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2-22 11:02:11

福清市志1988版:卷十二 城乡建设 / 第三章 村镇建设

第三章 村镇建设
第一节 集镇建设
共和国成立前,福清县就形成5个集镇(俗称五镇)。建镇时间最早的是渔溪镇,置镇于晚唐时期。继之,北宋时建海口镇,南宋时逐渐形成龙田镇,明代建东张镇,清末,高山镇也初具规模。

自共和国成立的30多年来,集镇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1949~1952年,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乡村手工业也随之获得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五镇呈现了初步繁荣。

1953~1957年,粮食统购统销,集镇上的粮行、米市消失。私营工商业的改造,集镇上行业合作化、店组集体化,店铺大为减少。1955年,新增港头为建制镇,1958年撤消。

1958~1965年,全县以县城和五镇为中心成立6个人民公社。公社所在地集镇有一定的发展。由于“大跃进”对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1962年后又将集镇上的手工业者和商贩下放农村,集镇经济得不到发展,建设进展缓慢。

1966~197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破坏,集镇受到更大的冲击。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合并,形成了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单一流通体制,集市贸易被禁止,肩挑小贩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加以打击,使集镇经济趋于萧条。

1978年后,各集镇社队企业重新兴办,逐步形成农、副、工综合经营的格局,集镇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4年9月,置宏路为镇建制。1988年,6个镇共有乡镇企业5672家,从业人员50277人,总收入达2.67亿元。

一、渔溪镇

地处福清西南,福厦线两侧,北临东流入海的渔溪下游,东南距海约5公里,四周地形开阔,是福建省主要交通干线——福厦公路上的重要集镇。距县城15公里,去福州65公里,到莆田市44公里,交通极为方便。

渔溪自晚唐置镇,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郎官村原是镇的前身,又称乌屿。后因现镇址一带乃福建沿海中部的交通要道,于是将处于海滨地区的乌屿小镇向西北迁移4公里,成为现集镇发展的基础。

唐末,闽王牙将虞雄将军奉命驻守渔溪时,实行“保境安民,发展生产”的决策,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后虞将军去世,百姓感他的功绩,立祠纪念,并以虞将军之姓“虞”字,与镇北溪流的“溪”字连在一起,改称“虞溪镇”,后因“渔”与“虞”同音,改为“渔溪镇”,沿用至今。

清初,镇里设有三山馆,为文武官员集会之所,并建造土围墙,驻守500官兵。通过建城增员,镇的范围有所扩大,但街道十分狭小,直至民国21年,镇的市区仍是檐檐相接的阴暗街道。民国22年一场火灾,集镇焚毁大半。当地旅外侨胞热爱桑梓,筹集巨款,重建家园。

共和国成立后,渔溪镇换了新颜。

1988年,镇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全镇10373户,426553人,其中农业户9124户,农业人口37038人。本镇居民语言较为复杂,主要有福清话、兴化话、闽南话3种。全镇有耕地23360亩,其中水田20490亩,旱地2870亩。另有3万多人旅居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归侨、侨眷2万多人,占总人数40%多,是福建省著名侨乡之一。

渔溪镇素称“龙眼”之乡。清光绪十年至二十年之间(1884~1894年),将兴化一带的良种与本地品种进行嫁接,效果很好。30多年来,渔溪的龙眼加工品运销国内外各地。1988年,全镇龙眼树栽种面积达2078亩,年总产量达200吨。

198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5403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其中工业总产值3771.92万元,农业产值1631.08万元,人均收入1266元。乡镇企业488家,从业人员4738人,年总收入为3610万元。其中镇办企业17家,从业人员1692人,年总收入722万元。

