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丶未央 发表于 2019-2-20 15:28:17

福清市志1988版:卷五 林业 / 第五章 林产经营

第五章 林产经营
第一节 地产木材
1957年,福清设采购供应站,并于1960年在东张镇设木材经营处。

1963年向县内山区林农收购木材1034立方米,其中松原木109立方米、杉原木674立方米、杂原木255立方米。1964年收购地产材894立方米,其中松原木5立方米、杉原木431立方米、杂原木458立方米。1966~1972年无材可购。1973年又向林区收购木材2614立方米,其中松原木315立方米、杉原木18立方米、杂原木2281立方米。随后收购量逐年减少。杉原木,1976年仅收购6立方米,1977年收购21立方米,1978年无林材可购;松原木,1977年只收购58立方米,1981年后无林材可购;杂原木,1978年收购量降到528立方米,1979年后无林材可购。收购量最高年份,杉原木是1963年674立方米,松原木是1973年315立方米,杂原木是1974年2323立方米。

第二节 木材购销
福清县地产木材数量极少,靠外地购进满足需求。民国时期由私人木材商经营,从长乐白莲港肩扛经石湖岭运到福清,数量不多。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材量亦日益增加。1961年始,从建阳、建瓯、南平、尤溪、顺昌等地调进木材,水运到闽侯枕峰后车运到福清。1961~1965年,调进杉原木5.16万立方米,销售5.02万立方米;松原木1054立方米,销售1144立方米;杂原木928立方米,销售1053立方米。1976~1980年,调进杉原木2.44万立方米,销售2.46万立方米;松原木2.91万立方米,销售3.39万立方米;杂原木1.17万立方米,销售1.54万立方米。随后,县国营木材调进和供应量逐年减少,1985年调进杉原木只有512立方米,出售达626立方米;松原木1205立方米,出售达1295立方米;杂原木202立方米,出售196立方米。1986年后,木材市场开放,私营经销木材量随之增加。

第三节 林副特产
县林副特产主要产品有油茶籽、油桐籽、乌桕籽、柿子、棕片、木炭、紫胶、柴片等。

1980年,在城头、东张建立木本油料基地;龙田的友谊,一都的一都、东山,东张,阳下,渔溪,新厝,音西,宏路等地进行森林资源清查,有油茶林地3.03万亩。收购油茶籽较高的年份:1983年收购403.85吨,1985年收购418.7吨。

1960年后油桐生产有所发展,油桐籽收购较高年份:1984年收购79.9吨,1985年收购78.51吨。1987年油桐面积发展到9765亩。

乌桕,共和国成立后发展不多。乌桕籽收购较高年份:1964年收购3吨,1984年收购4.5吨,1985年只收购150公斤。

1966年开始发展紫胶寄主树南岭黄檀,并把紫胶生产列入林业生产重要项目。收购紫胶较高年份:1982年收购1.25吨,1986年收购1吨。1987年引种紫胶种1131亩。

此外,木炭、柴片、棕片收购最高年份分别为:1978年收购木炭276.6吨,柴片1.07万吨,1984年收购棕片98.5吨。

第四节 木材加工
1958年在一都建县第一制材厂;县木材批发部又筹建县第二制材厂,职工19人。1962年第二制材厂归属木材公司管辖,职工发展到40人,在龙山扩大制材厂用地范围12亩,架设圆盘锯2台。1968年在城关东门创建建筑制材厂厂房1座,安装2台带锯(其中1台跑车带锯)。1983年在城关东门建木材综合加工厂,属集体所有制,工人11人。

1958~1988年,县制材量达2.09万立方米(不包括集体企业和建筑业)。最高制材量为1981年达2206立方米,最低年份为1979年,制材量只有186立方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志1988版:卷五 林业 / 第五章 林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