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戒指 发表于 2019-2-17 23:36:01

福清市志1988版:卷二 自然地理 / 第三章 气候物候

第三章 气候物候
第一节 气候特征
福清县南近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气候带,季风气候显著。全年受西风带及副热带环流交互影响,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因三面临海,海洋性气候尤为突出。夏长而无酷署,较内陆凉爽;冬短且少严寒,又暖于内陆。城关地区全年各候平均气温在10~29摄氏度之间,候平均气温极端值出现在1980年,是年2月第二候(6~10日)平均气温仅4.2摄氏度;7月第五候(21~25日)平均气温达30.3摄氏度。历年只有一候候温大于30摄氏度的酷暑期。年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均在0摄氏度以上,霜日极少,沿海地区几乎无霜日,雪更是数年难得见一次。
若以候平均气温小于10摄氏度为冬季,大于22摄氏度为夏季,介于两者之间为春秋季,则福清春夏交接时间一般在5月中旬,入秋时间一般在10月中旬。夏季长达5个月,冬季短暂且不连续。每年平均只有六候候温小于10摄氏度,一般出现在一二月份。有些年份几乎没有冬季,1960年,城关地区全年各候平均气温均达10摄氏度以上。
福清年雨量充沛,雨季、干季分明,各季气候均有明显特征。每年3~6月降雨频繁。春雨季(3~4月)天气多变化,时有春寒出现;梅雨季(5~6月)阴雨连绵,升温缓慢,湿度大。这一阶段是全年降水最集中的季节。梅雨后期暖湿空气势力不断增强,多雷阵雨天气,大雨、暴雨常出现在梅雨高峰期。盛夏热带风暴(俗称台风)、雷阵雨季(7~9月)以晴热天气为主,常出现夏旱,也时有雷阵雨,往往连续三天出现在午后到上半夜,俗称“三晡雨”。影响福清的台风大部分出现在这一季节,台风带来的大风、暴雨常造成灾害。但台风降水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乃至解除夏秋旱情,少台风年经常旱情严重。10~12月中旬初为从夏到冬的过渡季节,多晴天,湿度小,气温高于春季,冷暖宜人,但少雨多旱。12月中旬末至次年2月为冬季风全盛时期,冷空气频繁南下侵袭,强冷空气影响时沿海一般有大风,并时常伴有短时降水。但因来自北方大陆的冷气团所含水汽较少,所以雨量不多。冷锋过境后,受冷高压控制,天气一般晴冷。从10月到次年2月是少雨季节。
第二节 气候要素
一、气温
年平均气温 倾斜状地形,使福清各地年、月气温有明显不同。各地常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7~20摄氏度之间。沿海平原年平均气温最高,中部平原次之,丘陵和山地的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海拔高度800米的山区地带,年平均温度大约只有15.3摄氏度。个别地区海拔高度虽相近,但因地形差异,气温仍有明显不同。各季气温在县内的分布情况与年平均气温分布情况相似。
气温变化 一年中逐月气温的变化有规律。福清各地一、二月份的气温最低,从3月份开始气温逐月升高,四、五月份上升幅度最大,至7月份(少数年份为8月份)气温上升至最高峰,8月以后气温又逐月下降,以12月份降温最剧烈。
逐月平均日最高气温和平均日最低气温的年变化趋势,与月平均气温的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中部和沿海平原地区一、二月平均日最低气温为7.5~8.0摄氏度,7月份平均日最高气温在32摄氏度左右。
气温的年际变化幅度小,城关地区历年气温平均为19.6摄氏度,年平均气温最高为20.1摄氏度,最低为19.0摄氏度,气温年际较差仅1.1摄氏度。若以年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19.3摄氏度为冷年,大于或等于20.0摄氏度为暖年,那么,1960~1984年24年中暖年分别是1960、1961、1963、1964、1966和1977年,冷年分别为1969、1970、1976和1984年。