福厦公路纵贯镇境,交通发达,商业繁荣。镇内3条旧街道已全面整修和拓宽,总长达2039米,宽为4~9米,为混凝土路面。此外,还建有隆华路,长107米,宽6~9米,混凝土路面;新建渔宝街,于1989年竣工,长210米,宽18米;两条生活性道路:福医路和育才路,分别通往渔溪医院和渔溪中学,共长870米,宽4~9米,为砂砾路面。镇内只有一条排水沟,污水和雨水合流排放,雨季时,集水多,排水不畅,致大部分道路烂泥淤积,行人不便,影响环境卫生。

1987年,文教卫生、商业服务和行政经济管理机构等公共建筑,总用地为20.64万平方米,占镇区面积的19.25%。由侨胞集资兴建的侨联大厦,建筑面积达8240.66平方米。此外,在街头、街尾和中街,建有经营粮食、柴草、小商品和副食品的4个农贸市场,总占地面积为1万多平方米。

居民住宅多为砖木或土木结构,也有一些为砖混结构,一般为2层建筑,3层以上的较少。据1985年调查,人均用地面积为23.6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为18.7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为9.6平方米。最高的人均居住面积达21.5平方米,低的仅4.7平方米。

为改变建房布局混乱的状况,1988年初,制定南小区、西小区的详细规划。在渔宝新街两旁建起民房,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民房建筑逐步走上统一规划的轨道。

二、海口镇

海口镇距融城13公里,地处龙江口的北岸,为福清县水陆交通要道。自北宋年间建镇后便日益繁华,有“小杭州”之称。明洪武、嘉靖年间分别修建镇东卫城和民城,构成了“一镇两城池”的独特局面。镇东卫城和民城,原来是水运发达,人口稠密的集镇。传说两城分别有“万三三、万四四”人口,民谣称;“海口田园不及顷,五百游鱼(指大船)守水口”,“海口好大厝,小鸟飞不过”。

清顺治四年(1647年),清兵屠城,百姓几被杀绝。此后,在劫难的废墟上,海口人重建家园。

1988年,镇辖28个行政村,83030人。

海口镇背倚东岳山,西临龙江入海处,还有狮子山、龟山、麟山、凤凰山等构成了“座龙朝凤,左龟右狮”之壮丽景观。

镇区东西长达七、八百米,南北大小宽度不一,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

建筑物多为石块砌筑,大体以“通江门”为中心划一条东西分界线。线西,占全镇2/3地区,房屋多是厚墙小窗,飞檐式瓦顶,为居民住宅区;线以东,占全镇1/3,建筑物较新,砖石结构,多窗,阳光足,空气流通,多为机关单位用房。

30多年来,海口镇旧貌换新颜。昔时的“龙江书院”遗址前面,建起侨联大厦;龟山脚下建一座拥有1400多个座位的影剧院;1959年后逐步扩建的颇具规模的海口中学,占地40亩;海口医院和镇卫生院,建筑面积分别为7000和898平方米,计设病床110张,全镇有冷冻厂、造船厂、粮油加工厂、县第二塑料厂等15个工厂,其中县属的9个,镇属的6个,据不完全统计,总共占地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商业服务方面,设有供销社、医药商店、旅社、农贸市场和二轻门市部等,总共建筑面积为6.9万平方米。

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为3936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193万元,农业总产值1743万元。乡镇企业1542家,从业人员1.13万人,年收入5094万元。

镇内道路有6条,总长3316米,宽度5~8米,路面结构为砂砾或石铺。过去千百年来只是用单块石条铺成的5个“小道头”,只能供木帆船靠跳板,自1954年后,陆续改建成4个可停靠轮船的码头,共有7个泊位,每个泊位其吨位均约200吨。

镇内设有长途汽车代售站,每天发车两班,还有过路车16班左右,加上个体小客车、三轮摩托车,年客运量计有50万人次,高峰日客运量约1000人次以上。另公交公司从县城到海口的客车,每天七八班次,客运量约300人次。

