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人 发表于 2019-2-23 17:33:35

福清市志(1989-2005版):第二十篇经济管理/第四章工商行政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1989 年,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定行政编制 12 人、 事业编制 161 人, 下辖 17 个工商所、 1 个检查站、 41 个集市贸易服务部, 内设市场管理、 企业登记管理、 财会、 个体经济、 经济检查监督 5 股及缉私队、 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 私营企业协会。
1990 年 2 月, 设立人事教育股、 秘书股。
1991 年 5 月,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改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1992 年 4 月, 人事教育股、 秘书股合并为人事秘书股。 1994 年 10 月, 设立外资股; 11 月, 设立音西工商所。
1997 年 2 月, 缉私队更名为检查大队; 12 月, 人事秘书股改为办公室 (加挂监察室牌子), 其他各股改称科; 核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编制 12 人 (暂时保留省专项编制 161 人), 其中局长 1 人, 副局长 3人。
2002 年 4 月, 全市 18 个工商所合并为融城、 龙田、 海口、 宏路、 渔溪、 三山、 高山等 7 个分局, 东张、 江阴等 2 个工商所; 局机关科室合并为办公室及人事教育管理、 注册管理、 行政执法、 法制 4 科。
2004 年 8 月, 基层工商分局 (所) 升格为副科级单位, “分局” 名称统一改为 “工商所”。 东张工商所迁至镜洋, 更名为镜洋工商所, 辖区及行政权限不变。
2005 年 1 月, 增设监察室、 信息技术管理科; 12 月, 行政执法科分为行政执法一科、 二科, 设立外资企业管理科和财务装备科; 编制 166 人, 在岗 160 人; 设 9 个副科级基层工商所 (融城、 龙田、 海口、 渔溪、 宏路、 高山、 三山、 镜洋、 江阴工商所), 1 个检查大队, 11 个机关科室 (办公室、 纪检监察室、 注册登记管理科、 外资企业管理科、 信息技术管理科、 人事教育管理科、 财物装备科、 法制科、 商标广告科、市场合同科、 公平消费与安保科)。

第二节 市场监督管理1989 年, 在三山乡甲类市场试行 “二卡一标定” (即商品信誉卡、 经营记录卡、 衡器标定) 制度, 每月累计, 每季评比, 好的授予 “文明摊点” 流动红旗, 差的挂黄牌警告、 经济处罚, 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1990—1991 年, 在全市分类推行 “二卡一标定” “同行议价” “明码实价” 做法, 8 个甲类市场全部达标, 5 个乙类市场达标 4 座, 5 座丙类市场达标 3 座; 10 座市场被授予 “文明集贸市场” 称号, 4 座市场被福州市工商局授予 “文明集贸市场” 称号。
1992—1993 年, 派出 280 余人 (次) 开展 “扫黄打丑” 专项活动, 净化文化娱乐场所, 查缴非法出版物 456 本, 音像带 2295 盒、 录音带 1197 盒, 查获各类假冒商品货值 40 余万元。
1994 年, 开展打击假冒、 伪劣商品活动, 查处违章经营 22 起, 查扣假化肥 7758.7 公斤、 农药 891.2 公斤; 取缔 3 家电子游戏室, 查扣虎骨等药品 378 件。
1995 年, 对市场经营者实施 “衣、 证、 卡、 价、 排、 秤、 卫生” 管理, 对食品经营者要求挂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 健康证, 配备专用食品容器、 食品袋、 包装物; 推广净菜上市和小包装上市。 查处假种子1250 公斤、 变质食品 1320 包、 死鳖 539 公斤、 花生油 180 公斤、 浸水食品 1143 公斤。
1996 年, 推行市场 “办管分离”, 加强集贸市场规范化管理。 查处集贸市场内各类违法违章行为 405起, 罚没款 3 万元; 销毁假冒劣质农药价值 23456.79 元, 查扣非法经营的化肥、 碳胺、 尿素、 过磷酸钾 38吨; 查扣过期变质食品 200 公斤; 办理新车入户 150 辆、 旧车过户 75 辆, 交易成交额 184 万元, 收取交易费 3 万多元。