日、年较差 福清属于海洋性过渡气候区。中部平原各季气温日较差6~7摄氏度之间,沿海略小些。各地气温年较差在17摄氏度左右。气温的日、年较差各地均有差异,一般是自沿海向内陆增大,山地气温日、年较差则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极端温度 各地年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七、八月份,年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一、二月份。
城关地区历年年极端最高气温34~38摄氏度,1978年8月1日日最高气温高达38.7摄氏度;历年年极端最低气温为0~4摄氏度之间,1963年1月27日日最低气温低至零下1.2摄氏度。在北部、西北部山区地带,气温的极端最高值或极端最低值要比平原、沿海地带偏高或偏低2~4摄氏度。
中南部平原地区从4月中旬到10月,每年有90天左右出现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0摄氏度的高温日,6月下旬到9月中旬几乎天天都是高温日。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3摄氏度且可能出现霜冻的低温日一般出现在一、二月份,每年平均只有4~5天。日极端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7摄氏度的大热天很少出现,每年七、八月份偶尔出现1~2天。
二、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 福清县年降水量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增。各地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东南沿海的年降水量最少,是少雨区,龙田、高山一带和城头的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只有1100毫米左右。西北山区的年降水量最多,是多雨区,一都乡的东山附近,平均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左右。多雨区年均降水量是少雨区的1倍。中部地区的降水量介于两地之间,城关地区年均降水量为1323.7毫米。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降雨量的季节分布很不均匀。一般上半年雨量逐月增加,各地均在6月达最高峰,7月雨量突降,8月份出现次高峰,9月始雨量逐月减少,10月至次年2月份月平均雨量都在65毫米以下,11~12月为全年降水最少月份。
春雨季虽然雨日较多,但雨量少。常年雨量为180~260毫米,约占全年总雨量的18%。城关地区常年降雨量在245毫米左右。1960~1985年20多年间,降雨量大于300毫米的多春雨年份分别为1973、1975、1978、1979、1980、1981和1983年,其中1983年春雨最多,总雨量达536.3毫米;降雨量小于130毫米的春旱年分别为1964、1968、1971和1977年,其中1971年春旱较严重,总雨量仅57毫米。
梅雨季最早于5月1日开始,最迟于5月26日开始,历年开始的平均日期约为5月8日。梅雨季结束的最早日期为6月4日,最晚日期为6月30日,历年结束的平均日期为6月23日。梅雨高峰期一般在6月中旬,常出现大雨或暴雨。
梅雨季是降水的主要季节,不仅雨量多,强度大,而且降雨范围广。常年雨量为360~580毫米,约占全年总雨量的33%。城关地区常年降雨量在440毫米左右。
7~9月是台风雷阵雨季。台风雨是夏秋雨水的重要来源,与雷阵雨同属不稳定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因此常遇夏秋旱,沿海地区灾情尤甚。常年台风雷阵雨季雨量为270~700毫米,约占全年降雨量的34%。城关地区常年降雨量在445毫米左右。
自10月始,进入少雨季节,常年雨量为150~320毫米,仅占全年总雨量的15%。城关地区常年雨量在200毫米左右。由于雨水稀少,秋冬旱时常发生。
月平均降水量 据1960~1967年、1969~1985年资料,城关地区1~12月,各月平均雨量分别为:41.1、63.3、112.9、132.2、174.2、267.3、115.8、200.7、128.4、41.3、31.5、23.1毫米。
