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姐 发表于 2019-2-21 14:45:22

福清市建设志:第一章 自然环境 / 第三节 气候

第三节 气 候
福清靠近北回归线北面,属中南亚热带气候带,季风气候显著,全年受西风带及副热带环流交互影响,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因三面临海。海洋性气候尤为突出,夏长而无酷暑,较内陆凉爽,冬短且少严寒,又暖于内陆。城关地区全年各候平均气温在lO——29摄氏度之间。年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均在O摄氏度以上,霜日极少。沿海地区几乎无霜日。雪更是数年难得见一次。
年雨量充沛,雨季、干季分明,各季气候均有明显特征。3——6月降雨频繁。春雨季(3——4月)天气多变化,时有春寒出现;梅雨季(5——6月)阴雨连绵,升温缓慢,湿度大,是全年降水最集中的季节。梅雨后期暖湿空气势力不断增强。多雷阵雨天气,大雨、暴雨常出现在梅雨高峰期。盛夏台风、雷阵雨季(7——9月),以晴热天气为主,常出现夏旱,也时有雷阵雨。影响福清的台风大部分出现在这一季节,台风带来的大风、暴雨常造成灾害,但台风带来的雨水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乃至解除了夏秋旱情。10——12月中旬初,多晴天。湿度小,气温高于春季,冷暖宜人,但少雨多旱。12月中旬末至次年2月,为冬季风全盛时期,冷空气频繁南下侵袭,强冷空气影响时沿海一般有大风,并时常伴有短时降水,(看福清FQLOOK.CN)但雨量不多。冷锋过境后,受冷高压控制,天气一般晴冷。因此,从10月至次年2月是少雨季节。
一、气温
福清地形为倾斜状,致市内各地年、月气温有明显不同。各地常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7——20摄氏度之间。沿海平原年平均气温最高,中部平原次之。丘陵和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大约递减0.54摄氏度,故高山区的年平均气温较低,海拔800米的山区地带,年平均温度大约只有15.3摄氏度。各季气温在市境内的分布情况与年平均气温分布情况相似。
一年中逐月气温的变化有规律,一、二月份气温最低,从三月份开始,气温逐月升高,四、五月份上升幅度最大,至七月份(少数年份为八月份)气温上升到最高峰。八月以后气温又逐月下降,以十二月份降温最剧烈。
气温的年际变化幅度小,城关地区历年气温平均为19.6摄氏度,年平均气温最高为20.1摄氏度,最低为19摄氏度。
各地年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七、八月份,年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一、二月份。城关地区历年年极端最高气温34——38摄氏度,1978年8月1日日最高气温达38.7摄氏度;历年年极端最低气温为0——4摄氏度,1963年1月27日日最低气温低至零下1.2摄氏度。
在市境北部,西北部山区地带,气温的极端最高值或极端最低值要比平原、沿海地带偏高或偏低2—4摄氏度。
中南部平原地区从4月中旬至10月,每年有90天左右出现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0摄氏度的高温日,6月下旬至9月中旬,几乎天天都是高温日。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3摄氏度且可能出现霜冻的低温日一般出现在一、二月份,每年平均只有4——5天。日极端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7摄氏度的大热天很少出现,每年七、八月份偶尔出现1——2天。
二、降水
年降雨量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增。各地年降水量为1030——1850毫米。东南沿海的年降水量最少,是少雨区,龙田、高山镇一带和城头镇的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只有1100毫米左右。西北山区的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左右。中部地区的降水量介于两地之间,城关地区年均降水量为1323.7毫米。
一年中降雨量分布很不均匀,一般上半年雨量逐月增加,(看福清FQLOOK.CN)各地均在6月达最高峰,7月雨量突降,8月份出现次高峰,9月始雨量逐月减少,10月至次年2月,月平均雨量都在65毫米以下,11月至12月为全年降水最少月份。
春季虽然雨日较多,但雨量少,常年雨量为180——260毫米,约占全年总雨量的18%.梅雨季最早于5月1日开始,最迟于5月26日开始;梅雨季结束的最早日期为6月4日,最迟日期为6月30日;梅雨高峰一般在6月中旬,常出现大雨或暴雨,常年雨量为360——680毫米,约占全年总雨量的33%.7——9月是台风雷阵雨季,台风雨是夏秋雨水的重要来源,它与雷阵雨同属不稳定降水,时空分布皆不均匀,因此,常遇夏秋旱,沿海地区灾情尤甚;常年台风雷阵雨季雨量为270——700毫米,约占全年降雨量的34%.自10月始,进入少雨季节,常年雨量为150——320毫米,仅占全年总雨量的15%,由于雨水稀少,秋冬旱时常发生。
