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机灵弟 发表于 2019-2-25 14:42:57

第三章 企业

第三章 企业
音西企业的发展,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即农业经济个体化阶段,农业经济集体化阶段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大发展阶段。音西的集体和个体经济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腾飞的。

一、个体经济时期(含解放前)的小作坊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旧社会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贫困,当时的企业只限于个体手工小作坊形式。

农产品加工类方面有林中、霞盛自然村的畜力(牛)石磙碾米作坊和桔围北下盛的柴油机碾米坊(外地人开设,不久关闭),林中村的应天寺和霞盛人工榨油坊。生产过程从焙花生、研碎、包块直至榨油,全是人工操作,其中研花生工序是利用耕牛拉动大石磙进行的。林中、霞盛、园中设有人工榨糖坊,其中甘蔗榨汁也是利用耕牛带动石磙进行的,生产的是5寸见方的“红糖板”(厚约3厘米)。溪前围后蔡厝有一家大米粉作坊,全用手工制作。

以黏土为原料手工制作砖瓦的有林中“下瓦窑”,就地取土,人工制作砖瓦。杨厝自然村孔底的陶窑,也是以黏土为原料,以简单的人工机械制作的茶炉、煎罐等粗糙陶器,属于一种个体家庭小手工业。

此外,还有一些小商贩、出租业、耕牛交易点。这在当时可算为较好的职业。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经济开始好转,原来小型手工作坊和服务业也有了新发展。

二、农业集体化时期(含公社化)的小企业
农业合作化时期,由于强调走集体化道路,原来个体小作坊,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的“赎买”途径,估价“入社”,成为社办企业。同时新的集体企业也开始出现。1954年,在溪前箭墩兴办砖瓦厂,个体经济时期的煎罐窑、理发店、线面厂以及面粉类油炸食品加工点也仍然存在。1957年,霞盛兴办了柴油机碾米厂,林中董氏祠堂办起了农具修配厂。据1957年统计,当年,队办企业收入5.2万元,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10.48%,社员的个体副业产值占总产值的38%。

人民公社化时期,由于推行“三大、一公”的经济政策,强调生产力的高度集中,不允许私人搞任何副业,把所有劳力严格集中在集体生产上,甚至对家庭养殖业也严加控制。因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1958年,在音埔的“三官宫”开设了粮食加工厂,同时将1957年在霞盛北厝开办的碾米厂搬到霞盛自然村内,扩办成粮油加工厂。该加工厂规模逐渐扩大,陆续增加配套设备,形成了除杂、砻谷、碾米、磨麦等生产线,还增加了磨浆、切面、线面、馒头和饲料、饼肥破碎等加工服务。油料加工的生产设备也进行了更新,1962年引进四台液压榨油机,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1958年,为适应农业机械化形势需要,林中农具厂搬迁到音埔村,建立了新厂房,除继续修配农具外,还进行了农具的技术革新,创造了插秧机、播种机和播种用的划行器,为了“解放肩头”,实现“运输车子化”,还制造了几百部独轮车,然而,这些农业器械由于技术性能极差,很快就被废弃。同年,开始办起服务行业,在溪前、林中、音埔、霞盛等自然村办起了“衣裳组”、“理发组”,主顾双方均以工分进行交易。

1977年,溪前箭墩原手工砖瓦厂发展为机械生产的机砖厂,拥有一台日产3万多块砖坯的造砖机,并建了一座年烧百多万块砖的24门轮换窑。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1977年,在霞盛建立了农业机械修配厂,厂内设有修配车间、翻砂车间和模具车间等,配备有高温熔炉、铣床、刨床、冲床等各种车床以及电焊、切割、喷漆、起重等设备。厂内的技术员和职工全为本大队社员,既能增加集体和个人经济收入,又能发挥社员的一技之长。这年还建立了拖拉机站,拥有大型拖拉机2台、载重汽车3辆,担负着耕地和运输任务,还要负责全大队30多台手扶拖拉机的维修。