降水强度 福清县各地降水强度均有差异,西北山地大于沿海平原。各地年均降水强度每日9.0~14.0毫米之间。各季降水强度变化较大,秋冬季最小,日均为5.2毫米;春雨季居中,日均为8.2毫米;梅雨季雨日多,降水量也多,降水强度偏大,日均为13.1毫米;盛夏台风雷阵雨季以阵性降水为主,降水强度最大,日均可达13.6毫米。实际上夏季短时间内的降水强度远比日降水强度大,1974年6月21~22日,高山镇24小时内降雨量达737.2毫米,为1950~1985年30多年间的极端值。每年一日间最大降水量一般出现在6~9月,以6月和9月出现概率最大。强降水大部分发生在台风暴雨时。
降水变率 福清各地年降雨相对变率在11~15%之间,降水年际差较大。1960~1985年的20多年中,城关地区降雨最多的年份为1973和1983年,年雨量达1760毫米以上;降雨最少的年份为1967年,年雨量仅809.7毫米,年际差达950.3毫米。
四季降水相对变率差异也很大。城关地区春雨季、梅雨季降水较稳定,降水相对变率分别为44.5%和32.2%,而台风雷阵雨季受不稳定降水影响,相对变率可达66.3%;10月至次年1月降水量少,且每年这一时段降水分配不均匀,相对变率最高为81.1%;2月份降水稍多,降水相对变率为57.4%。
城关地区,1~12月,各月降水相对变率分别为76.5、57.4、51.6、37.3、26、38.4、74.3、50、74.5、77.1、86.9、84%。
降水日数 年降水量多的地区,年降水日数也多,因此降水日数亦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区递增。各地年降水日数在80~140天之间。城关地区常年降水日数在135天左右。
降水日数主要集中在西南季风盛行的夏半年。年降水日数的季节分配,大致与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相似。城关地区春雨季常年降水日数在30天左右,梅雨季降水最频繁,达34天,台风雷阵雨季为33天,少雨季为30天。1960~1985年20多年间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出现在1979年3月,为17天,过程雨量199.2毫米。
城关地区1~12月,各级降水平均日数,小雨分别为7、8.6、11、10.2、11.3、10、5.8、8.3、8.7、6、5.9、5.3日;中雨为1.1、1.7、2.8、3.3、3.9、3.2、1.3、2、1.3、0.8、0.5、0.5日;大雨为0.2、0.2、1、1.1、1.6、1.9、1、1.3、0.7、0.2、0.3、0.1日;暴雨为0.1、0、0.1、0.3、0.3、1.3、0.5、1.1、0.6、0.2、0.1、0日。
三、风
风向 全年最多风向为偏北风。沿海地区以东北风为主,北风次之;内陆平原以东北风和偏北风居多,偏南风的频率仅次于偏北风。内陆受山岭的影响,风向变化不如沿海明显,相邻两地在同一时间的风向有较大的差别。一年中,6~8月盛吹西南风,10月至次年4月盛吹东北风,5月和9月是上述两种风向的过渡时期。
风速 风速从沿海岛屿到内陆平原递减。沿海的风速常比内陆平原的近山地带大2~3级,江镜地区的年均风速每秒为5.6米,龙田地区每秒为5.3米,而城关地区每秒仅3.6米。山区的风速则是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风速的季节变化也较明显。春季风速小,夏季除台风袭击外,一般风速也较小,秋季风速最大,冬季次之。一年中10~11月平均风速最大,12月至翌年2月次之,其余月份一般较小。
1~12月,各地各月平均风速,城关分别为每秒3.8、3.9、3.5、3.3、3.1、3.4、3.7、3.3、3.4、4、4、3.8米;龙田为每秒5.8、5.8、5.1、4.6、4.4、4.4、4.7、4.5、4.9、6.7、6.6、5.8米;江镜为每秒5.5、6.1、5.4、4.8、5.6、5.1、5.8、5.1、5.6、6.4、6.4、6米。
大风 风力达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岛屿年均达100天以上,沿海地区年均有85天左右。越靠近内陆,大风日数越少。龙田地区年均有45天左右,而城关地区年均仅12天左右。1960年城关地区大风日数曾达46天,但绝大多数年份在20天以下。中部平原地区的大风多出现在7~10月台风影响期间。沿海地区秋冬季的大风日数较春夏多,每月平均有8~10天,10月份大风出现最频繁。