降水日数亦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区递增。各地年降水日数在80——140天之间,降水日数主要集中在西南季风盛行的夏半年。城关地区春雨季常年降水日数在30天左右,梅雨季达34天。台风雷阵雨季为33天,少雨季为30天。
三、风
全年主导风向为偏北风,沿海地区以东北风为主,北风次之;内陆平原以东北风和偏北风居多,偏南风的频率仅次于偏北风。内陆受山岭的影响,风向变化不如沿海明显,相邻两地在同一时间的风向有较大的差别。一年中,6——8月盛行西南风,lO月至次年4月盛行东北风,5月和9月是上述两种风向的转换时期。
风速从沿海岛屿到内陆平原递减。沿海的风速常比内陆平原的近山地大2——3级。风速的季节变化也较明显,春季风速小,夏季除台风袭击外,一般风速也较小,秋季风速最大,冬季次之,一年中lO——11月平均风速最大,12月至翌年2月次之,其余月份一般较小。
风力达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岛屿平均达100天以上,沿海地区年均有85天左右,越靠近内陆,大风日数越少。中部平原地区的大风多出现在7——10月台风影响期间。沿海地区秋冬季的大风日数较春夏多,每月平均有8——10天,10月份大风出现最频繁。
本市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主要农作物区处于中部平原及沿海平原地带,年均大风日数达40天以上,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
四、湿度
福清雨量充沛,植被广袤,且三面临海,受湿润的海洋面气流影响,空气湿度较大。各地年均相对湿度在75——80%之间,沿海的湿度略大于内陆平原。城关地区年均相对湿度约为78%,年均绝对湿度为19.5百帕。温度年际变化极小。
每年5——9月盛行偏南风,带来水汽充沛的海洋面气流,因此,这一时段绝对温度较大。7——8月夏季风最强盛,绝对湿度也最大。相对湿度高于年均值的较大时段出现在3——9月。3——4月暖湿空气开始活跃,这时气温尚低,空气易饱和,相对湿度较大;5——6月梅雨季,水汽充沛,且温度不高,相对湿度最大;7——8月虽然空气中水汽含量最多,绝对湿度最大,(看福清FQLOOK.CN)但气温高,因而相对湿度还是比梅雨季小。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盛行偏北风,带来干燥的大陆冷空气,空气中水汽含量少,这一时段绝对湿度较小,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冬季风最强盛,绝对湿度也最小。相对湿度以每年10月至次年2月较小,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最小,但平均相对湿度仍在69%以上。
五、日照
城关地区常年日照时数可达1984.3小时,日照率为95%,1963年,年日照时数达2546.4小时。1985年,年日照时数仅为1600小时,年际相差悬殊。一年里,夏季日照时数最多,7月份平均日照总时数达270小时,冬春日照时数少,2月份平均日照总时数仅101.3小时。
六、雾 霜 雷
(一)雾
全年各月都可能出现雾,城关地区年均雾日为7——8天,沿海地区相对湿度大,但常年雾日也不超过20天。各地春季经常出现雾,雾日大部分出现在2月下旬至5月上旬。城关地区3——4月雾日占全年总雾日52%,月均雾日2天。一般夏秋季很少出现雾。
(二)霜
沿海及平原地带霜日很少,内陆山区霜日稍多。城关地区每年平均霜日只有2天,多霜年份霜日也只有5——6天,有的年份终年无霜。1960——1985年的20多年间,初霜一般出现在1月上、下旬,最早出现为1976年12月10日,最迟出现为1971年2月11日;终霜一般出现在1月下旬,最早出现为1973年1月3日,最迟为1971年3月5日。
城关地区的霜期(即可能出现霜的初日至终日问的日数)一年有22天,东南沿海霜期1年可达30天。沿海风力较大,不利于霜的形成,日最低气温即使小于3摄氏度也未必有霜,故实际霜日不多。海拔高度400米以上的山区,(看福清FQLOOK.CN)霜期长在70天以上,城关附近各月平均出现霜日:1月有O.8日、2月O.3日、3月O.2日、12月O.5日。
(三)雪
据记载,清代以前的降雪有: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十一月十八夜,下大雪,厚二三尺。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十一月,下大雪,厚数尺。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东张一带降鹅毛雪,厚三尺。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十一月,下大雪,形状像棉花,厚数尺。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正月初二夜,下鹅毛雪,屋顶积雪六七寸。同年十一月二十
八夜,又下大雪,平地积雪达三尺厚。
清宣统三年(1911年)正月上旬,下大雪。
近七八十年来,气候有回暖的趋势,冬季日最低气温极少降到0摄氏度以下,从民国元年(1912年)到1995年,没有下过大雪。大多数年份,终年不见雪,少数年份降点米雪、小雨夹雪、小冰粒及霰,随降随化。1986年出现过一次山头积雪现象,2月28日降小雪,次日降鹅毛雪,午时雪花稠密,“外出者肩素而归”,城关附近山头皆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建设志:第一章 自然环境 / 第三节 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