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人 发表于 2019-2-23 14:26:13

福清市志(1989-2005版):第十五篇企业/第四章企业管理

第四章 企业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市乡镇企业管理局 1989 年 1 月, 县乡镇企业管理局配备干部 12 人; 乡镇企业管理站配备镇调干部106 人, 设置站长、 业务、 安全、 统计、 财务等若干岗位。 1991 年 5 月, 改称市乡镇企业管理局1992 年 1 月, 乡镇企业管理站定编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人员工资等经费由征收的乡镇企业管理费中统一列支。
1993 年 2 月, 核定乡镇企业局人员编制 9 人, 其中: 机关行政编制 6 人、 事业编制 3 人。
1997 年, 核定机关行政编制 9 人, 局长 1 人、 副局长 2 人。
1998 年 3 月, 局内设科技生产科、 计财科、 办公室。
2002 年 1 月, 取消乡镇企业管理费收费项目, 乡镇企业站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9 月, 乡镇企业局职能并入农业局, 挂福清市乡镇企业局牌子, 内设综合科、 服务科、 产业指导科, 机关行政编制 6 人、事业编制 2 人; 12 月, 乡镇企业站改称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属事业单位编制, 90 名集体劳动合同工转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事业经费纳入镇街财政统一预算安排。
2004 年 10 月, 乡镇企业局人员编制 9 人, 其中: 机关行政编制 7 人、 事业编制 2 人。
2005 年 9 月, 乡镇企业局设立乡镇企业服务中心, 事业编制。 全市镇街经济发展中心在职工作人员121 人。

第二节 服务体系管理1989 年, 根据市场经济要求, 进行乡镇企业结构调整, 推进改革和技术进步, 把企业经济管理工作重点定位在规划、 引导、 服务上。
1990 年, 开展乡镇企业 “管理年” 活动, 贯彻深化改革、 治理整顿方针, 帮助企业克服资金紧缺、 市场疲软和自然灾害等外部影响, 产值超亿元镇增加 2 个, 产值超千万元村增加 5 个。
1992 年, 市政府下发 《关于扶持和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规定》 《鼓励兴办内联企业的暂行规定》 《关于促进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决定》, 制定出台各项优惠政策, 新办乡镇企业 550家, 其中: 乡镇、 村集体企业近 300 家; 群众集资兴办企业热情高涨, 累计创办集体企业 240 个, 固定资
产投资超过 1.5 亿元。
1994 年, 成立福清市乡镇企业服务中心, 乡镇相应成立服务小组。
1998 年, 受东南亚金融风波影响, 乡镇企业面临下滑态势。 组织乡镇干部南下广东、 北上山东学习取经, 为乡镇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999—2000 年, 服务工作由产前即项目立项服务转向产中、 产后服务, 重点扶持企业凭借自身实力和市场优势, 扩大生产规模, 实现产销两旺; 重点解决部分中小企业难以适应激烈市场竞争, 资金紧缺, 产品质量档次不高, 销售渠道难以拓展问题。 2000 年, 废除、 修改 11 份规范性文件, 取消 11 个审批事项,
落实 “扶优扶强” 优惠政策, 选荐 52 家企业在技改、 运营调度、 银企合作、 自营出口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
2003 年, 把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到农村奔小康战略高度予以重视, 以 “海交会福清专场” “世联会”“厦门 ‘9·8’ 贸洽会” 为契机, 安排部分项目上台签约; 招商引资 315 项, 总投资 35.86 亿元; 投产 179项, 总投资 11.44 亿元; 在建 86 项, 总投资 12.91 亿元。
2005 年, 引导企业建立行业协会, 组织商品交易会, 组织适销对路产品进入中东、 东欧、 非洲、 拉美等国际市场; 鼓励优势企业到国外投资兴业, 畅通出口渠道, 开辟新经济增长点。 主要领导分赴全国各地开展 “亲情招商” 活动, 引导乡镇企业项目向工业区靠拢。

第三节 经营机制管理1989 年, 推行股份制、 完善经营承包制、 优化劳动组合、 开展横向联合, 促使乡镇企业改革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1990 年, 摸底测算、 论证改进承包方式、 规范承包合同, 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将工人工资同企业销售利润挂钩。
1992 年,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定额计件工资制, 实施销售定额包干责任制。
1993 年, 提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福清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的战略需要和现实选择, 把发展乡镇企业摆上与外向型经济同等重要地位, 坚持多轮驱动、 多轨运行。
1994—1997 年, 坚持 “发展才是硬道理” 方针, 下发 《关于促进乡镇集体企业和个体、 私营企业迅速发展的决定》, 建立乡镇企业发展目标责任制, 实行乡镇企业一票否决制。
1998 年, 鼓励乡镇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和稳定健康发展势头。 开发各类新产品 120 项, 有 3 项达国内先进水平、 2 项获国家专利; 对 245 家企业总投资 1.8 亿元进行技术改造, 其中投入超千万元的企业有 8 家。
1999—2000 年, 把可量化内容以生产业务目标责任制形式分解到各镇街企业站。 2000 年, 全市实施各类大小技改项目 159 项, 投入技改资金 7.6 亿元; 开发新产品 62 项, 有 13 项上报省级 “五新” 项目, 3 项上报国家级新产品。
2002 年, 调结构、 抓创新、 扶龙头、 兴招商、 拓市场、 强服务, 推动企业平稳、 健康发展。 发挥重点企业市场网络、 技术力量、 规模实力等优势, 继续抢占国内外市场; 通过重点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推动相关行业快速发展。 全年超千万元骨干重点企业增资扩建项目 22 项, 总投入 4.86 亿元。 全市新上各类项
目近 250 项, 总投资 23 亿元。 新确立产学研协作项目 9 项, 列入省电子信息应用计划 2 项, 列入福州市“五新” 项目 25 项, 投入上千万元技术改造 41 项, 总投资 6.35 亿元。
2004—2005 年, 实施结构调整、 体制创新、 技术创新、 扶优扶强、 项目带动、 市场拓展、 人才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八大战略, 全面提升乡镇企业竞争力和整体素质; 持续推进 “六赛六比” 活动, 全市乡镇企业招商引资项目 243 项, 总投资 65.23 亿元。 乡镇企业增长方式逐步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发展型转变, 科技
含量不断提高, 列入省科技计划项目 5 项, 申请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3 家, 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 2 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志(1989-2005版):第十五篇企业/第四章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