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2-23 15:47:45

福清市志1988版:卷十五 商业 / 第二章 企业网点

第二章 企业网点
第一节 专业公司
一、县百货公司
成立于1952年7月1日,时称中国百货公司福建省福清县支公司。1953年在龙田、渔溪两镇设立工业品批发站,1954年夏撤消两镇批发站,以流动组形式开展批发业务。1955年1月,中百公司分为福清县百货公司和花纱布公司。1956年又在五镇设立百货商店,经营批发业务。1957年4月1日进行政企合一试点,百货与文化用品、针织品两个公司合并,称为百货经理部,并接收县供销社工业品零售业务,设立批零兼营商店。1962年恢复百货公司建制,同年4月分设华侨特种物资供应公司。1966年7月华侨特种物资供应公司又并入百货公司,设立华侨物资供应专柜。1972年分出燃料公司。1973年3月分出华侨公司,10月分出五交化公司。1985年,公司房屋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有批发部3个,零售门市部8个,干部职工358人,经营大百货、小百货、纺织、针织、文化、家具、家用电器商品近1万种,年销售总额2765.67万元。

1988年,公司用房总面积达1.48万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9539平方米。设有5个批发部和6个零售门市部,共有干部职工350人。经营品种1.2~1.25万种,年销售总额4478.2万元。

二、县食品公司

1952年11月成立中国土畜产公司福清收购站,1954年5月改称为中国食品公司福清收购站。1956年2月,正式定名为福清县食品公司,并在海口、渔溪、东张、高山、龙田、桥尾6个乡镇设立食品收购站。1964年与县副食品公司合并,称为食杂公司。1973年与副食品公司分开,恢复食品公司建制,主要经营生猪、鲜蛋购销业务。1978、1979年两次荣获全国鲜蛋经营先进单位称号,受到商业部的嘉奖。1985年,公司下属机构除全县18个基层食品站外,还有南山良种场、贸易货栈、酒厅、蛋品仓库、汽车队等,共有干部职工420人,年销售额1810.42万元。1988年,下属单位有25个,干部职工343人,年销售额为1608.15万元。

三、县饮服公司

1956年1月,成立福清县福利公司,1959年改称为饮服经理部,1962年称为饮服公司。1966年改称为饮服总店。同时,接收县食杂公司所属的糕点厂、豆腐厂、光饼厂,合并为食品厂,直属饮服总店领导。1972年6月,食品厂划归副食品公司。1985年饮服公司下属有旅社、饭店、照相、冰厂等,年营业额达75.6万元。1988年,公司下属旅社、饭店、冰厂、照相馆等13家,年营业额108.53万元。

四、县副食品公司

1956年1月成立福清县企业公司,同年6月改称为食杂公司,1963年又改称为副食品公司。1964年副食品公司与食品公司合并,再改称为食杂公司。1966年7月,撤销食杂公司,并入县贸易公司,改称为城关食杂专业商店。1971年又改称为食品食杂购销站。1973年与食品公司分开,改称为副食品公司。1978年再改称为糖烟酒公司。1984年烟类划归烟草公司。1985年,公司有批发部1个,仓库2座,零售商店11家。主要经营糖、酒、罐头、糕点、水果等,年营业额达4291.46万元。1988年,设批发部1个,仓库3座,零售商店9家,年营业额为3172.22万元。

五、县华侨友谊供应公司

成立于1962年4月,时称华侨特种物资供应公司。在城关设立华侨门市部一个,并分别在龙田、渔溪、高山、桥尾等侨眷较为集中的公社(大队)设立华侨专柜。1966年7月撤消华侨公司,并入县百货公司。1979年3月又恢复公司建制,改称为华侨特需供应公司,在城关设立1个批发部、3个门市部,在龙田、高山、三山、渔溪、桥尾等12个公社(大队)设立华侨专柜。1980年6月改称华侨友谊供应公司。1985年公司营业额653.71万元,1988年增至1194.78万元。

六、县五交化公司

1959年10月1日,在五金交电商店基础上成立县五交化公司。公司下属有批发部1个,仓库2座,零售商店1个,干部职工285人。1985年公司营业额907.21万元。1988年,设批发部4个,仓库2座,零售门市部8个,干部职工108人,年营业额达1422万元。

七、县石油公司

石油公司成立于1980年4月,下属有海口、太城、城关3个油库以及融城西门和龙田加油站各1个。储油能力共达3100吨。公司干部职工共有58人。主要经营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润滑脂等品种。1984年10月在城关南门增设1个综合商店。1985年7月石油公司改称福建省石油公司福清分公司,归省直接管理。1988年共有工作人员102人,拥有油罐车6辆。

