鹂鹂原上草 发表于 2019-2-25 10:50:26

洪山桥畔的情史

说起断桥,我们首先会想到民间传说《白蛇传》。白娘子与许仙在断桥相遇,借伞定情,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又在断桥重逢,言归于好。这个故事被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写进了《警世通言》中。巧合的是,在冯梦龙的另一部著作《情史》里,也收录了一个发生在福州断桥洪山桥畔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明朝初年,姑娘姓张,父母双亡,家住洪山桥西,所以自号“红桥”。冯梦龙《情史》

张红桥是远近闻名的文艺女青年,才貌双全,大户人家上门提亲,她都回绝,因为她希望嫁给一个像李白那样有才之人。于是吸引来了一批以“闽中十才子”为代表的诗人,纷纷寄去情诗,但都石沉大海。永泰诗人王偁最为风流,索性在张家隔壁租了房子,站在窗前就可以窥见张红桥的闺房。他的情诗以香艳著称:“象牙筠箪碧纱笼,绰约佳人睡正浓。半抹晓烟笼芍药,一泓秋水浸芙蓉。神游蓬岛三千界,梦绕巫山十二峰。谁把棋声惊觉后,起来香汗湿酥胸。”张红桥读后,吓得不敢出门。
此时,福清诗人林鸿正好辞官回乡,前来造访故友,碰巧看见张红桥在月下焚香,一见倾心。他吸取了王偁的教训,写了首纯情的诗,托房东老妇转交给张红桥:“桂殿焚香酒半醒,露华如水点银屏。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没想到触动了芳心,很快得到了回复:“梨花寂寂斗婵娟,银汉斜临绣户前。自爱焚香消永夜,从来无事诉青天。”林鸿喜出望外,请老妇做媒,一个月后就搬进张家,同床共枕。他们朝云暮雨,一唱一和,林鸿的诗常常以“红桥”二字结尾,而张红桥诗歌的最末字必是“鸿”字。有一次林鸿被王偁叫去应酬,月上中天,张红桥还站在桥头静静守候。“露湿暗香珠翠冷,赤阑桥上待归鸿。”令林鸿非常感动。
一年后,林鸿赴南京任职。张红桥独坐小楼,每天痴痴地望着窗外的洪山桥,希望林鸿骑着高头大马来接她。她与林鸿虽有夫妻之实,却无夫妻名分,担心林鸿留恋外面的繁华与春色,始乱终弃。张红桥望穿秋水,总算盼来了林鸿寄来的诗词,但是满纸相思却无一句承诺。她陷入深深的迷惘,终于积郁成疾。待林鸿从南京赶回,张红桥却已阴阳相隔了。林鸿在整理遗物时,发现张红桥留下的半阕《蝶恋花》和七首绝句,字字痴情,句句幽怨。读到“衾寒翡翠怯秋风,郎在天南妾在东。相见千回都是梦,楼头长日妒双鸿”“一南一北似飘蓬,妾意君心恨不同”时,林鸿已泪如泉涌,泣不成声。此后林鸿便终生不娶,每次经过洪山桥,看着江水依依,都会痛彻心扉。福清诗人林鸿石刻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仔细想来,张红桥与钱塘名妓苏小小的经历颇有些相似。苏小小年幼时父母谢世,住在杭州西泠桥畔,喜欢与文人雅士来往。有一天苏小小外出游玩,行至断桥,遇见了官宦子弟阮郁。两人情投意合,私定终身。阮郁的父亲听说儿子成天与妓女混在一块,用计将阮郁骗回了南京,强迫他娶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苏小小日夜企盼着阮郎归来,可阮郎却再无音讯。苏小小因为相思缠身染上了风寒,年方十九便香消玉殒。
现代著名作家、诗人郁达夫曾用“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的诗句来描述年少轻狂的自己,如果用来形容林鸿和阮郁当时的处境,也是再贴切不过的。只是当生命在等待中飘然而逝,纵然悲伤和悔恨也无可挽回。当曲终人散,一切都为时已晚。好在传世的诗词记录了爱的始终,好在爱还是比恨多一点。
(来源:2016年《闽都文化》·三米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洪山桥畔的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