1997 年, 开展创建 “四好文明集贸市场” 和 “无假冒伪劣商品和计量信得过市场” 活动, 查处市场内违法违章行为 521 起, 罚没金额 31234 元; 验证新旧车辆 450 辆, 总成交额 475 万元, 收取验证费 18000元;建立市场商品进货验收和商品售后服务制度, 实施衡器改革, 在宏路、 海口市场推行弹簧秤, 在渔溪、官塘墘市场推行电子秤; 开展 “户户讲道德, 店店无假货” 活动, 611 户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向社会亮牌公开承诺。
1998 年, 落实市场巡查制, 开展 “让市场干净起来” 活动, 采取流动巡查和驻场管理方式, 实行局所两级巡查; 在渔溪、 东门市场推行电子秤, 在宏路市场推行弹簧秤; 查处市场内违法行为 572 起, 罚没款35435 元; 查处走私案件 24 起, 罚没入库 10.37 万元; 检查农资经营网点 276 家, 查获伪劣化肥 17 吨、 农药 621 箱、 种子 76 公斤; 验证新旧车辆 2600 辆, 总成交额 50 万元; 开展 “扫黄打非” 活动, 查扣录像带321 盒、 录音带 856 盒、 VCD2480 片、 书刊 87 本。
1999 年, 查处市场内违法违章行为 228 起, 罚没金额 21065 元; 成立粮食市场监管督查组, 查处粮食收购市场违法案件 19 起, 其中: 非法收购、 非法贩运粮食各 2 起, 查扣粮食 85 吨; 开展 “红盾打假护农”活动, 查扣各种化肥近 20 吨、 农药 21 箱、 劣质种子 550 公斤; 开展 “扫黄打非” 专项斗争, 查扣录音带356 盒、 录像带 321 盒、 VCD 影碟 15860 片、 书刊 357 本; 验证新旧车辆 5100 辆, 总成交额 2250 万元。
2000 年, 市场办管脱钩, 所有市场产权移交市场服务中心。 查处无照经营网吧 3 家、 电子游戏厅 10家, 查扣赌博机 13 台、 录音带 357 盒、 录像带 711 盒、 VCD 影碟 4860 盘、 DVD452 片; 查获劣质化肥 57吨、 农药 16 箱、 劣质种子 146 公斤; 办理展销会登记、 核转 13 份, 验证机动车 1261 辆。
2001—2002 年, 整顿集贸市场, 取缔无照经营 98 家, 查扣食品、 饮料、 香烟、 酒类、 猪肉等违法物资总案值 13 万元; 开展 “食品打假保安全” “农资打假保春耕” “装饰装修材料打假保居住” “汽配打假保行驶” 专项整治, 打击假冒伪劣汽配、 农药、 化肥、 农膜以及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行为, 罚没款 33.95 万元; 创建 “整规一条街” 活动, 统一营业执照与经营者守则贴挂, 统一店牌店招, 统一公示授权证书, 统一明码标价。
2003 年, 以 “三打两治一规范” (打假、 打私、 打击不正当竞争和无照经营, 治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市场, 规范整规街) 为重点, 拓宽市场监管领域, 抓好防 “非典” 市场专项整治和集贸市场治理; 检查各类市场经营主体 15.8 万户次、 农贸市场 759 场次, 取缔无照经营 467 户, 引导 “佳源” “鑫蓝天” 由农贸市场向超市转型。
2004—2005 年, 推进商品质量监管制度改革, 实施食品准入、 商品生产者或供应商档案、 进销货台帐、商品 “索证索票”、 商品质量定期检查等 5 项制度, 防止 “餐桌污染”, 实现食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 以“好又多” “佳源超市” 为试点, 建立市场准入、 商品流通、 主体推出工作机制, 所创立的 “四级三星” 诚信等级监管体系被福州市推广。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1989 年, 严格限制个体工商户, 对私营企业经营重要生产资料和紧俏商品严格实行专项许可证制度,对没有专项许可证的私营企业进行重新登记; 依法撤消 23 家公司, 合并 5 家公司, 新登记 96 家公司。
1991 年, 对农资、 钢材、 医药、 彩电等专营市场进行清理整顿, 清查 1103 家, 查封停业 155 家; 核准登记私营企业 72 家, 个体工商户 17654 户。 全市累计核准登记国营集体企业 2626 家, 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781 家; 累计发放个体工商户业执照 9592 户, 私营企业 72 家 (其中外向型私营企业 37 家); 清理整顿商业批发企业, 保留批发企业 174 家, 其中国营和供销社批发企业 133 家。
