油、豆豉、“菜仔”、“辣菜”才是农民的“家常便菜”。所以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懂得酿制豉油、豆豉。这两种食品的原料都是大豆,因此每当大豆收成的季节,农妇们都忙着做豆豉、做豉油。

(二)番薯酒和红酒的酿制

过去农民买不起商品酒,一些嗜酒者或喜庆事办酒席所需的酒,只能自行酿制。本地主要是以当地盛产的番薯(地瓜)为原料酿制的“番薯酒”(“番薯烧”)。
经挑选,块小质差,不好食用的“次品”番薯经煮熟捣烂,加上专用的酒柚进行发酵,再用特制“烧酒桶”加热蒸馏提取酒液。剩下的糟粕可用来喂猪。

另一种是用糯米为原料加上红丰曲酿成的“红酒”(黄酒)。这在当时属于“高档”酒,只有极少数人喝得起的。旧时政府对酿酒者要征收“酒捐”。这种酒剩下的“红糟”可作为烹饪鱼肉佐料之用。

此外还有一种也是以糯米为原料酿成的,叫“酒奶” (醪糟),酒与糟可一起吃。

(三)萝卜和“辣菜”的腌制

腌菜是过去农村餐桌上最为普遍的菜肴,尤其是“黄土菜仔”。萝I-除去叶和根须加盐腌制后,调以黄土,适度晾干后封藏在缸里即成。过去霞盛自然村制作的“黄土菜仔”曾名闻遐迩,故成为该村的一项重要副业。另一种“菜仔”只是将萝卜晒干后(切片)加盐腌制后直接入瓮封藏,作法简单,适宜于小户人家制作,口味香甜,也是各家餐桌上常备的饭“配”。

此外又一种腌菜叫“辣菜”(或酸菜)是用芥菜加盐腌制而成,以味酸为特点,通常作烹调的佐料,也可作为饭“配”。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5:40:10

第六节宗教信仰
音西地处福清城郊,与城区毗连,因此在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方面,城镇化的程度都比较高,尤其在宗教思想、宗教文化等方面更受到深刻的影响。

音西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少数自然村里出现了基督教信徒,当时还没有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信仰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宗教信仰与迷信活动被禁止。改革开放以后,宗教信仰获得了自由,基督教的信徒大量增加。各自然村基督教信徒、会众总人数约有千人以上,各自然村都设有活动场所。这些教会都获得了有关宗教管理部门颁发的执照,属于合法民间团体,受到法律保障。

林中、杨厝、桔围等自然村教会还通过会众自筹资金,分别在本地区兴建了教堂。林中教堂建于2000年,坐落于林中村西南侧,外围面积达1876平方米,建筑物占地544平方米,建筑面积1430平方米。门楼五层,主楼为三层,雄伟壮观,拥有500个座位,由会友集资120万元建成。林中堂系属城关“道源堂”支系。

杨厝堂也建于2000年,是属于基督教“南门堂”支系。共集资22万元,其中部分来自“南门堂”的资助。以旧民房作为建筑基地,占地30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10平方米,为砖混三层普通型结构,拥有100多个座位。

有些村落会众在住宅里设立临时“聚会点”,开展宗教活动。

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5:43:10

第七节 农村俱乐部文化
一、俱乐部设置
(一)音西大队中心俱乐部

建于1958年,在音西大队部所在地的音埔村。

1961年,原音埔自然村的林氏祠堂被改建成了一座具有综合功能的现代模式的“戏院”,可以演出戏剧,、放映电影,也可以开群众大会,能容纳千余人,是大型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并且设备有全套的联体靠背座椅,经常作为重大节日和大队庆功表模时演出、放电影和开大会之用。

(二)各自然村的分片俱乐部

以大队中心俱乐部为主,为了满足基层群众蓬勃开展业余文化活动的需要,各自然村还相继建立了自然村级的俱乐部。

1963年9月,霞盛自然村建立了俱乐部,先是暂借霞盛小学的教室使用,1965年5月,又移至李氏祠堂内。

1964年,溪前自然村建了一座土木结构二层四扇瓦房,共二房二厅,作为溪前俱乐部。

1966年,东桥自然村建了一座土木结构二层四扇瓦房,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作为东桥俱乐部。