1~12月,各地各月平均大风日数,城关分别为0.5、0.8、0.7、1.4、0.5、0.8、1.4、1.7、1.6、2.1、1、0.5日;龙田为4.1、3.5、2.9、2.6、1.2、1.6、3.1、3.5、3.5、7.9、5.7、4.6日;江镜为7.9、9.4、7.1、5.6、4、4.9、6.6、6.1、7.6、8.9、8.7、8.1日。
福清县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主要农作物区处于中部平原及沿海平原地带。年均大风日数达40天以上,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
四、气压
1960~1985年的20多年间,气压最高值出现在1983年1月22日,为1031.7百帕;气压最低值出现在1985年8月24日,为972.4百帕。
1~12月,各月平均气压分别为1018.5、1016.7、1014.6、1010.1、1006.4、1002.6、1001.6、1000.8、1006.8、1011.7、1016.2、1018.7百帕。全年平均气压为1010.4百帕。
五、湿度
年平均湿度 福清雨量充沛,植被广袤,而且三面临海,受湿润的海洋面气流影响,湿度较大。各地年均相对湿度在75~80%之间。沿海的湿度略大于内陆平原。城关地区的年均相对湿度约为78%。湿度的年际变化极小。
极端湿度 七、八月夏季风最强盛,绝对湿度也最大。相对湿度高于年均值的较大时段出现在3~9月。三、四月暖湿空气开始活跃,这时气温尚低,空气易饱和,相对湿度较大;五、六月梅雨季水汽充沛,且温度不高,相对湿度最大;七、八月虽然空气中水汽含量最多,绝对湿度最大,但因气温高相对湿度还是比梅雨季小。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盛行偏北风,带来干燥的大陆冷空气。空气中水汽含量少,这一时段绝对湿度较小。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冬季风最强盛,绝对湿度也最小。相对湿度以每年10月至次年2月较小,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最小,但平均相对湿度仍在69%以上。1960~1985年的20多年间极端最小相对湿度出现在1984年4月23日,仅8%;最大相对湿度可达100%,一般出现在雾日里。
月平均湿度 1~12月,各月平均绝对湿度分别为9.5、10.1、12.4、17.4、22.7、27.9、31.3、30.7、26.8、19.4、14.8、11.3百帕;相对湿度为72、76、79、81、83、85、81、81、79、73、70、69%。
六、雾
全年各月都有可能出现雾,城关地区年均雾日为7~8天,沿海地区相对湿度大,但常年雾日也不超过20天。各地春季最经常出现雾,雾日大部分出现在2月下旬至5月上旬。城关地区3~4月雾日占全年总雾日52%,月均雾日2天。一般夏秋季节很少出现雾。
1~12月,各月平均雾日分别为0.5、1.2、1.8、2.2、1、0.3、0、0.1、0.1、0.1、0.1、0.3日。
七、蒸发
城关地区年均蒸发量为1758.2毫米。1960年蒸发量最多,达2016.7毫米;1985年蒸发量最少,仅1602.3毫米。一年中以夏季7月份蒸发量最大,月均蒸发量为223.8毫米;冬季2月份蒸发量最少,月均蒸发量仅79.5毫米。
城关地区,1~12月,各月平均蒸发量分别为100.5、79.5、96.9、127、141.7;172.5、223.8、196、173.5、180.3、140.6、125.2毫米。
八、日照
日照时数的季节分布,大致与云量的季节分布趋势相反,从逐月日照百分率可以看出阴暗状况。城关地区常年日照时数可达1927.1小时,日照率为44%。1963年年日照时数达2546.4小时,1985年年日照时数仅为1600小时,年际较差悬殊。一年里,夏季日照时数最多,7月份日照总时数达270小时;冬春日照时数少,2月份日照总时数仅101.3小时。
城关地区,1~12月,各月日照时数分别为134.3、119.1、127.9、138.2、129.5、155.9、276.5、244.8、209.7、171.5、134.4、142.4小时;各月日照百分率为41、38、34、37、31、38、66、61、57、48、41、44%。

第三节 天气谚语
一、季节与气候
春天孩子面,孩子快变面。春天戴斗笠,没遮雨也遮日。
春寒雨淋淋,冬寒断水源。春寒多雨水。春寒不出三日雨。春雨寒,冬雨暖。
春土(霾或浮尘)不出三日雨,冬土不出三日霜(寒冷)。十二月落土,毛雨。
春雾晴,夏雾雨;秋雾曝死芋,冬雾隔日雨。早雾晴,晚雾雨。暮露(雾)不开做大水。