1992 年, 颁发 《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 放宽政策, 发展个体工商户 1983 户、 私营企业106 家, 核准登记企业 807 家, 比增 15%; 初审 “三资” 企业 108 家, 比增 6 倍。 全市登记注册工商企业2698 家, 从业人员 80068 人, 注册资金 64009 万元。 福清首家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天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93 年, 对银行、 保险公司、 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进行整顿, 取缔非法集资活动。 市商业局和粮食局分别改制并登记注册为市商业总公司和市粮食经济开发总公司。 通过验照清除停歇业个体户 1394 户, 减少13.6%。 登记注册工商企业 3373 家, 从业人员 91266 人, 注册资金 113995 万元。 其中: 按企业性质分, 国有企业 826 家 (含分支机构, 下同), 集体所有制企业 2450 家, 联营企业 97 家; 按企业门类分, 农、 林、牧、 渔、 水利企业 460 家, 工业企业 758 家, 建筑企业 86 家, 交通运输、 邮电通讯企业 58 家, 商业、 公共饮食业、 物资供销和仓储企业 1602 家, 房地产、 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企业 189 家, 卫生、 体育和社会福利企业 2 家, 教育、 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企业 49 家,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企业 4家, 金融、 保险企业 161 家, 其他行业企业 4 家。
1994 年 1 月中旬, 清理整顿党政机关办经济实体。 妇女儿童服务中心、 工农锅炉配件服务部、 教育服务公司、 教育文化服务公司分别与市妇联、 建委、 教育局、 总工会脱钩; 市工商服务公司、 海融贸易公司、敬业贸易公司、 税务劳动制牌厂注销登记。 登记注册有限公司 56 家。 其中: 商业 22 家、 工业 17 家、 农林牧渔业 9 家、 房地产业 5 家、 建筑业 2 家、 交通运输业 1 家, 公司注册资金 8290 万元。 全市有外资企业378 家。
1995 年, 取缔 236 家 “无场所、 无资金、 无机构” 企业; 清理整顿中介组织机构, 对 31 家企业 (其中国有 2 家、 集体 18 家、 个体私营 1 家) 发出整改通知书, 责令严禁从事涉外劳务中介业务。 8 月, 成龙企业集团创立。 全年登记注册工商户 1756 户, 比增 48%, 登记注册私营企业 228 家 (其中有限责任公司 145家), 比增 24%; 收取个体管理费 452 万元, 比增 39%; 办理个体户验照贴花 10004 户, 占应检数 95.1%;私营企业年检 342 家, 占应检数 95.8%; 办理歇业登记 94 户、 注销登记 41 户; 清理无执照 258 户, 补办营业执照 193 户; 登记注册外资企业 95 家, 投资额 3.4628 亿元, 注册资本 1.7567 亿元; 办理增资 25 家,增加投资额 2.5317 亿元, 增加注册资本 1.987 亿元。
1996 年, 以年检为手段, 加大企业监管力度。 年检各类企业 4101 家, 年检率 95.8%; 年检验照贴花个体户 10610 户, 占应检数 95%; 停歇业 556 户, 占 5%; 国营企业参检 440 家, 占应检数 95.1%; 202 家私营有限公司全部通过年检, 收取个体管理费 646.7 万元, 比增 9.1%。
1997 年, 完成市造纸厂、 机械厂、 汽车运输公司、 轻机厂、 印刷厂、 钢铁厂、 木器厂国有企业改制,核发改制营业执照; 初审登记外资企业 41 家, 总投资 20583 万美元, 注册资金 9239 万美元, 分别比增69%、 99%。 全市注册资金超百万元私营企业 142 家, 注册资金 500 万元~1000 万元的 12 家, 1000 万元以上 10 家。 神龙集团公司兼并福州市幸运啤酒有限公司, 创市私营企业异地成功兼并国有企业先例。
