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9-2-8 20:28:42

金锋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林文光——“印尼制造”王者


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任意一个商店,任意一个街角,“Maspion”的标志总会映入你的眼帘,引发你的好奇。“Maspion”就是金锋集团——一个当地无人不知、享誉华人圈的集团企业。执掌金锋的林文光家族,在当地政界、商界和平民阶层成名已久,不仅因为他是“印尼制造”王者,更因为他富且仁的理念与行动。
15岁随父创业 肇基金锋
林文光,祖籍福建福清,1951年9月24日生于印尼泗水,现任印尼金锋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林文光的父亲林学善是因祖国战乱被迫离乡背井远渡印尼,林父白手成家、艰难打拼,一分一角地积攒下一个家庭作坊。靠这个小作坊,林文光等几个兄弟姐妹得以温饱。
1956年,林学善创办“爪哇五金厂”,员工就是几个家人,生产煤油灯等简单生活用品。到1965年,林家的资产积累到约400万港元。不过,林家随即分家,林学善拿出200万元分给了4个兄弟。没有了兄弟们帮忙,林学善同期又遭遇一场大病,林家的工厂甚至生活都陷入困境。林父问林文光:“不读书可不可以?回来帮爸爸!”
当时,林文光正读初三。作为长子,他知道从不服输的父亲说出这句话的分量,他几乎想都没想就回答:“好”。从他内心来说,经商比上学更有趣,早一天经商要比读完书再去经商似乎是更明智的选择。随即,15岁的他进入“爪哇五金厂”,随父创业。也因此,林文光既是第二代华人企业家,也是第一代华人企业家。
那时候的“工厂”实际上是“工场”,没有什么机器设备,全靠手工。林文光每天早上5点起开始工作,晚上7点收工。如果不是担心噪音扰民,他完全可以工作到更晚。他拼命工作,是因为他们一家7口人还挤在一间16平米的房子里,还是因为他要给父亲和自己一个交代。
父亲林学善曾说:“他的心太大”。林文光说:“如果甘做老二、老三,林文光就不可能有今天!”
林文光极有商业头脑和雄心抱负。“爪哇五金厂”的产品先是生产煤油灯,之后不断扩充,从无数渔民都要用到的风灯到塑料水桶、脸盆、托盘等家庭用品。在林文光这个最佳推销员的推广下,这些产品很快成为市场紧俏货。“爪哇五金厂”因此渐渐成了泗水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
上世纪70年代,印尼铝业一片红火,林家的生意再上层楼。不过,林文光却认为:“公司一定要做大做强,做大以后,才能与人竞争,一定要站在别人之前,发展才不会有障碍。”他想着要更快速的投入和更快速的发展,但他的这个想法在稳健发展为本的父亲那里根本通不过。于是他转而说服母亲——他的母亲是贤内助,还有家族事业“合伙人”的身份,借助母亲的帮助才最终说服父亲下定决心扩大生意,筹建新厂。

金锋集团展位
1971年,金锋集团成立。这一年林文光刚满20岁。为了获得建设新厂所需用地,林文光直接找到东爪哇省最高行政长官。究竟是当时的印尼政府土地政策宽松所致,还是因为他长袖善舞,林文光自己也搞不清其中的底细,总之他拿到了土地批文。他拿着土地批文四处选地,他既要考虑土地价格、未来升值潜力,还要考虑对工厂极为重要的交通问题。反复酝酿考察后,他选了一块地。这块地位于泗水市即将建成的高速公路入口,交通便利,升值潜力巨大。随后不久,他又买下市郊的一片土地,兴建又一座工厂。这期间,他投资了大片土地。
随着一座座新工厂的建立,金锋集团的主营业务急速扩大,生产的产品包括铝制品、铁氟龙锅、塑料保温瓶、冰箱、燃气灶、水泵和风扇等系列生活用品。同时,金锋的管理结构也经历了重大调整。金锋以工厂为核心,工厂作为利润中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厂长责权利一体,全面负责工厂的生产经营情况。集团对工厂进行指标管理,对日常管理只监督不干预。
尽管金锋集团在急速壮大,但林文光还不满足,他的心依然太大。继多座新厂建设之时,他豪掷巨资兴建金锋工业区。这个工业区是东爪哇省占地最大配套最完整的工业区,比如大型码头、仓储物流、厂房等等一应俱全。因此,金锋工业区投入建设后就吸引了不少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的入驻。同时,林文光出于对印尼经济发展的信心,还投资地产。他主导在雅加达兴建MASPIONGROUP,以及一座占地7万平方米的巨型超级零售商场。
父亲林学善的稳健,加上林文光的头脑,推动了金锋集团连续20余年的高速稳定成长。到上世纪90年代,金锋集团旗下仅在泗水市就拥有占地1500公顷的五大工业区,50多间工厂及8000多种产品,2万多名员工,并拥有自己的银行和码头。集团广泛涉足工业、金融业、房地产等行业,业务遍布新加坡、香港、中国内地、日本、加拿大等地,集团旗下的铝厂当时年产超10万吨,林文光父亲林学善因此获誉“东南亚铝业大王”。
到今天,林文光领导的金锋集团已经发展成为高度多元化的集团企业。集团旗下设有七大部门:消费者工业产品、家庭消费产品、贸易、建筑材料、金融服务、产业(工业园)及多方面工业,此外还拥有一间酒店。除在泗水拥有五大工业区外,集团还在雅加达拥有两大厂区,并在中国拥有众多投资项目。金锋集团拥有62间工厂,员工近3万名,生产的产品已经超过1万种,仅各类工业品年营收就约18亿美元。林文光今天的身家达20亿美元,在印尼富豪榜上高居前列。