春南夏北,没水磨墨(旱)。
年底春早热(闰年天气早回暖)。
立春晴一日,驶田(耕田)怀(不)使力。
惊蛰未到雷先发,四十九日不开天(晴天)。
雷打惊蛰前,毛(无)水播早田;雷打掠蛰后,毛天(无晴天)种早豆。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
二月清明多损种。
小满、立夏,寒死老娘爸(父亲)。四月八,寒死娘爸卖(不能)过节。
冬节在月头,寒冷年盲兜(腊月末);冬节在月中,毛(无)雪也毛(无)霜;冬节在月尾,毛(无)柴炊糖棵。
小满大日(天气晴暖),不过三日(三日内有雨)。
小满梅,犬仔不吃碗底糜(粥);芒种梅,犬仔不吃钵底糜;六月梅,犬仔不吃番薯皮。
夏至雷,六月旱。
小暑毛(无)雨,饿死田鼠。小暑毛雨。靠大暑,大暑毛雨跨三暑。
雷打秋,光溜溜。雷打秋,对半收。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秋分时,寒衣抱出来。
冬节下雨,蛏仔冷死。
冬节乌(阴天),年盲苏(晴天);冬节苏,年盲乌。
云遮中秋月,雨打元宵灯;雨打元宵灯,日曝清明田。
白露南风晚稻好,白露北风穿珠多(空壳率高)。
霜降,舒(铺)草睏。
春旱起仓,秋旱绝粮。
拗九南风三过种。
正月寒廿九,大麦、米谷满门兜。拗九寒,遮九寒;拗九毛(不)寒靠二月初二寒。
三月三,老婆揭扇穿苎衫。
晾九熻三曝六月。
早梅四月八,晚梅五日节。
五月西风三斗水,六月西风曝死芋。
五月端午粽,寒衣掏去当;八月中秋□,寒衣赎转来。未吃五日节粽,寒衣不敢送;吃了中秋□,寒衣赎转来。
六月初三雨,七月晡晡来。
六月热路,七月热厝。
六月初一雨,毛草搓虾缚(草绳);八月初一雨,担水沃麦路(麦地)。
八月遇廿四风(刮北风),九月有九烘风(刮数日强北风)。
初三莫如十八晴,十八一晴透年盲(底)。初三、十八暴,穷人毛年做。
春甲子日雨,荒旱千里;夏甲子日雨,驶船入市;秋甲子日雨,禾头生耳;冬甲子日雨,雪压羊耳。
二、风云雷雨
无事七、八、九,莫向江中走。
十二月南风,现报(马上转北风,天气变冷)。
六月防初,七月防半(防台风)。
早东晚西,大水流溪;早西晚东,曝死烂冬(烂泥田)。
北风下昼(下午)日,下昼毛日溪水直。
六月一雷压九台,七月一雷九台来。六月雷遮九台,七月雷做风台(台风)。
天出葱(钩卷云),有台风。
日落乌云在,半夜听雨声。乌云接日,不出二日。
风清月照西,乌猪(黑色的浮云)犁(掠)大溪(银河)。乌猪过溪会下雨。
云行东,雨无踪;云行西,水淹犁。云行南,水涨潭;云行北,好曝谷。
南北相挨(高空上下层风向相反,云逆行),大水满溪。
天晾昼(中午雨停),雨就到;天晾盲(傍晚雨停),雨就停。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上昼雷,下昼雨;下昼雷,三日雨。雷拍昼(中午),雨就到。
东闪(闪电)日头红,西闪沃死人。东边闪闪提戽斗,西边闪闪泡仔走。东雷好走路,西雷沃死人。南雷晴,北雷雨。
天中闪,开田缺。
三、天象、物候与天气
月生毛,水一河;月生晕,水去远。
日头生脚,不过三早(有雨)。
日晕过午,毛水洗脚肚。
星光定,明旦晴;星光闪,天破缺。
高虹风,低虹雨。
虹出环海门(在海口、城头一带),鸟迹无处存。虹出五斗门(梧岗和江镜东面海中),伓流厝也流园(下大雨)。
没尾虹,做台风。
牌榜虹,毛雨也毛风。
麦鹅(大雁)飞去北,孩儿钻灶角(取暖)。
蜘蛛拉低网,出门要带伞。
海雁飞过山,大衣掏出摊(晒)。
石榴毛落叶,多雨水。
鸟儿搭高窝,今年雨水多。
第四节 物候
一、非生物物候
霜 沿海及平原地带的霜日很少,内陆山区霜日稍多。城关地区每年平均霜日只有2天,多霜年份霜日也只有5~6天,有的年份终年无霜。1960~1985年的20多年间,初霜一般出现在1月上、中旬,最早出现为1976年12月10日,最迟为1971年2月11日。终霜一般出现在1月下旬,最早出现为1973年1月3日,最迟为1971年3月5日。
城关地区的霜期(即可能出现霜的初日至终日间的日数)一年有22天,东南沿海霜期一年可达30天。沿海风力较大,不利于霜的形成,日最低气温即使小于3摄氏度也未必有霜,故实际霜日不多。海拔高度400米以上的山区,霜期长达70天以上。城关附近各月平均出现霜日:1月有0.8日、2月0.3日、3月0.2日、12月0.5日。