1998—2000 年, 发展个体工商户 3751 户, 发展私营企业 441 家。 至 2000 年 12 月, 全市登记注册的国有企业 975 家、 集体企业 2409 家、 联营企业 66 家、 股份合作企业 104 家、 有限责任公司 561 家、 其他企业 9 家; 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 15965 户, 注册资金 13256 万元; 私营企业 595 家, 注册资金 115176 万元; 外资企业 508 家, 投资总额 24.57 亿美元, 注册资本 13.05 亿美元。
2001 年, 推行实地年检制度, 内资、 外资、 个私企业年检率分别为 81%、 93%、 95%。 清理 “三无”企业 72 家, 取缔无照个私企业 206 家, 吊销营业执照 175 家, 其中: 查处非法经营网吧 40 起, 取缔歌舞厅、 夜总会、 酒吧 13 家, 罚没款 30 万元。 全市有私营企业 592 家, 其中: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338 家, 合伙企业 88 家, 个人独资企业 146 家。
2002—2004 年, 发展个体工商户 7416 户, 发展私营企业 1702 家。
2005 年, 国企改制, 工商企业减到 2651 家 (比 2001 年减少 70%), 其中: 国有企业 142 家、 集体企业 1227 家、 股份合作企业 141 家、 有限责任公司 594 家、 其他企业 32 家; 全市私营企业发展到 2861 家,比 2001 年度增长 5 倍多, 其中私营有限公司 1427 家、 合伙企业 300 家、 个人独资企业 1134 家, 分别比2001 年增长 422.2%、 340.9%和 776.6%。 登记注册内外资企业 602 家, 注册资金 11.03 亿元。 推行绿牌三星企业免于年检制度, 下放登记核准权限, 采取委托登记、 限时办结、 无偿代理等措施服务企业, 其中: 无偿代理服务 232 家, 落实 “先照后证” 129 家, 注册资金分期到位 26 家, 简化登记材料 413 家。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1989 年, 县工商局宣传经济合同法, 接受法规咨询服务 1560 余人次, 为企业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3870 万元; 开展 “重合同、 守信用” 评选活动, 20 家具有法人资格企业受奖。
1991 年, 加强对国家指令性计划产品、 专营商品、 重要生产资料、 市场紧俏商品及主要农副产品购销合同监督管理, 检查合同 1968 份, 比 1990 年增长 60%; 处理无效合同 14 份, 金额 28.8 万元; 办理合同鉴证 205 份, 比 1990 年增长 34.2%, 合同金额 2349.8 万元; 仲裁办案 9205 件, 比 1990 年增长 2 倍多, 金额 108.93 万元。
1992—1998 年, 指导企业加强内部经济合同管理, 帮助企业清理 “三角债”, 推出建筑安装合同示范文本, 探索企业动产抵押, 办理动产抵押合同 51 份 7602.7 万元, 承包合同 192 份 5.4 亿元, 购销合同 34 份373 万元。 1992 年, 评选出 “重合同、 守信用” 单位 36 个。 7 年共办理经济合同鉴证 1359 份, 合同金额9.6 亿元, 收取鉴证费 23.7 万元。
1999 年, 发挥抵押登记职能, 为企业吸纳资金 4.67 亿元 (抵押物登记 40 件, 价值 13.17 亿元); 办理建筑合同鉴证 16 份。 评选出 “重合同、 守信用” 单位 38 个 (其中福州市级 3 个, 福建省级 1 个)。
2000—2002 年, 参与招投标市场管理, 办理拍卖成交合同 26 份 5648 万元; 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受理企业动产抵押登记 91 份, 价值 14 亿元, 借贷金额 5.85 亿元。 全年办理经济合同鉴证 154 份 7088 万元。
2003 年, 办理企业动产抵押登记 54 份, 抵押物价值 14.9 亿元, 借贷金额 4.33 亿元; 办理拍卖登记合同 42 份 3300 万元。 是年起, 不再办理合同鉴证。
2004 年, 办理动产抵押登记 41 份, 抵押物价值 96780 万元, 借贷金额 19922 万元; 受理拍卖委托合同25 份, 金额 2630 万元; 查处合同违法案件 1 件, 罚没金额 0.14 万元。