同年,在音埔办起了精制茶厂,利用大山坡生产的茶叶,经过机械深加工,生产出档次较高的茶叶产品,向国内市场销售。

据1963年统计,队办的集体企业总产值达2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113.5万元的19.38%,比合作社时期的1957年增3.2倍。1980年统计,全村有新开办的林中机砖厂、霞盛花生加工厂以及分布在村内的面粉厂、塑胶厂、纸巾厂、草袋厂、绣花厂等工厂各一家,煤炭加工厂、鞋革厂、光饼场、豆腐坊等各2家,线面坊4家,服装和米粉加工厂各5家,水产品商店2家,屠宰业6家,食品五金布料等批发、零售兼营商店各8家,饮食店18家,食杂店25家,理发店7家,养鳗场8家,养蜂场10家,加油站25家,运输专业队61个,建筑业3家,这些企业多是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出现的,基本上属于私人个体经营,但部分企业也于集体化后期经济转型时期消失了。许多企业越出音西境外,分布在省内外。据统计共有从业人员400余人,集体所有制的厂场产值达60余万元,占总产值38.96%,是1963年的2.73倍。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企业经济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81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后,音西的企业又有新发展。先后对原有的柑橘场、茶场、红山果林场、鞋革厂及其他13个村办企业进行了整顿改革,实行了全面承包的经营管理办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有所改变,从原来重于发展第一、二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集体、个体以及联合体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兼业户、非农业户的劳动力相对增加。据1987年统计,全村的非农业的劳力达1610个,占总劳力的60%以上,全村第二、三产业产值达465.7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64.5%,是第一产业的1.82倍,标志着音西集体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已在音西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福清市在音西村地域发展新城区的布局已初具规模。音西村“两委”抓住机遇,先后投资建设了新城区大型配套企业,共有建材市场、农贸市场、水果市场和金鹰大酒店等4个项目。其中农贸市场占地面积达1.57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第一层共有店面60间,另外还有108个各类零售摊位,二层有70间店面。由于原来的农贸市场建设规模满足不了客观的需要,于2004年又投资80多万元,在清荣大道北侧溪前自然村地域内的可洛溪旁新建了一座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拥有43个店面的新水果市场。2005年,水果批发市场迁入了新市场,原来的水果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两层店面,一起辟为各类商业和服务业场所。2005年,以投标方式来处理市场的出租问题,结果以年租金287万元成交,比以往每年的87万元租金,增长了229.89%。

金鹰大酒店于1997年建成,为18层的高层建筑,坐落于元洪路与福唐路的交接处,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大酒店达三星级档次,为福建省首家农民集体兴办的大酒店,其规模和档次在福清的大酒楼行业中也属一流,相当引人注目,后来因故将其转让他人经营。

建材市场于1995年建成,坐落于元洪路南侧东桥自然村地段内,投资960万元,建筑面积达1.967万平方米。由于原有店面满足不了要求,2000年再投资2289万元进行扩建,扩建面积达2万平方米。2004年,福清市政府又批给110亩土地,作为第三次扩建之用。至2005年,场内各类建材商店已达90多家。

目前,建材市场、农贸市场和水果市场为音西村的三大支柱企业,支撑着音西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音西的企业,于经济体制大改革以后迅速发展起来,大大地改变了音西经济社会的状况。据2010年的不完全统计,全村投入各种企业的劳力达4115个,占总劳力80%。其中投入第一产业的1115人,占总投入劳力的27%;投入第二、三产业的有3000人,是第一产业劳力的2.7倍。音西村的个体企业分布地区广、经营门类多。据统计,共有鸡鸭场9家,养鱼场5家,养猪场26家,养牛场3家,养蜂场2家,果园8家,粮油加工厂2家,鞋革厂5家,中小型钢铁厂13家,塑料厂1家,服装厂4家,印刷厂2家,豆腐店3家,机械修配厂3家,煤炭加工厂1家,石板材厂2家,粮食商5家,食杂店100家,百货超市20家,加油站30家,水果店18家,水产品店2家,肉店45家,液化气储罐站1家,食油店1家,餐饮店8家,服装店5家,自行车修理店13家,建材零售店20家,建筑工程队30家,房地产lo家,煤炭开发公司lo家,水暖设备2家,灯具1家,农机修配2家,木材加工1家,娱乐场3家,大酒店2家。

以上各企业分布地点,在本市内有236家,在省内有28家,在省外有79家;从产值上看,据2010年的不完全统计,全村企业年总产值6.8亿元,占全村社会总产值97.3%,比1980年增892倍。本村村民在外市、外省创办的企业年总产值逾10亿元,上缴国家税收逾2亿元。

音西企业的大幅度增长,是当前音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将继续推动音西的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三章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