雪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东张一带降鹅毛雪,厚达3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十一月,降大雪,形状象棉花,降雪时方向莫辨,雪厚数尺,满山遍野皆白,竟日不消;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正月初二日,夜降鹅毛雪,屋顶积雪六七寸,当年作物大丰收;同年十一月廿八日夜又降大雪,达旦不止,平地积雪达3尺厚,旷野山林尤多。
近七八十年来气候有回暖的趋势,冬季日最低气温极少降到0摄氏度以下。从民国元年(1912年)至1987年没有下过大雪。大多数年份终年不见雪,少数年份降点米雪、小雨夹雪、小冰粒及霰,随降随化。1986年出现过一次山头积雪现象,2月28日降小雪,次日降鹅毛雪,午时雪花稠密,外出者肩素而归,城关附近山头皆白。结冰现象更为罕见,海拔较高的北部、西北部山区,隆冬季节只是偶尔出现薄冰。
雷暴 一年中各月均有可能出现雷暴。但大部分出现在3~9月春夏季节,秋冬很少出现。各地年雷暴日数在27~45天之间,西北山区的雷暴日较中部平原多,东南沿海雷暴日最少。
1960~1985年的20多年间,城关地区每年平均雷暴日有40天左右,年雷暴日数最多为1973年达54天,最少为1972年仅20天。8月雷暴最多,平均可达7~8天。初雷一般出现在2月底至3月初,终雷一般出现在10月中旬。初雷出现的最早时间为1980年1月18日,终雷出现的最迟时间为1981年12月29日。
二、动植物物候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对节候有一定的反应。
流传在福清民间的一首反映物候的歌谣:
正月瓜子盘上捧,
二月花生种下土;
三月枇杷出好势(果实多),
四月“文旦”(柚)开花时;
五月“尺红”(杨梅)红透心,
六月荔枝皮面红,
七月“宝圆”(龙眼)结成比,
八月菱角三角旗;
九月杨桃蜜样甜,
十月橄榄两头尖;
十一月桔子好搓圆,
十二月“尾梨”(荸荠)栽田边。
动物物候 福清气候温和,一年四季均可见到蜜蜂群飞。
每年“春分”前后,燕子飞来安巢,“白露”时分始离去,谚语“燕来三月三,移去七月半”,反映燕子的来去时间。
农历十一月,蛇进洞冬眠,翌年二月苏醒出洞。
“春分”时节初闻蛙鸣。
植物物候 福清各地早稻大致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下种,4月下旬至5月上旬溶田插秧,谚语“有水播立夏,毛(没有)水播小满;芒种播早番(早稻),二番(早、晚稻)毛一番”。6月中、下旬抽穗扬花,谚语“早稻出穗看龙船”。7月中、下旬即可收割,谚语“暑(大暑)过三天毛青稻”。
连作晚稻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下种,7月下旬至8月上旬溶田插秧,谚语“小满白露过,早、晚不用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抽穗开花,谚语“晚稻出穗看中秋”。11月中、下旬即可收割,谚语“立冬、满洋空”。
小麦于11月中、下旬播种,一星期左右出苗,谚语“早麦出土见霜降”。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小麦抽穗扬花,谚语“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即可收割,谚语“夏过三日毛青麦”。
大豆于“春分”至“清明”之间播种,谚语“春分半豆,清明全豆”。5月中旬前后开花,谚语“四月八,豆花红血血”。7月上、中旬收获,谚语“暑(小暑)过三天无青豆”。
春分时满山红开始开花,到“清明”,山坡上丛丛簇簇,艳红夺目。因“清明”时节满山红盛开,福清人称它为“清明花”;
花生于“清明”时节播种,谚语“二月清明吃了种,三月清明种了吃”。6月中、下旬开花,8月收获。
桃,“惊蛰”、“春分”时节开花;“夏至”到“大暑”之间果熟。早桃农历四月八日左右即可摘食。
枇杷,开花自10月下旬延续至翌年1月中旬,但多在12月份盛开;4月中旬到5月上旬黄熟。
龙眼,4月中、下旬开花;8月中旬到9月中旬上市,“白露”时分,人们常把龙眼放在糯米中酿白甜酒,据说食后可以祛寒。
荔枝,4月开花,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谚语“小暑早荔,大暑晚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清市志1988版:卷二 自然地理 / 第三章 气候物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