2005 年, 办理动产抵押登记 39 份, 抵押物价值 59268 万元, 借贷金额 13408 万元; 受理拍卖委托合同22 份、 金额 6037 万元; 办理合同调解 17 起。 获省、 福州市 “守合同、 重信用” 企业分别为 5 家、 20 家。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1990 年, 福清商标管理工作启动, 举办两期商标法培训班, 参训人员 163 人。 核转商标注册 16 件, 其中: 被驳回 2 件、 变换 2 件, 发放商标注册证 13 件。
1991 年, 核准注册商标 14 件, 指导制作广告店牌 400 面, 销毁违章违法广告 1 万多张, 查处侵权仿冒商标包装袋 10 万多个。
1992—1994 年, 核准注册商标 321 件, 审批广告 545 份, 清理违规路面广告 30 多处, 查处商标侵权案件 12 起。 其中: 城头镇恒辉、 五福 2 家饮料厂假冒广东天泉 “龙舌” 商标案受查处。
1995 年, 宣传商标法, 对印刷业开展检查, 查处违章印制商标和商标侵权行为; 对严重侵害美国“百事可乐” 饮料、 “海飞丝” 化妆品和杭州 “娃哈哈” 饮料商标专用权的城头龙潭饮料厂、 高山丽琪日化厂、龙田饮料厂等 3 家企业进行查处; 办理户外广告登记 189 户。
1996 年, 代理注册商标 77 件, 核准商标注册 26 件, 变更 7 件; 对 15 家商标指定印刷企业和 42 家非定点印刷企业进行调查, 取缔 2 家商标指定企业和 3 家非法印刷商标标识企业; 查处商标侵权案件 6 起,假冒商品案 3 起, 罚没款 3.8 万元。 全市在册登记经营广告企业 152 家, 补办审批手续 83 家, 新审批 5
家, 收取一次性广告管理费 0.7 万元。
1997 年, 清理 “三优示范街” 一拂路灯箱广告, 规范店牌 150 面, 强制拆除影响市容广告牌 38 面; 核准注册商标 67 件, 查处商标违法案件 8 起, 罚没金额 1.05 万元; 审批广告 203 份, 查处各类广告违法案件16 起, 罚没金额 1.15 万元。 “妃娅娜” “龙旺” 被评为福州市著名商标。
1998—1999 年, 为企业代理申请注册商标 173 件, 变更 1 件, 通过清理认定福清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176 件; 查处商标侵权案件 12 起, 罚没款 11636 元; 审批广告 78 份、 灯箱广告 1560 平方米、 临时性广告190 份, 拆除违章广告牌 98 面; 查处广告违法案件 3 起, 罚没款 1500 元。
2000 年, 办理注册商标 99 件, 推荐 6 家企业参加福建省著名商标评选, 审批户外广告 92 份、 灯箱制作 423 平方米、 临时性广告 192 份; 查处广告违法案件 11 起, 案值 8.43 万元; 查处商标案件 13 起, 罚没款 4.17 万元。
2002—2005 年, 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 打击商标假冒侵权为重点, 鼓励企业申请商标注册, 走品牌化经营之路, 严格广告经营单位年检, 把牢广告市场准入关, 逐步建立商标监管长效机制。 核准注册商标309件, 查处商标案件 97 件, 发放广告许可证 32 家, 核准路牌、 灯箱广告 969 面, 查处广告违法案件 35 件。

第六节 经济监督检查1989 年, 海上走私香烟、 家用电器, 陆上走私黄金、 外币活动猖獗。 工商部门建立群众举报网络, 查获大案 39 起, 涉案人员 70 人, 罚没 72.2 万元。 其中: 查获龙田镇三村某宅黄金交易窝点, 缴获黄金 68 粒2543.2 克、 美元 1.24 万元、 港币 0.8 万元、 人民币 5.72 万元。
1991 年, 针对倒卖案件屡禁不止现象, 加大侦缉力度。 查处就地转手倒卖各种生产资料案件 97 起, 倒卖紧俏耐用消费品案件 150 起, 倒卖证券案件 12 起; 查扣黄金 7533.71 克、 白银 8463.75 克、 外烟 34580条、 美元 94210 元、 港币 11000 元、 日币 1108 万元、 台币 878 万元、 坡币 1000 元, 查扣聚丙烯 71.65 吨、钢材 221.1 吨、 化肥 376.24 吨、 农药 20.79 吨, 查扣电视机 35 台、 录像机 4 台、 电冰箱 4 台。