三、龙田镇

距融城18公里,是闽中海滨名镇之一。位于龙高半岛中部偏北处,东隔海坛海峡,西与上迳毗连,北和海口接壤,南与江镜、港头相邻。境内东有金山屹立,北和西北有名胜福庐山、南山横亘。唐初,龙田还是一个小村,三面环海,西接陆地,曾有“玉带束腰”之称。相传南宋时,蒙古贵族铁骑南下,江浙一带平民为避战祸迁居此地,为朝廷牧马放牛,逐渐形成集镇,故俗称“牛田”。

明时,三面海水干涸,附近的杨东、杨西、杨卢、杨仔墓和杨厝埔等5个小村并入“牛田”,俗称“一牛触五羊”。嘉靖四十二年(1562年),戚继光曾率兵在此打了个大胜仗。后来,随着集镇的不断繁荣,街道南端建了一座“登龙门”,挖了一口龙舟塘,遂改“牛田”为“龙田”。

清末,镇内有一条直街和百余间小店,十分繁华,是福清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

现镇上一条大街,长约700米,宽5.5~6米。1988年,有一个小商品市场和两个农贸市场,国营、集体和个人经营的商店约100多家,商业发达,市场繁荣。

镇内福清第三中学,建校已有96年的历史,现占地4.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计8380平方米;龙田医院原为美国教会办的和新田医院,也有80年的历史,建筑面积达8214平方米;龙田卫生院建筑面积1910平方米;龙田中心小学建筑面积有3645平方米。此外,还有一个文化中心,设有阅览厅、图书室、滑冰场、游艺厅、录象厅、排练厅等,占地面积132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7平方米;影剧院拥有座位1120个。

1979年后,乡镇工业不断发展。至1988年,全镇已建有钢木家具厂,粮油加工厂、铁工厂、铸造厂、服装厂、抽绣厂以及鞋革厂等乡镇企业1030家,从业人员1.67万人,年收入8571万元。还成立拥有6000多人的建筑工程队,在省内外各地承建工程,年收入1000多万元。198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189万元,社会总产值达到1.33亿元,为福清县第一个实现亿元的镇。

龙田镇交通发达,大真公路穿镇而过,长约2400米。北通县城,公路长18公里,路面宽8米,日均交通量:机动车1945辆,高峰时每小时达350辆;南通高山镇,全长21公里,大部分为沥青路面,部分为砂砾路面,路面宽7.5~8米,日均交通量:机动车917辆,高峰时每小时达150辆。此外,通往江镜的乡道在建成区内长400米,宽7~8米,日均交通量:机动车752辆,高峰时每小时达110辆;通往东营村的乡道宽7.5米,系砂砾路面。

1955年,龙田镇建一军用机场,能见度大,雾少。

1988年,镇辖41个行政村,102474人。镇内住宅以私房为主,70年代以前建筑质量大多数比较差,且无统一规划,布局混乱分散,居住区内道路极少,不能适应消防、生产、生活的需要。1979年后,新建的楼房标准较高,建筑质量较好,但仍缺乏统一规划,朝向各自西东,布局仍然混乱。镇建成区居住用地达56.41公顷,人均建筑面积32.14平方米。

四、东张镇

旧镇址位于鲤鱼山下,东张盆地的中心(现为水库淹没区),四面环山,龙江横贯镇的南面。东有真武殿,西有五里兰两个峡谷,为当时本镇与外地来往的通道。远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末期(原始社会晚期)东张就有人类居住。白豸寺附近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唐朝就有墟集,那时,七日一墟,福州、长乐、闽侯、莆田、仙游、闽南一带,均有人在此进行物资交流。最早的物资集散地为周宅村(现为水库淹没区),后迁到北面的“五显庙”一带。这里曾经有“店仔街”之称,最后才把地点改在旧东张镇。由于物资集散的发展,至明初,旧东张就由几间茅屋小铺改建成东西向并排相对的木质小店屋,构成了一条檐檐相接的短小街道,形成了早期的东张街。