其他各自然村也都拥有不同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

(三)俱乐部的组织机构

1964年5月,音西大队成立了“业余写作组”,有成员15人,此外还有“毛著学习小组”、“宣传组”、“文艺演出组”和图书室。“毛著学习小组”共有12个、组员194人,其中音埔1个、24人,霞盛5个、53人,溪前2个、42人,林中2个、25人,东园2个、50人。

二、俱乐部活动
俱乐部有活动场所,有组织机构,更有各种具体活动。当时主要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毛泽东著作

《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这“老三篇”是主要学习内容。此外还有《反对自由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以及《放下包袱,开动机器》等。

2.办各类专栏

办了许多读报栏、黑板报、学习园地、专栏和评比栏。

3.组织文艺创作

组织音西大队业余写作组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先后创作了多篇反映音西人生产、生活和风采的乡土文艺作品,如《游音西》、《林中十变》、《过溪山上春万年》、《战溪滩》、《松柏下》、《红山战歌》等小演唱节目10多个、诗歌4首和纪实性故事《音西的故事》30多篇,还有戏剧习作多篇。业余文艺写作组本着业余、小型、多样的写作方针,开展以乡土题材为本的写作活动,20世纪60年代已发展到4个小组。写作小组成员坚持业余文学创作的方向,白天下地生产劳动,晚上或农闲写文章,先后在省委党报副刊上发表诗歌和音西故事30多篇,而且为各自然村村头路口的黑板报编写文章,及时表彰生产队里的好人好事。

4.举办展览

各自然村群众业余美术创作活动很活跃。霞盛俱乐部曾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开展了图片和年画展览活动,对群众进行形势教育。1965年端午节期间,在俱乐部内举办了年画展览,展出各式年画98幅,吸引了400多观众。当年7月间,又举办了“抗美援越”的图片展览,展出有关图片i00多张,参观人数达900多人(其中小学生300多人)。

5.大办图书室

各片俱乐部都办了图书室,全村共有图书835本,其中霞盛360多本、林中137本。

6.开展业余演出

音西大队各片都有业余文艺演出队。业余演出队成员中有回乡知识青年,也有中青年农民,他们既是文艺演出活动的积极分子,也是农业生产的能手。他们白天从事农业生产,夜晚或农闲时开展排演和演出活动,做到生产和文艺活动两不误。演出队一年中大约演出3“--5次,演出的节目短小精悍,丰富多彩,其中有闽剧小演唱、革命歌曲、快板、舞蹈以及民歌、童谣等。在演出的许多节目中,也有群众自己创作的。集体创作的《女民兵刺杀舞》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都很有特色,表现了劳武结合时代精神和女民兵英姿飒爽的风采。

音西的业余文艺演出队曾多次参加福清城关和宏路公社的汇演,1963年春,音西业余文艺演出队代表福清县农村,参加闽侯专区群众业余文艺汇演。音西大队被打成”黑样板“后,演出队被迫停止活动,甚至解散。音西大队得到平反后,演出队又锣鼓喧天,歌声悠扬。1975年国庆节,在音埔小学的体育场上搭起大戏台,5个工作片的演出队共有几十个节目大汇演,台下观众达千人以上。在汇演的基础上,选拔优秀演员,组成音西大队业余文艺队,于同年12月参加莆田地区群众业余文艺汇演。1977年2月,音西演出队的双人舞《红山铃声》、歌舞《音西战歌》等5个节目被莆田地区文化局选拔参加福建省群众业余文艺汇演,汇演历时一个月。汇演结束后,中共福清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县文化馆等上级部门特地安排一个晚上,让音西业余演出队在县人民影剧院进行汇报演出。据统计,音西村各片业余演出队共演出各式各类文艺节目75个,节目都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特点,表现了音西群众对业余文化娱乐活动的高度积极性和热情。

音西俱乐部文化的蓬勃开展,与群众业余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密切关系。许多人通过业余教育之后,成了业余文化娱乐活动的积极分子,也更好地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第四章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