1992—1993 年, 贯彻 《反不正当竞争法》, 公平交易执法重点放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净化文化娱乐市场, 查处假冒伪劣农药 106.5 公斤、 化肥 1550 公斤、 烟 1352.5 条、 味精 679 包、 酒 607 瓶、 饮料 1923 罐、罐头 1680 罐、 涂料 20 桶、 油漆 203 桶、 蜂王浆 114 盒; 查缴非法出版物 227 本、 音像带 1165 盒、 电子游戏机 7 台, 查封 6 家无照经营舞厅; 在宏路镇查处一起制售假水泥特大案件, 查处假冒水泥 170 吨, 价值20 余万元。 2 年查处经济违法违章案件 364 起, 罚款入库 33.2 万元。
1994—1997 年, 开展打击制售 “注水食品”、 假冒农资、 倒卖案专项治理, 查扣过期变质食品 200 公斤、 浸水食品 1143 公斤、 死鳖 539 公斤, 查扣假劣化肥 15517.5 公斤、 农药 1782.5 公斤、 种子 1250 公斤、花生油 180 公斤、 虎骨等药品 378 件; 查处龙田镇丽乐卫生用品厂生产仿冒 “舒爽” 牌卫生巾; 查获各种包装袋 20 万个, 价值 2 万元; 查获台江区刘某倒卖摩托车 20 辆案, 处以罚款 9.6 万元; 查获阳下镇郑某倒卖外币案, 查扣坡币 15580 元、 台币 170550 元; 查获龙田镇何某某倒卖黄金和外币案; 在镜洋镇查获假冒“美孚” “路路达” 润滑油, 案值 30 多万元。
1998 年 5 月, 在三山镇查获 3 户无证经营药品个体户, 查扣各种草药、 中成药、 西药总值价 6 万多元;9 月 6 日, 在融城查获各类走私摩托车 104 辆, 案值 30 多万元; 查处魏某某、 林某某非法拼装、 销售压扁小轿车案, 案值 40 万元, 查扣压扁小轿车 268 辆。 全年查处各类案件 139 起, 罚没款 33 万元。
1999—2002 年, 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 1351 起, 罚没入库金额 460.14 万元。 其中, 对市电信局收取话机维护费不正当竞争行为处以 10 万元罚款; 查获长乐某公司走私聚丙稀 8 吨案; 在城头镇梁厝码头查处倒卖走私挖掘机配件案, 查扣挖掘机 13 件, 案值 100 多万元; 在东瀚镇小山东码头查获涉嫌倒卖走私物品944 件, 案值达 100 多万元; 在阳下镇查获制造销售假冒 “丰田 “ND” 注册商标的车用点火白金案件;查处经营 “雪津” “青岛” “惠泉” 品牌 3 家啤酒经销商商业贿赂案。
2003—2004 年, 以 “红盾行动” 为载体, 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整治、 “扫黄打非”、 网吧专项整治等行动,检查各类市场经营主体 16 万家 (次)、 农贸市场 789 场 (次), 捣毁制假窝点 32 个, 取缔无照经营 467 家,查处 “黑网吧” 85 家, 查获不合格肉品 358 公斤、 假冒白酒 25101 瓶, 查扣进口旧服装 10.8 万件、 盗版VCD 片 723 片、 盗版盒式唱片 113 盒、 盗版淫秽 “口袋书 144 本, 销毁各类假冒伪劣商品价值近 48 万元。
2005 年, 结合 “早间” “金秋” 红盾行动, 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 141 起, 涉案金额近 2 亿元, 罚没款入库 142 万元; 检查市场经营主体 13869 个, 查获 “洋垃圾” 旧服装 2.5 万多件, 查扣盗版 VCD153 片、违法书刊 38 本、 假冒矿泉水 465 箱, 查扣火锅料 11 箱、 不合格肉品 385 公斤、 过期食品 227 公斤、 假酒2.6 万瓶, 销毁各类假冒伪劣商品价值 20 万元。 3 月 15 日, 查获上迳镇一病死猪肉加工窝点, 查扣病死猪肉和内脏近 1500 公斤; 4 月, 在港头镇查获 12 吨劣质化肥; 6 月, 在阳下镇查获地沟油 4100 公斤。

第七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县消费者委员会成立于 1988 年, 至 1991 年, 主要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 举办 “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 举办伪劣商品和假币巡回展出, 参观群众约 15.2 万人 (次), 接受群众咨询 1.3 万人(次), 调解买卖商品消费争端 327 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 3.8 万元; 为国营企业追回拖欠款 61.13 万元, 其中: 供销系统 43.8 万元, 银行系统 17.33 万元。