旧东张镇明清之际有居民逾万。传说宋时,这里有董、商两姓官宦世家,许多人把这里称为“董商”,后因谐音,改称为“东张”。

1958年,人民政府为改变福清十年九旱的面貌,在旧东张镇址兴建大型的东张水库,另在甘(厝)大(洋)公路旁的玉井村建立新镇,称为新东张。

新镇北背旗山,南临水库,建筑在向南倾斜的一片绿丘之上,离福厦公路7公里,甘(厝)吉(风)公路横贯集镇中心。至1960年,新建筑物面积达30万平方米,相当于旧东张的2倍。1988年,辖1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居民29668人,耕地计1.5万多亩。

新辟街道全长684米,宽8~9.8米,铺上块石路面。全镇南北延伸,有3条大街纵横,形成两个十字路口。北面十字路口,由百货店、电影院、饭店、旅社、邮电局、银行等建筑物组成;南面十字路口,是运输的主要通道。

街道两侧为店铺式的二、三层楼房,街容整齐,路面平坦,是东张及一都乡一带农副产品的集散地。

镇东部是党政机构所在地,工厂企业多集中在镇南,仓库和医院分设在远离镇中心的南北端,中小学则设在镇郊。居民住宅区有3片:镇南部成行排列的红砖结构2层楼房,是华侨新村;在东部是整齐雪白的平房;北部是木质结构的楼房。1986年,全镇公用房屋用地8.16万平方米。居民住宅用地12.17万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20平方米。大部分住宅为土木结构,沿山脊而建,形成南北长达1公里多的狭长形集镇。

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172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555.68万元,农业产值1169.32万元。乡镇企业有造纸厂、藤厂、铸鼎厂、翻砂厂等770家,从业人员2989人,年收入1453万元。

交通方面,过境公路与福厦公路连接,通福州、福清、一都、永泰,路面宽约7~8米,系砂砾结构;水上交通有东张水库的过渡码头,60吨位的汽舵船,每天往返12趟,客运量均约300人次。

1984年,建成自来水厂,日供水450吨,可供1.1万人饮用。居民用电,由宏路变电站接入,全镇总用户1000户,用电量达60万千瓦时。

五、高山镇

地处龙高半岛南端,面积40平方公里,座落在万底山上,因地势高而得名。距县城39公里,与平潭岛隔海相望,东与东瀚乡交界,西和三山乡相连,曾是高山、三山、东瀚、沙埔等1镇3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有“高山市”之称。清朝末年,高山镇已初具规模,民国28年(1939年)正式设镇。

历史上最早的“高山”市,位于镇东北500米左右有数块大滚石排列的地带。后因交通关系移到如今的上街,接着又发展了中街。邱厝街和水陆街是在中华民国初年,由印尼归国华侨集资兴建的。上街、中街和邱厝街自东而西连成一条长街。镇内有一条小溪,南北贯流,上架桥梁2座,把中街和邱厝街、水陆街连接起来。街道路面是泥土铺筑,晴天飞尘土,雨天路泥泞。1983年春,旅外侨胞和各有关单位共集资21万元,进行全面整治,铺设一条全长700米、宽为6米的方整石块街道,横贯全镇。镇内道路共有8条。汽车站位于福(清)(平)潭线与高(山)锦(城)线交叉口上,属于直达站性质,中转也较多,年客运量72万人次。

镇辖23个行政村,人口56532人。1986年,住宅建筑用地为27.9万平方米,公共建设用地7.84万平方米,工业仓库用地3.73万平方米。居民住宅多系旧房,一般为土木结构和木结构,层数为1~2层。80年代新建楼房,主要为石结构和土木结构,一般为2~3层。镇内人均建筑面积为18.6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仅6.4平方米。

30多年来,高山镇工业从无到有,现拥有乡镇企业五金、塑料、服装、抽纱、造船、日用化学和异型玻璃等905家,从业人员共1.1万人,年收入4896万元。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为353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675.77万元,农业产值为861.23万元。全镇有9个渔业队,有机动船32艘、木帆船5艘,共1040马力,399.5吨位。此外,建有虾场、海带场各一所,建农贸市场一个,占地面积为4499.9平方米、建筑面积1535平方米。