金锋集团工业区项目
根在印尼 赢在世界
林文光自言:“我不是生长在温室里,而是在泥泞处处的丛林里成长,我不怕强风暴雨,因为根已经深植地下。”正如金锋的商标——三片叶子组成的图案所昭示的那样——一片代表智慧,一片代表与合作者关系,一片代表为社会和国家创造美好未来,三片叶子合在一起代表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
林文光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他想要的是整个世界。
40多年来,林文光一直在进攻,因为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他不但持续扩大工厂和产品品类,还紧紧抓住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放。市场占有率代表了企业的优劣,对企业成长和品牌塑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林文光现身银屏,代言自家产品。他的一句“Cintailah produk-produkIndonesia”(热爱、支持印尼产品),一夜传遍全印尼。他对自家的产品绝对自信,也敢于向全社会传递这种自信的讯息。事实上,他的过人之举确实带动了旗下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持续攀升。
印尼是一个竞争充分的市场,外来的竞争者该来的都来了。比较之后,林文光更加相信没有哪家产品可以在品质上胜过他的产品。也因此他才有进行广告轰炸的底气。现如今,金锋旗下系列生活用品在印尼市场的占有率大多在50%以上,主导产品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原来有些产品曾连续7年不赚钱,但一旦为市场所认可,两年内就收回了之前全部投资。
在取得了稳固的市场领导地位后,金锋强势的产品和品牌推广策略也没有一丝缩减。林文光曾派自己的一个弟弟负责集团的品牌和广告事务,弟弟在看到每年大笔宣传费用后,提出了缩减开支的方案。林文光闻之赶紧把弟弟召回身边,自己出面管理相应事务。他认为,尽管每年的宣传费很大,但相对集团的营收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他把这部分费用列为必要支出项目。
金锋还确立了一套以分享为特色的营销策略。他们强调“印尼产品”,与本土消费者分享成功荣耀;他们强调合理价格,与消费者分享利润;他们强调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等等。这样的分享策略,让金锋在印尼拥有极好的口碑。
作为印尼消费耐用品市场的老大,金锋还是全球最大的消费耐用品生产商之一,世界华商500强企业,印尼前三大出口商之一。在国际市场,金锋与韩国三星、日本丸红集团、美国杜邦公司和日本石冢制造等巨头结成了广泛策略联盟,建立了强大的渠道网络。

林文光近照
林文光说:“通过积极的营销活动,促进市场增长,自然而然产量会增长,就业也会增长。最后,金锋集团也会成功地提高生产力。”所以,市场的认可是推动金锋集团事业不断扩大的关键因素。林文光说,每一次赢得对手就为自己争取到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进而扩大事业。他强调“逐步发展”而不是“跳跃式前进”,因为任何一家公司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必须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明智决断。
林文光极其重视市场拓展,同时他也在集团管理上不断优化。过去,金锋集团是“一个老板”的管理。后来,林文光引进现代管理模式,确立了企业再造机制、人员流动机制、价值分享机制等等,让专业的人自然流动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让集团发展的合力不因事业扩大而削减。近些年,金锋还与一些世界顶级企业进行联营,从而学习先进、发现自身不足。
一家在东南亚颇有影响的商学院评价林文光:“他是印尼顶级讲究效率,不断学习和提高经验的企业家,(也是)这样才能让他的事业跟上世界的脚步。”
领衔“印尼制造” 力促中印(尼)合作
林文光对“印尼制造”的身份标签很自豪,也乐于在世界上扩大印尼“国货”精品的影响。在政府访问、同乡会、华社组织、商学院等各种场合,林文光都不忘请与会人士关心和支持印尼产品。
这也代表了他对印尼的国家认同,他说:“在运营企业时,我优先配合支持政府规划,比如:提高经济,提高就业率,降低贫困率,和绿化环境。我希望东爪哇的经济发展能够使得社会各阶层都受益。”他一直在呼吁中国企业家到印尼投资。他认为,印尼有2000多万印尼华侨,与中国血脉相连;印尼有2.5亿人口,市场巨大,中国企业到印尼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当然,中国投资对印尼经济发展具有极好的促进作用。