八、县贸易信托公司

县贸易信托公司成立于1980年10月。由县百货、副食品、饮服3个公司划分出来的集体职工合并组成,是一个大集体商业企业,共有干部职工135人。下属有综合商场、贸易中心、果品食杂、蔬菜、饮食服务等5个总店和1个涂料厂。1985年,公司用房总面积6242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4672平方米;5个经理部,53个零售网点,共有干部职工709人,年营业额1522.34万元。1988年营业额增至1897.7万元。

九、县农机公司

原名为福清县农业机械供应公司,成立于1978年6月。1980年12月在东门街建成了一座大楼后,正式与物资局分开。1984年8月,更名为福清县农业机械服务公司。1987年7月又更名为福清县农业机械公司。1988年底,全公司共有职工、干部40人,其中干部14人。公司大楼包括办公楼150平方米、门市部101.5平方米、仓库1369.8平方米、宿舍楼2069.4平方米。

十、县燃料公司

县燃料公司是1976年9月从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分出成立的。1980年5月,公司分立两个机构,经营煤炭的仍称为燃料公司,另一个称石油公司。两个公司分属两个部门,前者属计委,后者属财贸。1981年底燃料公司新建东门街办公楼落成,1982年初迁到新址办公。

燃料公司是地方企业机构,行政上设人秘、业务、财计3个股。在县城东郊龙山村有一个大型煤炭贮堆场,可堆放煤炭8000吨。仓库旁建有蜂窝煤加工厂和机修车间。1977年置3台蜂窝煤机,日加工煤块20~30吨,供应城关居民。1985年,在县城设有4个零售门市部。1988年8月成立调拨室,实行送货上门,遂撤消零售门市部。

燃料公司独立设置后,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建设。1981年3月在贮煤场建成了30吨自动地磅工程,结束了过去进出仓靠目测箩量的落后状况。

1984年后,公司的经营体制有3次改革。1984年实行煤场承包。1985年10月改为煤场加工和贮藏分别承包。1988年8月25日,设城关煤炭供应站,承包所有调运、贮藏、加工、销售的业务。供应范围:融城、音西、阳下、南岭4个乡镇。每加工一吨,公司给予亏损补贴60元。

1988年底,全公司有干部、职工58人,其中干部21人。

十一、县木材公司

1956年县贸易公司设木材批发部。

1960年1月成立福清县木材公司,归林业部门领导。业务由上一级木材公司管理。

1963~1970年,划归地方管辖,从属于县物资部门,独立经营和核算,货源仍由上级支公司调拨,行政上接受县物资局的领导。

1981年,县木材公司在东门街建成了一座办公大楼,同时调整了机构设置:在县城东门街设经营部和经理部,在东张镇设经营部,在海口镇设经销处。1985年,再度归属林业局。1986年还在南京市设驻宁木材购销站。1988年公司的干部、职工共有74人,其中干部14人。

县木材公司还经营木材加工业。1958年在一都和县城设两个制材厂。1983年在县城的制材厂改名为木材综合加工厂,有职工11人,是一个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第二节 网 点
1956年,国营商业有20个购销网点,其中下伸到乡镇的有5个。1985年,国营商业有88个购销网点,其中下伸到乡镇的有43个。至1988年度,国营商业购销网点105个,其中下伸乡镇的50个。

县百货公司 设百货批发部、针纺批发部、渔溪批发部、人民百货商店、东门商场、外贸商店、大众商场、大众商场饮食部、鱼市街商场、百货贸易中心和百货第二商店等。

县五交化公司 设城关批发部、城关商店、小桥商店、电器灯具商店、化工商店、电器维修部和贸易中心等。

县华侨友谊供应公司 设城关批发部和第一、第二、第三商店。

县副食品公司 设城关批发部、渔溪糖仓、振兴酒店、利民商店、县府前商店、官塘墘商店、田墘路商店、小桥商店和酒厅等。

县食品公司 设城关第一、第二商店,肉味芬酒家和城关、阳下、宏路、海口、城头、龙田、港头、高山、东瀚、渔溪、新厝、江阴、镜洋、三山等地食品购销站以及南山良种场。

县饮服公司 设大众、南门照相馆、福清旅社、冰厂、车站饭店、旅社饭店、后埔街饭店、南门小食部、玉融饭店和南门百货商店等。

县食品厂 设东门批发部、仓库和官塘墘车间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志1988版:卷十五 商业 / 第二章 企业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