1986年,镇内有高山中学和职业中学各1所、小学2所,计占地2.3万平方米,文化站占地200平方米,电影院设有1250个座位,服务半径约10公里;设高山医院和卫生院各1所,共占地1万多平方米,高山医院建筑面积为7267平方米;建有侨联大厦1座,建筑面积为350平方米。

高山是著名的侨乡,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有2万多人,广大侨胞爱国爱乡,自1978年以来,全镇共收到侨汇490多万元,建设各项公益事业,为改变家乡面貌做出了贡献。

六、宏路镇

位于福厦公路与大真公路的交叉口,东距县城7公里,西离东张水库3公里,北去福州52公里,南往莆田56公里,交通极为方便。

1984年9月下旬,立宏路为镇建制。

镇西北的石竹山,山势雄伟,峰岩奇绝,与东张水库宽阔的水域,融为一组迷人的湖光山色,为福建省八大旅游区之一。

1988年,全镇有19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有镇办农场1个,村办果林专业队8个,渔场6个。人口37687人,其中男19519人,女18168人。

全镇耕地面积18883亩,1982年粮食总产量18950吨,甘蔗面积4114亩,是福清县四大蔗区之一。1988年,种植常年菜800多亩,季节菜1300亩,年上市各种蔬菜近5000吨。

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173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为940.71万元,农业产值为796.29万元。

工业方面,省、县属工厂有八四七二工厂、合成氨厂、造纸厂、化工机械厂、机械修配厂、外贸冷冻厂、磷肥厂、白僵菌厂、轻机厂等;镇属工厂有农械厂、砖瓦厂、综合厂、机砖厂、抽纱厂等,总占地约36公顷。全镇乡镇企业计937家,从业人员3490人,年收入3038万元。

镇上设有宏路汽车站,占地面积1953平方米,承担客运任务,有职工62人,自备客车2辆。年客运量72万人次,每日来往车辆约150趟。此外,还有县公交公司每日开来宏路方向的客车往返共26班;县交通运输公司日往返12班。1988年,全镇有载重4吨以上的汽车180多辆和大型拖拉机、农用机车、三轮摩托车300多辆。镇里拨款10万多元,兴建占地约200平方米的停车场,鼓励农民买车办运输。

福厦公路宏路两旁建有店铺(大量为饭店、旅社),形成一条以公路为街道的宏路街。北自福建耀华玻璃厂、南至宏路桥头,全长1600米。1979年后,个体商店如雨后春笋,街道日趋繁荣,另建农贸市场一处,占地3650平方米。

镇建成区公路边的居民住宅比较陈旧低劣,多系土木结构,人口密度高,卫生条件差。加上来往车辆频繁,噪声不断,尘土飞扬。在街道背后新建的居民住宅多系砖木和混合结构,与附近的菜地、果园结合在一起,环境静谧,空气清新。1979年后,居民大量自建住宅。1983年调查,人均居住用地为33.67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28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为8.4平方米。自1979~1987年的9年间,全镇有1753户建房,总占地面积464亩,其中占用耕地的有927户,259亩。

宏路镇地处交通要道,非镇属的机关单位为数众多,诸如省侨兴轻工学校、市第二技工学校、省地质建工公司、地质物探指挥分队、地质勘探队、地质钻井队、区调二分队、长途线务段、32535教导队以及东张水库管理局等。

镇区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镇政府所在地,但公共建筑项目少,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19所。其中宏路中学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五七中学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宏路卫生院建筑面积2450平方米,设病床60张。文化站、新华书店租用私人住房,设备简陋。

第二节 乡村建设
福清县除7个县辖镇外,有14个乡,计辖279个行政村,1132个自然村。

在共和国成立前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福清农村少数地主、富户住宅,一般为大四扇、六扇或八扇,高大宽敞,山区有城堡式建筑,规模雄伟;邻近莆田县的新厝乡还有宫殿式的屋顶建筑,风格独特,富丽壮观。而一般农房则十分简陋,多为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平房,阴暗潮湿,通风不足,透光差。有的甚至人畜混居,门前或墙旁摆设粪缸,垃圾、秽土任意露天堆放。