林文光为中印(尼)经贸交流建言
作为印尼长大的华人,林文光特别愿意为他的祖国——印尼和给予他血脉的祖(籍)国——中国的团结协作贡献力量。因此,林文光实际上是在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建设两个“祖国”。
在印尼事业保持行业龙头地位的同时,林文光在中国也投入巨大。早在1992年,父亲林学善决定在中国投资6000万美元兴建南方铝业有限公司。后在林文光主持下,金锋集团继续对中国事业增资,仅南方铝业就增资6000多万美元用于扩建新生产线。目前,南方铝业已建有4条年产4万吨的连铸连轧生产线,一条年产4.5万吨的热轧生产线,两条年总产3.5万吨的铝箔生产线(其中一条为年产2.4万吨,最大宽幅可达1600mm的宽幅铝箔生产线),建有一条年产1万吨铝合金花纹板及金属复合生产线。南方铝业年营收超过13亿元人民币,为林文光故乡福清的经济发展和就业贡献巨大。除南方铝业,金锋集团还与上海牙膏厂、上海制皂厂和上海油墨厂等企业合资,独家投资设立了5家工厂和3家房地产公司,且都获得了较好回报。
同时,林文光谨遵父亲遗嘱:“爱国爱乡,反哺家乡。”他接过父亲造福家乡的使命,在福清以及其他地区累积捐资数千万元赞助社会公益事业。他说:“我觉得我很幸运,出生在印尼、长大在印尼,印尼是我的祖国,但是我不会忘记我的祖籍国。因为中国的强大,对我们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都有相当大的好处。起码,没有给人看不起、捉弄、侮辱……我希望中国强大起来。”
在一个祖国,一个祖籍国,两个家乡,林氏家族做着同样的事情。这造就了林氏家族独特的身份认知。在泗水,林氏家族是让人望其项背的豪门,还是扬名已久的慈善大家;在中国,林氏家族是经济建设者和社会责任担当者。而在印尼和中国之间,林氏家族一直在自觉承担桥梁角色。林文光说:“印尼、中国的友好事业,对旅印尼华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人和印尼人都不会忘记1998年雅加达的“黑色五月”。这一针对印尼华人的屠杀事件发生时,林文光正在中国考察。他担心此事件会波及泗水华族同胞,于是不顾个人安危赶回泗水,发表声明要求严惩凶犯,还昼夜奔走于军政要员之间,为平息暴乱出钱出力。这对尽早结束“黑色五月”具有积极影响,也让泗水同胞免遭厄运。而且,这一惨事也让他深知华人华侨必须融入所在国,华人有必要让所在国与中国保持紧密关系。

2014年12月,印尼总统苏西洛在官邸接见林文光(左);

林文光伉俪出席澳门福清同乡会庆典(右)
十几年来,林文光为增进中印(尼)往来做了大量工作。他利用自己担任领导职务的众多社团和民间组织,组织印尼中青年企业家到中国访问,创造他们到中国的投资机会。反过来,他也邀请或组织中国企业家到印尼考察与发展。在更广泛的交流活动中,他帮助牵线印尼东爪哇、泗水分别与中国上海、广州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还促成了这两地与山东、福建等省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他还出资邀请印尼伊斯兰长老赴中国参观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中国改革开放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值得一提的是,林文光还承担过中国领导人访问印尼的接待工作。
在商业上,林文光时时保持谨慎、时时做着利弊评估,但不改勇往直前的本色。在中印(尼)友好合作上,他以“信、义、德、容、勤、俭、坚、勇、仪、言、才、志”为原则,直道而行。他同时呼吁印尼华人要搞好团结、要赞助和扶助弱势群体,比如捐办学校、医院、老人院,开展义诊送医、助学、扶贫拯弱活动等等,来建立起自己的正面形象,更好地进入、融入主流社会。
也正是他的勇敢承担,他于2012年8月17日获颁国家建设勋章。代表总统苏西洛为他颁发勋章的印尼人民福利统筹部长阿贡·拉克梭诺说:“林文光白手兴家,创造的庞大事业,不仅创造许多就业机会,协助降低失业人口,推动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也引进大量外资到印尼投资,希望在未来能继续为国家、社会及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虽然已经年过64,但林文光每天的运动科目雷打不动,跑步、乒乓球、高尔夫球都是他喜爱的项目,他还义务献血50多次。因此,他曾说,70岁以前他还要有一番作为。通过自学,他精通印尼语、汉语、英语、日语、韩语、德语和法语等多个语言,这也似乎预示着他的事业边界还将深入全球。不过,他“合作与共赢”的取胜之道在今天以至永远都不会变。

来源:华商韬略编委会 作者:李泓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锋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林文光——“印尼制造”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