1994—1995 年, 消委会在社会上影响不断提高, 接受消费者投诉 1800 人 (次), 受理案件 73 件, 结案率 100%,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 17.8 万元。
1996 年, 指导消费者正当消费, 开通 “96315” 专线, 受理消费者电话投诉, 至 1997 年, 受理投诉案件 56 件, 结案率 100%, 挽回经济损失 19.6 万元。
1997—1999 年, 举办 “讲诚信反欺诈” “为了农村消费者” “安全健康消费” 为主题的 “3·15” 活动,与公安、 物价、 卫生部门建立案件双向移送和反馈制度, 建立镇 (街)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 接受群众咨询 1.52 万人 (次), 受理投诉 187 起, 办案 177 件, 办案率 95%, 退款 93714 元, 赔偿 8458 元。
2000 年, 以 “明明白白消费” 为主题, 开展创建 “打假维权, 消费者满意街” 活动, 接受群众咨询1476 人 (次)、 受理投诉 151 件, 办案率 100%,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 58.4 万元。
2001—2004 年, 举办 “绿色消费” “科学消费”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诚信·维权” 为主题的 “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 印发各种宣传材料 5.3 万份, 张贴标语 697 张, 出专刊 376 期, 播放幻灯录像 29 场, 派宣传车下乡巡回广播宣传 230 天 (次), 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会、 座谈会、 讲座、 培训、知识竞赛、 踩街文艺宣传等活动 113 次, 累计参加人数 15 万人 (次); 受理各类消费纠纷 613 件, 通过调解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 631.5 万元; 查处各类欺诈消费者行为等损害消费者利益案件 11 起。
2005 年, 全市设立 9 个消费投诉站、 49 个投诉联系点; 全年受理各类投诉 139 起, 挽回经济损失 148万元。

附 录:
维权活动典型案例1999 年, 高山镇发生一起因无照美容师操作不当, 导致消费者严重毁容事件, 市工商局接到消费者投诉后协助受害消费者开展维权行动; 同时通过 《中国消费报》 《海峡消费报》 《福清时报》 等媒体对该事件进行全程跟踪报导, 使受害消费者得到合理赔偿。
2004 年, 三山镇李某使用不合格水泵漏电, 受电击致死。 三山工商所接到投诉立案查处经营者涉嫌销售不合格产品行为, 并采取一系列行动支持消费者诉讼, 最终使消费者家属获得经营者与生产商赔偿共 12 万元。
2005 年, 柯某等 4 名消费者购买商品房与某房地产商发生纠纷。 房地产商改变建设方案, 商品房面积计算与消费者发生严重分歧, 市 “消委会” 协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 多次主持沟通协调, 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由房地产商将双方争议面积进行重新核算, 4 名购房者减少 52 万元购房款。
2005 年 6 月, 消费者吴某在某健身俱乐部健身锻炼, 将钱物寄存在俱乐部免费柜子里, 所存物品失窃,消费者要求赔偿。 12315 消费者投诉中心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相关规定进行调解, 使双方达成一致, 俱乐部向消费者赔偿损失财物。
2005 年 12 月, 福清市某建筑公司林某某与承包方郭某某签订油漆承包合同, 公司将油漆项目承包给郭某某。 承包方未按合同约定, 擅自将油漆材料更改, 造成严重质量缺陷引发纠纷。 12315 消费者投诉中心介入, 按 《合同法》 有关规定进行调解, 为发包方林某挽回经济损失 3 万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志(1989-2005版):第二十篇经济管理/第四章工商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