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羊叔叔 发表于 2018-9-23 12:25:04

陈华瑞:情字为先暖人心


引言
1962年4月27日,陈华瑞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1988年,来到深圳打工的陈华瑞,成为一家工厂的普通工人。1993年,他抓住机遇,创办了现在的公司。当年21人的公司,发展至今已是拥有1500多名员工,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的知名企业。今年48岁生日那天,他站在了北京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舞台上,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他的心目中,被员工唤作“贴心人”的这一称号,同样珍贵。
从流水线工人到公司总经理
陈华瑞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是1988年。那年10月,怀揣对深圳的梦想,从家乡来到深圳。闯深圳的初衷,是因为他想:“深圳是改革开放前沿,发展空间大,趁年轻,来深圳找找机会,拼一下。”
当年他到平湖德保塑胶厂当了一名普通的流水线工人。后来凭优秀的表现,升为工厂总管,短短3年时间,将一家只有20多人规模的公司,发展到600多人。回忆起这段历史,他自豪地说:“600多人,当时是一家大工厂了”。
梦想是前进的源动力,命运往往垂青有准备和善于抓住机遇的人。陈华瑞在德保工厂工作的几年时间,非常勤奋。他说:“那时每天想的都是工作,厂里除了清扫厕所的事情没有干过外,其他的事我都做过。”正因为如此,他的能力得到上上下下一致认同,更引起一个香港客户的关注。
有一天,这位香港客户找到他说:“如果你愿意帮忙,我想在深圳投资做一家自己的工厂。如果你不想做,那我就不办了。”不甘于当一名打工仔,渴望精彩人生的陈华瑞,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抓住这个机会。1993年9月,他来到宝安沙井,创办了深圳畅鸿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公司刚创办时,只有21名员工和7台注塑机,工厂面积不过1500多平方米,每年产品约2000多万个。17年后的今天,公司已经发展到1500名员工,130多台注塑机,厂区面积近4万平方米,销售的塑胶产品由1993年的2000多万个增加到现在的6亿多个。产品销往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业是快乐的,过程是艰辛的。这十多年经历了很多的酸甜苦辣,历经风雨曲折,但也激励着我不断前进。”回忆创业的艰苦历程,陈华瑞感慨万千。
情字为先暖人心
情字为先暖人心。陈华瑞是一名党员,对待员工有情有义。“陈总是我们员工的贴心人,总是把我们的利益和困难放在第一位。”大家愿意跟着他一起干,因此,在公司干了十多年的老员工比比皆是。
为了让公司党员能够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他说服外资股东,2004年6月申请成立畅鸿公司党支部。在公司厂房紧缺的情况下,陈华瑞多次向公司董事会提申请、打报告,先后促成公司投资40多万元,装修了一个近200平方米的党支部办公室和“党员之家”活动室,公司党员有了一个设备一流的活动场所。
“三必谈”、“四必访”,这是陈华瑞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原则。员工也正是从这些细节中,真切地感受到他的贴心之处。“三必谈”,对新进员工必谈,受到表彰、处分员工必谈,工作调动和重要岗位轮换员工必谈;“四必访”,员工生病住院必访,遇到天灾人祸必访,生活困难必访,员工思想波动必访。把关心和温暖送到大家的心坎上,体贴入微。
公司队伍不断壮大,员工遇到的困难也多起来。为了能在员工困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陈华瑞还在取得公司股东支持的情况下,筹建了“畅鸿工会基金会”。彭绿花是公司一名普通员工,不幸患上肝内胆管结石,自费医药治疗费共计5万多元,此次不幸给家庭经济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困难。陈华瑞毫不犹豫地捐出1500元,同时动员另3位香港股东分别每人捐出1500元,随后他又向全厂发出倡议,动员广大员工伸出援助之手。在工会基金会及公司员工的支持下,为彭绿花送去16900多元捐款,还送去了米、面、油、水果等物品,解了患者的燃眉之急。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大家心要在一起,才能办好企业。”陈华瑞说,员工是企业的财富。为了增强大家的凝聚力,陈华瑞想方设法丰富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规划活动场所,安装卡拉OK、投影仪,数码电视等设施。还积极与宝安区图书馆协商,在公司内部建立了劳务工图书馆,馆内共藏书3万余册,杂志报刊140种,配备电脑20多台,供员工免费上网、学习、阅览资料等。
公司每月还为员工举办一次生日晚会,这一小小的细节,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为方便广大员工和家乡亲人联系,陈华瑞拿出专项经费为每间员工宿舍安装电话,还为员工宿舍安装了热水器,保证全天热水供应。
技术革新为公司节省成本
作为公司管理者,不仅关心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改善公司生产环境,提升技术力量上,陈华瑞也下足功夫。他带头投入到公司全自动化设备研发和产业升级中,带领公司技术攻关小组先后研制30多台全自动化设备投入到生产中,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200多万元。
“有空就到厂里转一转。我要清楚了解一线的情况。”陈华瑞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他经常来到厂区,向一线员工询问有没有什么困难,设备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改善。只有掌握每个环节的具体情况,才能保障公司整体的生产运作最顺畅、品质最优、效率最高、客户最满意、成本最低。
公司过去的生产设备是单一的机器,成本高,陈华瑞一起和技术工人进行技术改造,把过去的手工设备改造成现代化的全自动设备,极大改善了员工的生产环境。比如他带头研发了全自动插钩机和打夹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过去人工打夹,每人每天可以打1.2万个,开发出打夹机后,每人每天可以生产约10万个,设备改善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不仅如此,单一的机器改造成一条龙生产线后,节约了能源,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光电费一年就比过去节省了100多万元,为公司赢得了竞争空间。
回馈社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无论能力大小,都应该要懂得回报社会。”经过多年的打拼,陈华瑞想要回馈社会的想法越来越强烈,而他也一直把捐资助学、回报社会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了五年学没有一个书包,一直都用塑料袋装书。当您把那崭新的书包、本子、文具盒和2000元送到我手中时,我感到了真情暖意。陈叔叔,你送来的不止是钱,还送给我们希望和未来。谢谢您!”这是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麻布岗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王燕、王鹏等给陈华瑞写来的感谢信。至今,这些信件陈华瑞都还保存着。
从2002年开始,陈华瑞每年都要拿2万多元资助贫困学生,先后资助贫困生5人从高中读完大学,目前这4个孩子有两个已走上工作岗位。“我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有机会,就会动员大家一起来助弱扶困。”在陈华瑞的影响和动员下,他身边的公司老板纷纷参与捐资助学,帮助不少学生完成学业。
多年来,陈华瑞先后捐出50多万元为家乡修路建桥,盖村委会办公楼,并带头捐资筹建老年康乐中心。在各地遭遇自然灾害时,也积极捐款,用自己的爱心谱写了一曲扶困助弱、无私奉献的乐章。
劳模感言
有为才有位,只要肯努力去做,就会有回报;有所付出,才有收获。经过20多年的耕耘,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站在丰收的舞台,收获人生的精彩。但这并不是终点,我将继续努力,在深圳这片热土上,书写人生,开创未来,更多地回馈社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华瑞:情字为先暖人心