村庄的文化设施主要是祠堂或寺庙的戏台,每逢迎神赛会等活动时,居民集资请戏班演戏,群众站立围观。较大的村庄也办有小学,但能享受教育权利的只是少数人,贫苦农民子女唯有望校兴叹。卫生医疗事业落后,乡村更缺少起码的医疗设施。

共和国成立后,贫穷落后的农村也随之得到了新生。1949年10月至1957年,全县农村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爱国卫生运动。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初步的发展。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居住条件也有了一定的改善。自1957年之后的20年间,由于“左”的政策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乡村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福清县乡村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首先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于是,全县广阔乡村的土地上,农民大兴土木,自己动手建造住宅。

一、住宅建设

从1979~1988年的10年间,全县乡村新建住宅总面积计586.63万平方米。仅1988年,全县农村私人建房3358户,投资6548.1万元,竣工面积50.37万平方米。镜洋乡1949年住宅总面积为39.03万平方米,1950~1978年的28年间,增加建房面积87.81万平方米,而1979~1986年的短短8年间,就建有住宅面积68.3万平方米,为1949年以前住宅面积的1.75倍,为前28年建房总面积的77%多。新厝乡蒜岭村1949年全村住宅总面积为8584平方米,1950~1978年的28年间,增加住房面积7086平方米,1979~1987年的9年间,增加住房12900平方米,为前28年建房面积的1.82倍。江镜乡岸兜村,1979~1987年新建住宅用地面积为6.83万平方米,为1949年前住宅占地面积7494平方米的9.1倍。且大力提倡改造旧房,1987年全村私人建房793平方米,其中47%是拆旧建新的。

同时,农民建房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1978年后,新建的住房中楼房多了,基本上都是二三层楼房,打破了旧有的四扇、六扇的规格,每间住房面积一般在20平方米左右,一些富裕农民还建起了“别墅式”、“园林式”的住宅,院内鱼池、假山、花坛、盆景,布置得优美雅致,室内装修也很讲究,铺上地砖、瓷砖,用上钙塑板吊顶,有的还采用大理石、彩色瓷砖等高档装修材料;牢固性建筑多了,石结构、砖石结构、砖混结构逐步取代土木结构,采用混凝土小构件和钢门窗的也越来越多;标准高了,注意人畜分居,配有卫生设施,外部美观大方、内部通风豁亮,有的还挖水井安装自来水管道,并普遍安上了电灯。

1985年,开始在乡村搞商品房试点,新厝乡利用侨资300万元建造商品房6幢36单元,建筑面积计8700平方米。购房对象为侨胞、侨属或缺房户,每平方米售价330元。

福清乡村住宅,尚保留有传统的建筑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城堡式 现存的一所,座落于一都乡东山村,名为东关寨。创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是何氏家族为防盗匪而联合筹资兴建的。寨房系土木结构,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呈长方形,总长76米,宽55米。系中轴线对称布局,3座并排,中座面阔5间,进深1间;左右各面阔3间,进深1间。中、左、右3部分之间隔为土筑隔火墙。寨分上下两层,共99间。围墙下方为花岗石垒砌而成,上半部为土筑,厚约2米多,内有枪眼、跑马廊等,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寨门为重阳木板门,门顶有出水洞,以防火攻,寨左开池塘,右辟花园。综观全寨建筑,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桁架巧妙错叠,是研究清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

四、六扇 俗称“四扇、六扇”,这种建筑形式最为普遍,个别也有“八扇”的,由厅堂、正房、书院等组成。“四扇”为一厅两房,“六扇”为一厅四房(厅两旁各有两间正房),“八扇”则为一厅六房(厅两旁各有3间正房)。厅堂设有祭祀祖宗或供奉菩萨的神龛。厅前有天井,两旁有小书院,即耳房。清代、民国时期多为平房,有双进、三进、甚至五进,俗称“五落大厝”。有的还在正屋之旁建有附厝。前屋墙的上半部砌红砖(约占墙高60~70%),下半部砌条石或方整石(约占墙高的30~40%)。其它三面多为土墙,乃以泥土为主,表里两面夹以三合土筑成,厚0.45米以上,其牢固程度不亚砖石。屋内板壁多为木结构。县城有一“十五落”大厝,建于明万历年间,其主座为六扇连续五进,每进之间,以天井为间隔,主座东西向各建一附厝均为四扇、五进,形成一个三排十五落的庞大建筑群。主、附厝均坐北朝南,东为石狮巷,西临吴厝巷,北靠福清第一中学围墙,南濒楼锦霞巷。原为明代吴姓府第,土地改革时,绝大部分房间分给城市贫民。30多年来,各户先后改建,现除主座第五进尚保留原貌外,大部分已经尽改旧颜。

民居建筑,其选址座向,多取决于堪舆。从住宅的高度、宽度到门窗的高度、宽度都有固定的尺寸。普遍存在墙矮、窗小、采光不足等问题。共和国成立后,屋墙多以砖、石构成,且皆改平房为楼房。80年代开始,这种古老传统之构造形式已逐渐为新式砖混之楼房所代替。

宫殿式 福清县新厝乡的民居,自清代之后,多系具有闽南风格的宫殿式,翘脊重檐,歇山顶建筑。一般为砖木结构,也有部分土木和砖石结构。建筑的间数除中间大厅外,旁有房子四间、六间或八间等。也有“双落”、“三落”等大厝。正座之旁还建有附厝,现存的清光绪年间的进士第,附厝多达五重,大小房子总共有120间。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建筑,斗、拱与枋间多雕刻精致的鸟兽、花卉。门扇以小方条拼成文字或图案,相接之处不现榫。楼上正厅屏门之上,有的还木刻浮雕各种图案,如渔、樵、耕、读等,各种人物形态逼真。

60年代之后,宫殿式翘脊逐渐减少,渐为单檐悬山顶所代替。80年代以后,建筑形式多趋向新式平顶楼房,砖混结构。

二、文教福利建设

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后,迫切要求改善文化教育条件。30多年来,乡村文化教育不断发展。到1988年,全县14个乡镇普遍建立文化站、电影院。较大的村兴建有戏台和露天剧场,有条件的村还建电影院。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乡村共建有40座电影院,总建筑面积39693平方米,有39360个观众席位。县内有线广播普及率达到95%,电视差转台播盖率达85%。

共和国成立后,取消私塾,大力发展小学。1988年,全县城乡共有小学526所,普通中学42所。1986~1988年,全县14个乡的中小学校舍建筑工程共150项,总建筑面积达13.46万平方米。

福清是国务院命名的“田径之乡”,历来群众体育活跃,尤其是1980年以来,许多有条件的乡村建有体育场、灯光球场等。至1988年,各村镇共建20个具有200~300米跑道的运动场;建有灯光球场18个,占地面积计7084平方米;足球场一个,占地2400平方米;健身房2个,900多平方米。一般的篮排球场更是非常普遍。

1979年后,各村普遍建立敬老会组织,教育青少年尊敬老人,赡养父母。至1988年,有14个村镇建立敬老院,总建筑面积达6040平方米,收养孤寡老人248人,使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得以安度晚年。

三、医疗设施

民国时期,福清县乡村,向来以中草药疗伤。传统中医多为自学或家传,散处各地,或悬壶于市肆,或走方于乡间。

共和国成立后,全县卫生机构有了很大的发展。至1988年,全县14个乡村普遍建立卫生院,设病床335张,工作人员计432人。此外,有乡村医生347人,设医疗点654个。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志1988版:卷十二 城乡建设 / 第三章 村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